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主要农作物育种科研现状及创新管理建议
1
作者 张恒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326-326,330,共2页
介绍了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大豆、玉米等的育种科研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育种 科研 现状 管理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优良品种及良法对“吨粮市”的贡献——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小麦玉米品种为例
2
作者 李俊玲 李红铁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7期70-71,共2页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高度出发,2010年邯郸市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吨粮市”。即到2012年,全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两熟)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两熟单产达到1000kg,总产达到500万t。
关键词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玉米品种 优良品种 小麦 吨粮 培育 良法 国家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2003~2013年主要科技成果
3
作者 贾文章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9期77-77,共1页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是邯郸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职责是从事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大田作物种质资源材料创新研究,并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和生物技术研究。
关键词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科技成果 农业科研单位 高产高效栽培 资源材料 作物种质 植物保护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邯郸市新农村建设启迪
4
作者 秦晓隆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22期71-73,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农业资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 邯郸市 利用 城乡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介绍邯郸市农科院人事管理主要做法
5
作者 张恒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7期66-66,共1页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是地市级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肩负着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现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玉米和棉花三个试验站,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北省杂交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为主,重人...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是地市级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肩负着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现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玉米和棉花三个试验站,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北省杂交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为主,重人才、讲能力、看成果。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0人;现有在站博士后1人,硕士18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 人事管理 人员管理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农科院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农业生态环境资源调查研究
6
作者 刘红耀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2期73-73,共1页
本文根据邯郸市的实际情况以及资料数据来源,结合邯郸市历年的气象灾害情况,对邯郸市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资源及气象灾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邯郸市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7
作者 刘保华 苏玉环 王雪香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5期9-9,共1页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邯郸市有效降水量少,使麦田旱情有所发展。据越冬期调查浇过冻水的麦田在年底前旱情不明显,土壤冻结,干土层3cm左右,与常年相似。但是,进入2011年以后,尤其是春节前后,由于气象干旱持续发展,麦田旱情也逐渐加重,浇过...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邯郸市有效降水量少,使麦田旱情有所发展。据越冬期调查浇过冻水的麦田在年底前旱情不明显,土壤冻结,干土层3cm左右,与常年相似。但是,进入2011年以后,尤其是春节前后,由于气象干旱持续发展,麦田旱情也逐渐加重,浇过冻水的麦田也出现5cm左右的干土层和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管理技术 邯郸市 冬小麦 有效降水量 土壤冻结 持续发展 气象干旱 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洋葱复种早熟棉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韩永亮 李世云 +2 位作者 路正营 杨玉枫 崔红印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24期13-14,共2页
本文从提高棉田的整体种植效益出发,简述早熟棉洋葱茬种植模式,在棉区实现了一熟变两熟,促进了种植制度改革。针对邯郸市早熟棉洋葱茬种植模式进行多年研究和示范,总结出邯郸市早熟棉与洋葱直播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早熟棉 洋葱 一年两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麦棉双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9
作者 李俊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8期209-210,共2页
小麦和棉花均是邯郸市主要农作物,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7.3万hm2,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3.3万hm2,在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向棉田要粮食,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基础上,可实现棉田纯增小麦400 kg,亩增效益800元的... 小麦和棉花均是邯郸市主要农作物,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7.3万hm2,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3.3万hm2,在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向棉田要粮食,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基础上,可实现棉田纯增小麦400 kg,亩增效益800元的目标。为大力发展麦棉双丰产栽培模式,研究总结出整地、选择品种、播期、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一套麦棉双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双丰产 栽培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间拮抗的研究方法与农业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柳焕章 刘建钗 周敬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0-1314,1332,共6页
从定性、定量、机理和应用方面综述了微生物间拮抗作用研究的方法、特点及其农业应用;指出了传统拮抗研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改进或加强的研究方向,尤其强调了应用传统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方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微生物 拮抗 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逆棉花新品种—邯郸284
11
作者 杨宝新 刘景山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抗逆棉花 新品种 邯郸2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冀南地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路正营 韩永亮 +2 位作者 李世云 杨玉枫 崔红印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18期12-13,共2页
