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加热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艾立群 张彦龙 +1 位作者 朱祎姮 张小妹 《冶金能源》 2013年第6期42-44,共3页
在简要介绍微波加热原理和微波加热优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铁矿石预处理、碳热还原、冶金原料的升温特性、废气处理、钢渣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认为微波加热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碳热还原 钢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冶金中的数值模拟及研究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志敏 朱立光 张庆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88,共6页
通过综述当前氧化物冶金技术的理论研究、夹杂物数值模拟的研究和凝固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proCAST软件,在元胞自动机-宏观有限元耦合算法(CAFE)模型的基础上开发模拟凝固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诱发晶内铁素体形核和细化晶粒组... 通过综述当前氧化物冶金技术的理论研究、夹杂物数值模拟的研究和凝固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proCAST软件,在元胞自动机-宏观有限元耦合算法(CAFE)模型的基础上开发模拟凝固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诱发晶内铁素体形核和细化晶粒组织的过程,预测氧化物冶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尺寸和细化晶粒组织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冶金 元胞自动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冶金技术在高氮钢冶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书桓 赵定国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24,共5页
高压冶金技术促进了特殊钢冶炼的发展,阐述了高压冶金技术特征及其在高氮钢冶炼方面的发展及应用。结合在高压底吹条件下冶炼高氮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开展了高压精炼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研究;分析了精炼压力和铸造压力对钢中... 高压冶金技术促进了特殊钢冶炼的发展,阐述了高压冶金技术特征及其在高氮钢冶炼方面的发展及应用。结合在高压底吹条件下冶炼高氮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开展了高压精炼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研究;分析了精炼压力和铸造压力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在自制高温高压反应釜上,开展了大量精炼和铸造高氮钢的多因素热态实验,获得了冶炼合格高氮钢的高压冶金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冶金 高氮钢 高压底吹 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吹煤粉中氯元素在高炉风口区域的反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小杰 吕庆 +1 位作者 姜海宾 张淑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6-839,共4页
对煤粉中氯元素在高炉内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模拟高炉风口环境,研究了喷吹煤粉中的氯元素在风口区的反应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中氯在燃烧过程中以HCl形式析出.与常规燃烧过程不同,煤粉中氯元素在风口区的析出率仅为40%~60%,剩余... 对煤粉中氯元素在高炉内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模拟高炉风口环境,研究了喷吹煤粉中的氯元素在风口区的反应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中氯在燃烧过程中以HCl形式析出.与常规燃烧过程不同,煤粉中氯元素在风口区的析出率仅为40%~60%,剩余的氯元素残留在未燃煤粉中.喷吹煤粉带入高炉的氯元素不论去向如何,均不利于高炉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建立生产现场煤粉氯含量检测制度,减少高炉煤气中氯元素的危害,提高炉渣的排氯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吹煤粉 高炉风口 氯元素 反应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产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海英 贾永丽 +1 位作者 张丹 刘海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8-970,1083,共4页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产热机理,并且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动力型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的充放电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整个锂离子电池组系统的产热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对GBS-LFMP100Ah型号的磷酸铁锂电池在5、15、25和35℃下的电压在...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产热机理,并且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动力型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的充放电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整个锂离子电池组系统的产热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对GBS-LFMP100Ah型号的磷酸铁锂电池在5、15、25和35℃下的电压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及电池组内部温度与不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在25℃时的充放电性能相对于35、15和5℃更好,环境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电池组内部温度升高,电池组性能下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实验结果对比,得出影响电池组温度升高的原因,为今后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及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温度 充放电特性 电池组产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电热材料的研究发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颖异 李运刚 +1 位作者 张快 田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0-43,47,共5页
