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色谱法检测小麦中溴甲烷残留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浩 纪俊敏 +1 位作者 邬冰 李雪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探讨了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小麦中溴甲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正己烷为溶剂,采用酸回流方法提取小麦中的溴甲烷,进行毛细管色谱分离,用ECD检测器检测。在0~47μg/m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90 484.89x,标准... 探讨了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小麦中溴甲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正己烷为溶剂,采用酸回流方法提取小麦中的溴甲烷,进行毛细管色谱分离,用ECD检测器检测。在0~47μg/m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90 484.89x,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 7,检出限为0.02 mg/kg。添加回收率为71.4%~86.77%。结果表明:采用酸回流方法提取,用毛细管色谱法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合小麦中溴甲烷残留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色谱法 小麦 溴甲烷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皮藤素乳油对三种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英杰 吕建华 +3 位作者 李守根 陈娟 张艳玲 庄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采用密闭熏蒸法研究了苦皮藤素乳油对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4h后,苦皮藤素乳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的LD50分别为3.606 97、2.773 78和2.048 87μg/ml;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972 64 X+2.... 采用密闭熏蒸法研究了苦皮藤素乳油对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4h后,苦皮藤素乳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的LD50分别为3.606 97、2.773 78和2.048 87μg/ml;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972 64 X+2.786 68、Y=4.319 64 X+3.086 09和Y=4.095 70 X+3.724 13。三种储粮害虫对苦皮藤素乳油的敏感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锯谷盗、赤拟谷盗、玉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苦皮藤素 赤拟谷盗 锯谷盗 玉米象 熏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低温免熏蒸储粮技术集成实仓应用试验
3
作者 曹宇飞 刘炎 +2 位作者 张萮 王萌辉 方晓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3期60-61,共2页
通过集成较低成本的压盖控温、空调排积热、生物储粮防护剂等储粮技术,确保高大平房仓所储小麦实现准低温和免熏蒸储粮。结果表明,在上一年熏蒸彻底的基础上,通过控温和防虫技术结合,供试粮堆全年处于基本无虫粮等级,实现了免熏蒸;同时... 通过集成较低成本的压盖控温、空调排积热、生物储粮防护剂等储粮技术,确保高大平房仓所储小麦实现准低温和免熏蒸储粮。结果表明,在上一年熏蒸彻底的基础上,通过控温和防虫技术结合,供试粮堆全年处于基本无虫粮等级,实现了免熏蒸;同时,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以下,局部最高粮温达到25℃的天数仅为2 d,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低温 储粮防护剂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伟 刘安法 +2 位作者 李明奇 邬冰 王彦斐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1,共2页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小麦中DON的分析方法。小麦试样用水萃取,提取液稀释过滤后经过含有呕吐毒素特异性杭体的DON Test-P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甲醇洗脱,洗脱液氮吹至干,用流动相乙腈-水定容,用Cl8色谱柱分...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小麦中DON的分析方法。小麦试样用水萃取,提取液稀释过滤后经过含有呕吐毒素特异性杭体的DON Test-P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甲醇洗脱,洗脱液氮吹至干,用流动相乙腈-水定容,用Cl8色谱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结果表明,当呕吐毒素质量浓度为0.1~5.0mg/L时,色谱峰面积与呕吐毒素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84.0%~92.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呕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伟 刘安法 +2 位作者 李明奇 邬冰 王彦斐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60,65,共3页
用50ml乙腈-水(体积比90∶10)萃取小麦试样,提取液稀释过滤后经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特异性抗体的Zearala Test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甲醇1.5ml洗脱,洗脱液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60∶40)混合溶液,流... 用50ml乙腈-水(体积比90∶10)萃取小麦试样,提取液稀释过滤后经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特异性抗体的Zearala Test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甲醇1.5ml洗脱,洗脱液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60∶40)混合溶液,流速为1.0ml/min,采用荧光检测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质量浓度在10.0~50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5.0μg/L。应用此方法分析小麦加标样品,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83.7%~86.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符合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玉米赤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2,共3页
