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钢铁集团矿山无废开采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洪仁 张永坤 +1 位作者 田志云 邹正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40,共5页
分析了矿山开采可能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无废开采方式与对策。介绍了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在节地造地、水资源保护及重复利用、充填采矿法应用、选矿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循环经济应用现状及... 分析了矿山开采可能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无废开采方式与对策。介绍了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在节地造地、水资源保护及重复利用、充填采矿法应用、选矿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循环经济应用现状及应用后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无废开采 节地造地 水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内外两种资源的开发与河北钢铁集团发展战略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4-67,75,共5页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河北省内四大钢铁公司联合组建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河北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迈进的重要载体。根据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分析了钢铁集团目前自产矿状况、下一步钢铁发...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河北省内四大钢铁公司联合组建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河北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迈进的重要载体。根据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分析了钢铁集团目前自产矿状况、下一步钢铁发展所需铁矿石数量、来源及自产铁矿石对钢铁发展的战略关系,论述了开发利用海内外两种资源的必要性,对河北钢铁集团的发展和提高自产铁矿石供给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内外 铁矿资源 钢铁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钢铁矿业整合重组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邹正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介绍了河北钢铁矿业整合重组的背景、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大型矿业公司整合重组、高效运行获得的几点启示,对类似矿山整合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矿业 整合 重组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饱水黑云变粒岩损伤程度与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4
作者 田欣 路燕泽 +5 位作者 李志鹏 马德文 韩强 杨天鸿 邓文学 刘洋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7,共10页
露天爆破采矿或边坡爆破成型均可能导致边坡岩体不同程度损伤,加之渗水作用将严重威胁边坡稳定性。为探究研山铁矿东帮边坡岩石损伤程度与边坡稳定性关系,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初始损伤程度饱水黑云变粒岩的单轴压缩与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 露天爆破采矿或边坡爆破成型均可能导致边坡岩体不同程度损伤,加之渗水作用将严重威胁边坡稳定性。为探究研山铁矿东帮边坡岩石损伤程度与边坡稳定性关系,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初始损伤程度饱水黑云变粒岩的单轴压缩与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损伤程度饱水黑云变粒岩的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初始损伤程度增加,饱水黑云变粒岩的微裂隙压密阶段的变形程度增加,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起裂应力、损伤应力及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与初始损伤程度呈二次函数关系,且三者均随初始损伤程度增加而减小。初始损伤程度由0 mV,经50 mV、60 mV到70 mV,饱水黑云变粒岩的微裂纹稳定扩展阶段的扩展角先由0.28°增加到0.9°后减小至0.34°,非稳定扩展阶段的扩展角先由5.98°增加到7.73°后减小至7.69°;微裂纹由充分扩展向不完全扩展方式发展,其破坏模式由单一剪切破坏过渡到剪切为主、劈裂为辅的破坏,岩样破坏更加剧烈。试验结果可为露天矿边坡岩体安全维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黑云变粒岩 单轴压缩 初始损伤 微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难选赤铁矿强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闪闪 牛福生 唐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79,84,共4页
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强磁选精矿反浮选工艺流程对铁品位不到25%的河北某难选赤铁矿石进行选矿试验,在-0.074mm占96.20%的最终磨矿细度下,取得了精矿产率为25.43%,铁品位为66.27%,铁回收率为68.49%,总尾矿铁品位为10.39%的选别指标。
关键词 难选赤铁矿 强磁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铁矿采动应力演化特征及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
6
作者 路燕泽 马宁 +3 位作者 于庆磊 向伟华 杨学瑞 王立杰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8,共8页
