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线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艳敏
常延河
+7 位作者
蒋晓忠
吴寿岭
张杰
段和力
朱国玲
张海玲
王谦
张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4-1807,共4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尿酸(SUA)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1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
目的:探讨基线血尿酸(SUA)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1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8 30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53(47.38±5.12)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按基线S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及非高尿酸组,分析基线SUA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发生率较非高尿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校正年龄、性别、TC、TG、HDL-C、SBP、DBP、BMI及吸烟史后,基线水平高尿酸血症组发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全因死亡事件的风险分别是非高尿酸组的2.46倍(95%CI:1.40~4.33,P〈0.05)和1.72倍(95%CI:1.19~2.50,P〈0.05)。结论 :基线SUA水平可预测糖尿病人群发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及全因死亡事件;SUA水平较高者发生上述事件的危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脑血管事件
血尿酸
队列研究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艳敏
蒋晓忠
+7 位作者
常延河
张杰
段和力
张萌
佟博
张海玲
王珊
吴寿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489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纳入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802例(男2344例,女458例),年龄22~88岁。hsCRP和SUA作为发生NAFLD的预测指标,按2006-2007年的hsCRP和SUA水平分为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高hsCRP及SUA组,比较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1)2年间观察队列2802例中有813例发生NAFLD,发生NAFLD的比例为29.0%。(2)2年后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和高hsCRP及SUA组NAFLD的发病率分别为24.8%,32.6%,39.5%和42.2%。(3)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BMI后,三组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32、1.64和1.65倍。结论:基线hsCRP及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sCRP或S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敏C反应蛋白
血尿酸
2型糖尿病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线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艳敏
常延河
蒋晓忠
吴寿岭
张杰
段和力
朱国玲
张海玲
王谦
张萌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消化科
河北联合大学
附属
开滦
总
医院
检验
科
河北联合大学
附属
开滦
总
医院
心内
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4-180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基线血尿酸(SUA)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1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8 30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53(47.38±5.12)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按基线S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及非高尿酸组,分析基线SUA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发生率较非高尿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校正年龄、性别、TC、TG、HDL-C、SBP、DBP、BMI及吸烟史后,基线水平高尿酸血症组发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全因死亡事件的风险分别是非高尿酸组的2.46倍(95%CI:1.40~4.33,P〈0.05)和1.72倍(95%CI:1.19~2.50,P〈0.05)。结论 :基线SUA水平可预测糖尿病人群发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及全因死亡事件;SUA水平较高者发生上述事件的危险增加。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脑血管事件
血尿酸
队列研究
预测价值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艳敏
蒋晓忠
常延河
张杰
段和力
张萌
佟博
张海玲
王珊
吴寿岭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消化科
河北联合大学
附属
开滦
总
医院
检验
科
河北联合大学
附属
开滦
总
医院
心内
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489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纳入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802例(男2344例,女458例),年龄22~88岁。hsCRP和SUA作为发生NAFLD的预测指标,按2006-2007年的hsCRP和SUA水平分为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高hsCRP及SUA组,比较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1)2年间观察队列2802例中有813例发生NAFLD,发生NAFLD的比例为29.0%。(2)2年后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和高hsCRP及SUA组NAFLD的发病率分别为24.8%,32.6%,39.5%和42.2%。(3)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BMI后,三组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32、1.64和1.65倍。结论:基线hsCRP及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sCRP或S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敏C反应蛋白
血尿酸
2型糖尿病
队列研究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575.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线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张艳敏
常延河
蒋晓忠
吴寿岭
张杰
段和力
朱国玲
张海玲
王谦
张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
张艳敏
蒋晓忠
常延河
张杰
段和力
张萌
佟博
张海玲
王珊
吴寿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