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作用的组成配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君明 代永霞 +5 位作者 陈玉龙 苗明三 张月月 李晓冰 崔瑛 屈凌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496-4500,共5页
背景中药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具有中医药理论依据、应用及现代研究基础,但迄今为止二者配伍在抗食管癌作用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考察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选取人食管... 背景中药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具有中医药理论依据、应用及现代研究基础,但迄今为止二者配伍在抗食管癌作用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考察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选取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组、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分别提取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采用MTT法测量各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选取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进一步分为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不同浓度醇提取物组(50、100、200、300、400μg/ml组),测量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水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水提取物人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水提取物人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金钱草组、1∶4组、1∶2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2∶1组、4∶1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金钱草组比较,1∶1组、2∶1组、4∶1组醇提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2∶1组比较,4∶1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为2∶1。与对照组比较,5-Fu组、50μg/ml组、100μg/ml组、200μg/ml组、300μg/ml组、4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5-Fu组比较,50μg/ml组、100μg/ml组、2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300μg/ml组、4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50μg/ml组、100μg/ml组、200μg/ml组、300μg/ml组、4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316μg/ml。结论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的醇提取物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具有抗癌增效作用,二者最佳质量配比2∶1,浓度为50~400μg/ml时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抗癌增效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雷公藤 金钱草 中药配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证-效应-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酸枣仁“安神”药性物质及归经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崔瑛 杨晶晶 +5 位作者 郭敏娟 王君明 赵素霞 马开 汪晶 王珩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569-577,共9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安神"药性物质及指标性成分体内分布与归经的相关性。方法:灌胃甲状腺片混悬液160 mg·kg-1连续13天制备大鼠阴虚模型,结合高架十字迷宫装置和明暗箱装置评价酸枣仁对阴虚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将阴虚焦虑... 目的:研究酸枣仁"安神"药性物质及指标性成分体内分布与归经的相关性。方法:灌胃甲状腺片混悬液160 mg·kg-1连续13天制备大鼠阴虚模型,结合高架十字迷宫装置和明暗箱装置评价酸枣仁对阴虚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将阴虚焦虑大鼠于灌胃酸枣仁水煎液后10、20、30、40、60、90、120、240 min时摘眼球取血,并立即处死,采集心、肝、脾、肺、肾、胃、脑、大肠、小肠等组织,联合应用HPLC-PDA-ELSD检测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在大鼠各组织中的浓度,检测数据用DAS 2.0软件处理得到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与阴虚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显著降低阴虚大鼠24 h内异常增高的进食量(P<0.01)和饮水量(P<0.01),显著增加实验前后体质量差值(P<0.01),显著降低肾脏系数(P<0.01)和肾上腺系数(P<0.01),显著降低T3(P<0.01)、T4(P<0.05)测定值,显著升高TSH测定值(P<0.01),表明酸枣仁可以明显改善阴虚症状;显著增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0.0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P<0.01)和明暗箱穿箱次数(P<0.01),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指标成分体内分布结果显示,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经血液循环广泛地分布于心、肝、脾、肺、肾、胃、脑、大肠、小肠等组织中,酸枣仁皂苷B经血液循环分布于血、胃、大肠和小肠中,其中,斯皮诺素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小肠>胃>肝>脑>大肠>脾>肺>心>肾,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小肠>胃>肝>大肠>脾>脑>心>肾>肺;酸枣仁皂苷A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肺>大肠>心>脾>肝>肾>小肠>胃>脑,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肺>脾>肝>心>大肠>脑>胃>肾>小肠;酸枣仁皂苷B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大肠>小肠>胃,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大肠>小肠>胃。结论:酸枣仁能有效改善阴虚症状,能很好地对抗阴虚大鼠的焦虑行为,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为"安神"功效物质,也是酸枣仁甘、酸味的物质基础。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成分在阴虚焦虑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与酸枣仁的归经情况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 焦虑 组织分布 斯皮诺素 酸枣仁皂苷A 酸枣仁皂苷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中总皂苷闪式提取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素香 史晶晶 +5 位作者 吴兆宇 周悌强 李建生 王蒙蒙 郝蕊 李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77-2180,共4页