综述了电热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非金属高温电热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并比较分析了SiC、ZrO2、LaCrO3和MoSi2电致热发热元件的优劣性。最后指出了国内外高温电热材料的差距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高温电热材料的... 综述了电热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非金属高温电热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并比较分析了SiC、ZrO2、LaCrO3和MoSi2电致热发热元件的优劣性。最后指出了国内外高温电热材料的差距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高温电热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现状 电热材料 制备方法 MOSI2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高炉渣作为矿渣棉原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玉柱 刘卫星 +2 位作者 张伟 邢宏伟 李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59-62,66,共5页
研究了加入不同比例铁矿废石或粉煤灰的高炉矿渣成分的变化,及对矿渣作为制备矿渣棉原料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铁矿废石或粉煤灰配加比例的增加,矿渣中SiO2和Al2O3总含量逐渐升高,CaO、MgO、Fe2O3、FeO、K2O和... 研究了加入不同比例铁矿废石或粉煤灰的高炉矿渣成分的变化,及对矿渣作为制备矿渣棉原料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铁矿废石或粉煤灰配加比例的增加,矿渣中SiO2和Al2O3总含量逐渐升高,CaO、MgO、Fe2O3、FeO、K2O和Na2O的总含量降低,矿渣酸度系数Mk和粘度系数Mη值升高,氢离子指数pH值降低,熔渣粘度增加,但是在高温区粘度变化较小;由此可以预测,上述成分的改性矿渣更适合制备矿渣棉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铁矿废石 粉煤灰 矿渣棉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铁矿石脱砷过程的热力学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淑会 吕庆 胡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5-1712,共8页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不同气氛和温度条件对华南含砷铁矿石中砷平衡组成及脱砷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惰性气氛中,增加Ar及初始As含量能降低体系的O2分压、提高脱砷率;在还原性气氛中,铁矿石脱砷...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不同气氛和温度条件对华南含砷铁矿石中砷平衡组成及脱砷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惰性气氛中,增加Ar及初始As含量能降低体系的O2分压、提高脱砷率;在还原性气氛中,铁矿石脱砷体系气氛需要适宜的CO含量。当CO含量较高时,O2及CO2能削弱体系的强还原性气氛,促进脱砷;当CO含量较低时,O2的存在不利于脱砷,但CO2的影响微弱。不论在何种气氛中,提高温度均有利于脱砷,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在氧化性气氛或强还原性气氛中,由于受动力学条件的限制,仍能获得一定的脱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铁矿石 脱砷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保护渣析晶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立光 胡斌 +2 位作者 王杏娟 马坤霞 韩毅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2,共6页
介绍了保护渣析晶行为对于铸坯向结晶器传热的影响机理、保护渣结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保护渣析晶行为研究的进展,同时还指出了将保护渣玻璃层的升温析晶纳入保护渣析晶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保护渣 传热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涛 赵凯 +1 位作者 胡长庆 王建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2,87,共4页
在准化学平衡条件下,采用相平衡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及Al2O3含量条件下,MgO对Fe2O3-SiO2-CaO-Al2O3-MgO五元系内铁酸钙生成过程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分别对试样进行了矿物定量及矿相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1.8的烧结试样中... 在准化学平衡条件下,采用相平衡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及Al2O3含量条件下,MgO对Fe2O3-SiO2-CaO-Al2O3-MgO五元系内铁酸钙生成过程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分别对试样进行了矿物定量及矿相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1.8的烧结试样中,添加MgO对铁酸钙的生成及晶型有一定影响;随着温度升高,铁酸钙生成量明显增加,矿相结构分布趋于均匀,固液相之间胶结逐渐紧密;1300℃时MgO含量变化对促进铁酸钙的生成作用较明显;1350℃时MgO含量变化对矿相微观结构转变起明显作用,特别是对铁酸钙的晶型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铁矿粉 烧结 铁酸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宏亮 苑鹏 +1 位作者 段东平 李大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4-170,共7页
为了探讨生物质还原剂用于生产金属化铁的可行性,针对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从金属化率、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竹炭、木炭、秸秆纤维等3种生物质还原剂以及传统还原剂煤粉对含碳球团还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 为了探讨生物质还原剂用于生产金属化铁的可行性,针对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从金属化率、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竹炭、木炭、秸秆纤维等3种生物质还原剂以及传统还原剂煤粉对含碳球团还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能够替代传统还原剂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与传统还原剂相比,生物质还原剂在含碳球团金属化率方面的影响较小,但不同生物质对含碳球团强度和体积收缩率等方面的影响较大。秸秆纤维含碳球团的强度相对较高,但竹炭和木炭含碳球团的强度较低,需在较高温度下(1 300℃)焙烧才能达到后续生产要求;使用竹炭作还原剂的球团前期膨胀较其他还原剂更为严重,直接导致其高温区体积收缩率较小,从而影响含碳球团的强度和热量传递,需与其他还原剂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转底炉 直接还原 金属化率 抗压强度 体积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底炉炼铁工艺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然 张欣媛 吕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6-40,54,共6页
