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科术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比较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迎宪 任淳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胸科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并了解2者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ASAI~II级,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胸科(食管、肺叶或纵隔手术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n=... 目的:探讨胸科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并了解2者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ASAI~II级,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胸科(食管、肺叶或纵隔手术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n=10):术后接镇痛泵硬膜外应用1.25g/L罗哌卡因(含芬太尼2mg/L)镇痛;布比卡因组(n=10):术后接镇痛泵硬膜外应用1.25g/L布比卡因(含芬太尼2mg/L)镇痛。分别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呼吸功能变化、坐立位时的呼吸频率、术后动脉血气、循环功能和副作用。结果:①术后1d、2d、5d静息时疼痛评分罗哌卡因组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P均<0.05);术后1d、2d、5d咳嗽时疼痛评分罗哌卡因组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P均<0.05)。②术后1d、2d二氧化碳分压罗哌卡因组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分别为P<0.01和P<0.05),2组间动脉血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2d、5d用力肺活量和呼气峰流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后副作用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5g/L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明显优于1.25g/L布比卡因,并使术后患者维持更好的呼吸功能,且不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 胸部硬膜外镇痛 罗哌卡因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预先给药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志峰 方洁 +5 位作者 朱建坡 张虎 李阿丽 程志芳 任学军 吕帅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896-899,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仅给予麻醉而不手术;生理盐水组(S组):切口疼痛模型手术前15 min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仅给予麻醉而不手术;生理盐水组(S组):切口疼痛模型手术前15 min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地佐辛组(D组):切口疼痛模型手术前15 min尾静脉注射地佐辛3 mg/kg 2 ml。于术前24 h(T_0)、术后2 h、6 h、24 h(T_(1-3))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累积疼痛评分,T3时痛阈测定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全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较,S组和D组T1-3时MWT明显降低,累积疼痛评分升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c-fos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增高(P<0.05);与S组比较,D组T1-3时MWT升高,累积疼痛评分降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c-fos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下降(P<0.01)。结论:地佐辛预先给药可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减轻大鼠切口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预先给药 切口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C-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