对小麦中黄曲霉毒素总量、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先采用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法、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进行快速检测,再用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国标方法进行验证,从而根据实验室检测项... 对小麦中黄曲霉毒素总量、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先采用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法、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进行快速检测,再用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国标方法进行验证,从而根据实验室检测项目需要,快速对样品进行检测,既保证了准确度,又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曲霉毒素总量 赭曲霉毒素A 玉米赤霉烯酮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温度及储藏方法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来林 李岩 +2 位作者 陈娟 王春华 雷霈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9,共3页
为了掌握不同储粮温度及储藏方法稻谷的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当储藏温度较低时,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较... 为了掌握不同储粮温度及储藏方法稻谷的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当储藏温度较低时,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较为接近;而高温储藏时,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储藏。因此,稻谷储藏时,低温储粮应是首选方案,当低温不易实现时,可选择气调储藏以减缓温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品质 储藏温度 常规储藏 气调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油对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有机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殷俊俊 马传国 +3 位作者 王伟 裴梦雪 王化林 孙亚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1,共5页
以植物油为基料油添加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3∶2,W/W)的混合物,经加热搅拌、静置冷却形成有机凝胶。分析不同植物油对凝胶形成的影响及结构剂添加量与凝胶热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油的凝胶形成时间有很大差异(葵花油凝... 以植物油为基料油添加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3∶2,W/W)的混合物,经加热搅拌、静置冷却形成有机凝胶。分析不同植物油对凝胶形成的影响及结构剂添加量与凝胶热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油的凝胶形成时间有很大差异(葵花油凝胶14 min,蓖麻油放置24 h未见凝胶形成),随着结构剂添加量的增加(8%、12%、16%)凝胶熔化温度也会成比例增加(50、60、70℃)。把不同植物油凝胶的等温结晶曲线与Avrami模型拟合,分析出植物油凝胶的晶体成核表现为均相瞬时成核(n=1)和非均相不定时成核(n=2)2种方式,都表现为一维线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凝胶 植物油类型 形成时间 热力学 晶体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储藏期间霉菌早期活动的快速监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娟 翟焕趁 蔡静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将小麦置于不同温、湿度组合条件下进行模拟储藏,利用快速测定微生物活性值(基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监测小麦中霉菌的早期活动状态。结果表明,小麦储藏在70%~79%相对湿度条件下49 d,各试验组微生物活性检测的最大值为306 u;当储藏... 将小麦置于不同温、湿度组合条件下进行模拟储藏,利用快速测定微生物活性值(基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监测小麦中霉菌的早期活动状态。结果表明,小麦储藏在70%~79%相对湿度条件下49 d,各试验组微生物活性检测的最大值为306 u;当储藏的相对湿度超过80%时,28℃试验组小麦储藏14 d后的微生物活性检测值即大于500 u。分析微生物活性值与小麦品质的关系表明,当检测值达到400 u时,检验发现小麦的品质有轻微劣变迹象。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小麦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储藏的微生物活性变化与储藏时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性系数均达0.9或更高。因此,利用监测微生物活性值变化的方法可以对小麦储藏期间霉菌活动危害做出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储藏 霉菌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制备葵花油凝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殷俊俊 马传国 +2 位作者 王伟 裴梦雪 王化林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一级压榨葵花籽油为原料,添加一定浓度的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混合物制备出葵花油凝胶,探究不同制备工艺条件对葵花油凝胶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6%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混合物添加量葵... 以一级压榨葵花籽油为原料,添加一定浓度的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混合物制备出葵花油凝胶,探究不同制备工艺条件对葵花油凝胶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6%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混合物添加量葵花油凝胶的最优制备条件。试验表明,影响葵花油凝胶硬度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冷却温度>γ–谷维素:β–谷甾醇添加比例>加热时间>加热温度;6%γ–谷维素与β–谷甾混合物醇添加量葵花油凝胶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加热温度140℃,加热时间50 min,冷却温度5℃,γ–谷维素∶β–谷甾醇添加质量比例60∶4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6%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添加量葵花油凝胶硬度为479.61±9.18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油凝胶 微观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甾醇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淑敏 马传国 +1 位作者 王伟 计晓曼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1,共3页
