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萃取小康庄1/3焦煤制备超纯煤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咏梅 胡永琪 +4 位作者 许永权 袁中凯 李立业 张兆翔 赵风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为获得制备超纯煤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工业洗油为溶剂,采用热萃取技术从小康庄1/3焦煤中制备了超纯煤,考察了初始压力、停留时间、煤粒度、冷热过滤方式、溶剂体积比等因素对煤热萃取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工业洗油的循环使用进行了考察。结... 为获得制备超纯煤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工业洗油为溶剂,采用热萃取技术从小康庄1/3焦煤中制备了超纯煤,考察了初始压力、停留时间、煤粒度、冷热过滤方式、溶剂体积比等因素对煤热萃取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工业洗油的循环使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惰性环境中,萃取、过滤温度380℃下,当煤粒度0.177 mm(80目),停留时间10 min,溶剂体积与煤的质量比为6∶1(mL/g)时,超纯煤的热萃取率为66.8%。回收后的工业洗油依然具有优良的热萃取性能,循环使用4次后超纯煤的热萃取率仍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焦煤 热萃取 工业洗油 超纯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萃取法制备超低灰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咏梅 赵风云 +5 位作者 张兆翔 段晓宇 胡永琪 张晓力 黄世平 李立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洁净的利用,需降低原料煤中所包含的灰分。经过溶剂热萃取法处理得到的超低灰煤具有无灰、无水、热活性高、流动性好等特点,可以应用于洁净燃料、炼焦、新型煤基材料、气化液化等领域。因此溶剂热萃取法制备超低... 为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洁净的利用,需降低原料煤中所包含的灰分。经过溶剂热萃取法处理得到的超低灰煤具有无灰、无水、热活性高、流动性好等特点,可以应用于洁净燃料、炼焦、新型煤基材料、气化液化等领域。因此溶剂热萃取法制备超低灰煤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阐述了溶剂热萃取法制备超低灰煤过程中其萃取温度、溶剂、煤种对萃取率及生产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灰煤 脱灰 溶剂热萃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磊 陈瑜 +2 位作者 韩彦光 杨现亮 刘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1-14,共4页
综述了我国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机制、工艺和球化预组织等的研究现状,浅析了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球化退火 球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HRB400螺纹钢筋降钒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磊 杨现亮 +2 位作者 付成安 姜涛 史东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28,31,共3页
在现有的棒线生产设备和孔型轧制条件下,成功生产出了符合国标要求的准25mm细晶HRB400钢筋。与常规HRB400钢筋生产工艺相比较,使用了控轧控冷手段,降低了HRB400钢筋钒含量。
关键词 HRB400钢筋 控轧控冷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铁损高磁通密度无取向硅钢的应用与生产技术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安治国 侯金海 +3 位作者 刘宏强 侯环宇 汪玲玲 张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6-7,10,共3页
分析了高转矩和高转速条件下高效驱动马达铁芯材料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要求,讨论了无取向硅钢的高磁通密度和低铁损对电机转矩和效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发展情况。在生产工艺上,提高钢质纯净度,弱化夹杂物和第二相粒子... 分析了高转矩和高转速条件下高效驱动马达铁芯材料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要求,讨论了无取向硅钢的高磁通密度和低铁损对电机转矩和效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发展情况。在生产工艺上,提高钢质纯净度,弱化夹杂物和第二相粒子对畴壁移动和再结晶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添加微量晶界和带钢表面的偏析元素促使有利织构发展等技术可提高无取向硅钢的磁通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无取向硅钢 磁通密度 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质工艺对低碳贝氏体型高强钢屈强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跃辉 张雲飞 +1 位作者 许磊 田志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研究了调质工艺对低碳贝氏体型高强钢屈强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淬火温度进入两相区时,钢的屈强比显著降低,但强度指标也相应较低;完全奥氏体区淬火时,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显著上升,且升高淬火温度虽能使屈强比有所降低,但始终处... 研究了调质工艺对低碳贝氏体型高强钢屈强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淬火温度进入两相区时,钢的屈强比显著降低,但强度指标也相应较低;完全奥氏体区淬火时,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显著上升,且升高淬火温度虽能使屈强比有所降低,但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回火温度上升钢的屈服强度上升,抗拉强度连续降低,导致屈强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回火温度较低时,碳化物的析出不明显,屈服强度的增加较少,故屈强比缓慢上升,升高回火温度,碳化物大量弥散析出,屈服强度显著增加,导致屈强比快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工艺 低碳贝氏体钢 屈强比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贝氏体型特厚调质高强钢强韧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跃辉 赵英利 +1 位作者 许磊 钟金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采用低碳贝氏体的成分设计和调质工艺开发出100 mm厚460 MPa级调质钢板。结果表明:淬火后沿钢板厚度方向获得了一系列低碳中温转变组织,此类组织使钢具有高的韧性和塑性,而回火过程中软化和强化机制的共同作用使钢强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 采用低碳贝氏体的成分设计和调质工艺开发出100 mm厚460 MPa级调质钢板。结果表明:淬火后沿钢板厚度方向获得了一系列低碳中温转变组织,此类组织使钢具有高的韧性和塑性,而回火过程中软化和强化机制的共同作用使钢强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因此通过调质处理能够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和较低的屈强比;与传统调质钢相比,经过较低温度的回火既能获得优良的低温韧性,合金元素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适于生产强度级别相对较低的特厚调质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工艺 低碳贝氏体钢 特厚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9CuPCrNi耐腐蚀钢板生产工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铸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4-96,99,共4页
