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规模估算与释放路径
1
作者 田莹莹 齐金勃 程京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91,共5页
农村居民蕴藏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其消费潜力对于扩大内需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本文基于CFPS2020数据库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规模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 农村居民蕴藏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其消费潜力对于扩大内需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本文基于CFPS2020数据库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规模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农村居民短期人均消费潜力为3170.93元,若这一潜力得以有效释放,预计居民年消费规模将增加15663亿元,居民消费率将提升3.88%。此外,人均收入、少儿及老年人抚养比、教育年限等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推动农村居民市民化,逐步实现其在消费能力和消费环境上与城镇居民趋同,是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潜力 农村居民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分歧对债券利差结构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金球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0,共14页
论文基于2011—2022年1548家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利差的结构化影响效应与渠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评级分歧显著扩大了公司债券利差,并呈现出明显的迟滞性。该影响主要归因于债券超额价差,受二级市场债券投... 论文基于2011—2022年1548家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利差的结构化影响效应与渠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评级分歧显著扩大了公司债券利差,并呈现出明显的迟滞性。该影响主要归因于债券超额价差,受二级市场债券投资者潜在信息摩擦所驱动。异质性分析显示,公司产权性质(所有制)和信息披露水平对ESG评级分歧关于债券利差的扩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ESG评级分歧对私有企业或信息透明度较低企业的债券利差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度和投资者情绪等来扩大公司债券利差。此研究不仅拓展了ESG评级分歧影响债券利差的微观证据,对于持续优化ESG评级管理、助力企业压降债务成本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债券利差 超额价差 融资约束 投资者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支付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消费升级——基于省级面板的实证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琳 徐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8-71,共4页
消费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基于移动支付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影响更大。考虑到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 消费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基于移动支付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影响更大。考虑到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正向影响仍然显著。差异性回归结果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率以及金融素养更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升级的赋能效果更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加大移动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改善移动支付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消费升级 移动支付 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琳 闫佳堃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0-35,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利率市场化、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三者关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会显著增强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利率市场化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系统...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利率市场化、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三者关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会显著增强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利率市场化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系统性风险抗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利率市场化对非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与系统性风向抗性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从理论层面丰富企业层面系统性风险抗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并为非国有企业通过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提升自身系统性风险抗性提供证据支撑,还能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与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会计信息可比性 系统性风险 风险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上共有股东对企业协同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晔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6-51,共6页
协同创新是企业联合商业伙伴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2009—202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链上共有股东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链上共有股东能显著推进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 协同创新是企业联合商业伙伴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2009—202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链上共有股东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链上共有股东能显著推进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即链上共有股东能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融资能力,进而推行协同创新;激烈的行业竞争能放大链上共有股东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上共有股东 协同创新 信息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并购投资决策影响了审计费用吗?
6
作者 孟超 陈晨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5,共5页
并购活动是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的并购决策同样是风险和机遇并存。本文将从外部审计视角出发,考察企业的并购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的... 并购活动是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的并购决策同样是风险和机遇并存。本文将从外部审计视角出发,考察企业的并购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的并购投资决策会显著提高审计费用,这说明在并购事件发生时,企业将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升了审计风险;(2)对其中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并购投资决策会加剧企业的信息不透明度,进而提高了审计费用;(3)从企业内部治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削弱并购投资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投资 审计费用 信息透明度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金融创新与流通产业协同发展——基于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若望 张晓萍 李小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8-162,共5页
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如何实现金融创新与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将为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奠定基调。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从金融资本流动角度出发,考虑到金融资本流动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而与流通产业协同的关系,采用资产化贴现值、空间作... 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如何实现金融创新与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将为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奠定基调。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从金融资本流动角度出发,考虑到金融资本流动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而与流通产业协同的关系,采用资产化贴现值、空间作用力、衰减系数分别构建了金融资本流动系数、人力资本流动系数和流通产业协同系数,基于经验数据对2020-2030年雄安新区的金融创新和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情况展开预测。研究发现:第一,雄安新区的金融承接总量和效率在预测期内逐年上升,流通业资本化幅度未呈现"指数化"趋势;第二,北京地区对雄安地区的空间作用力和人力资本流动系数均呈现"倒U型"结构,雄安新区预计于2022年时间点完成核心功能区建设;第三,北京与雄安新区的流通业之间存在技术势差,且不断缩小,预计于2024年实现"协同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首都功能疏解 雄安新区 流通产业 金融创新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替代还是互补——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动因与经济后果的新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徐金球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6,共12页
