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的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丁洁 徐洪 +4 位作者 董玉山 赵舒 曹颖 成秀梅 杜惠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37-2440,共4页
目的:比较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异同,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揭示同病异证的生物学本质差异。方法:采用病证结合模式,以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 目的:比较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异同,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揭示同病异证的生物学本质差异。方法:采用病证结合模式,以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STFA)作为衍生化试剂对月经周期第2d(MC2)尿液代谢产物进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得出两组总离子流色谱图(TIC),结合非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寻找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的差异代谢产物。结果:两组检测出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葡萄糖、果糖、异柠檬酸、乳酸、甘氨酸、原藻醇、马尿酸7种。与实寒组比较,虚寒组升高的有乳酸,降低的有葡萄糖、果糖、异柠檬酸、甘氨酸、原藻醇、马尿酸。结论: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的差异代谢物质涉及到糖、氨基酸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异常,主要差异点为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寒证 虚寒证 原发性痛经 代谢组学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的作用及其与TNF-α、MAPK以及NF-κB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秦丽娟 薛一雪 +6 位作者 谷艳婷 张田 孙娜 张伟 张志勇 张文丽 郭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屏障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mRNA的转录水平(RT-PCR技术)、NF-κ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血瘤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法)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6CM对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occluding表达的影响。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增加,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减少。C6CM作用于体外血瘤屏障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及NF-κB含量减少,且均于第120 min时达最低水平后开始增加。与此同时,体外血瘤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g的表达水平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缓激肽可诱发C6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能是通过减少BMEC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和NF-κB的含量而导致血瘤屏障上occluding的表达减少,进而引起血瘤屏障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紧密连接蛋白 血瘤屏障 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_2启动子曲古菌素A效应区域的研究
3
作者 郭志义 郝小惠 +5 位作者 田炜 谭菲菲 姜雪莲 李潇婷 胡倩倩 杨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研究在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的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周期素D2的mRNA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2的启动子片段以A54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高保真PCR扩增获得,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 目的研究在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的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周期素D2的mRNA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2的启动子片段以A54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高保真PCR扩增获得,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高保真PCR扩增出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启动子相对活性通过萤火虫酶报告基因方法确定。结果在TSA处理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的mRNA水平上升。共构建4个以不同长度细胞周期素D2启动子片段驱动的报告基因质粒,分别命名为pGL3-1816CD2-LUC、pGL3-1358CD2-LUC、pGL3-720CD2-LUC和pGL3-524CD2-LUC。在TSA处理条件下,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在-524 bp删切质粒时消失。结论 TSA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 mRNA水平上升是启动子依赖的;细胞周期素D2启动子的TSA效应区域在-720~-524 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D2 启动子 报告基因 曲古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及滑膜中MMP-9、IL-6的表达 被引量:32
4
作者 郭静 闫冰 +2 位作者 李琪佳 甘洪全 王志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骨关节炎病例(OA组)及20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及滑膜MMP-9、IL-6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例OA及10例正...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骨关节炎病例(OA组)及20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及滑膜MMP-9、IL-6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例OA及10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及滑膜MMP-9、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 mRNA和蛋白在OA组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38±2.29)vs(3.52±1.36),P<0.01;(9.18±3.58)vs(3.83±1.48),P<0.01],OA中二者的表达正相关性(r=0.924,P<0.01);IL-6 mRNA和蛋白在OA组阳性表达的IO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74±3.62)vs(5.91±1.53),P<0.01;(8.96±3.57)vs(6.87±1.43),P<0.01],OA中二者的表达亦正相关(r=0.917,P<0.01);MMP-9 mRNA、IL-6 mRNA及相应蛋白在OA中的表达均正相关(原位杂交r=0.426,P<0.05;免疫组化r=0.444,P<0.01)。结论 MMP-9、IL-6在OA关节软骨与滑膜中呈高表达,二者对OA的发生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介素6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抑制剂对四氯化碳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娜 祝聪聪 +2 位作者 肖永红 张文丽 刘亦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对四氯化碳(CCl4)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液氮保存下的HSC株,于37℃,50mL/L CO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4组、CCl...