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隧道及铁道客车车辆虚拟试验教学系统研究——评《铁路隧道测量技术及应用》
1
作者 彭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07-I0007,共1页
书名:铁路隧道测量技术及应用作者:张冠军ISBN:9787113253813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定价:59.00元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人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书名:铁路隧道测量技术及应用作者:张冠军ISBN:9787113253813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定价:59.00元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人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于更好地认识自然、模拟自然、适应并利用自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测量 铁路隧道 铁道客车 虚拟试验 虚拟现实技术 中国铁道出版社 教学系统 模拟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端离缝下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平 武欣 徐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95-2401,共7页
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之间的板端离缝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主要伤损型式之一,为分析板端离缝对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车辆-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不同板端离缝长度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响... 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之间的板端离缝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主要伤损型式之一,为分析板端离缝对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车辆-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不同板端离缝长度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端离缝将增大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当脱空长度超过1.54m时,轨道结构的垂向位移出现拐点,扣件系统上拔力接近允许限值10 kN,板端离缝区域附近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所受的垂向压应力增大28.75倍。板端离缝导致自密实混凝土层更易发生劣化,从无砟轨道耐久性方面考虑,建议当CRTSⅢ型板式轨道板端离缝长度达到1.54 m时应及时进行养护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轨道 板端离缝 高速列车 动力响应 养护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ILPP维数约简的轨道交通牵引电机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雷 许洁 +1 位作者 王艳 邢海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2,共7页
为更好地保持高维故障特征的局部流形结构,对局部保持映射(LPP)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基于融合类别信息局部保持映射(MLILPP)维数约简的故障诊断新方法。MLILPP融合样本类别信息,根据类别信息构造相似性矩阵和差异性矩阵,利用相似性矩阵保... 为更好地保持高维故障特征的局部流形结构,对局部保持映射(LPP)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基于融合类别信息局部保持映射(MLILPP)维数约简的故障诊断新方法。MLILPP融合样本类别信息,根据类别信息构造相似性矩阵和差异性矩阵,利用相似性矩阵保持降维前后同类样本之间的局部结构,利用差异性矩阵扩大降维后异类相似样本彼此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数据结构的有效保持,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低维流形,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轨道交通牵引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局部保持映射 类别信息 轨道交通 电机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机械工程设计领域虚拟制造技术的运用——评《塑料机械设计与选用手册》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4-164,共1页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机械工程设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创新,为了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虚拟制造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虚拟制造技术 机械工程设计 选用手册 机械设计 塑料 社会经济 机械产品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设备舱通风冷却设备布置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奎 吴楠楠 +1 位作者 何守宝 陆心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6,169,共4页
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对地铁列车设备舱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得到隧道运行、明线运行、高架运行及停站四种工况下列车设备舱内部空气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为设备舱通风设备的布置与设计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在裙板两侧开... 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对地铁列车设备舱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得到隧道运行、明线运行、高架运行及停站四种工况下列车设备舱内部空气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为设备舱通风设备的布置与设计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在裙板两侧开通风口,加大进入设备舱的冷却风量,将发热量大的设备布置于设备舱的两端,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舱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列车 设备舱 通风 设备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