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碳醇酯交换对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耐迁移性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松杭
潘思宇
+3 位作者
赵东方
赵敏仲
陈意
范浩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以油酸甲酯与硬脂酸甲酯混合物为原料,经高碳醇酯交换、环氧化处理,制备了一系列环氧脂肪酸高碳醇酯生物基增塑剂。在此基础上,将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联用,确定了产物组成和结构,并将实验与分子模拟相结合,对比了高碳醇烷...
以油酸甲酯与硬脂酸甲酯混合物为原料,经高碳醇酯交换、环氧化处理,制备了一系列环氧脂肪酸高碳醇酯生物基增塑剂。在此基础上,将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联用,确定了产物组成和结构,并将实验与分子模拟相结合,对比了高碳醇烷基链长及支链结构对这类增塑剂在聚氯乙烯(PVC)中耐迁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碳醇烷基链增长,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的耐挥发性显著提高,耐萃取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环氧脂肪酸甲酯塑化PVC膜的雾化值约为环氧脂肪酸正辛酯塑化PVC膜的2倍,而前者萃取质量损失率约为后者的一半。此外,高碳醇烷基链长对酯交换后增塑剂产物耐析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则较复杂。最后,高碳醇烷基支链结构对这类增塑剂的耐挥发、耐萃取和耐析出性能的影响均较小。上述实验结果可为PVC用高物性增塑剂的分子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高碳醇
迁移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聂志欣
蒋平平
+5 位作者
赵汇行
蒋国强
曹圣平
Phyu Thin Wai
张萍波
赵敏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6,共9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使用改进后的St9ber法合成实心二氧化硅球(SiO_(2)),然后用Na_(2)CO_(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_(16)TAB)对其进行选择性地一步刻蚀,得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HMSN),最后使用改进后的浸渍法引入磷钨酸作为活性...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使用改进后的St9ber法合成实心二氧化硅球(SiO_(2)),然后用Na_(2)CO_(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_(16)TAB)对其进行选择性地一步刻蚀,得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HMSN),最后使用改进后的浸渍法引入磷钨酸作为活性中心,由此得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的纳米催化剂(HPW/HMSN)。用FTIR、XPS、XRD、BET、SEM、TEM、EDS、TGA等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间接滴定法测定其酸量。结果证明,磷钨酸被成功引入载体表面,所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中空介孔结构,并且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481 m^(2)/g。酸量(H^(+))高达340.4μmol/g。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催化剂对油酸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醇油摩尔比10∶1和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可达98.7%。此外,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在重复使用5次时仍保持了85.2%的油酸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中空介孔纳米材料
生物柴油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碳醇酯交换对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耐迁移性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松杭
潘思宇
赵东方
赵敏仲
陈意
范浩军
机构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成武易信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
河北金谷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基金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SCU2021D005)
四川大学合成革及高性能纤维工科特色团队基金项目(2020SCUNG122)。
文摘
以油酸甲酯与硬脂酸甲酯混合物为原料,经高碳醇酯交换、环氧化处理,制备了一系列环氧脂肪酸高碳醇酯生物基增塑剂。在此基础上,将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联用,确定了产物组成和结构,并将实验与分子模拟相结合,对比了高碳醇烷基链长及支链结构对这类增塑剂在聚氯乙烯(PVC)中耐迁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碳醇烷基链增长,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的耐挥发性显著提高,耐萃取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环氧脂肪酸甲酯塑化PVC膜的雾化值约为环氧脂肪酸正辛酯塑化PVC膜的2倍,而前者萃取质量损失率约为后者的一半。此外,高碳醇烷基链长对酯交换后增塑剂产物耐析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则较复杂。最后,高碳醇烷基支链结构对这类增塑剂的耐挥发、耐萃取和耐析出性能的影响均较小。上述实验结果可为PVC用高物性增塑剂的分子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氧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高碳醇
迁移
聚氯乙烯
Keywords
epoxidize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plasticizers
long-chain alcohol
migration
polyvinyl chloride
分类号
TQ414.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聂志欣
蒋平平
赵汇行
蒋国强
曹圣平
Phyu Thin Wai
张萍波
赵敏仲
机构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河北金谷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6,共9页
基金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BX 2019018)。
文摘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使用改进后的St9ber法合成实心二氧化硅球(SiO_(2)),然后用Na_(2)CO_(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_(16)TAB)对其进行选择性地一步刻蚀,得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HMSN),最后使用改进后的浸渍法引入磷钨酸作为活性中心,由此得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的纳米催化剂(HPW/HMSN)。用FTIR、XPS、XRD、BET、SEM、TEM、EDS、TGA等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间接滴定法测定其酸量。结果证明,磷钨酸被成功引入载体表面,所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中空介孔结构,并且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481 m^(2)/g。酸量(H^(+))高达340.4μmol/g。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催化剂对油酸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醇油摩尔比10∶1和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可达98.7%。此外,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在重复使用5次时仍保持了85.2%的油酸转化率。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中空介孔纳米材料
生物柴油
酯化反应
Keywords
solid-acid catalyst
hollow mesoporous nanomaterials
biodiesel
esterification
分类号
TQ426 [化学工程]
TQ5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碳醇酯交换对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耐迁移性影响
王松杭
潘思宇
赵东方
赵敏仲
陈意
范浩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聂志欣
蒋平平
赵汇行
蒋国强
曹圣平
Phyu Thin Wai
张萍波
赵敏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