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对四氯化碳(CCl4)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液氮保存下的HSC株,于37℃,50mL/L CO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4组、CCl4+1μmol/L PI103组、CCl4+2μmol/L PI103组、CCl4+4μmol/L PI103组,分别培养48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初步观察了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测定细胞的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CCl4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数目增多,Ⅰ型胶原表达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CCl4+4μmol/L PI103组比CCl4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细胞数目减少;MTT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组比较,CCl4+1μmol/L PI103组、CCl4+2μmol/L PI103组、CCl4+4μmol/L PI103组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减少,随着PI103剂量加大,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减少,但CCl4+4μmol/L PI103组和CCl4+2μmol/L PI103组比较,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变化。结论 PI3K抑制剂PI103可抑制活化的HSC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以及减少其Ⅰ型胶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抑制剂 肝星状细胞(HSC) 增殖 Ⅰ型胶原 肝纤维化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白静 张文丽 +3 位作者 张军伟 程爱斌 李志强 王红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3、6、12、24 h(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测定各组血清肌钙蛋白I(c Tn...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3、6、12、24 h(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测定各组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一氧化氮(NO),以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清c Tn I、NO、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水肿,炎细胞浸润,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并可见局灶性心肌坏死;电镜下肌原纤维排列紊乱,闰盘间隙增宽,线粒体空泡化。结论脓毒症大鼠心肌损害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随着病程的进展,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介导的RhoA/ROCK通路在大鼠肺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文东 袁媛 +6 位作者 杨奕 徐洪 邓海静 于婉莹 孙月 魏中秋 杨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58-1763,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通路在调控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观察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通路在调控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观察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后p-RhoA、ROCK、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pMBS)、血清应答因子(SR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变化;(2)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分化组和Y-27632(ROCK通路阻滞剂)干预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与检测ROCK、p-MBS、SRF、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布与表达。结果:(1)经TGF-β1诱导24 h后,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胞体内出现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α-SMA抗体标记的肌丝。随着TGF-β1诱导刺激时间的延长,p-RhoA、ROCK、p-MBS、SRF、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增高,其中RhoA/ROCK信号(p-RhoA、ROCK、p-MBS)、SRF和α-SMA蛋白分别在诱导后6 h、12 h和24 h达到高峰。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均在24 h达高峰,分别为诱导前的2.19和3.04倍(P<0.05)。(2)与TGF-β1诱导分化组比较,当给予Y-27632干预后,在相应时点ROCK、p-MBS、SRF、α-SMA、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通过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刺激了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进而促进了胶原蛋白的合成,可能在(矽)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肌成纤维细胞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红阳 王宏丽 +2 位作者 王袁 郝小惠 刘和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2-984,共3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难症之一[2],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美国18岁以下人群住院的第3位原因, 仅次于肺炎和外伤。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达3亿...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难症之一[2],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美国18岁以下人群住院的第3位原因, 仅次于肺炎和外伤。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达3亿,我国的哮喘儿童多达2000万。虽然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哮喘模型 肺部炎症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IL-18、VEGF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静 张娜 +2 位作者 秦丽娟 李琪佳 王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24-3026,共3页
目的:探讨IL-18、VEGF和NF-κB在膝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自愿捐赠的60例OA及20例正常关节软骨与滑膜标本,免疫组化检测IL-18、VEGF及NF-κB p65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IL-18及VEGF mRNA表达;并进行相... 目的:探讨IL-18、VEGF和NF-κB在膝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自愿捐赠的60例OA及20例正常关节软骨与滑膜标本,免疫组化检测IL-18、VEGF及NF-κB p65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IL-18及VEGF mRNA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A组IL-18、VEGF mRNA和蛋白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A组IL-18蛋白与NF-κB p65蛋白表达成正相关(P<0.01),OA组NF-κB p65蛋白分别与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成正相关(P<0.01),OA组IL-18、VEGF两者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成正相关(P<0.01)。结论:OA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中IL-18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NF-κB的表达,同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上调了VEGF的基因表达,从而共同加速O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IL-18 VEGF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荞麦制剂对大鼠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勾向博 白静 +1 位作者 郭静 韩淑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7,I0003,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荞麦制剂对大鼠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组﹑复方苦荞麦制剂组和贝那普利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变化,测... 