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戚青花 段幼萍 +1 位作者 吴杰 任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目的 分析综合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389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7.46%,医院感染患者病因以交通事... 目的 分析综合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389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7.46%,医院感染患者病因以交通事故伤居多(37.9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切口感染居多,分别占31.04% 、24.14%.高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切口污染、手术时间长、术前营养差、急诊手术、术中出血量大、术后下床时间晚、置管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医院感染者检出病原菌3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株数24株(6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1.43%)和表皮葡萄球菌(22.86%)居多;在耐药性上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为100%,其余耐药性在36.36% 以上.结论 外科手术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围术期应从加强营养、鼓励锻炼、术后早期下地行走、术中规范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干预,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术后医院感染 感染因素 围手术期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根尖片与CBCT在牙根纵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熊连珠 苏拥军 王晶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X线根尖片与锥形束CT在牙根纵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怀疑为牙根纵裂的患者均行X线根尖片与锥形束CT检查,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最终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及正确指数.结果 68颗牙... 目的 探讨X线根尖片与锥形束CT在牙根纵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怀疑为牙根纵裂的患者均行X线根尖片与锥形束CT检查,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最终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及正确指数.结果 68颗牙中64颗最终确诊为牙根纵裂,其中56颗为颊舌向牙根纵裂、8颗为近远中向牙根纵裂,分别占87.50%、12.50%.X线根尖片检查结果56颗诊断为牙根纵裂.12颗排除.锥形束CT检查结果63颗诊断为牙根纵裂,5颗排除.锥形束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正确指数均显著高于X线根尖片检查(P<0.05或0.01).结论 锥形束CT对牙根纵裂患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准确性更高.应作为常规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X线根尖片 锥形束CT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访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文 李月霞 丁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17-120,141,共5页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均予以系统化产后访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均予以系统化产后访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状况,爱丁堡产后抑郁表评定抑郁状况,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统计6周内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持续下降(P<0.01),同期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的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觉、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持续升高(P<0.05),且研究组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6周内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11.6%)低于对照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母婴的心身健康,优于单纯采用产后访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焦虑抑郁障碍 心身疾病 产后访视 心理干预 母婴健康 生活质量 产褥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雷瑞新 王彦彬 李彩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45-146,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状况、病原菌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92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痰液检测(检测细菌种类和数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并就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危重症患者呼吸...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状况、病原菌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92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痰液检测(检测细菌种类和数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并就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46.74%,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其中15例患者检出两种以上病原菌.不同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是否进行气管切开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危急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较高,由多种病菌感染所致,影响因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重症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患者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南静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患者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96例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分为两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30例,对照组66例.收集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患者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96例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分为两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30例,对照组66例.收集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患者肌酐、B型脑钠肽水平、高血压发生率、24 h尿蛋白定量、急性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补体水平、血红蛋白含量、硬化肾小球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的糖皮质激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穿刺后诱导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进入终末期肾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终末期肾病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终末期肾病组(P<0.01),两组肾脏病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身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容易出现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肌酐水平更高,且更容易转入终末期肾病.肌酐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可能是提醒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表现可能为此类患者的危险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血栓性微血管病变 肾脏血管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春玲 杨亚茹 焦亚慧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将4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观察组123例与对照组28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将4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观察组123例与对照组28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心源性死亡及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空腹血糖及血脂异常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而年龄、血脂异常、空腹血糖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型糖尿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