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继华 崔永鹏 +2 位作者 刘宝军 裴斐 杨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5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发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Fisher评分和Hunt-Hess评分(HHS)。并将可能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自发性SAH患者中23例继发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4.6%(23/158)。经单因素分析,其中癫痫组饮酒率及脑梗死、GCS 3~8分、Fisher评分3~4分的发生率与非癫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评分3~4分〔OR=1.778,95%CI(1.069,2.678),P=0.046〕、脑梗死〔OR=3.124,95%CI(1.221,7.184),P=0.01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较高的Fisher评分和脑梗死史是自发性SAH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于Fisher评分较高和(或)有脑梗死史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可能会更好地预防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和破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广 李云超 +2 位作者 邱虹 于向东 邵德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颅内动脉瘤(IAs)发病和破裂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8例IAs患者(动脉瘤组)及97例非脑... 目的分析白介素(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颅内动脉瘤(IAs)发病和破裂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8例IAs患者(动脉瘤组)及97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其中动脉瘤组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直接测序检测入选患者的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观察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分布与IAs发病、破裂的关系。结果动脉瘤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6,P=0.000;χ2=20.663,P=0.000),其中基因型以GG型最多,其次为GC和CC型,等位基因以G多见;动脉瘤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1,P=0.004;χ2=11.125,P=0.001),其中基因型以GG型多见,其次为CC和GC型,等位基因以G型多见;破裂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与IAs的发病和破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白介素18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整合素α_vβ_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玉珏 李云超 +3 位作者 庄雅娟 邱虹 陈广 于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579-3584,共6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整合素αvβ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三者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2013年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整合素αvβ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三者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2013年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胶质瘤标本40例(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13例,Ⅳ级4例)及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创伤患者内减压术中得到的5例正常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ISHH)检测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galectin-3、整合素αvβ3、MMP-2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组织中galectin-3、整合素αvβ3、MMP-2 mRNA的表达均为阴性;而胶质瘤标本中galectin-3、整合素αvβ3、MMP-2 mRNA的表达均为阳性。Ⅲ~Ⅳ级胶质瘤标本中galectin-3、整合素αvβ3、MMP-2 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LI)均高于Ⅰ~Ⅱ级胶质瘤标本〔(27.3±22.7)%与(4.8±3.2)%,(29.2±21.1)%与(5.4±3.8)%,(29.9±24.0)%与(6.4±5.3)%,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galectin-3 mRNA的表达与整合素αvβ3、MMP-2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8和0.790,P〈0.05);整合素αvβ3mRNA的表达与MMP-2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12,P〈0.05)。结论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galectin-3、整合素αvβ3、MMP-2 mRNA表达量越多,均从分子水平共同促进胶质瘤的发展、浸润及血管生成,三者之间起协同作用,有利于从分子水平对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半乳糖凝集素3 整合素ΑVΒ3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