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 引领农业农村健康发展——以邢台市信都区为例
1
作者 刘义勤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8期53-56,共4页
农业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生产效率和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应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 农业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生产效率和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应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为例,基于该区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措施,探讨如何以改革创新思维和举措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领农业农村健康发展,供大家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改革 创新思维 竞争力 乡村振兴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邢台县栗大蚜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2
作者 刘永杰 刘全魁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期42-43,共2页
该文描述了栗大蚜的形态特征,研究了栗大蚜在邢台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多年防治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有效降低栗大蚜的危害。
关键词 栗大蚜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危害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副嗜血杆菌病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3
作者 闫瑞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5期182-183,共2页
猪副嗜血杆菌病(HPS)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接触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纤维素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痛、脑脊液渗出等。近年因大型养殖场增多,疫病传播迅速,对养猪业威胁增大,猪副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疫病之一。... 猪副嗜血杆菌病(HPS)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接触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纤维素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痛、脑脊液渗出等。近年因大型养殖场增多,疫病传播迅速,对养猪业威胁增大,猪副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疫病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HPS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机制、流行病学规律及临床表现,结合剖检病理学与实验室诊断技术,提出涵盖疫苗免疫优化、精准药物干预、生物安全强化及环境管理升级的“四位一体”综合科学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副嗜血杆菌病 综合防控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苹果园生草现状及土壤-树体-果实的综合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艳杰 张丽娟 +4 位作者 韩建 倪玉雪 李记园 武文斌 王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1期16-24,共9页
为明确河北省苹果园行间生草现状,探究草种适应性,为河北省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调研的方法探究河北省果园行间生草的现状;在邢台市浆水镇富士苹果园,设置清耕、苜蓿、白三叶和自然生草4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质、... 为明确河北省苹果园行间生草现状,探究草种适应性,为河北省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调研的方法探究河北省果园行间生草的现状;在邢台市浆水镇富士苹果园,设置清耕、苜蓿、白三叶和自然生草4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质、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储水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土壤性状,分析叶绿素、叶面积和新梢长等树体生长指标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以清耕管理为主,生草园占31.96%,其中自然生草园占25.77%,人工生草园占6.19%;自然生草园草种选择更多样化;果农对生草认知缺乏且获知途径单一。自然生草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15.46 g/kg和8.85 g/kg;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对0~40 cm土层储水量有显著影响。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苜蓿与自然生草则显著增加了叶面积,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新梢长,连续6年生草老园叶绿素SPAD值(58.96)、叶面积(18.57 cm 2)以及新梢长(28.00 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苜蓿、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增产7.21%~13.40%。连续6年生草老园果实Vc(182.20 mg/kg)和可溶性糖(16.93%)显著高于各处理,可滴定酸(0.309%)显著低于清耕。河北省生草技术普及度低,行间种植苜蓿与白三叶能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树体生长,改善果品品质、增加果品产出,因此推荐河北省苹果园种植豆科植物苜蓿和白三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苹果园 行间生草 土壤养分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路径
5
作者 范燕丽 《江西农业》 2023年第8期130-131,13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我国农业种植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基础,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就是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农业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我国农业种植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基础,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就是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农业推广技术,将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业推广当中,对于农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技术不断进步,相应的问题也逐渐产生,比如农业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普及,各地的种植效率差距较大,种植效益差距也较大。本文基于农业推广的重要性,提出相关可行的应用路径,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当下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应用的问题,从而使得农业推广能够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且提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农业种植业 应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育苗与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范燕丽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5期93-94,共2页
酸枣属于落叶灌木植物,根茎、叶片、果实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可以镇静安神,而果实食用后则会对脾胃起到良好作用。酸枣果仁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在中国现如今已经有了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河北省酸枣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分... 酸枣属于落叶灌木植物,根茎、叶片、果实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可以镇静安神,而果实食用后则会对脾胃起到良好作用。酸枣果仁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在中国现如今已经有了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河北省酸枣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酸枣育苗与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镇静安神 育苗与栽培 中药材 落叶灌木 药用历史 药用价值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栓皮栎嫩枝扦插生根及解剖学分析和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钱家连 李迎超 +5 位作者 许慧慧 王茜 秦爱丽 任俊杰 王利兵 于海燕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母树年龄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解析其可能成因,为栓皮栎扦插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栓皮栎母树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用200 mg·L^(−1)生根粉(ABT-1号)浸泡处理2 h。扦... 【目的】探讨母树年龄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解析其可能成因,为栓皮栎扦插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栓皮栎母树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用200 mg·L^(−1)生根粉(ABT-1号)浸泡处理2 h。扦插60 d后,测定各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根直径、根长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年龄插穗茎段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①母树年龄越大,嫩枝扦插生根率越低。