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芳 王超 +2 位作者 杨菊 袁果 谢会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4期4478-4482,共5页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机体所必需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油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热、光、空气中的氧气及油脂中水分和酶的作用,会发生各类化学变化而引起油脂品质的改变,即酸败。油脂的储存品质、质量指标和卫生指...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机体所必需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油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热、光、空气中的氧气及油脂中水分和酶的作用,会发生各类化学变化而引起油脂品质的改变,即酸败。油脂的储存品质、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限值有明确的规定,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已成为该类产品品质监督和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参数。测定食品体系中油脂氧化程度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油脂的预处理以方便进行下一步检测。由于油脂在提取的过程中仍在发生持续的氧化反应,因此温度和时间、提取试剂种类和用量、浸提方式及溶剂挥发的方式等都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提取 酸价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芳 王恒 杨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6184-6189,共6页
世界上农药年产量高于200万吨,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藻剂、除虫剂、杀菌剂、落叶剂等农药。有机农药的大量施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简单、高效和成本低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 世界上农药年产量高于200万吨,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藻剂、除虫剂、杀菌剂、落叶剂等农药。有机农药的大量施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简单、高效和成本低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非常重要。由于农残检测涉及的样品种类繁多、样品组成复杂和样品形态多变,这对农残检测造成的干扰增加,所以需要选择和改进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科研人员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介绍了该领域一些热点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动态,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前处理 净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消解方法对ICP-MS检测小麦粉中Pb、As、Cd、Cr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会君 袁果 +5 位作者 焦文静 闫桂丽 毛佳琦 郑允允 田卫环 刘兵戈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41-146,共6页
为比较微波消解法和湿法消解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小麦粉中铅(Pb)、砷(As)、镉(Cd)、铬(Cr)4种元素含量的影响,称取样品适量,分3个浓度梯度加标,同时做6... 为比较微波消解法和湿法消解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小麦粉中铅(Pb)、砷(As)、镉(Cd)、铬(Cr)4种元素含量的影响,称取样品适量,分3个浓度梯度加标,同时做6组平行试验,加标后分别用微波消解法和湿法消解法处理,消解完全后用去离子水定容,使用ICP-MS同时测定Pb、As、Cd、Cr,以外标法定量,同时用内标元素铟(In)在线校正,以能动甄别(kinetic energy discrimination,KED)模式消除质谱干扰,最后以标准样品验证,同时分析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的消解时间和试剂消耗量。结果表明,Pb、As、Cd、Cr在0~100μ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超过0.9995,检出限为0.010μg/L~0.117μg/L,加标回收率为80.3%~104.4%,精密度(n=6)为1.71%~8.65%;微波消解法消解平均用硝酸5 mL、过氧化氢2 mL,用时2.55 h;湿法消解法消解平均用硝酸20.5 mL、高氯酸2 mL,用时7.0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微波消解法 湿法消解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及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樊玉丹 《中国食品》 2022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营养问题。相关部门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也不断研发新的食品检测技术。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是目前用于检测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营养问题。相关部门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也不断研发新的食品检测技术。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是目前用于检测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存在的几类食品安全问题,并对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介绍了其在食品营养测定、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法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分析 未来应用 食品安全问题 营养测定 常用方法 灵敏度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中总酸检测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晓亚 刘敬婉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本文根据《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1-2003),采用酸度计法,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通过建立食醋中总酸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试验,为食醋中总酸含量在临界值附近时确定临界值样品是否合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食醋 总酸 测量不确定度 评估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黎静 郑劭珊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4期48-50,共3页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食品安全背景下,做好食品检测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食品检测工作主要存在有关部门检测力度不够及食品检测方法较传统等问题。因此,食品检验部门要...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食品安全背景下,做好食品检测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食品检测工作主要存在有关部门检测力度不够及食品检测方法较传统等问题。因此,食品检验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在提高食品检验工作水平的同时创新检测方法,不断推动食品检测工作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工作创新发展的途径,提出食品检测工作创新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测工作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储存湿度对面粉品质及其制作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长虹 孙祥祥 +2 位作者 王颖 王远辉 张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16,共5页
研究通用中筋粉在常温(25℃),不同湿度(50%、65%、80%)条件下储存过程中面粉中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脂肪酸值等指标及其制作面团的酸度和馒头的感官品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湿度80%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面粉... 研究通用中筋粉在常温(25℃),不同湿度(50%、65%、80%)条件下储存过程中面粉中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脂肪酸值等指标及其制作面团的酸度和馒头的感官品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湿度80%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面粉水分含量变化显著(p <0.05)。同一储藏时间,湿度越高,面筋含量越低。不同湿度(50%、65%、80%)条件下,面粉中的脂肪酸值都随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 <0.05)。不同湿度(50%、65%、80%)储存过程的面粉制作的发酵面团的酸度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制作馒头的感官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p <0.05)。面粉在不同湿度(50%、65%、80%)储存过程中,储存30 d的面粉,醒发后面团酸度都显著下降(p <0.05);继续延长储存期,在湿度50%下的面粉制作的面团酸度有回升,但不超过原始的面团酸度,随储存湿度提高面团酸度增加明显;感官评分表明,储存环境湿度越高,面粉制作的馒头品质下降越快,湿度80%储存60 d后的面粉制成的馒头口感差。湿度50%存放120 d仍可用于加工馒头。结论:面粉储存过程中,湿度越大,面粉品质下降越快,进而影响到所制作的馒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 湿度 小麦面粉 馒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品废水中蛋白质回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秦学磊 张国治 +1 位作者 刘宇 芦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8,共5页