研究采动应力演化及规律,确保采动影响下采场围岩及底部结构稳定性,能有效保障地下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中关铁矿-230 m水平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多矿房回采—充填过程,分析采动影响下应力场及位移场的演... 研究采动应力演化及规律,确保采动影响下采场围岩及底部结构稳定性,能有效保障地下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中关铁矿-230 m水平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多矿房回采—充填过程,分析采动影响下应力场及位移场的演化特征及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1)采场围岩整体应力集中程度较低,局部应力集中程度较高,且主要集中于充填体顶部区域,底部结构围岩应力集中程度普遍相对较低。(2)采场整体稳定性良好,以充填体顶部区域的覆岩及自身沉降为主,呈现各相邻充填体间接触部分的整体位移大于充填体内部的特征。(3)根据模拟结果,采动过程中应加强对穿脉巷道单侧采动、另一侧未采动情况下巷道相应位置的监测,及时实施卸压、补强支护等措施,防止巷道在局部高应力作用下失稳破坏,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应力 采动位移 演化特征 稳定性 补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Elman神经网络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7
作者 王晗 闫鹏 +3 位作者 张云鹏 巩瑞杰 袁腾 杨曦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为降低爆破振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预测爆破振动速度非常有必要。选取85组爆破振动数据,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度理论识别了影响爆破振动速度的7个重要因素,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SA)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研究结... 为降低爆破振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预测爆破振动速度非常有必要。选取85组爆破振动数据,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度理论识别了影响爆破振动速度的7个重要因素,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SA)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X、Y以及Z方向的爆破振动速度SSA-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更接近,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平均绝对误差(MAE)较小,S_(RMSE)分别减少了54.2%、9.3%、34%,S MAE分别减少了50%、5.7%、21%,说明采用SSA优化Elman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方法,可以提高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SSA)算法 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断口微观形貌识别
8
作者 张艳博 胡海伟 +2 位作者 王帅 陶志刚 来有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361-10373,共13页
岩石断口微观形貌识别对于揭示岩石断裂失效机理具有关键作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有显著成效,但其在岩石断口图像识别上仍面临主观性强和特征复杂等问题。为了提高岩石断口图像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该模型... 岩石断口微观形貌识别对于揭示岩石断裂失效机理具有关键作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有显著成效,但其在岩石断口图像识别上仍面临主观性强和特征复杂等问题。为了提高岩石断口图像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该模型融合了Self-Attention与双线性注意力机制,对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取,结合特征拼接融合技术,提升模型有效特征的提取能力,实现岩石断口图像识别。以岩石断口数据集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在砂岩断口图像识别方面准确率达到98.27%,使用验证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验证,Precision、Recall和F1-Score均达到85%,验证了模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岩石断口图像的自动化、高精度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岩石断裂失效的判定,对岩体工程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断口 图像识别 InceptionV3 Self-Attention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到时精确拾取与智能优化算法结合的岩石声发射定位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艳博 周浩 +3 位作者 梁鹏 姚旭龙 陶志刚 来有邦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3-1656,共14页
为了解决岩石声发射定位到时拾取困难、方程组无解导致其精度不高甚至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赤池信息准则(vector auto regressive-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VAR-AIC)到时拾取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的新型定... 为了解决岩石声发射定位到时拾取困难、方程组无解导致其精度不高甚至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赤池信息准则(vector auto regressive-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VAR-AIC)到时拾取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的新型定位算法。利用改进的VAR-AIC方法对信号到时进行精确拾取,通过牛顿-拉夫森思想将非线性定位方程组转化为目标函数,最终借助智能优化算法迭代求解进行定位。断铅试验结果表明:基于VAR-AIC法通过瞬时频率确定到时范围、选择特征函数精准确定到时大幅度提升了声发射到时拾取精度。通过对比原子轨道搜索、灰狼算法、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性能,发现原子轨道搜索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迭代速度更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AR-AIC精确到时拾取和原子轨道搜索算法(improve vector auto regression-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tomic orbital search,简称IVA-AOS)相结合的岩石声发射定位方法。与传统的互相关+Geiger算法、牛顿迭代算法以及PCI-Express8机器自带算法相比,IVA-AOS定位算法定位误差更小、精度更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定位算法容易出现无解的问题,为岩石声发射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到时拾取 智能优化算法 声发射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山铁矿磁赤混合铁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10
