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成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扩增ADSC,分别采用β-巯基乙醇和以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对ADSC进行诱导分化。...目的:观察成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扩增ADSC,分别采用β-巯基乙醇和以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对ADSC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对2种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巢蛋白(nestin)的鉴定及诱导率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方法诱导出的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体外培养的成人ADSC在β-巯基乙醇的诱导作用下3 h nestin的表达达高峰,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14 d达高峰,且前者的峰值(86%)显著高于后者(23%),但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nestin表达持续时间明显长于β-巯基乙醇组。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诱导剂诱导的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细胞的大体形态相似,但细胞器有差异。结论:β-巯基乙醇或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不同诱导剂在使成人ADSC向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等不同方向分化时,可使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胞浆中细胞器发生不同的超微结构变化,而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80 mm Hg〕,入院第7天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14 d内血压维持在这一水平,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血压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并进行死亡登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干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在14 d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血压干预可使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降低〔OR=0.300,95%CI(0.123,0.730),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成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扩增ADSC,分别采用β-巯基乙醇和以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对ADSC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对2种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巢蛋白(nestin)的鉴定及诱导率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方法诱导出的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体外培养的成人ADSC在β-巯基乙醇的诱导作用下3 h nestin的表达达高峰,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14 d达高峰,且前者的峰值(86%)显著高于后者(23%),但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nestin表达持续时间明显长于β-巯基乙醇组。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诱导剂诱导的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细胞的大体形态相似,但细胞器有差异。结论:β-巯基乙醇或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不同诱导剂在使成人ADSC向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等不同方向分化时,可使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胞浆中细胞器发生不同的超微结构变化,而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
文摘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80 mm Hg〕,入院第7天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14 d内血压维持在这一水平,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血压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并进行死亡登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干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在14 d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血压干预可使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降低〔OR=0.300,95%CI(0.123,0.730),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