以蛋白质回收率、总糖透过率、异黄酮透过率和超滤膜通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絮凝-超滤联用的技术初步分离废水中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异黄酮。最佳试验条件为用0.3 mg/mL壳聚糖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用10 k Da的聚醚砜膜进行超滤处理。蛋白... 以蛋白质回收率、总糖透过率、异黄酮透过率和超滤膜通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絮凝-超滤联用的技术初步分离废水中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异黄酮。最佳试验条件为用0.3 mg/mL壳聚糖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用10 k Da的聚醚砜膜进行超滤处理。蛋白质回收率达到76.1%,总糖透过率达到76.0%,异黄酮透过率达到77.2%,平均膜通量18.9~20.0 L/(m^2·h)。絮凝-超滤后蛋白质含量为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废水 蛋白质回收 总糖 大豆异黄酮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胡萝卜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秦学磊 张国治 +1 位作者 聂波 王安建 《粮食加工》 2017年第6期49-55,共7页
为提高胡萝卜干制品品质并且降低能耗,研究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泵干燥三种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产品的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色泽、水合能力、持油能力,胡萝卜素含量、总糖含量... 为提高胡萝卜干制品品质并且降低能耗,研究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泵干燥三种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产品的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色泽、水合能力、持油能力,胡萝卜素含量、总糖含量、氨基态氮含量及感官评价方面,热泵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在平均干燥速率、单位能耗方面,热泵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在干燥能力、能量消耗方面,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泵干燥干制品表面孔径比较大,收缩程度最小,微波真空干燥干制品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皱缩,表面孔径比较均匀,热风干燥干制品组织皱缩及塌陷最为严重。维生素C含量方面,微波真空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干燥工艺 品质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果渣挂面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易辉 孙赵 +1 位作者 郭元新 徐会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47,共4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蓝莓果渣粉在挂面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渣粉、谷朊粉和黄原胶对挂面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小麦粉、蓝莓果渣粉、谷朊粉和黄原胶将质量比100∶0.3∶3∶0.4进行混合,能够生产出品质较好,营养价值高...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蓝莓果渣粉在挂面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渣粉、谷朊粉和黄原胶对挂面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小麦粉、蓝莓果渣粉、谷朊粉和黄原胶将质量比100∶0.3∶3∶0.4进行混合,能够生产出品质较好,营养价值高的蓝莓果渣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面 蓝莓果渣 谷朊粉 黄原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倩倩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期182-185,共4页
采用GB 5009.2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酸度计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依据该方法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量化,最后得出应用该方法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评价试验中的... 采用GB 5009.2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酸度计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依据该方法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量化,最后得出应用该方法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评价试验中的测量结果的真实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氨基酸态氮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香蕉中联苯菊酯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劭珊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5期86-87,89,共3页
目的:研究香蕉中联苯菊酯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为气相色谱法检测联苯菊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联苯菊酯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评估和量化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结果:建立试验方法的数学模型,确定联苯菊酯测定过程不确定度的主要... 目的:研究香蕉中联苯菊酯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为气相色谱法检测联苯菊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联苯菊酯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评估和量化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结果:建立试验方法的数学模型,确定联苯菊酯测定过程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标准品的引入、称量香蕉的天平引入、样品提取液的定容体积和拟合标准曲线等,并评估和量化不确定度各个分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联苯菊酯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的定容和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香蕉 联苯菊酯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氰戊菊酯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13
作者 刘敬婉 胡晓亚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5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氰戊菊酯农药残留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对小麦粉中氰戊菊酯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对各个分量进行评估。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 目的: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氰戊菊酯农药残留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对小麦粉中氰戊菊酯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对各个分量进行评估。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品的引入、称量天平的引入、样品提取液的定容体积、标准工作曲线的拟合等,并评估和量化了这些不确定度各个分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气相色谱法测定氰戊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可为农药残留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氰戊菊酯 不确定度 小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