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通过靶向结合ALDOA抑制肺癌细胞增长并促进凋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芳 徐伟 +1 位作者 吴树才 刘欣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8-1593,共6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A549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并验证槲皮素治疗肺癌相关靶蛋白,探讨槲皮素抗肿瘤的潜在机制。方法:使用浓度梯度槲皮素处理A549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对...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A549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并验证槲皮素治疗肺癌相关靶蛋白,探讨槲皮素抗肿瘤的潜在机制。方法:使用浓度梯度槲皮素处理A549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对NSCLC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荧光染色法检测槲皮素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Huprot^(TM)人全蛋白芯片筛选槲皮素潜在靶蛋白,ELISA实验验证槲皮素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差示扫描荧光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检测槲皮素对靶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槲皮素剂量依赖性,并且槲皮素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通过人全蛋白芯片杂交获得279个槲皮素特异性结合蛋白,进一步使用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肺癌相关靶蛋白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aldolase A,ALDOA)。ELISA实验和DSF检测结果表明槲皮素与ALDOA有特异性结合,并且这种结合会使ALDOA蛋白溶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明显增大。结论:槲皮素通过抑制非小细胞癌细胞A549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起到抗肺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槲皮素结合靶蛋白ALDOA并影响其蛋白结构,进而调控细胞糖代谢、激活凋亡相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肺癌 凋亡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石远凯 许建萍 +22 位作者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验,对需接受多周期化疗的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连续2~4个周期预防性给予PEG-rhG-CSF。结果:PEG-rhG-CSF初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4.76%(13/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1.83%(5/273)、1.15%(2/174)和2.08%(2/9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11.36%(31/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6.23%(17/273)、2.87%(5/174)和3.13%(3/96)。第1次随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0.73%(2/273);FN持续时间中1例为2 d,1例为5 d;第2~4次随访的FN发生率均为0;次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筛选期的25%(7/28),分别降至后续1~3个周期的3.57%(1/28)、0(0/28)和6.67%(1/15),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从71.43%(20/28)分别降至10.71%(3/28)、14.29%(4/28)和0(0/15)。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48%(44/420)。结论:每个化疗周期应用1次PEG-rhG-CSF可有效预防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多个周期应用可以显示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整合因子1通过c-MYC途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PD-L1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欢 王梦杰 +4 位作者 张翔宇 段玉青 贾云泷 刘欣燕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2-766,共5页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中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rgrator-1,BIN1)对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中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rgrator-1,BIN1)对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549细胞和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中BIN1与PD-L1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含有人全长BIN1基因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CMV-MCS-GFP-SV40-Neomycin-BIN1转染到A549细胞中(BIN1+组),构建过表达BIN1的细胞株,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干扰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ellular-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c-MYC)的c-MYC-si RNA转染到A549细胞中(c-MYC-si RNA组)以敲低c-MYC基因表达,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转染效果及过表达BIN1基因或敲低c-MYC基因对A549细胞中c-MYC和PD-L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2BS细胞相比,A549细胞中BIN1基因和蛋白均呈低表达状态,而PD-L1呈高表达状态(均P<0.05)。将携带BIN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A549细胞后,BIN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PD-L1表达显著降低(P<0.05)。c-MYC-si RNA转染到A549细胞后,细胞内c-MYC表达显著降低(P<0.01),PD-L1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BIN1过表达可以通过失活c-MYC通路降低PDL1表达,从而抑制A549细胞的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桥接整合因子-1 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