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Nd_2O_3对熔融石英析晶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谷莹蕾 卜景龙 +2 位作者 陈越军 马超 王志发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9-253,共5页
利用XRD及Avrami方程对纯熔融石英陶瓷试样N-0与引入3%(w)纳米Nd2O3的熔融石英试样N-3进行等温析晶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析晶机制相同,均为表面结构缺陷所致的不均匀成核类型,两种试样的晶粒生长方式均为二维生长伴随有... 利用XRD及Avrami方程对纯熔融石英陶瓷试样N-0与引入3%(w)纳米Nd2O3的熔融石英试样N-3进行等温析晶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析晶机制相同,均为表面结构缺陷所致的不均匀成核类型,两种试样的晶粒生长方式均为二维生长伴随有一维及三维的生长方式,但加纳米Nd2O3的试样比不加的一维及三维生长程度更大;纳米Nd2O3的引入减少了熔融石英颗粒表面玻璃结构的"活性成核点",增加了熔融石英颗粒表面玻璃结构的稳定性,使析晶活化能由未加Nd2O3的874 kJ·mol-1提高到1 270 kJ·mol-1,明显降低了熔融石英的析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石英 纳米Nd2 O3 析晶机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压力对Y^(3+)掺杂Ba_(0.62)Sr_(0.38)TiO_3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雪刚 李远亮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3-45,共3页
以BaCO3、SrCO3和TiO2等为原料,Y2O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得了(Ba0.62Sr0.38)TiO3介质瓷,研究了不同成型压力对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大,陶瓷片的径向收缩率逐渐减小,在室温及其以上温度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变... 以BaCO3、SrCO3和TiO2等为原料,Y2O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得了(Ba0.62Sr0.38)TiO3介质瓷,研究了不同成型压力对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大,陶瓷片的径向收缩率逐渐减小,在室温及其以上温度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变化幅度要小于介电峰附近介电常数的变化幅度。由于Y3+的掺杂,介电损耗在0℃以上都保持了较低的值,并且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试样Tm随成型压力增大向高温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掺杂 成型压力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掺杂对BZT20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远亮 马雪刚 +1 位作者 徐祥红 曲远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以BaCO3、ZrO2和TiO2等为原料,La2O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得了BaZr0.2Ti0.8O3(BZT20)介质瓷,研究了La2O3的掺杂量对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掺杂能抑制试样晶粒尺寸的生长。在La2O3掺杂起始阶段,La3+进入A位位置,导... 以BaCO3、ZrO2和TiO2等为原料,La2O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得了BaZr0.2Ti0.8O3(BZT20)介质瓷,研究了La2O3的掺杂量对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掺杂能抑制试样晶粒尺寸的生长。在La2O3掺杂起始阶段,La3+进入A位位置,导致试样介电常数和损耗均增大,之后随La2O3掺杂量的增加,部分La3+进入B位位置,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降低。结果也表明La2O3的掺杂能使试样居里温度移向高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掺杂 微观形貌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炭气氛下热处理C-Al体系物相和显微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军从 孙加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为了研究含铝粉的碳复合耐火材料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变化过程,以-195鳞片石墨和w(Al)=99%的铝粉(≤0.074 mm)为主要原料,按1:1的质量比配料后,加入约占粉料总质量15%的酚醛树脂混合均匀,在液压机上成型。试样经250℃烘干12 h后,分别经800... 为了研究含铝粉的碳复合耐火材料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变化过程,以-195鳞片石墨和w(Al)=99%的铝粉(≤0.074 mm)为主要原料,按1:1的质量比配料后,加入约占粉料总质量15%的酚醛树脂混合均匀,在液压机上成型。试样经250℃烘干12 h后,分别经800、1 000、1 200、1 400、1 600℃保温3 h埋石墨热处理,用XRD测定烧后试样的物相,并用SEM观察其断口形貌。研究表明:800℃时,铝粉熔融,并和树脂碳在石墨边缘形成粒状Al4C3;1 000℃时,Al4C3增多并发育长大,同时开始出现AlN;1 200℃时,Al4C3发育,呈板状,同时部分氮化成纤维状的AlN;1400℃时,Al4C3生成量减少,氮化或氧化成纤维状的AlN或Al2O3;1 600℃时,Al4C3消失,Al2O3或AlN长大、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耐火材料 铝粉 碳化铝 氮化铝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熔盐法合成纳米ZnWO_4抗菌粉体及性能表征