目的:观察复方苦荞麦制剂对大鼠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组﹑复方苦荞麦制剂组和贝那普利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变化,测定体质量(BW)、心脏质量指数(HWI)和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HWI、LVEDP、TG和TC升高(P<0.01),BW、LVSP、HR和±dp/dtmax下降(P<0.05或P<0.01);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SOD和GSH-Px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苦荞麦制剂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FBG、HWI和LVEDP下降(P<0.05或P<0.01),BW、LVSP、HR和±dp/dtmax升高(P<0.05或P<0.01);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SOD和GSH-Px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复方苦荞麦制剂组与贝那普利组大鼠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紊乱,心肌细胞肿胀,而复方苦荞麦制剂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心肌纤维紊乱和心肌细胞肿胀减轻,心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苦荞麦制剂对大鼠糖尿病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荞麦制剂 糖尿病 实验性 心肌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经HSP27调节锌指蛋白而抑制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海静 李世峰 +5 位作者 张丽娟 薛新新 杜世璞 孙月 徐洪 杨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 protein 27,HSP 27)的表达,进而抑制锌指蛋白SNAI1、SNAI2的表达,而发挥阻抑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 protein 27,HSP 27)的表达,进而抑制锌指蛋白SNAI1、SNAI2的表达,而发挥阻抑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以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方法:激光共聚焦检测TGF-β1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中HSP27及SNAI1、SNAI2蛋白的共定位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HSP27、SNAI1和SNAI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SP27、SNAI1、SNAI2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以及转染HSP27干扰质粒后SNAI1、SNAI2蛋白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刺激组HSP27、SNAI1、SNAI2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强;给予Ac-SDKP干预后,HSP27、SNAI1、SNAI2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HSP27的干扰质粒转扰细胞后,SNAI1、SNAI2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其中SNAI1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与TGF-β1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Ac-SDKP干预的结果相似。结论:Ac-SDKP能够通过对HSP27表达的调节,降低锌指蛋白SNAI1和SNAI2的表达,进而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热休克蛋白27 锌指蛋白SNAI1 锌指蛋白SNA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糠皮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勾向博 郭静 +2 位作者 王银环 艾凌艳 韩淑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5-1218,1315,共5页
目的:探讨荞麦糠皮提取物(EBC)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T2DM模型。建模成功的23只T2DM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n=8)、EBC治疗组(n... 目的:探讨荞麦糠皮提取物(EBC)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T2DM模型。建模成功的23只T2DM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n=8)、EBC治疗组(n=7)和贝那普利治疗组(n=8),另取7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EBC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EBC(200mg·kg-1·d-1)和贝那普利(4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纯水(10mL·kg-1·d-1)。灌胃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BW)、心脏质量指数(HWI)、空腹血糖(FBG)水平和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FBG、HWI、LVEDP升高(P<0.01),BW、LVSP、HR和±dp/dtmax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BC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BW、LVSP、HR、±dp/dtmax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HWI、FBG和LVEDP显著降低(P<0.05或P<0.01);EBC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得到改善。结论:EBC可以改善T2DM大鼠心脏组织学形态,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LVSP、HR和±dp/dtmax、下调LVEDP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糠皮提取物 2型糖尿病 血糖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比较与体外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月 徐洪 +6 位作者 徐丁洁 魏中秋 于婉莹 邓海静 薛新新 杜世璞 杨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是器官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关键的靶细胞,以特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细胞基质沉积为特征。文中比较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乳鼠肺FB的优缺点,并报道体外... 目的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是器官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关键的靶细胞,以特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细胞基质沉积为特征。文中比较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乳鼠肺FB的优缺点,并报道体外肌FB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分别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乳鼠肺FB,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来源,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FB向肌FB分化。结果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均可以成功原代培养鼠胚肺FB,2种方法无论在形态、细胞增殖水平还是在细胞鉴定方面均无差异,但胰蛋白酶消化法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快速获得较组织贴壁法更多的细胞,且2种方法获得的FB在4代之内均不表达α-SMA,需经TGF-β1诱导分化为肌FB。随TGF-β1诱导时间的延长,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胰酶消化法较组织贴壁法能快速、大量获得纯度较高的FB,4代以内的乳鼠FB适合建立肌FB分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与血小板裂解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静 勾向博 +2 位作者 张文丽 李琪佳 王志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0-1077,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与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的作用,探讨二者对大鼠BMSCs生长增殖的...