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深化、科技创新与绿色经济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林汉 田卫民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5,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的2004~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深化与科...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的2004~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空间区域联动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外商投资监管以及政府部门责任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科技创新 绿色经济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创新、制度环境与实体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林汉 田卫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5,共12页
从金融创新是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出发,利用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创新、制度... 从金融创新是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出发,利用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和实体经济发展均出现了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现象,表明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是实体经济发展必要考虑的因素。从空间效应来看,金融创新负向不显著影响本地及相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制度环境正向显著影响本地、相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通过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正向显著影响本地、相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邻近省份的金融创新负向不显著影响本地省份的实体经济发展,邻近省份的制度环境对本省份的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金融创新通过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也能对本省份的实体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区域效应来看,东部地区金融创新通过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此,建议加强制度环境建设,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发挥东部地区桥头堡的作用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探索将金融创新与制度环境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制度环境 实体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经济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林汉 李建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非角度和非径向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基于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 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非角度和非径向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基于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检验了经济开放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健的正向提升作用。经济开放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递增促进效应,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开放 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财力均等视角下横向转移支付路径及实证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伍文中 段铸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1,共9页
鉴于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实力的差距,在完善纵向转移支付的前提下,应适时施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地方政府的基本财力。基于这一构想,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设计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运行框架,并以2011年为例进行实证... 鉴于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实力的差距,在完善纵向转移支付的前提下,应适时施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地方政府的基本财力。基于这一构想,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设计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运行框架,并以2011年为例进行实证模拟,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均等 横向转移支付 实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口支援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趋势 被引量:40
5
作者 伍文中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9,共6页
实施多年的对口支援实质上是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独到作用,必须建立规范化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基于此,本文立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在诠释对口支援本质... 实施多年的对口支援实质上是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独到作用,必须建立规范化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基于此,本文立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在诠释对口支援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进而立足我国实际,对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转移支付的伦理基础、法理依据、内容体系、执行标准、运行平台、考核体系、分工边际等问题提出现实思考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中国特色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评估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科创板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精尖产业培育注入新动能,科学合理评估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对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及证券市场有序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评估的难点突出,并且已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采用单一传统评估方... 科创板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精尖产业培育注入新动能,科学合理评估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对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及证券市场有序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评估的难点突出,并且已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采用单一传统评估方法,缺乏公司价值驱动因素的考量,忽视公司非财务价值评估等问题。因此,文章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体系建设角度出发,探索公司价值驱动因素,明确价值评估方法选择路径,完善科创板价值评估机制,提高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板 上市公司 预计市值 评估方法 估值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竞争存在性检验——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伍文中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0,共6页
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影响着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着中... 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影响着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着中央政府的政策时效。本文将通过变异系数标准来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是否存在财政支出竞争,并衡量竞争的结构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竞争 存在性 检验标准 检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收入差距效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伍文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3-36,共4页
非均等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将导致居民福利水平的差距,其中包括收入水平的差距。新疆广大的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导致了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又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此,本文验证了这种城乡... 非均等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将导致居民福利水平的差距,其中包括收入水平的差距。新疆广大的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导致了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又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此,本文验证了这种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对新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基本公共服务 非均等化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伍文中 李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105,共4页
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出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地方政府会通过财政支出竞争的手段,保护本地资源,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导致了资源的流动,这个流动的过程必然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趋同倾向,同... 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出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地方政府会通过财政支出竞争的手段,保护本地资源,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导致了资源的流动,这个流动的过程必然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趋同倾向,同时,由于各地竞争力的差异,必然诱发各地方政府获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差异,由此产生诸如资本分布、人口流动、地区发展、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具体研究了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现实效应及效应传导的理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出竞争 效应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人口流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文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将对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方向产生引导... 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将对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方向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文章将通过地方政府这种财政支出竞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人口流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竞争 人口流动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敛性标准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存在性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文中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5,共6页
竞争性的政府必然催生竞争性的财政,财政竞争既是政府竞争的结果,也是政府竞争的手段。伴随着财政分权体制的日益规范,财政支出竞争将逐渐成为政府间财政竞争的主要手段。问题在于,我国政府间是否存在财政支出竞争?本文根据收敛性标准... 竞争性的政府必然催生竞争性的财政,财政竞争既是政府竞争的结果,也是政府竞争的手段。伴随着财政分权体制的日益规范,财政支出竞争将逐渐成为政府间财政竞争的主要手段。问题在于,我国政府间是否存在财政支出竞争?本文根据收敛性标准来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是否存在财政支出竞争,并衡量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的结构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竞争 存在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设施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
12
作者 伍文中 金纪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68-72,共5页
基础设施的空间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其既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又导致了区域经济差距。基于此,本文在度量基础设施的省际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省际差异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城市化、GD... 基础设施的空间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其既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又导致了区域经济差距。基于此,本文在度量基础设施的省际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省际差异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城市化、GDP存在高度的空间相关性,这为我国未来基础设施的布局提供了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配置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差异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袁野 李林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际2011~2020年有关数据,分别运用熵值法、SBM模型计算了各省域的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水平,并且建立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耦合协调模型,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东...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际2011~2020年有关数据,分别运用熵值法、SBM模型计算了各省域的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水平,并且建立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耦合协调模型,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东、中和西部地区耦合度差异的来源。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遥遥领先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全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系统耦合协调度近似呈现U型变化趋势,属于中等耦合协调,但波动不大,东部地区三系统处于高度耦合的状态,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低度耦合的状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和“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对三系统的耦合起到支持作用;全国的三系统耦合度基尼系数最高,接下来是东、西和中部,东、中与西部三系统耦合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最后提出继续提高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水平,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快实现各个区域间三者高度耦合协调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SBM 模型 Dagum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规则对FDI流动的影响--基于经济自由度的调节效应
14
作者 刘倩 韦彩霞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66,共15页
国际投资规则与FDI流动均是促进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0—2020年联合国贸发会(UNCTAD)数据库中的IIAs条款签署数据,实证分析国际投资规则对FDI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签署国际投资规则有利于促进FDI流动,且高标准国际投... 国际投资规则与FDI流动均是促进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0—2020年联合国贸发会(UNCTAD)数据库中的IIAs条款签署数据,实证分析国际投资规则对FDI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签署国际投资规则有利于促进FDI流动,且高标准国际投资规则带来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国际投资规则对FDI流动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价值链贸易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三条渠道实现。国际投资规则水平广度越广、垂直深度越深,越有利于FDI流入东道国(或地区),且该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尤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可知,经济自由度在国际投资规则与FDI流动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理性选择国际投资合作伙伴、提高经济自由度、扩大FDI引进力度与范围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国际投资规则、促进FDI良性流动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规则 FDI 经济自由度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