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景旺 陈小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1,共10页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可带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机制,利用河北省2010-2018年科技金融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面板数据,采用SVAR模型,构建河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可带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机制,利用河北省2010-2018年科技金融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面板数据,采用SVAR模型,构建河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动态视角研究两者双向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双向影响呈非对称性。其中,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存在正向促进效应,资本市场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程度最大,商业银行科技贷款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程度最小,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对科技创新影响程度居于两者之间;而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科技贷款、资本市场投入、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和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也均存在正向促进效应,但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SVAR模型 金融服务 创新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肯模型的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 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2
作者 韩景旺 李瑞晶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7,共10页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需要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基于协同学理论分析“绿色金融-绿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并使用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哈肯模型,研究系统演化的规律与特征。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子系统是系统协...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需要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基于协同学理论分析“绿色金融-绿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并使用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哈肯模型,研究系统演化的规律与特征。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子系统是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主导系统的演化过程。绿色经济子系统内部形成了有序度不断提升的正反馈机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绿色金融子系统的有序度。而绿色金融子系统具有抑制自身有序度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提高的负反馈机制。“绿色金融-绿色经济”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不断向更高级有序的方向演化发展,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异质性。提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强化系统协同动力,正视区域阶段差异,构建开放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经济 哈肯模型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韩景旺 韩明希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区块链技术在创新供应链金融中具有保持信息通畅、保障信息安全以及强化风险管控等优势,因此,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不流畅、不透明问题,从而保证数据安全,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健全... 区块链技术在创新供应链金融中具有保持信息通畅、保障信息安全以及强化风险管控等优势,因此,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不流畅、不透明问题,从而保证数据安全,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健全供应链金融监管系统,营造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新生态,显著提升供应链运行质量和效率。而做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主要是做好融资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两个方面的管理,并通过做好多方协同工作、强化行业标准和法律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强化信用评级和主体遴选等举措,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以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快速落地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供应链 融资 金融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净 刘玮 王俊然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4,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信贷配置效...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信贷配置效率和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消费 信贷配置效率 持续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健 王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2,共6页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简称“科技金融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赋能共同富裕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该结...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简称“科技金融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赋能共同富裕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金融政策的经济效应,可为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理论支撑和丰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共同富裕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健 王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8,共11页
金融集聚是金融行业规模持续演变的过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以数字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视角,选取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 金融集聚是金融行业规模持续演变的过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以数字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视角,选取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揭示数字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水平提升能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高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金融集聚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地区、胡焕庸线以西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提升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更强。据此,提出完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共同富裕;差异化探索金融发展新模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资源配置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不同模式融资成本——基于内外信息不对称双重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净 霍家旭 张居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7,共10页
数字金融对于纾解企业融资困境、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融资模式下数字金融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的差异性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企业为样本,探讨数字金融对债务与股权模式融资成本的异质影响,并从内部盈... 数字金融对于纾解企业融资困境、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融资模式下数字金融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的差异性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企业为样本,探讨数字金融对债务与股权模式融资成本的异质影响,并从内部盈余管理、外部信息披露的信息不对称视角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资源和治理效应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相对股权,债务融资模式降成本效果更优;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质量在债务融资中均起中介作用,而股权融资中仅信息披露有效。进一步分析显示,低管理层持股、大型及高新企业更受益于数字金融降低股权成本;高金融市场化地区及中小企业则更显著受益于债务成本降低。本研究有助于金融机构提供精准服务、企业优化融资策略与信息管理,推进我国数字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成本 融资模式 信息不对称 盈余管理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来自京津冀区域237家上市公司的实证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小荣 韩景旺 +1 位作者 任爱华 孙忠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8,共8页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2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模型和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MPI)测度检验金融支持效率及其动态变化,...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2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模型和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MPI)测度检验金融支持效率及其动态变化,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京津冀三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且金融支持整体效率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率较低是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水平更新不及时是金融支持整体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兢轶 王彧婧 王静思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67,共5页
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而通过因子分析和Logit模型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 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而通过因子分析和Logit模型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显著影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对金融机构衡量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及中小企业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一般风险厌恶与地方金融治理能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净 王丽媛 刘兢轶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1-160,共10页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金融”双重风险叠加使得县域金融治理难度加大,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重大。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视角和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2份县域领导干部调查问卷数据,...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金融”双重风险叠加使得县域金融治理难度加大,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重大。