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与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的作用,探讨二者对大鼠BMSCs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取20只4周龄SD大鼠,采用全骨髓分离培养法扩增传代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另取30只12周龄SD大鼠心内采血,梯度离心法获得PRP,采用3次离心结合反复冻融法制备PL。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BMSCs进行实验,根据培养基成分不同将实验分为7组,普通完全培养基组(A组)、1%PRP条件培养基组(B组)、1%PL条件培养基组(C组)、5%PRP条件培养基组(D组)、5%PL条件培养基组(E组)、10%PRP条件培养基组(F组)及10%PL条件培养基组(G组)。MTT检测BMSCs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BMSCs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检测CyclinD1和p27Kip1蛋白表达。结果培养24、48、72h时,1%、5%、10%PRP与1%、5%、10%PL条件培养基组均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相同浓度的PRP与PL对BMSCs增殖作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RP与PL均可以促进PCNA蛋白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不同浓度PRP及PL条件培养基组与普通完全培养基组比较,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S、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多,增殖指数(PI)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然而,相同浓度的PRP及PL对BMSCs细胞周期的影响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5%PRP与5%PL能促进CyclinD1表达上调和p27Kip1表达下调。结论不同浓度PRP与PL能够通过上调CyclinD1以及抑制p27Kip1蛋白的表达,加快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的细胞周期进程,促进BMSCs增殖,并呈现显著的时间、剂量依赖性;BMSCs增殖过程中,相同浓度PL与PRP的促增殖效果相同,PL可能代替PRP促进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裂解液 组织工程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脱钙耳蜗组织树脂包埋与切片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丽 李倩 +4 位作者 郭静 王瑞敏 杨方 田发明 刘业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2-1143,共2页
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与外壁的螺旋韧带相连,含有弹性纤维基膜、蜗轴的骨螺旋板等骨质结构。传统的制样方法是对耳蜗组织进行逐级脱钙,但脱钙的样品制备操作费时,难度较大,脱钙后组织成分有部分丢失,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与外壁的螺旋韧带相连,含有弹性纤维基膜、蜗轴的骨螺旋板等骨质结构。传统的制样方法是对耳蜗组织进行逐级脱钙,但脱钙的样品制备操作费时,难度较大,脱钙后组织成分有部分丢失,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会导致膜性结构病理假象,给耳蜗样品观察带来困难。一些学者对未脱钙骨的制作技术进行改进,但对未脱钙耳蜗电镜技术探讨较少。本文在传统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基础上进行改进,省去脱钙操作步骤,采用未脱钙方法,以多聚甲醛与戊二醛的混合液灌注固定大鼠,增强固定液在耳蜗的渗透力,保证良好固定;用环氧树脂Epon混合包埋剂梯度浸透包埋、钻石刀连续大切片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脱钙 耳蜗 树脂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丽娟 薛一雪 +6 位作者 张田 谷艳婷 张文丽 孙娜 王建军 贾永森 郭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缓激肽(bradykinin,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缓激肽和生理盐水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后,放射免疫法检测0、5、10、15、30和60 min时培养液内... 目的:探讨缓激肽(bradykinin,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缓激肽和生理盐水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后,放射免疫法检测0、5、10、15、30和60 min时培养液内TNF-α的浓度。用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和C6细胞共培养构建血瘤屏障模型。将缓激肽处理C6细胞不同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C6CM)作用于屏障模型后,动态观察屏障的通透性及跨内皮阻抗(TER)的改变,并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RT-PCR法检测屏障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神经胶质细胞无明显变化。C6CM作用于血瘤屏障模型后,血瘤屏障通透性增加,跨内皮阻抗减小,而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和核因子-κB的转录水平降低,直至30 min后NF-κB转录水平逐渐增强。结论:缓激肽诱发了胶质瘤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通过NF-KB影响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而影响血瘤屏障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瘤屏障模型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对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新新 杜世璞 +6 位作者 李世峰 王小君 刘燕 邓海静 徐丁洁 徐洪 杨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矽肺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文中研究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N-acetyl-seryl-aspartyl-lysyl-proline,Ac-SDKP)对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extracelluler signal-regulat... 目的矽肺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文中研究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N-acetyl-seryl-aspartyl-lysyl-proline,Ac-SDKP)对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extracellule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信号和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调控,抑制人胚肺MRC-5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观察AngⅡ是否经由ERK1/2和JNK信号诱导人胚肺MRC-5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以及Ac-SDKP对此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AngⅡ诱导组(采用100 nmol/L AngⅡ诱导MRC-5细胞)、SP600125干预组(予以JNK信号阻断剂SP600125预处理)、PD98059干预组(ERK1/2信号阻断剂PD98059预处理)和Ac-SDKP干预组(Ac-SDKP预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其上游转录因子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p-ERK1/2和p-JNK的定位及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α-SMA、SRF和p-ERK1/2、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诱导组A值(0.56±0.08)为对照组(0.27±0.05)的2.07倍;SP600125干预组、PD98059干预组和Ac-SDKP干预组A值分别为(0.39±0.02)、(0.40±0.03)、(0.36±0.05)与AngⅡ诱导组(0.56±0.0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诱导组的Ⅰ型胶原、α-SMA、SRF蛋白水平明显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4.50、3.50和3.00倍;AngⅡ诱导组能够上调p-JNK和p-ERK1/2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6.71和7.90倍;而Ac-SDKP干预组能够抑制p-JNK和p-ERK1/2的表达,分别是AngⅡ诱导组的29.79%和46.84%。结论Ac-SDKP能够通过对AngⅡ介导的ERK1/2信号、JNK信号的调节,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 血管紧张素Ⅱ 肌成纤维细胞 信号转导通路 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