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髁上杵臼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膝关节外翻畸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开玉 陈德生 +2 位作者 张志刚 孙明宏 刘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73-2976,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股骨髁上杵臼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2年5月,对32例(35膝)成人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股骨髁上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25例,平均年龄43岁,术前HS... 目的:研究探讨股骨髁上杵臼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2年5月,对32例(35膝)成人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股骨髁上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25例,平均年龄43岁,术前HSS评分平均60.46分,术前、术后拍摄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片及双下肢全长正位像,测量股骨角、股胫角并进行比较。术后平均12个月取出内固定并进行随访,了解畸形矫正变化、膝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所有患者外翻畸形均得到矫正,截骨端均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HSS评分平均85.40分。结论:股骨髁上杵臼截骨术联合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愈合优良的特点,是一种有效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膝关节 畸形 关节镜检查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医学心理干预对全麻患儿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华 王国强 魏立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9-820,共2页
儿童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尤其在心理方面.儿童患病后不仅要承受着疾病所带来的病痛与不适,还要承受着对手术、麻醉的恐惧和焦虑.应激反应对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重大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学界提出后,人的心... 儿童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尤其在心理方面.儿童患病后不仅要承受着疾病所带来的病痛与不适,还要承受着对手术、麻醉的恐惧和焦虑.应激反应对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重大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学界提出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受到广泛关注,心理干预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得到肯定.围术期应消除患儿恐惧感,做好解释工作,使患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地配合治疗,避免麻醉恢复期患儿的躁动、哭闹,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理干预 患儿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麻醉恢复期 全麻 术前 术后不良反应 心理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强 刘会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2,共3页
自1992年Masquelet[1]等首先提出并成功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不牺牲主要血管,无须解剖分离皮瓣的供血动脉,操作简单,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目前... 自1992年Masquelet[1]等首先提出并成功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不牺牲主要血管,无须解剖分离皮瓣的供血动脉,操作简单,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皮瓣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临床对其结构模式及切取技术等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组织瓣。不但拓展了修复范围,而且提高了修复质量,大约70%的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可以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修复[2]。现就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应用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质量 足踝部创面 供血动脉 皮瓣切取 感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缺血后MMP-9的变化与骨骼肌损伤和重塑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国华 刘德群 刘会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建立单一骨骼肌部分缺血损害动物模型,并观察骨骼肌缺血后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骨骼肌重塑的关系。方法解剖组:解剖新鲜Wistar大鼠后肢20只20侧,进行血管灌注,观测肌肉血管及神经走行。实验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 目的建立单一骨骼肌部分缺血损害动物模型,并观察骨骼肌缺血后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骨骼肌重塑的关系。方法解剖组:解剖新鲜Wistar大鼠后肢20只20侧,进行血管灌注,观测肌肉血管及神经走行。实验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不经缺血处理;缺血1 d组(B组);缺血3 d组(C组);缺血5 d组(D组);缺血7 d组(E组)。观察肌纤维横截面和肌细胞坏死程度,测定腓肠肌肌肉重量、毛细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大鼠小腿三头肌血供丰富,腓肠肌内侧头血管相对独立。与A组比较,B组肌纤维横切面直径无明显变化,C、D、E组显著减小。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呈时间依赖性,随时间延长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后逐渐增加。与A组比较,B组肌肉重量无明显变化,C组明显减轻,D组重量显著增加,E组重量下降到A组水平。细胞因子MMP-9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其表达与毛细血管密度变化平行。骨骼肌缺血导致MMP-9水平下降,而修复时MMP-9升高。结论大鼠小腿三头肌血供丰富,为腓肠肌缺血后损害的评价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骨骼肌缺血后,肌纤维功能损伤呈时间依赖性加重,缺血一定时间后肌纤维逐渐修复。骨骼肌修复和新毛细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腓肠肌 解剖 部分缺血 基质蛋白酶-9 动物模型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灌洗治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裴秋艳 杨佐明 郑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灌洗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7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灌洗治疗,护理要点为控制灌洗液量,做好体位和皮肤护理、管道堵塞处理,预防管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膝关节僵硬等.结...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灌洗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7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灌洗治疗,护理要点为控制灌洗液量,做好体位和皮肤护理、管道堵塞处理,预防管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膝关节僵硬等.结果 76例均未发生管道脱落,手术切口均于术后2周Ⅰ期愈合拆线,1个月内灌洗及引流口闭合;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 灌洗过程中注重护理要点,有利于灌洗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术后感染 灌洗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跖背动脉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亮 王斌 高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为以第3跖背动脉为主要供血的组织移植修复手指脱套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及测量,观察第3跖背动脉的来源、走行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1)本组30侧第3跖背动脉均分别在近、远端第3跖骨头水平通... 目的为以第3跖背动脉为主要供血的组织移植修复手指脱套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及测量,观察第3跖背动脉的来源、走行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1)本组30侧第3跖背动脉均分别在近、远端第3跖骨头水平通过后、前穿支与足底动脉相交通或主要来源于后、前穿支。(2)根据第3跖背动脉来源可将其分为:Ⅰ.足背侧动脉来源为主型,17%(5侧);Ⅱ.足底动脉来源为主型,70%(21侧)。其中IIa.后穿支为主型(含完全来自后穿支),63%(19侧);IIb.前穿支为主型,7%(2侧);Ⅲ.共同来源型,13%(4侧)。第3跖背动脉长度为(4.63±0.23)cm。结论以第3跖背动脉为蒂行足部组织移植修复脱套伤在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解剖学 第3跖背动脉 足部组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