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视角和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2份县域领导干部调查问卷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素养、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县域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一般风险厌恶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一般风险厌恶在数字金融素养和地方金融治理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的四个维度中,直接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技能、知识、态度和行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四个构面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一般风险厌恶仅对重大风险事项处置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两个构面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一般风险厌恶仅在数字金融素养和这两个构面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治理能力 普惠金融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索——基于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验借鉴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蕾 寇家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45-151,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雄安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雄安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借鉴学习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设想:明确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定位;找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绿色债券等促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三是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构建绿色金融防范化解机制等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四是要发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发行地方政府债、鼓励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等拓宽融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雄安新区 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跃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5,共7页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边际碳减排效应呈增强态势。第二,异质性分...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边际碳减排效应呈增强态势。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特别是绿色信贷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第三,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后,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的碳减排效应得到强化,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的减排效应拐点均出现提前。据此,提出增加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投入,强化金融减排基础;推进绿色金融区域协同合作,优化金融减排环境;实施差异化资源配置策略,释放金融减排潜能的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金融绿色减排效应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配置 绿色金融 碳减排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丽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创新活跃度 空间溢出效应 渠道效应 金融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农村普惠金融的G-P-S覆盖面分析及拓展路径研究
14
作者 李巧莎 杨伟坤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58-261,共4页
普惠金融是惠及所有人包括贫困群体的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适度竞争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交易额小,但是金融供给缺口较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对农村普惠金... 普惠金融是惠及所有人包括贫困群体的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适度竞争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交易额小,但是金融供给缺口较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对农村普惠金融进行研究,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进行G-P-S分析,找到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新常态 贫困群体 G-P-S分析 覆盖面 创新发展 农村金融缺口 实施路径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企业虚拟社群构建基础及关键步骤的单案例研究
15
作者 郭净 朱家喜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8-77,共10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企业顾客拥有更多接触目标产品及目标服务的渠道,日益明晰的顾客集聚效应以及新型社群营销模式高销售效率、低成本、高复购率等优势开始受到更多金融企业关注。为梳理清晰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企业虚拟社群构建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企业顾客拥有更多接触目标产品及目标服务的渠道,日益明晰的顾客集聚效应以及新型社群营销模式高销售效率、低成本、高复购率等优势开始受到更多金融企业关注。为梳理清晰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企业虚拟社群构建的一般路径,本文以社群理论为基础,采用单案例方法分析典型金融企业的营销实践探索。研究发现:从公域流量引流、锚定、圈养形成的私域流量池是虚拟社群构建的基础,通过规范性和信息性社会影响作用于顾客参与行为的关键步骤,进而形成品牌和特色社群构成的多元社群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虚拟社群 单案例研究 私域流量 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影响家庭消费碳排放?——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瑞晶 王丽丽 王丽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4,共12页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绿色金融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从家庭所在地区、城乡类别、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差异等视角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异质性作用。研究...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绿色金融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从家庭所在地区、城乡类别、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差异等视角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有效抑制家庭消费直接与间接碳排放。绿色金融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而异,呈现初创期增加、成长期抑制、空巢期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在高收入、高学历家庭以及位于城市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家庭,绿色金融对消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可通过促进生产者绿色创新和引导消费者树立环境意识等渠道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研究可为针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精准实施绿色金融政策,从而促进消费端减污降碳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消费碳排放 家庭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的治污减排效果及作用路径——基于中国2007—2017年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可 张居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研究绿色金融的治污减排效果及作用路径,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政策、推动经济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需求端的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在客观有效地评估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级(直辖市、... 研究绿色金融的治污减排效果及作用路径,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政策、推动经济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需求端的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在客观有效地评估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级(直辖市、自治区)区域的中观平衡面板数据集,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地区污染排放增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绿色金融能够明显抑制污染排放,具体体现在二氧化碳、工业二氧化硫以及工业一般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速显著下降,但未发现绿色金融对工业废水排放起到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强度、优化能耗结构3条作用路径影响污染排放。带来的政策启示主要有3点:第一,应加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第二,应积极推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地实施;第三,应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 双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防范视角下的数字金融探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晓丽 任爱华 刘洁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72,共8页
随着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金融模式而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金融服务方式,然而,数字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在对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数... 随着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金融模式而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金融服务方式,然而,数字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在对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数字金融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和重要特征,梳理了数字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模型,最后结合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数字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实行“沙盒”管理、转变监管模式、强化知识教育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信用风险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能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59
19
作者 刘兢轶 杨梅 郭净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121,共6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一直是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桎梏。文章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535家科技型公司数...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一直是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桎梏。文章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535家科技型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供应链金融能否真正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显著存在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比,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该结论为发展供应链金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实证证据,并提出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带来双元效益吗?——以宜信农村金融业务为案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净 魏荟颖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0,共7页
选取宜信的农村金融业务进行单案例研究,分析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作用的路径及结果,推演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通过双重实现途径创造双元效益的理论框架。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内在的、主动的战略表达;... 选取宜信的农村金融业务进行单案例研究,分析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作用的路径及结果,推演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通过双重实现途径创造双元效益的理论框架。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内在的、主动的战略表达;是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可持续性战略行为;双重实现途径为价值链创新和与社会共生;经济—社会双元效益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再推动效应等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企业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