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7期490-493,559,共5页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参数改变以及临床随访中主要临床症状的转归变化,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LVOTPG均下降≥50%;3个月心脏超声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胸痛、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室早”明显减少,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两组无水乙醇注入量无明显差别,临床疗效也无差别。结论PTSTMA是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近中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室间隔支影像学变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641-643,共3页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支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分型与心肌化学消融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和76例HOCM患者室间隔支的数量、粗细、分布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HOCM室间隔支造影显示形态与正常冠状动脉...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支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分型与心肌化学消融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和76例HOCM患者室间隔支的数量、粗细、分布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HOCM室间隔支造影显示形态与正常冠状动脉无显著差别.室间隔支形态决定心肌化学消融方法的选择,即Ⅰ型心肌化学消融用PTSMA法,Ⅱ型和Ⅲ型用PTSTMA法.结论 冠状动脉室间隔支不同的分型决定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化学消融时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室间隔支 经皮心肌化学消融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导管血栓抽吸快速恢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王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39-42,6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导管抽吸血栓方法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并恢复“再灌注”治疗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例中,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导管抽吸血栓方法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并恢复“再灌注”治疗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例中,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共60例,其中18例为导管抽吸组,患者单纯通过反复抽吸血栓IRA血流已达到TIMI3级,待10~14d后再做冠脉造影以确定是否进行PCI治疗;另42例为强化介入组,除使用血栓导管抽吸外,一次性完成IRA的支架置人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即刻的TIMI分级,以及两组术前、术后2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记录两组从穿刺进针至手术结束的时间;化验术前及术后1周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术后1周的心脏超声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观察术中及术后消化道出血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结果单纯导管抽吸组经反复抽吸后,17例(94%)达TIMI3级血流程度,而强化介入组最终30例(71%)达TIMI3级血流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抽吸组发生“无再流(no—flow)”相对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导管抽吸组从进针至手术结束时间均较强化介入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即刻胸痛缓解率、STR、术中心肌酶及其他生化指标、术后白细胞计数、心脏超声LVEF及LVEDD等指标,单纯抽吸组均优于强化介入组(P〈0.05)。单纯导管抽吸组术中1例呕出混有血性呕吐物,术后1例出现心绞痛发作;强化介入组术中有2例、术后1例呕出混有血性呕吐物,术后3例出现心绞痛发作,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纯使用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可使部分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恢复正常冠脉血流,在强化抗栓治疗保护下,即刻和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导管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江涛 董丽君 +3 位作者 胡宇才 陈鹏 牛琳琳 王永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33例)和非老年组(60岁<年龄<65岁,27例),归纳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33例)和非老年组(60岁<年龄<65岁,27例),归纳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休克比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典型胸痛、吸烟史却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合并症、并发症较多,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叶酸联用甲古胺对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岩莉 刘新灿 毛峥嵘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73-127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内皮 血管 叶酸 甲古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通心络干预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磊 刘新灿 +2 位作者 孙天福 朱翠玲 李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31-132,共2页
近年研究共识,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各个环节,而且斑块不稳定状态行成过程存在多个炎性介质参与,对相关机制及干预手段的研究广为开展。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LPA2)已证实与冠心病发病... 近年研究共识,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各个环节,而且斑块不稳定状态行成过程存在多个炎性介质参与,对相关机制及干预手段的研究广为开展。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LPA2)已证实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通心络干预后LP-PLA2浓度变化,旨在发现新的干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急性冠脉综合症 通心络 预后 患者 LP-PLA2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波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判断的价值
7
作者 刘江峰 孙同文 +1 位作者 刘新灿 朱明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39-104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梗死相关血管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陈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118-119,共2页
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2003年我国对35—74岁城乡居民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心衰患病率达0.9%,心力衰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但心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异性差异对诊断造成困难,及时准确诊断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2003年我国对35—74岁城乡居民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心衰患病率达0.9%,心力衰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但心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异性差异对诊断造成困难,及时准确诊断心力衰竭从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化指标,本研究旨在评价IMA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平 刘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给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及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治疗组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给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及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治疗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NP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西药组有较好的协调作用,治疗组血浆中的BNP水平较对照组血浆中的BNP水平减低,确定了中药干预治疗心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药治疗 血浆BNP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克 轩静静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0例,依据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分组,分别为...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0例,依据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分组,分别为心力衰竭组(n=120)与非心力衰竭组(n=430)。分析两组基本资料、化验检查、病史、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方案及并发症等情况,并予以对比,探索左心衰竭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肌钙蛋白1(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高值、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左前降支(LAD)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择期血运重建、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发生与否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掌握患者一般资料,及时评估cTnI与CK-MB最高值、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LAD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择期血运重建、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发生与否,必要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降低左心衰竭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 右侧冠状动脉 左心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效救心丸联合脂必泰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朱黎明 周少军 +2 位作者 李朝晖 袁智宇 王翔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1期23-23,共1页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23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证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17例,男48例,女69例;年龄46~79岁,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痰瘀交阻 气阴两虚 治疗组 速效救心丸 临床研究 数字表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病变程度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是诊断困难且死亡率高的心内科急症。及时对其病变程度作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受机械、神经...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是诊断困难且死亡率高的心内科急症。及时对其病变程度作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受机械、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肺血管阻力增高,出现肺动脉高压,可引起急性右心衰,从而发生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NP,NT.proBNP)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陈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0期125-126,共2页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心血管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但由于其症状的复杂和不典型性,往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使急性肺栓塞成为死亡率相当高的心内科危重症,仅次于冠心病和癌...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心血管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但由于其症状的复杂和不典型性,往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使急性肺栓塞成为死亡率相当高的心内科危重症,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APE疾病进程中,肺血管急性栓塞阻力升高,进而发生肺动脉高压及急性右心功能障碍,并最终发生死亡,这一过程中伴有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NP, NT-proBNP)的升高,本研究旨在观察NT-proBNP与APE临床转归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肺栓塞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