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崔公让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病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炎州 吴建萍 崔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5-986,共2页
崔公让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40余年,总结出无论动脉疾病或是静脉系统疾病,均可以"瘀"论治。而瘀多由寒湿、气滞、气虚、湿热等形成,治时或温阳化瘀或益气健脾化瘀或清利湿热化瘀等,通过活血化瘀为主辨证施治... 崔公让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40余年,总结出无论动脉疾病或是静脉系统疾病,均可以"瘀"论治。而瘀多由寒湿、气滞、气虚、湿热等形成,治时或温阳化瘀或益气健脾化瘀或清利湿热化瘀等,通过活血化瘀为主辨证施治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治 周围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丸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炎 李坤 +2 位作者 李玉凤 刘辉 吴建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应用中药通脉丸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36例患者为试验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丸(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崔公让所研制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院内制剂,... 目的:应用中药通脉丸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36例患者为试验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丸(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崔公让所研制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院内制剂,郑药制剂:2001BN-10067)。10g/次,口服,1次/d,疗程8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忌烟酒,有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适当应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两组分别于治疗前用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固相)平衡饱和竞争放免法、非平衡放免法检测治疗前(血浆的NO和vW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舒缩因子(6-Keto-PGF1a和ET-1)。治疗后检测试验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反应内皮细胞功能和内皮炎症反应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NO、6-Keto-PGF1a低于对照组,试验组vWF、MCP-1、ET-1高于对照组。②试验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治疗前NO、6-Keto-PGF1a低于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前vWF、MCP-1、ET-1高于治疗后。结论:通脉丸可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可明显降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通脉丸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公让中药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2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建萍 崔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1-2172,共2页
目的:整理崔公让教授中药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经验方。方法:搜集2006—2009年门诊病例,其中女24例,男8例。全部病人均内服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结论:崔公让教授中药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疗效肯定。
关键词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中医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代雪娜 周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CVI)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以手术方式(术式)作为分层标准,抽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PCVI患者160例,分成4个组:A组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CVI)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以手术方式(术式)作为分层标准,抽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PCVI患者160例,分成4个组:A组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者,B组为股浅静脉瓣膜环缩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者,C组为股腘静脉瓣膜环缩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者,D组为腘静脉瓣膜环缩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者。采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CVIQ)评价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下肢疼痛、体能活动、社会活动、精神心理4个维度及综合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平均随访PCVI患者(69.2±7.2)个月,术后下肢疼痛、体能活动、社会活动(除C组外)、精神心理及综合评分均达到满意标准。4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发疾病数(除了与下肢疼痛评分无回归关系外)、复发和术后并发症与远期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评分及综合评分均存在回归关系(P<0.05);职业与下肢疼痛评分、综合评分,年龄、体质指数(BMI)与体能活动评分及社会活动评分,性别与精神心理评分均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不同术式的PCVI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间无差异;其远期生活质量与伴发疾病数、病情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并受职业、年龄、BMI、性别的影响,故进一步降低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 静脉功能不全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海涛 王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Ⅰ中取HUVECs后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甲苷预处理后,用过氧化氢诱导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处理...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Ⅰ中取HUVECs后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甲苷预处理后,用过氧化氢诱导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处理。实验Ⅱ中另取HUVECs分为4组,即对照组、LiCl组、黄芪甲苷组及LiCl+黄芪甲苷组,后3组按分组处理后均同上用过氧化氢诱导。采用MTT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γ-H_2AX、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过氧化氢可抑制HUVECs存活,诱导其凋亡,而黄芪甲苷可改善上述情况(P<0.05)。Wnt通路激动剂LiCl预处理后,黄芪甲苷对损伤HUVECs的保护作用减弱,同时DNA损伤标记分子γ-H_2AX以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 血管内皮细胞 DNA损伤 黄芪甲苷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