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保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54,共3页
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核心动力,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始终存在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等问... 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核心动力,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始终存在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河南省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重点做好: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户兼业化背景下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保海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96,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兼业农户大量存在,形成了与农地规模化经营相对立的农地零碎化经营,给整个农村和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都是人多地少,气候条件相似,经济理念和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兼业农户大量存在,形成了与农地规模化经营相对立的农地零碎化经营,给整个农村和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都是人多地少,气候条件相似,经济理念和文化传统也极为相似,他们农户兼业化与农地规模化经营并存并逐步过渡的经验对我们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必须克服我国现存的农户兼业化倾向,逐步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兼业化 农地流转 农地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正义:缘由、目标与实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6,共8页
生态问题直接引发了人、自然、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多层次矛盾,这些矛盾又直接推动了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二者作为现实缘由共同促发了环境正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可环境正义应当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其价值准则又应当如何确立?我们... 生态问题直接引发了人、自然、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多层次矛盾,这些矛盾又直接推动了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二者作为现实缘由共同促发了环境正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可环境正义应当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其价值准则又应当如何确立?我们通过回溯西方正义思想史考察典型的正义诸理论后发现:西方正义诸理论在统合环境保护与社会正义双重难题方面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从而都不可能为环境正义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应当重新探究环境正义的理论实质。环境正义作为类正义是立足于类性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关系,以人、自然、社会本质统一的人的存在方式确立正义准则,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正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环境正义 类性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保障制度创新的方向:农地资本化——兼谈农地资本化的约束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保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前我国现行的农地保障制度面临着艰难困境,一是农地保障功能弱化难以承受农民的基本保障之重,二是农地所赋予的保障功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农地资本化是农地保障制度创新的较好方向。但是我国目前农地资本化还存在着制度、... 目前我国现行的农地保障制度面临着艰难困境,一是农地保障功能弱化难以承受农民的基本保障之重,二是农地所赋予的保障功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农地资本化是农地保障制度创新的较好方向。但是我国目前农地资本化还存在着制度、市场、技术等方面的约束,推进农地资本化,实现农地保障制度的创新必须重点做好:明晰农地产权的权能和边界;加大对农业经营者政府支持的力度;加强农地的价值化管理;建立健全农地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地资本化经营人才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保障 农地资本化 约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正义德性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斌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环境正义德性是环境正义原则、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格,从而使个体达到自觉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真正实现类本质而成为类存在的一种精神样态。从环境正义德性的蕴涵就可以看出,环境正义德性的价值包括两方面:自我价值与社会价... 环境正义德性是环境正义原则、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格,从而使个体达到自觉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真正实现类本质而成为类存在的一种精神样态。从环境正义德性的蕴涵就可以看出,环境正义德性的价值包括两方面: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环境正义德性的自我价值是指环境正义德性本身就是一种内在价值,即类主体自身的价值。环境正义德性的社会价值是指环境正义德性的外显价值,即对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类结构价值。为了塑造环境正义德性,我们需要通过环境意识之真、环境正义之善、环境感受之美教育,对主体人格进行精心培育,使主体人真正形成自觉、自律、自由的类意识,使主体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最终促成环境正义德性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价值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路径的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保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3,共3页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土地权利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正是应有之意。因此,必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土地权利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正是应有之意。因此,必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政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民土地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及其借鉴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保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81,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赋予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能。我国发达地区在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诸如苏州模式、南海模式、芜湖模式、湖州模式、重庆模式等,具有一定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赋予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能。我国发达地区在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诸如苏州模式、南海模式、芜湖模式、湖州模式、重庆模式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时,要重点做好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登记制度,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立公平有序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完善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经验借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属性及制度安排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云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78,共3页
土地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农地还附属有丰富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农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农地承载农民的基本就业功能,农地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农地收入是养老育幼的基础,农地还可以作为失业保障。依法确... 土地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农地还附属有丰富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农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农地承载农民的基本就业功能,农地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农地收入是养老育幼的基础,农地还可以作为失业保障。依法确立农地的社会保障属性是农地制度安排的大势,为此要重点做到:建立农地物权化机制、建立农地物权化机制、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社会保障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云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共3页
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为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以及更好地适应生产关系变革,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基于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探索农业组织模式创新以及完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服务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实践中诸主体的道德责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斌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4-35,41,共3页
公共卫生伦理的实质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道德责任,明确其实践诸主体的具体道德责任,即政府应当尽力提供与公正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公众应当追求公共善基础上的合法权利,卫生职业者应当献身职业,进而为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利益、减少和预防疾... 公共卫生伦理的实质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道德责任,明确其实践诸主体的具体道德责任,即政府应当尽力提供与公正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公众应当追求公共善基础上的合法权利,卫生职业者应当献身职业,进而为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利益、减少和预防疾病、降低和最小化风险与伤害提供伦理支撑,也将为公共卫生实践主体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伦理 道德责任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热血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俄罗斯研究会对任弼时的重要影响
11
作者 谭备战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在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与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的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在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学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