作者 王海霞 来有邦 +3 位作者 赵礼兵 邓玉芬 张朔 赵留成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6,共6页
随着司家营研山铁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磁铁矿含量逐渐增加,为解决氧化矿分选工艺流程中重选作业效果差、铁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基于原矿性质研究,开展了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强磁选、弱磁选精矿淘洗机精选、强磁选精矿阴离子反浮... 随着司家营研山铁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磁铁矿含量逐渐增加,为解决氧化矿分选工艺流程中重选作业效果差、铁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基于原矿性质研究,开展了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强磁选、弱磁选精矿淘洗机精选、强磁选精矿阴离子反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矿铁品位为24.24%,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铁分布率分别为71.00%和20.75%;在一段、二段磨矿细度-0.074 mm分别占60%和90%的条件下,经三段弱磁选得到了铁品位67.65%、铁回收率70.11%的弱磁选精矿;强磁选精矿经1粗1精1扫反浮选流程处理,获得了铁品位53.30%、铁回收率5.71%的反浮选精矿,最终综合铁精矿铁品位为66.30%、铁回收率为75.82%,达到了磁赤混合贫铁矿石中铁的高效回收目标,研究结果可作为选矿厂工艺流程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铁矿石 阶段磨矿 阶段磁选 淘洗机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切井掏槽方式优化
11
作者 路燕泽 王立杰 +3 位作者 连欢超 杨曦 于兴社 尹爱民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88,共8页
为提升掏槽效率,对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成井掏槽方式进行优化。选取4种模型进行破裂区域大小理论计算,利用ANSYS/LS-DYNA数值软件开展单孔爆破以及不同掏槽方式下的爆破模拟试验,以爆破破裂区域连通性和连通空间大小为指标进行分析。结... 为提升掏槽效率,对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成井掏槽方式进行优化。选取4种模型进行破裂区域大小理论计算,利用ANSYS/LS-DYNA数值软件开展单孔爆破以及不同掏槽方式下的爆破模拟试验,以爆破破裂区域连通性和连通空间大小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单孔爆破后,可将周围破碎岩体划分为4个区域:压碎(缩)区、破碎区、破裂区和弹性振动区。其中,压碎区及破碎区可以认为是有效破裂区,掏槽效果与有效破裂区范围的大小相关;将损伤区与塑性变形区考虑为破裂区域时,由理论计算破裂区域半径与炮孔半径之比分别为9.403,8.438,数值模拟分析显示两者比值为8~10,表明模拟结果准确;对比2种掏槽方式并结合工程应用,桶形掏槽成本高且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螺旋掏槽爆破后整体效果优于桶形掏槽,建议矿山选取螺旋掏槽进行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切井。研究结果从多种理论方法出发,结合数值模拟定义有效破裂区,并开展工程实践验证,为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切井掏槽方式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 分段爆破切井 桶形掏槽 螺旋掏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2
作者 贾清梅 杨钰 +2 位作者 来友邦 李凤久 赵留成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1-659,共9页
随着淡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许多选矿厂开始利用含大量无机电解质的循环水、地下水、苦咸水和海水等多种水源进行选矿以节省淡水,但其中的离子会对浮选产生一定影响。为探明海水浓度下的Na^(+)、K^(+)、Ca^(2+)、Mg^(2+)对黄铜矿浮选... 随着淡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许多选矿厂开始利用含大量无机电解质的循环水、地下水、苦咸水和海水等多种水源进行选矿以节省淡水,但其中的离子会对浮选产生一定影响。为探明海水浓度下的Na^(+)、K^(+)、Ca^(2+)、Mg^(2+)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在pH值为9.5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进行了黄铜矿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海水中的Na^(+)可提高黄铜矿的可浮性,使浮选回收率增大0.79%;K^(+)对黄铜矿的浮选影响效果不明显;Ca^(2+)和Mg^(2+)浓度对黄铜矿的可浮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Mg^(2+)的不利影响更大,使黄铜矿的浮选回收率降低了8.85%。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Na^(+)可以增大黄铜矿的接触角,使黄铜矿变得疏水,也可以提高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促进黄铜矿与丁基黄药的吸附;Ca^(2+)和Mg^(2+)均降低了黄铜矿的接触角,其在黄铜矿表面形成了亲水的羟基络合物Ca(OH)_(2)和Mg(OH)_(2),增大了黄铜矿的亲水性,抑制黄铜矿与丁基黄药的吸附,使黄铜矿可浮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浮选 海水选矿 离子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硐室矿柱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13
作者 向伟华 路燕泽 +5 位作者 刘志义 王社光 王立杰 甘德清 陈彦亭 杨志强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共8页