哪些企业在使用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之间是互补还是替代?融资租赁对企业的成长、财务政策和融资关系存在何种影响?为探究这些问题,利用2009—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交易以及相匹配的债务方(承租企业)财务特征、银行信贷等数据,通... 哪些企业在使用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之间是互补还是替代?融资租赁对企业的成长、财务政策和融资关系存在何种影响?为探究这些问题,利用2009—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交易以及相匹配的债务方(承租企业)财务特征、银行信贷等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研究融资租赁的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融资租赁主要服务于此前有过银行信贷经历的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信誉较好的中小企业。企业利用融资租赁的动因主要包括“融资难”的现实选择、长期信用债务偏好、减小银行风险敞口以及保持财务独立性等。利用融资租赁显著加速企业成长,使企业的总资产、销售额、资本投资以及雇工规模等快速增长,且没有恶化企业的盈利能力。融资租赁还显著提高企业的杠杆率,扩张债务规模并改变债务结构,使企业的银行信贷债务结构从长期转向短期化。融资租赁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关系,增加合作银行数量和质量。据此,应持续优化和提升融资租赁服务中小企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 银行信贷 杠杆率 债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碳排放与融资租赁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金球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利用2009—2022年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以及与之匹配的企业层面碳排放数据,实证检测了承租方碳排放与融资租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租赁出租方向碳排放水平或碳强度较高的承租方提供的融资较少、融资成本较高,... 利用2009—2022年上市公司融资租赁交易以及与之匹配的企业层面碳排放数据,实证检测了承租方碳排放与融资租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租赁出租方向碳排放水平或碳强度较高的承租方提供的融资较少、融资成本较高,融资租赁具有“绿色”倾向。基于融资租赁供需的机制检验进一步证实,承租人碳排放影响其融资可得性和融资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来源于融资租赁的供给端,由出租方主动调整,并非是由于承租方发展所需资本(资金)需求不足,或者以其他低成本债务替换了融资租赁等因素所决定。因此,应持续健全融资租赁碳风险管理,推进绿色融资租赁,推动承租企业“减碳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 碳风险 融资租赁供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城投债增信效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金球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0,共12页
以2015—2022年城投债发行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不同增信方式对城投债信用评级、发行定价和利差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增信能显著提高城投债债项评级,但对于降低城投债发行定价存在分化。第三方专业担保平均降低城投债发行利率1.36%,抵质... 以2015—2022年城投债发行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不同增信方式对城投债信用评级、发行定价和利差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增信能显著提高城投债债项评级,但对于降低城投债发行定价存在分化。第三方专业担保平均降低城投债发行利率1.36%,抵质押担保和差额补偿不显著,而信用风险缓释(保护)工具使城投债发行成本上升约0.27%。此外,第三方专业担保能显著收窄城投债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抵质押担保、差额补偿和信用风险缓释(保护)工具等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投债 债券增信 第三方专业担保 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基于流通业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庆景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流通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流通业发展在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流通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流通业发展在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业 中介效应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妍 李桂萍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82,共5页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并显著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但环保费改税会由于企业规模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为环保费改税对规模较大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对规模较大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可持续竞争力关系中起到更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可持续竞争力 环保费改税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售后回租主导融资租赁交易结构之“谜”——基于套利信号理论的新解释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金球 程培先 史燕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41,共22页
针对融资性售后回租主导我国融资租赁交易结构之"谜",本文立足于售后回租出租人视角,以租赁交易不完全契约为切入点,导入监管套利与风险水平相关理论,设计了售后回租服务供需均衡理论模型;同时,在Monti-Klein利率模型与Hermal... 针对融资性售后回租主导我国融资租赁交易结构之"谜",本文立足于售后回租出租人视角,以租赁交易不完全契约为切入点,导入监管套利与风险水平相关理论,设计了售后回租服务供需均衡理论模型;同时,在Monti-Klein利率模型与Hermalin-Weisbach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信息不对称、监管套利与售后回租服务规模以及租赁风险水平之间的关联模型,并以2005-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3SLS与GMM实证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租赁契约不完全与监管压力驱动了租赁企业扩张售后回租的套利活动,使得租赁风险增大;而提高租赁企业财务信息与租赁产品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遏制监管套利活动,管控售后回租服务规模扩张,降低租赁风险。本研究为破解售后回租主导交易结构之"谜",提供了新的制度经济解释,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构建科学的融资租赁监管压力指标体系、健全租赁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规范售后回租服务,有利于实现融资租赁健康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监管套利 融资性售后回租 信息不对称 风险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租赁债务的公司治理效应与违约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金球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59,共20页
本文实证分析了融资租赁债务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违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融资租赁债务有利于降低资产替代、扩充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债务成本、延长债务期限以及调整企业投资等,有助于解决企业代理问题。(2)不同交易类... 本文实证分析了融资租赁债务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违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融资租赁债务有利于降低资产替代、扩充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债务成本、延长债务期限以及调整企业投资等,有助于解决企业代理问题。(2)不同交易类型和期限结构的融资租赁债务,其公司治理效应存在异质性。就交易类型而言,直接融资租赁能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减少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效应显著;售后回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代理问题,但不能抑制非效率投资;其他融资租赁不具备公司治理效应。就期限结构而言,短期融资租赁较长期融资租赁的公司治理效应更强。此外,本文通过债务违约距离(DTD)分析得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相较于直接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的债务违约概率和违约水平更高;当企业未来收益降幅或现金流波动幅度为15%时,则售后回租债务具有潜在违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债务 代理成本 非效率投资 违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企业资本结构与最优杠杆率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金球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0,共11页