对中试工厂生产的09Cu PCr Ni钢板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及腐蚀研究,摸索出09Cu PCr Ni耐腐蚀钢板特有的腐蚀规律,以为工业试制09Cu PCr Ni耐腐蚀钢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耐腐蚀性 控轧 控冷 腐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煤的性质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世平 李立业 +3 位作者 刘需 田京雷 赵燕青 刘宏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了掌握乌海煤的煤质及结焦特性,实验研究了乌海煤的常规煤质指标及煤岩参数,分析了乌海煤的奥亚膨胀度和基氏流动度等黏结性指标,研究了乌海煤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和工业化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乌海煤的煤岩均质镜质体含量较高,且在热... 为了掌握乌海煤的煤质及结焦特性,实验研究了乌海煤的常规煤质指标及煤岩参数,分析了乌海煤的奥亚膨胀度和基氏流动度等黏结性指标,研究了乌海煤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和工业化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乌海煤的煤岩均质镜质体含量较高,且在热态下呈现出较宽的胶质体塑性温度区间和较高的最大流动度;除其硫含量较高外,乌海煤在邯郸钢铁集团大型焦炉生产实践应用表明,用6%乌海煤替代6%南关肥煤,不但能有效降低焦炭生产成本,还能保证焦炭质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海煤 配煤炼焦 煤岩参数 焦炭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70管线钢生产工艺的模拟研究
10
作者 韩彦光 田志强 +1 位作者 李铸铁 史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7,共3页
对X70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及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各项试验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轧制工艺已研制成功。
关键词 X70管线钢 控轧控冷 轧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轮铸造工艺优化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历长云 胡玉昆 +1 位作者 许磊 米国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0-42,共3页
对链轮铸钢件生产中存在的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铸件特点及技术要求,设计了链轮铸钢件的铸造工艺。利用View-Cast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并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浇冒口及铸造方法,缩孔、缩松缺陷能大大减少;使用优化工... 对链轮铸钢件生产中存在的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铸件特点及技术要求,设计了链轮铸钢件的铸造工艺。利用View-Cast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并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浇冒口及铸造方法,缩孔、缩松缺陷能大大减少;使用优化工艺生产的铸件,质量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轮 数值模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超高致密度GZO陶瓷靶材用纳米氧化镓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文明 李晨辉 胡加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4,共5页
为开发适合制备ZGO靶材的超细β-Ga2O3纳米粉末,以金属镓、硝酸、盐酸、氨水为原料,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镓粉末的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制备出了单斜相、粒度分布均匀的β-Ga2O3纳米粉末,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可直流... 为开发适合制备ZGO靶材的超细β-Ga2O3纳米粉末,以金属镓、硝酸、盐酸、氨水为原料,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镓粉末的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制备出了单斜相、粒度分布均匀的β-Ga2O3纳米粉末,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可直流磁控溅射的超高密度GZO陶瓷靶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GA2O3 纳米粉末 GZ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耐磨片壳型铸造工艺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善超 历长云 +2 位作者 米国发 许磊 张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7,83,共5页
通过对耐磨片的形状、结构以及使用环境的分析,设计了耐磨片的化学成分和壳型铸造工艺方案,并用View Cast软件对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浇注系统的顶层出现缩孔、缩松缺陷。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对铸造工... 通过对耐磨片的形状、结构以及使用环境的分析,设计了耐磨片的化学成分和壳型铸造工艺方案,并用View Cast软件对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浇注系统的顶层出现缩孔、缩松缺陷。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对铸造工艺方案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大直浇道直径和高度来对铸件进行补缩和实现铸件的顺序凝固。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能有效地消除缩松、缩孔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片 数值模拟 凝固过程 铸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基热镀锌板锌层粘附性控制机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自柳 刘宏强 +4 位作者 侯金海 张鹏 弓俊杰 崔会杰 胡佳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10-113,116,共5页
通过金相、扫描、能谱和辉光等方法研究了酸洗板表层以及热基镀锌板锌层中的元素分布规律,锌层组织特点及粘附性控制机理。结果表明:酸洗板存放时间长,表层C、O元素含量高,Si、Mn元素易在酸洗板表面富集,基板入锌锅前易带入杂物,退火过... 通过金相、扫描、能谱和辉光等方法研究了酸洗板表层以及热基镀锌板锌层中的元素分布规律,锌层组织特点及粘附性控制机理。结果表明:酸洗板存放时间长,表层C、O元素含量高,Si、Mn元素易在酸洗板表面富集,基板入锌锅前易带入杂物,退火过程中表面还原不充分,锌液中Al元素与带钢表面氧反应不充分导致基板与锌层间存在过量氧化物,造成锌层粘附不良。钢板入锌锅温度460℃时,锌层中易于形成ζ、δ1和Г等脆性相的合金化层,造成冲压脱锌;钢板入锌锅温度440℃时,Al Fe3抑制层更靠近锌层,更能有效抑制Fe向锌层扩散,减小合金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镀锌板 合金层 粘附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速对30MnVS6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丽 安治国 +2 位作者 薛峰 李绍杰 樊一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3-85,共3页