2009年国家产业体系启动"千斤棉"高产创建活动,为了提高效益,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肥乡和曲周等3个县(市)开展了棉花大面积连片田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其田间主要栽培措施总结如下: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河北省 棉花 冀南地区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经济效益 产业体系 技术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棉花品种邯郸88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谢淑芹 王磊 +1 位作者 班战军 刘淑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7期103-104,共2页
以棉花品种邯郸885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行长10 m、行距0.6 m条件下,设种植密度分别为37 500株/hm2、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计5个处理(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邯郸885... 以棉花品种邯郸885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行长10 m、行距0.6 m条件下,设种植密度分别为37 500株/hm2、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计5个处理(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邯郸885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邯郸88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该密度下不仅产量高,而且纤维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邯郸885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夏播区部分主栽玉米品种6000株/亩比较试验
14
作者 王延兵 俊周 +3 位作者 王磊 陈淑萍 刘海忠 孟庆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通过鉴定18个河北省夏播区主栽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从中筛选出适宜河北夏播种植的高密度、高产、多抗、生产性安全的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 玉米 河北省夏播区 6000株/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创新农业土地生产经营模式
15
作者 陈莉 李继军 班战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7期4-5,共2页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农药、化肥、淡水等资源浪费,种田科技含量低、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一家一户的分散土地进行集中并方。本文对土地入股、土地出租、公司加农户等土地流转方式进行了调研...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农药、化肥、淡水等资源浪费,种田科技含量低、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一家一户的分散土地进行集中并方。本文对土地入股、土地出租、公司加农户等土地流转方式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的矛盾,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这种矛盾方法,即:"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引导土地集中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利弊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就怎样推广这种模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模式 土地共管 统分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小琼 杨保新 +4 位作者 杨付新 刘逢举 刘媛 蔡家滨 彭军 《中国棉花》 2017年第9期8-12,共5页
为了保护国审品种邯棉559、邯棉802和河北省审定品种邯郸885的品种权,减少棉种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棉农种上优质的棉花品种,选择了4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检测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这44... 为了保护国审品种邯棉559、邯棉802和河北省审定品种邯郸885的品种权,减少棉种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棉农种上优质的棉花品种,选择了4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检测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这44对核心引物多态性好,鉴别能力强,广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棉559 邯棉802 邯郸885 SSR 指纹图谱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新品种邯郸109 被引量:2
17
作者 班战军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新品种 抗虫棉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0年 品种区域试验 黄河流域 中棉所29 抗虫杂交棉 2002年 高产优质 生物技术 生产试验 品质优良 参试品种 综合评比 抗病虫 邯郸市 河南省 育成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创新成果优势 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18
作者 谭树新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3期77-78,共2页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是邯郸市唯一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始终围绕全市农业发展战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农民增产增收需要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经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得到...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是邯郸市唯一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始终围绕全市农业发展战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农民增产增收需要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经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开创了科研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创新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优势 增效 农业发展战略 农村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冀南棉区绿盲蝽暴发危害 被引量:27
19
作者 马晓牧 张青文 +4 位作者 蔡青年 徐环李 李继军 翟雷霞 杨玉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0,共1页
绿盲蝽(Lypus lucorum Mey-D(u)r)一直是长江流域棉区的主要害虫,2003年在冀南棉区暴发成灾.据调查,冀南棉区邯郸、邱县、鸡泽等市县大部分棉田绿盲蝽暴发危害高峰期在7月下旬;成安、广平、临漳等县棉田发生危害高峰期则在8月上旬,百株... 绿盲蝽(Lypus lucorum Mey-D(u)r)一直是长江流域棉区的主要害虫,2003年在冀南棉区暴发成灾.据调查,冀南棉区邯郸、邱县、鸡泽等市县大部分棉田绿盲蝽暴发危害高峰期在7月下旬;成安、广平、临漳等县棉田发生危害高峰期则在8月上旬,百株虫量最高达30~40头.大量棉株顶芽和边心被害,变黑枯死,形成无头苗或激发不定芽萌生,形成枝条疯长.花蕾和幼铃受害常干枯脱落,有时造成黑心僵瓣.近年绿盲蝽暴发已成为该地区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冀南地区 棉花害虫 绿盲蝽 原因分析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量对限根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季延海 李炎艳 +2 位作者 武占会 刘佳 刘明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5,共7页
为了明确灌溉量对番茄品质的调控效果,利用限根槽培无土栽培系统,对不同灌溉量(2.0、1.6、1.2、0.8、0.4 L·d^-1)下番茄的生长、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品质及代谢相关酶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显著抑制了番茄的生... 为了明确灌溉量对番茄品质的调控效果,利用限根槽培无土栽培系统,对不同灌溉量(2.0、1.6、1.2、0.8、0.4 L·d^-1)下番茄的生长、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品质及代谢相关酶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显著抑制了番茄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也均显著降低;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VC含量及糖酸比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加。灌溉量的减少降低了番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蔗糖的含量。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番茄在限根栽培下的最佳日灌溉量为0.8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灌溉量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