目的比较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方法以三七提取物的出膏率和三七总皂苷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2倍量70%乙醇,提取1 min。结论闪式提取法所得... 目的比较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方法以三七提取物的出膏率和三七总皂苷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2倍量70%乙醇,提取1 min。结论闪式提取法所得三七总皂苷的量高于回流提取法,而且操作简便、高效、提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闪式提取 回流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激素为对照的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杭洁 白云苹 +3 位作者 李建生 谢洋 马锦地 王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44-2651,共8页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PubMed和万方数据库等资源,收集以激素为对照的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PubMed和万方数据库等资源,收集以激素为对照的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共22项(1 3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激素比较,口服中药可提高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率[RR=1.29,95%CI(1.16,1.42),P<0.000 01];缓解咳嗽[MD=-0.57,95%CI(-0.83,-0.30),P<0.000 1]、喘息[MD=-0.67,95%CI(-1.20,-0.14),P=0.01]、气短[MD=-0.45,95%CI(-0.65,-0.25),P<0.000 1]等症状;改善肺部Velcro啰音[MD=-0.49,95%CI(-0.73,-0.25),P<0.000 1];提高用力肺活量(FVC)[SMD=0.37,95%CI(0.16,0.58),P=0.000 7]、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MD=6.63,95%CI(1.67,11.60),P=0.009]、动脉血氧分压(PaO_2)[MD=4.87,95%CI(2.74,7.01),P<0.000 01];减少肺部再感染次数[RR=0.75,95%CI(0.67,0.84),P<0.000 011。结论:口服中药较激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该结论尚需更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中药 激素 COCHRANE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重金属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德英 张宏伟 +2 位作者 吴瑞环 张振凌 李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比较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重金属含有量,进一步确定千金子去皮壳的意义。方法原子吸收法测定千金子种子、种仁和种皮中重金属元素含有量。其中铜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铅、砷、镉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汞用冷吸收法(HG... 目的比较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重金属含有量,进一步确定千金子去皮壳的意义。方法原子吸收法测定千金子种子、种仁和种皮中重金属元素含有量。其中铜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铅、砷、镉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汞用冷吸收法(HGAAS)测定。结果不同批次千金子种皮中铜、镉、铅、砷、汞的量均高于种仁中量。结论千金子净制去壳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重金属 净制去壳 炮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彦志 张萌 +2 位作者 刘阳 赵会丽 郑晓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536-54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考察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后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按500 mg·kg-1的剂... 目的:建立一种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考察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后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按5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大鼠穗花杉双黄酮,分别于给药后10 min、0.5、1、2、4、8、12 h后脱颈椎处死,立即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等组织。各组织处理后测定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分布情况。结果:各组织在不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0.125 ng,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绝对回收率在75.07%-89.80%之间;相对回收率在92.00%-107.00%之间;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在-20℃冰箱内保存15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在各组织中浓度差异较大,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主要分布于胃、大肠、小肠、肝、肾中,其次为心、肺、脾中,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双黄酮 大鼠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对五倍子发酵品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莲莲 邓德英 +1 位作者 张振凌 崔雅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6-839,共4页
目的比较百药煎(五倍子发酵品)中鞣质和没食子酸含有量来选择何种绿茶(茶叶,茶渣和茶汁)作为发酵基质。方法制备茶叶、茶渣和茶汁与五倍子混合发酵产物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质含有量,高效液相法测定没食子酸含有量。结果五倍子... 目的比较百药煎(五倍子发酵品)中鞣质和没食子酸含有量来选择何种绿茶(茶叶,茶渣和茶汁)作为发酵基质。方法制备茶叶、茶渣和茶汁与五倍子混合发酵产物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质含有量,高效液相法测定没食子酸含有量。结果五倍子、酒曲与煎煮后的茶渣、茶汁混合发酵的鞣质含有量为11.59%,没食子酸含有量为10.43%;五倍子、酒曲、茶叶直接混合发酵的鞣质含有量为15.25%,没食子酸含有量为6.21%;五倍子、酒曲与煎煮后的茶汁混合发酵的鞣质含有量为16.41%,没食子酸含有量为7.63%;五倍子、酒曲混合发酵的鞣质含有量为21.39%,没食子酸含有量为5.34%。结论茶叶煎煮后茶渣和茶汁一起加入五倍子酒曲中发酵,鞣质转化率最高,发酵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百药煎 发酵 绿茶 鞣质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鉴定脑脉通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8
作者 容悦莹 冯素香 +3 位作者 刘冬云 吴纯伟 梁生旺 王淑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4-1550,共7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分析脑脉通(大黄、人参、川芎和葛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Venusil XBP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m L/min。结...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分析脑脉通(大黄、人参、川芎和葛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Venusil XBP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m L/min。结果共鉴定出104种成分,16种来源于大黄,47种来源于人参(包括1种新人参皂苷,C_(54)H_(92)O_(24),[M+2HCOO]^(2-)m/z 607.296 3),15种来源于川芎,26种来源于葛根。结论蒽醌、皂苷、内酯和异黄酮可能是脑脉通的主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通 化学成分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