以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普氏地压理论和卡斯特纳方程构建凿岩硐室矿柱稳定性计算模型,探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硐室各因素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凿岩硐室内不留矿柱(方案1)与先留设矿柱后与... 以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普氏地压理论和卡斯特纳方程构建凿岩硐室矿柱稳定性计算模型,探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硐室各因素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凿岩硐室内不留矿柱(方案1)与先留设矿柱后与矿体一起崩落(方案2)条件下的顶板稳定性。结果表明:采场开采长度27~45 m时,方案2的凿岩硐室顶板失稳风险较大;采场开采长度大于45 m时,2种方案顶板均存在失稳风险;方案2会使凿岩硐室内应力集中,顶板和侧帮出现应力加速释放现象;方案1的凿岩硐室应力释放和分布较为稳定,破坏时间相对滞后;矿岩稳固性较差时,选择方案1更利于顶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凿岩硐室 矿柱 顶板稳定性 敏感性分析 采场结构 顶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系统订单管理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福来 李海鹏 姚翠红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3期140-141,190,共3页
针对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客户对产品规格、质量和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基于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开发的订单管理,通过过程控制、流程跟踪、分级评审组合控制策略,用产能诊断、交货期预报及回路控制实现了... 针对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客户对产品规格、质量和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基于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开发的订单管理,通过过程控制、流程跟踪、分级评审组合控制策略,用产能诊断、交货期预报及回路控制实现了通过订单管理优化综合生产指标的目标。所提出的系统成功应用于某钢铁公司热轧卷板厂,通过严格按订单组织生产,合理的整合用户需求,准确无误的把用户要求转化为生产指令,动态进行订单跟踪。最终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在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和优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订单管理 产能诊断 生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在钢铁工业资源利用现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严红燕 罗超 +4 位作者 胡晓军 周国治 李晨晓 张汉鑫 张立生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26-30,共5页
钢铁生产过程CO_2的资源利用问题将对我国CO_2减排任务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以CO_2在钢铁工业中的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国内外CO_2气体作为反应气体、搅拌气体及保护气体等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CO_2用作反应气体主要应用在... 钢铁生产过程CO_2的资源利用问题将对我国CO_2减排任务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以CO_2在钢铁工业中的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国内外CO_2气体作为反应气体、搅拌气体及保护气体等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CO_2用作反应气体主要应用在BOF转炉炼钢、不锈钢生产及钢渣碳酸化处理;CO_2用作搅拌气体主要应用于转炉底吹、钢包搅拌及LF炉精炼;CO_2用作保护气主要应用在出钢、中间包及连铸等工序.利用CO_2用于钢铁生产具有成本低、热力学条件好、密度大、搅拌能力强及实现CO_2资源利用等优点,CO_2喷吹之后反应体系中CO_2的利用率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炼钢 资源利用 反应气体 搅拌气体 保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东部某磁铁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淑芳 王浩明 +1 位作者 禹朝群 高玉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98,共4页
河北东部某磁铁石英岩型低硫磷高硅磁铁矿石铁品位为28.19%,磁性铁占全铁的83.04%,主要铁矿物磁铁矿多为半自形—自形晶结构,部分为他形晶结构,结晶粒度较粗,一般为0.04~0.15 mm,部分重结晶颗粒粒度可达0.5~1 mm,嵌布粒度不均匀。现场... 河北东部某磁铁石英岩型低硫磷高硅磁铁矿石铁品位为28.19%,磁性铁占全铁的83.04%,主要铁矿物磁铁矿多为半自形—自形晶结构,部分为他形晶结构,结晶粒度较粗,一般为0.04~0.15 mm,部分重结晶颗粒粒度可达0.5~1 mm,嵌布粒度不均匀。现场采用的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流程存在诸多问题,为给现场工艺流程优化、改造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场碎矿最终产品(15~0 mm)经全粒级湿式预选可提前抛出产率为18.72%,铁品位为8.69%的合格尾矿,入磨品位提高了4.49个百分点,可显著降低后续磨选工艺的成本,为精矿品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抛出的粗粒尾矿湿筛分级后+0.5 mm可作为建筑石料出售,从而减少细粒尾矿的产出量,缓解尾矿库库容压力。湿式粗粒预选精矿经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淘洗磁选机精选、精选中矿再磨—弱磁选机精扫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7.10%、铁回收率为78.34%的铁精矿,较好地实现了工艺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粗粒预选 阶段磨选 淘洗磁选机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7种植物新记录
17
作者 周立新 张辉 孙李光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90-94,共5页
