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基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洁 陈翠霞 任爱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3,共7页
财政教育支出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政策推动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通过构建因子增广的非线性结构模型,以此探索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普通小学和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教育支出对经... 财政教育支出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政策推动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通过构建因子增广的非线性结构模型,以此探索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普通小学和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幅度最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幅度最小;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在经济平稳时期最强,在经济上行时期的影响效果最弱,在经济下行时期的影响效果适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中等职业学校的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期效应,普通高中财政教育支出具有短期效应,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教育支出具有中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经济高质量发展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正 晋颖 杜兴涛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8期84-86,共3页
为了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必要深入研究扶贫政策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特别是农业保险对产业扶贫的作用机制。对此,课题组以精准产业扶贫为切入点,探索农业保险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剖析不... 为了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必要深入研究扶贫政策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特别是农业保险对产业扶贫的作用机制。对此,课题组以精准产业扶贫为切入点,探索农业保险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剖析不同地区的保险产业扶贫路径,构建农业保险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深度贫困 产业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共生视阈下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研究
3
作者 赵蔚蔚 刘立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2,共2页
人类共生是社会共生的本质。其性质与生物共生大致相同,在社会共生的范围内,可以划分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模块。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共生的类型远比生物共生更加多元化,针对社会共生系统的组成,可... 人类共生是社会共生的本质。其性质与生物共生大致相同,在社会共生的范围内,可以划分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模块。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共生的类型远比生物共生更加多元化,针对社会共生系统的组成,可以从共生的基本性质、共生资源的类型、共生收益分配、共生主体的意愿、共生关系的强弱程度等标准进行分类。共生在社会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将社会共生现象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将其当作一种普世价值观,可以基于此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角度。因此本文从社会共生视域出发,以河北省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共生 河北省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被引量:6
4
作者 臧建文 李墨 +1 位作者 李炜光 柳妍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共18页
文章是对我国2016-2020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一次总结和分析,试图通过对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的背景、有关企业税负问题的全国大讨论以及政治决策过程的回顾和梳理,运用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的方法,对减税降费系列举措组合拳的作用机理及... 文章是对我国2016-2020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一次总结和分析,试图通过对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的背景、有关企业税负问题的全国大讨论以及政治决策过程的回顾和梳理,运用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的方法,对减税降费系列举措组合拳的作用机理及实施效果进行理论诠释与经验总结。实证和思辨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规模减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与中国传统的“轻税主义”思想文化的有机契合,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过程的认识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政治经济学 现代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落地难,如何破解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伟 吴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4-95,共2页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目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面临着技术供给、考核机制、成果推广、市场运作等难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对此,应转变技术供给方式,从"由研到产"转向"...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目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面临着技术供给、考核机制、成果推广、市场运作等难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对此,应转变技术供给方式,从"由研到产"转向"产研互动";完善科技考核机制,从"技术核心"转向"成果转化";强化成果推广力度,从"政策支持"转向"多方扶持";突出强调市场重要性,从"政府计划"转向"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落地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农业 落地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4,共6页
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相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大型战略性新兴企... 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相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大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府创新补贴、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市场竞争调节效应,以深化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补贴 企业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产品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测度及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禹辰 王凯艳 刘梦月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本文基于“碳中和”背景,构建碳减排成熟度模型,测度2011-202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研究发现:“碳中和”背景下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区域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差异较大,表现出从东部... 本文基于“碳中和”背景,构建碳减排成熟度模型,测度2011-202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研究发现:“碳中和”背景下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区域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差异较大,表现出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降低的分布规律;各地区中,北京、上海、吉林等10省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长期较高,青海、甘肃等6省流通业碳减排成熟度长期偏低。为此,提出强化流通业不同污染来源的碳减排力度、阶梯式推进各省市流通业碳减排工作、加速流通企业降本减负等建议,以期加速达成“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流通业碳减排 成熟度模型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影响的时空异质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士心 袁中美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共5页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影响的时空异质效应。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增长有极为显著的长短期促进效应,已成为当前制约政府债务缩减的关键要素...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影响的时空异质效应。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增长有极为显著的长短期促进效应,已成为当前制约政府债务缩减的关键要素;人口老龄化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长期均衡影响大于短期波动影响,中西部地区影响大于东部地区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财政支出、城镇化率、通货膨胀率的交互效应具有调节和制约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影响的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政府债务 时空异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跨地迁移、社会福利与产业振兴
9
作者 王士心 赵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文章在理论分析劳动力跨地迁移影响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借助239个城市劳动力跨地迁移指数与2011—2020年中国产业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跨地迁移显著推动国内产业振兴,主要是经由提振技术创新投入、助推技术创新外溢以及... 文章在理论分析劳动力跨地迁移影响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借助239个城市劳动力跨地迁移指数与2011—2020年中国产业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跨地迁移显著推动国内产业振兴,主要是经由提振技术创新投入、助推技术创新外溢以及强化人力资本集聚三项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福利水平可以显著提升劳动力跨地迁移对国内产业振兴的积极影响效能。研究立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视域,明确劳动力跨地迁移与产业振兴的关系,并从劳动要素配置、社会制度保障视角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跨地迁移 社会福利 产业振兴 人力资本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