5
作者 王黔平 丁艳晓 +4 位作者 吴卫华 赵莎 曹健 张家生 李亚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0,共6页
采用超声-熔盐法低温下合成了抗菌性能较好的ZnWO4抗菌粉体。利用抑菌圈大小对钨酸锌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确定制备ZnWO4的适宜条件是:反应温度340~360℃,保温时间4 h,料盐比为1∶3,粒径在50 nm至5μm间可控,并对其超声-熔盐法合成机理... 采用超声-熔盐法低温下合成了抗菌性能较好的ZnWO4抗菌粉体。利用抑菌圈大小对钨酸锌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确定制备ZnWO4的适宜条件是:反应温度340~360℃,保温时间4 h,料盐比为1∶3,粒径在50 nm至5μm间可控,并对其超声-熔盐法合成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熔盐法 ZnWO4抗菌粉体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瓷无光釉的析晶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月明 曾雄丰 +1 位作者 赵英娜 张文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6-700,共5页
通过控制烧成温度制得无光效果较好的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对试样进行测试,并对无光釉的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iO2/Al2O3比值〉10,掺入适量的B2O3、ZnO等矿化剂的配方,在烧成温度为1170℃,保温30min后,... 通过控制烧成温度制得无光效果较好的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对试样进行测试,并对无光釉的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iO2/Al2O3比值〉10,掺入适量的B2O3、ZnO等矿化剂的配方,在烧成温度为1170℃,保温30min后,釉层表面有大量3-10微米方石英晶粒均匀析出,使得釉面无光效果良好,釉面呈丝绢质光泽;方石英的析出有赖于分相过程,分相为方石英的析出提供了非均态核化界面和过饱和条件;方石英的析出温度,应保证系统处于分相状态且熔体具有较低的粘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难以满足此条件,且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过程均在适宜的烧成温度下的保温过程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光釉 热处理温度 分相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凝胶粉对刚玉莫来石气幕挡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义龙 魏军从 +4 位作者 马伟平 张连进 涂军波 梁小龙 王子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58-3062,共5页
以临界粒径为1 mm的板状刚玉为骨料,以白刚玉为细粉,以ρ-氧化铝和硅微粉为结合剂,添加不同量的铝硅凝胶粉,浇注成型制备了中间包用刚玉莫来石质气幕挡墙,研究了铝硅凝胶粉对材料物理性能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硅凝胶粉的加... 以临界粒径为1 mm的板状刚玉为骨料,以白刚玉为细粉,以ρ-氧化铝和硅微粉为结合剂,添加不同量的铝硅凝胶粉,浇注成型制备了中间包用刚玉莫来石质气幕挡墙,研究了铝硅凝胶粉对材料物理性能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硅凝胶粉的加入,试样致密度提高,强度增大;在热处理过程中,凝胶粉反应生成莫来石,体积膨胀,促进致密化,降低气孔孔径;加入较多时,使得试样过烧结。在本实验条件下,铝硅凝胶粉加入4%时,刚玉莫来石气幕挡墙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凝胶粉 刚玉莫来石 气幕挡墙 孔径分布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热还原氮化法制备ZrN-Al_2O_3-ZrO_2复合粉体
8
作者 王力任 张利芳 +2 位作者 赵冬梅 王榕林 卜景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8-61,共4页
ZrO2材料与ZrN和Al2O3复合可提高其制品的热震稳定性,但关键之一是如何获得ZrN—Al2O3-ZrO2复合粉体。实验以d50为7.5μm的Al粉和粒径小于0.1μm的ZrO2粉为原料,采用铝热还原氮化法及热力学、TG-DTA和XRD等分析方法对ZrN—Al2O3-ZrO... ZrO2材料与ZrN和Al2O3复合可提高其制品的热震稳定性,但关键之一是如何获得ZrN—Al2O3-ZrO2复合粉体。实验以d50为7.5μm的Al粉和粒径小于0.1μm的ZrO2粉为原料,采用铝热还原氮化法及热力学、TG-DTA和XRD等分析方法对ZrN—Al2O3-ZrO2复合粉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Al—ZrO2与N2的反应过程中,Al氮化形成AIN以及ZrO2铝热还原氮化形成ZrN和Al2O3的反应温度,均主要发生在700~1100℃之间,但以后者的反应为主;期间还存在Al2O3固溶到ZrO2中使之形成c—ZrO2的反应,存在AIN与ZrO2形成Zr7O8N4和Al2O3的反应;当温达到900℃时,Al和AIN的衍射峰趋于消失,ZrN和Al2O3的衍射峰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至1000~1100℃时试样中的相成分趋于稳定,至1200~1300℃时各物相的衍射峰强趋于稳定;随Al含量由5%增加至25%及1100℃的烧制条件下,ZrN和Al2O3的衍射峰可由弱变强至占绝对优势。在N2气氛和1100~1200℃的温度条件下,采用15~25%的d50=7.5μm的Al粉和75~85%粒径小于0.1μm的m-ZrO2粉,可制备出具有理想相组成的ZrN—Al2O3-ZrO2混合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rO2粉 铝热还原氮化 ZrN—AlO3-ZrO2 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