2020—2021年,对河北省武安山区野外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调查植物进行鉴定,发现了7种河北省分布新记录植物,分别为天蒜Allium paepalanthoides Airy-Shaw、秦连翘Forsythia giraldiana Lingelsh.、小叶柳Salix hypo... 2020—2021年,对河北省武安山区野外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调查植物进行鉴定,发现了7种河北省分布新记录植物,分别为天蒜Allium paepalanthoides Airy-Shaw、秦连翘Forsythia giraldiana Lingelsh.、小叶柳Salix hypoleuca Seemen、细叶周至柳Salix tangii var.angustifolia C.Y.Yu、野香草Elsholtzia cyprianii(Pavol.)S.Chow ex P.S.Hsu、短柄草Brachypodium sylvaticum(Huds.)Beauv.和钝叶蔷薇Rosa sertata Rolfa,其中,天蒜的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其他凭证标本保存于唐山市曹妃甸区湿地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新记录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属矿山采—装—运过程中粉尘职业危害防控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刚 李胜 +7 位作者 张伟军 徐宇 陈彦亭 谢文茜 赵振兴 李万涛 荣辉 刘建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4,共14页
在高温、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金属矿山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由粉尘引起的尘肺病在职业病病例中占比最大,为不断推进粉尘职业健康防护研究,保障金属矿山人员、生产与环境安全,概述了金属矿山尘源与扩散理论以及粉尘职业健康职... 在高温、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金属矿山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由粉尘引起的尘肺病在职业病病例中占比最大,为不断推进粉尘职业健康防护研究,保障金属矿山人员、生产与环境安全,概述了金属矿山尘源与扩散理论以及粉尘职业健康职业防护研究现状,基于安全工程系统性原理,分别从源头治理、过程控制以及个体防护3个维度分析了我国金属矿山采—装—运过程中粉尘职业危害防控技术进展。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认为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在于金属矿山粉尘控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金属矿山粉尘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有待加强,不同粉尘治理技术交叉性、协同性研究与应用较薄弱,以及以现场人员舒适性为导向的个体呼吸防护设备研发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可从完善金属矿山粉尘控制理论体系,开发适用于金属矿山产尘特性的智能化防尘监测预警技术,注重粉尘治理技术的交叉性、协同性研究与应用,以及研发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个体防护设备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粉尘治理 职业健康 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界面剪切力学特征及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欣 路燕泽 +3 位作者 陈彦亭 于庆磊 王社光 曹永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4,共10页
为加强软岩巷道支护性能,改善锚杆支护设计及其参数,针对锚固系统中界面力学特征以及失效破坏模式进行试验探究,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以锚固剂、锚固长度为研究参数,对围岩变形、锚杆受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究,确定科... 为加强软岩巷道支护性能,改善锚杆支护设计及其参数,针对锚固系统中界面力学特征以及失效破坏模式进行试验探究,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以锚固剂、锚固长度为研究参数,对围岩变形、锚杆受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究,确定科学合理的软岩巷道支护参数。试验研究表明:钢筋—锚固剂界面剪切力学性能,随锚固剂由M20砂浆材料换为高纤维含量ECC-2%材料,其界面峰值剪切应力上涨了122%;当锚固剂—岩石界面黏结强度足够高时,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即为岩石自身抗拉强度和内聚力;当采用锚固剂类型为ECC-2%且锚固长度为2.2 m的支护参数时,巷道顶板位移变形量、两帮位移、塑性区范围较优化前的方案分别降低了12.9%、29.15%、20.0%,锚杆最大轴力提高了95.5%。研究结果为软弱围岩支护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对于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界面力学 性能强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爆性分区方法的露天矿炸药单耗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庆磊 李友 +3 位作者 李万涛 吴嘉伟 王宇恒 金日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露天矿山爆破作业要求矿岩爆破块度均匀,对岩体可爆性进行评价与应用是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总结分析岩体可爆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司家营铁矿15个爆区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和节理裂隙参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相关分... 露天矿山爆破作业要求矿岩爆破块度均匀,对岩体可爆性进行评价与应用是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总结分析岩体可爆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司家营铁矿15个爆区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和节理裂隙参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抗拉强度、岩石密度、岩体完整性系数和平均节理间距4个指标对岩体可爆性进行评价;同时用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提出了基于加权聚类分析的露天矿岩体可爆性分区方法;然后结合钻孔信息与地质模型,使用距离幂次反比法插值得到矿岩可爆性分区块体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可爆性分区指标的炸药单耗预测数学模型,可为后续类似工况爆区矿岩爆破设计提供参考,对优化爆破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可爆性分区 加权聚类分析 块体模型 炸药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