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河北野毒株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蔺祥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4,共4页
采用血清学方法、鸡胚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 ,从河北省不同年份鸡IBD免疫鸡群中分离和鉴定了HE93,HG96,XN98 和HQ994个毒株。4个毒株回归鸡的死亡率分别为50 % ,40 % ,0 %和10 %。从年份上看 ,IBDV毒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接种鸡胚... 采用血清学方法、鸡胚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 ,从河北省不同年份鸡IBD免疫鸡群中分离和鉴定了HE93,HG96,XN98 和HQ994个毒株。4个毒株回归鸡的死亡率分别为50 % ,40 % ,0 %和10 %。从年份上看 ,IBDV毒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接种鸡胚并传代 ,前2个毒株均在第一代时鸡胚全部死亡 ,且出现典型的鸡胚病变 ,而后2个毒株 ,初代培养鸡胚不死亡 ,当传至第4代才出现大部分死亡和鸡胚病变。HE93、HG962个毒株可引起易感鸡典型的IBD裸视病变和组织学变化 ,而NX98、HG992个毒株仅引起以法氏囊萎缩为主的变化 ,缺乏法氏囊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急性病理变化 ,表明IBD病程有非典型化的倾向。用常规的IBDV血清Ⅰ型B -2疫苗对上述4个毒株的保护率分别为10 % ,0 %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野毒株 生物学特性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