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及支座受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渤佳 马海龙 +1 位作者 王荣霞 王东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已经建设较多,在设计中因对其车桥耦合振动认识有限,相关支座反力因弯扭耦合效应引起的变化情况等尚未很好解决。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傅里叶级数描述车辆平、竖曲线运动,实现了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 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已经建设较多,在设计中因对其车桥耦合振动认识有限,相关支座反力因弯扭耦合效应引起的变化情况等尚未很好解决。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傅里叶级数描述车辆平、竖曲线运动,实现了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并基于既有试验和理论成果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以某4跨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为例,分析了车辆在内、外侧车道以不同速度行驶及超高条件下对桥梁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车辆沿着曲线梁桥内侧或外侧车道行驶时,另一侧箱梁的外支座会出现脱空的现象。车速对支座峰值反力的影响较小,但可以通过较低的车速减轻支座脱空。超高对支座反力的影响较小,车辆沿着内侧车道行驶时,缓解了外侧箱梁部分支座脱空;沿着外侧车道行驶时,加重了内侧箱梁支座脱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曲线箱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数值模型 支座脱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走向对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焦习龙 王荣霞 +1 位作者 马海龙 王东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我国西部部分连续刚构桥临近地震断层建设,在抗震分析时通常会忽略断层走向与桥梁纵桥向夹角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4座墩高不同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模型,选取10组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断层走向对刚构... 我国西部部分连续刚构桥临近地震断层建设,在抗震分析时通常会忽略断层走向与桥梁纵桥向夹角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4座墩高不同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模型,选取10组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断层走向对刚构桥地震反应(位移和弯矩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平双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桥梁主墩及主梁纵桥向地震反应在断层走向与纵桥向夹角为75°~135°范围内最大,而横桥向最大地震反应则发生在夹角为0°~30°或120°~180°范围;在三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与仅考虑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反应相比,竖向地震动对主梁竖向弯矩响应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主墩和主梁的交界处,增大比例可达2倍及以上。就文章选取的4座桥梁算例,不考虑断层走向和桥梁纵桥向的夹角则存在低估桥梁地震反应的可能,低估误差在15%~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地震反应 近断层地震动 断层走向 竖向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与近岸陆地地震动作用下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比较
3
作者 马海龙 王荣霞 +2 位作者 王宁宁 安正汉 王东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8-346,共9页
跨海桥梁抗震时程分析通常采用陆地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因海底场地环境与陆地存在诸多差异,需对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利用ADINA软件建立基底固接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分析模型。基于日本KiK-net台网选取震级及震中距相似的7个海... 跨海桥梁抗震时程分析通常采用陆地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因海底场地环境与陆地存在诸多差异,需对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利用ADINA软件建立基底固接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分析模型。基于日本KiK-net台网选取震级及震中距相似的7个海底强震台站和7个近岸陆地强震台站各14条水平地震动(EW和NS方向独立考虑),沿桥梁纵桥向输入并进行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研究海底地震动和近岸陆地地震动输入下跨海隔震桥梁地震反应。通过对比桥墩最大变形及受力、主梁位移反应和支座最大剪应变,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底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反应为近岸陆地地震动的1.3~1.9倍。跨海隔震桥梁抗震时程分析宜采用海底地震动作为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隔震连续梁桥 海底地震动 近岸陆地地震动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