②栓皮栎不定根根原基在不定根形成后期被诱导;不同年龄插穗产生不定根时间存在差异,1年生为17 d,5年生为44 d,10年生未产生不定根。③1年生和5年生母树的插穗中IAAO、PPO和POD这3种酶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10年生母树的插穗P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PPO和IAAO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母树年龄影响插穗不定根的生成,栓皮栎嫩枝扦插生根率和平均不定根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年生、5年生、10年生,1年生平均生根率为92.69%,5年生的平均生根率为10.79%,10年生的为0。栓皮栎的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其不定根原基类型为诱生根原基。高水平POD、PPO活性有助于不定根的诱导,IAAO活性升高有助于不定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扦插 年龄效应 生根率 解剖结构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对栓皮栎种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东兴 钱家连 +7 位作者 许慧慧 张国伟 任俊杰 王茜 许洋 王利兵 于海燕 李迎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以收集于同一栓皮栎优良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脱水和萌发试验确定脱水敏感关键时期,对未脱水(CK)和脱水敏感关键时期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种子脱水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挖掘与种子脱水敏感性相关的基因。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 以收集于同一栓皮栎优良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脱水和萌发试验确定脱水敏感关键时期,对未脱水(CK)和脱水敏感关键时期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种子脱水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挖掘与种子脱水敏感性相关的基因。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含水量与萌发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萌发临界含水量在28.20%(T2)左右,致死含水量在17.79%(T11)左右。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在比较组T2和CK,T11和T2和T11和CK中分别获得4405、4066和5907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被富集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3个功能类别以及内质网中蛋白质加工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代谢通路中。其中,MYB108、MYB1R1、ERF1B、UNE10、CRF4、CML11、JAZ、MYC2、TGA等基因可能调控种子脱水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机制,以及胁迫信号的传导等过程,进而在种子对脱水的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脱水敏感性 临界含水量 致死含水量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文赞 韩建 +4 位作者 倪玉雪 李记园 尹兴 王琛 张丽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供试材料为13年生富士苹果。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传统施肥(CT)、推荐施肥(OPT)、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OPT25)、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OPT50),测定了历年苹果产量、品质,并在试验第5年监测了果园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1)与CT相比,OPT和OPT25处理苹果产量在后3年显著增加(P<0.05);OPT、OPT25和OPT50的苹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产量均以OPT25最高,2021年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8.42%(P<0.05)。2)有机肥替代处理的苹果品质优于传统施肥处理,且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较高比例的有机肥处理对苹果品质提升效果更显著;而施加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果实Vc含量、糖度与糖酸比,显著降低了果实酸度。3)OPT25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最低,为2.40 kg/hm^(2),相对CT处理显著降低6.98%;OPT50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最高,为3987.93 kg/hm^(2),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16%;果园土壤为CH4弱汇,各处理间CH4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与CT处理相比,OPT和OPT25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显著降低12.65%和15.16%,其中以OPT25处理最低,为0.071 kg/kg。【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提质增效作用表现为OPT25>OPT50>OPT>CT;有机肥替代可降低土壤N_(2)O排放与GHGI,增加CO_(2)排放。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该地区苹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产量 品质 有机肥替代 N_(2)O排放 CH_(4)排放 CO_(2)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N_(2)O排放与NH_(3)挥发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边源 王琛 +4 位作者 倪玉雪 李记园 郭艳杰 吉艳芝 张丽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准确估算果园N_(2)O排放与NH_(3)挥发量,合理选用监测方法,试验以河北苹果园、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N_(2)O排放和NH_(3)挥发监测方法的探索,并分析采样方式、吸收液种类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区与非施肥区N_(2)O排... 为准确估算果园N_(2)O排放与NH_(3)挥发量,合理选用监测方法,试验以河北苹果园、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N_(2)O排放和NH_(3)挥发监测方法的探索,并分析采样方式、吸收液种类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区与非施肥区N_(2)O排放累积量具有显著性差异;滴灌管下不同位置N_(2)O排放差异很小。土壤N_(2)O排放速率在上午9:00前后测定的结果与日均排放速率差异最小。尺寸较大的方形静态箱对N_(2)O排放速率测定结果更准确,且变异系数更低;土壤N_(2)O排放速率与采样间隔时间呈负相关。间歇式通气法与磷酸甘油—双海绵通气法进行NH_(3)挥发监测结果均较为准确;间歇式通气法使用H3BO3作为吸收液对NH_(3)挥发量较大的监测结果良好,但对挥发量较低的情况误差较大;采用H_(2)SO_(4)吸收液时与磷酸甘油—双海绵通气法一致性较好,在NH_(3)挥发速率较低时灵敏度较高。磷酸甘油—双海绵通气法在使用2.00 cm厚度海绵时变异系数最低,能较好反应真实NH_(3)挥发速率。此结果为提高果园土壤N_(2)O排放与NH_(3)挥发采样监测精确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N_(2)O排放 NH_(3)挥发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间歇式通气法 磷酸甘油—双海绵通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萌 宋彦涛 宋建燕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9期52-53,共2页
玉米是中国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农作物,其生长不但需要充足的光照,而且对于土壤质地也有一定要求。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玉米品种已经更新,并已经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为中国玉米产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保障玉米产量稳定增长... 玉米是中国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农作物,其生长不但需要充足的光照,而且对于土壤质地也有一定要求。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玉米品种已经更新,并已经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为中国玉米产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保障玉米产量稳定增长对于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现代化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玉米产业发展,有效提升农户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生产 病虫害防治技术 经济发展意义 玉米品种 农户收入水平 土壤质地 玉米产业发展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被引量:7
12
作者 路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9期17-18,共2页
1中国玉米栽培技术发展概况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玉米种植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农业技术方法开始取代传统的生产技术。传统的玉米栽培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玉米栽培方法,提高玉米产量... 1中国玉米栽培技术发展概况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玉米种植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农业技术方法开始取代传统的生产技术。传统的玉米栽培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玉米栽培方法,提高玉米产量。目前,中国玉米种植技术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玉米产量。目前,玉米种植技术与玉米生长季节、品种选择、栽培条件、病虫害预防有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种植时段对玉米产量提高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技术 病虫害预防 传统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 玉米产量 玉米生长季 病虫害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