在DIL805L型膨胀仪上测定了30Mn VS6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分析其相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获得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30Mn VS6钢的临界点为A c1=629℃,A c3=860℃;当冷却速度臆0.5℃/s时,转变产... 在DIL805L型膨胀仪上测定了30Mn VS6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分析其相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获得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30Mn VS6钢的临界点为A c1=629℃,A c3=860℃;当冷却速度臆0.5℃/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当冷却速度为1℃/s,转变产物开始出现少量贝氏体、马氏体;冷却速度在1~10℃/s时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当冷却速度逸15℃/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珠光体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Mn VS6钢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临界点 膨胀法 金相硬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590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自柳 刘宏强 +2 位作者 史远 胡加佳 代永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42,79,共6页
通过热膨胀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研究了DP590钢的静态CCT曲线以及加热温度对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转变量呈多速增加的趋势;其静态CCT曲线可分为三个区域,冷速在0.5~15℃·s-1范围内获得铁... 通过热膨胀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研究了DP590钢的静态CCT曲线以及加热温度对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转变量呈多速增加的趋势;其静态CCT曲线可分为三个区域,冷速在0.5~15℃·s-1范围内获得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冷速超过15℃·s-1时出现贝氏体组织,冷速较高时(约30℃·s-1)出现马氏体组织;当加热温度降低时,珠光体区右移,贝氏体转变孕育期延长,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降低,马氏体与贝氏体相变区域分离,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随着冷速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冷速增加,铁素体、珠光体的析出被抑制,马氏体析出动力得以增加;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相同冷却速率下的铁素体含量增多,马氏体板条变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590钢 静态CCT曲线 连续冷却 相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7
作者 田志强 张云飞 +2 位作者 付成安 许磊 韩彦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综述了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的发展概况及现状,对国内外该类钢板的多种产品进行了介绍及对比,重点从钢板类型、强化机制、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对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 综述了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的发展概况及现状,对国内外该类钢板的多种产品进行了介绍及对比,重点从钢板类型、强化机制、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对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在生产中容易出现问题,提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用钢板 薄规格 高强度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铁中钛、铝、硅、磷、铜和锰 被引量:7
18
作者 商英 尹艳清 +1 位作者 殷雪霞 刘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铁中钛、铝、硅、磷、铜和锰元素的含量。选择盐酸-硝酸水(3+1+4)溶液及硫酸(5+95)溶液溶解样品,选择波长为336.121,394.403,251.612,177.499,327.396,257.610 nm的6条谱线依次作为测定钛、...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铁中钛、铝、硅、磷、铜和锰元素的含量。选择盐酸-硝酸水(3+1+4)溶液及硫酸(5+95)溶液溶解样品,选择波长为336.121,394.403,251.612,177.499,327.396,257.610 nm的6条谱线依次作为测定钛、铝、硅、磷、铜和锰的分析线;上述6种元素的检出限(3s/k)依次为0.006,0.01,0.008,0.1,0.005,0.001 mg·L^(-1)。方法用于钛铁标准样品分析,测定值与认证值相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在0.25%~1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钛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7MnNiMoDR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雲飞 赵燕青 许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151,154,共4页
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膨胀仪上测定了07MnNiMoDR钢的临界点Ac1和Ac3;测定了该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获得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度对该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为0.5℃/... 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膨胀仪上测定了07MnNiMoDR钢的临界点Ac1和Ac3;测定了该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获得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度对该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为0.5℃/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当冷却速度为1~5℃/s时转变产物是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当冷却速度为10~80℃/s时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150℃/s时,转变产物为马氏体。该钢种CCT曲线的测定可为生产实践和新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7MnNiMoDR钢 膨胀法 金相-硬度法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960MPa级工程机械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燕青 张朋 +4 位作者 刘宏强 薛峰 刘需 黄世平 张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11-213,共3页
对热轧后的Q960工程机械用钢进行了910℃保温20min的淬火和不同温度相同时间(40 min)的回火。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淬火后的组织转变为板条马氏体,当回火温度为600℃时,钢的组织形成了回火索氏体;当回火... 对热轧后的Q960工程机械用钢进行了910℃保温20min的淬火和不同温度相同时间(40 min)的回火。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淬火后的组织转变为板条马氏体,当回火温度为600℃时,钢的组织形成了回火索氏体;当回火温度为500℃时,试验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即,R_(p0.2)=990 MPa,R_m=1086 MPa,A=17.8%,-40℃冲击功KV_2=68 J,满足GB/T16270-2009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用钢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