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营养物质。植物油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但在其加工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该文介绍了几种常见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植物甾醇损失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最大保留植物甾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植物油 加工过程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质特性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亚伟 杨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小麦粉质特性参数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在小麦粉厂收集强、中和弱筋小麦粉样品共180份,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其粉质特性参数值,然后在波长570~1 080 nm下采集了样品的光谱。对原始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及一阶导数处... 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小麦粉质特性参数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在小麦粉厂收集强、中和弱筋小麦粉样品共180份,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其粉质特性参数值,然后在波长570~1 080 nm下采集了样品的光谱。对原始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及一阶导数处理后,首先在全谱范围内建立了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吸水率、弱化度4个参数的PLS定量预测模型,以吸水率结果最优,其Rp=0.99,RMSEP=1.02;其次是形成时间和弱化度,其Rp值分别为0.97和0.93,RMSEP值分别为0.48和10.01;稳定时间结果稍差,其Rp=0.80,RMSEP=2.40。然后采用SPA方法分别提取了各粉质特性参数的光谱特征变量,对应建立了MLR模型,所建模型和PLS方法结果接近。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在小麦粉粉质特性评价中具有可行性,同时也为专用便携仪器的研制及小麦粉品质在线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 小麦粉 粉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中试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亚辉 马传国 +5 位作者 王伟 王化林 殷俊俊 裴梦雪 计晓曼 郑淑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
研究了中试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的工艺方法。棕榈油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中试分子蒸馏设备蒸馏,得到重相与轻相。轻相主要是甘二酯,重相主要是甘三酯。通过进料量、温度及刮膜转速的控制可以得到纯度70%以上的甘二酯。研究结果表明,在... 研究了中试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的工艺方法。棕榈油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中试分子蒸馏设备蒸馏,得到重相与轻相。轻相主要是甘二酯,重相主要是甘三酯。通过进料量、温度及刮膜转速的控制可以得到纯度70%以上的甘二酯。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20℃、压力0.01 Pa、进料量10 L/h、蒸发器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通过脱气,薄膜蒸发与短程蒸馏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甘二酯。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TLC–FID)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分别分析测定了棕榈油以及轻相、重相中甘油酯的含量,并进行了对比;用气相色谱分析了棕榈油以及轻相、重相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试 薄膜蒸发 分子蒸馏 甘油二酯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对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计晓曼 马传国 +1 位作者 王伟 郑淑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从目前研究中发现改性可从多种角度入手,最常用的改性手段是改变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量。该文综述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及复合改性各改性方法对蛋白质理化性质影响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叙述各改性方法的优劣,为后期针对性... 从目前研究中发现改性可从多种角度入手,最常用的改性手段是改变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量。该文综述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及复合改性各改性方法对蛋白质理化性质影响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叙述各改性方法的优劣,为后期针对性开发新型蛋白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改性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方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萮 张海涛 王伟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2期68-70,共3页
研究了在实仓储藏条件下,充氮气调、准低温、常规储藏3种储藏方式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检测指标包含水分、发芽率、降落数值、干面筋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等,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法。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小麦的品质都发生... 研究了在实仓储藏条件下,充氮气调、准低温、常规储藏3种储藏方式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检测指标包含水分、发芽率、降落数值、干面筋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等,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法。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小麦的品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变,充氮气调储藏和准低温储藏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常规储藏慢,能更好地保持粮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储藏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伟 刘安法 +1 位作者 李明奇 邬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59,共3页
在认真执行GB/T 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从试样接收、制备、样品准备、检测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的机理和规律... 在认真执行GB/T 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从试样接收、制备、样品准备、检测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的机理和规律,提出了准确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脂肪酸值 测定结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