文章研究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对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最优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冲击具有显著的去杠杆效应,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杠杆率比疫情前平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期限温和地延长了。并且这... 文章研究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对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最优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冲击具有显著的去杠杆效应,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杠杆率比疫情前平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期限温和地延长了。并且这种去杠杆效应在那些面临债务展期风险的公司表现更为明显,而那些经营活动严重依赖社交距离的公司并没有降低其杠杆率。研究中,还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视角,设计了一个结构化的公司最优杠杆模型,经实证检验发现,随着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企业预期增长率下降、现金流波动性增加等情形,上市企业主动降低了其最优杠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去杠杆 资本结构 最优杠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研究——基于租赁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金球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18,共16页
基于可持续金融效率观,从构建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松弛变量SBM-Luenberger方法,设计了融资租赁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我国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融资租赁服务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融资租... 基于可持续金融效率观,从构建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松弛变量SBM-Luenberger方法,设计了融资租赁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我国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融资租赁服务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融资租赁无效率值进行分解和区域比较。进一步设立了融资租赁服务效率影响效应回归模型,运用Tobit与FGL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省份融资租赁服务效率真实水平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还发现:(1)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总体呈现出N形上升发展趋势,各省份之间表现出不平衡性,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状态;(2)我国现阶段融资租赁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交易规模与坏账余额等在多数省份表现出总体无效率;(3)国有融资租赁服务资源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效率,金融市场化与普惠金融水平、直接融资比例以及社会信用与法治环境的改善等,均正相关于我国融资租赁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 实体经济效率 租赁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务违约与风险传导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金球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66,共13页
融资租赁债务是当前中国地方城投平台“非标”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债务,融资租赁债具有信息透明度低、违约传递链条长等特征,因而潜在违约风险高、传染性强。为此,研究了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及风险外溢问题。研究发现,... 融资租赁债务是当前中国地方城投平台“非标”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债务,融资租赁债具有信息透明度低、违约传递链条长等特征,因而潜在违约风险高、传染性强。为此,研究了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及风险外溢问题。研究发现,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会导致属地其他城投平台债务融资规模急剧下降,使得同区域的地方国有企业再融资发债利率显著上升,并且债务期限缩短。上述风险传染效应在属地政府财力较弱、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失衡地区以及区域企业资信水平评级较低等情形下,表现更为明显。研究为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风险的形成与传导机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防范和应对地方债系统性风险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投平台 融资租赁债 违约风险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波动、FDI流动与企业绩效——基于2000-2020年我国省域NDVI指数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金球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8,共11页
气候变化对微观企业层面的影响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气候变化冲击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动传导机制视角下,运用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1365家非金融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气候变化冲击下FDI流动... 气候变化对微观企业层面的影响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气候变化冲击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动传导机制视角下,运用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1365家非金融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气候变化冲击下FDI流动影响企业绩效问题。研究构建了省域层面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利用纳入FDI的生产率函数来测度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波动通过减少我国各地FDI流入和吸收,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成本等,从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率造成负面影响;一般而言,规模较小或年龄较长的企业以及更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行业,气候变化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而2015年后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的落实,企业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额外的投资,致使杠杆率在逐渐提升,盈利能力和生产率下降。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改善金融服务弹性,提高企业抵御气候冲击的复原力;落实“双碳”战略,增强经济韧性;扩大对外开放,提高FDI吸收和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FDI 生产率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激励选择、研发效率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倩 李桂萍 刘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3-87,113,共6页
文章基于沪深2013—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效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然后从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研发效率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探究,并进一步挖掘不同财税激励组合下税收优惠调节效应的变化... 文章基于沪深2013—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效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然后从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研发效率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探究,并进一步挖掘不同财税激励组合下税收优惠调节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研发效率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财政补助显著增强研发效率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而税收优惠则显著削弱研发效率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财政补助处于适中水平时税收优惠才会显著增强研发效率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激励选择 财政补助 税收优惠 研发效率 经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财务列报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金球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2017年发布的新收入准则,坚持了以合同为基础、分阶段确认收入的重要原则,但基于合同框架的实务解释与相关会计处理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和可选择性,从而影响了企业财务列报。如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的不对称确认,调整了企业资产结构和负债... 2017年发布的新收入准则,坚持了以合同为基础、分阶段确认收入的重要原则,但基于合同框架的实务解释与相关会计处理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和可选择性,从而影响了企业财务列报。如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的不对称确认,调整了企业资产结构和负债率;关于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的辨识及总额与净额收入确认的选择,增加了企业报告期收入波动,扩大了税会差异,调整了企业利润。新收入准则实施时间较短,其执行效果需要进一步监测。因而,当前应尽快制定和细化新收入准则配套的解释办法或原则,以规避歧义或被选择性利用,同时,加快弥合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收入准则 财务列报 利润调整 税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