介绍了转底炉工艺的原理和流程,并对国外现有转底炉工艺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指出了各工艺的特点、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另外,对国内已有的转底炉工艺,就其投产时间、产能和金属化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国内转底炉珠铁工... 介绍了转底炉工艺的原理和流程,并对国外现有转底炉工艺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指出了各工艺的特点、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另外,对国内已有的转底炉工艺,就其投产时间、产能和金属化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国内转底炉珠铁工艺的发展,分析了国内转底炉工艺的原料特点和处理效果,并探讨了转底炉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底炉 原理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保护渣的结晶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杏娟 朱立光 +1 位作者 刘然 李志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3-1167,共5页
采用管式炉、高频加热炉和渣膜模拟仪分别提取了无磁场和高频电磁场作用下的保护渣渣膜,结合XRD衍射和矿相分析了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保护渣结晶特性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高频电磁场条件下的保护渣焦耳热场和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高频... 采用管式炉、高频加热炉和渣膜模拟仪分别提取了无磁场和高频电磁场作用下的保护渣渣膜,结合XRD衍射和矿相分析了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保护渣结晶特性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高频电磁场条件下的保护渣焦耳热场和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高频电磁场对保护渣结晶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保护渣渣膜没有生成新的物相,但结晶率明显升高,晶粒尺寸显著减小。高频电磁场为熔渣提供了一定能量并具有搅拌作用,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电磁场 保护渣 结晶 焦耳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分流制粒烧结中碱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艳芹 杨松陶 +1 位作者 吕庆 李福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9-1273,共5页
分流制粒烧结是一种新的烧结工艺,即将铁精矿分别制成高碱度物料和酸性球,再混入燃料和返矿进行烧结的方法.针对碱度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以确定新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度较低时,烧结矿黏结相以硅酸二钙和玻璃质为主,烧结矿质量较好;随... 分流制粒烧结是一种新的烧结工艺,即将铁精矿分别制成高碱度物料和酸性球,再混入燃料和返矿进行烧结的方法.针对碱度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以确定新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度较低时,烧结矿黏结相以硅酸二钙和玻璃质为主,烧结矿质量较好;随着碱度升高,钙钛矿含量增加,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破坏性很大.TiO2完全生成钙钛矿后,碱度达到2.02时,铁酸钙含量增加很多,烧结矿液相遮盖了球团矿,烧结矿产量提高,冶金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制粒 碱度 钒钛磁铁矿 烧结矿 球团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A法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春晓 赵丹 +3 位作者 郑小平 田亚强 宋进英 陈连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4,32,共4页
利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了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分别研究了变形程度、半固态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越大,再结晶形核率越高,获得的半固态固相颗粒越均匀、细小;半固态... 利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了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分别研究了变形程度、半固态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7075铝合金半固态坯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越大,再结晶形核率越高,获得的半固态固相颗粒越均匀、细小;半固态加热温度越高,则半固态组织的固相颗粒越细小,液相率越高;当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固相颗粒球化最好、最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 工艺参数 7075铝合金 半固态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中HCl对高炉耐火材料侵蚀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宾生 滕艾均 +2 位作者 贵永亮 韩晓光 秦荣环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对HCl气体侵蚀高炉耐火材料的研究发现:HCl气体可以促使高铝砖中硅酸盐玻璃质和隐晶质铝硅酸盐转变成莫来石和方英石,导致气孔率提高;HCl气体与碳砖中非碳元素发生反应产生盐酸盐,导致碳砖质地变得疏松,气孔率增加,加速碳砖在高炉... 通过对HCl气体侵蚀高炉耐火材料的研究发现:HCl气体可以促使高铝砖中硅酸盐玻璃质和隐晶质铝硅酸盐转变成莫来石和方英石,导致气孔率提高;HCl气体与碳砖中非碳元素发生反应产生盐酸盐,导致碳砖质地变得疏松,气孔率增加,加速碳砖在高炉内的熔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气体 耐火材料 侵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矿烧结基础性能与化学成分间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伊凤永 李福民 +2 位作者 孙恺 白瑞国 吕庆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河北钢铁集团某分公司的烧结配矿结构,研究了混合铁矿粉的烧结基础性能与化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化温度随TFe、CaO和Mg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Al2O3含量和烧损的增加而降低;液相流动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MgO和TFe含量... 根据河北钢铁集团某分公司的烧结配矿结构,研究了混合铁矿粉的烧结基础性能与化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化温度随TFe、CaO和Mg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Al2O3含量和烧损的增加而降低;液相流动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MgO和TFe含量的升高而减小;粘结相强度随烧损、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MgO和TF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采用多元回归得到了烧结基础性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式,可用于烧结配矿的快速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铁矿粉 同化温度 液相流动性 粘结相强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N微合金化Q420B大规格角钢连铸坯高温热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运莉 段宝美 +1 位作者 胡小明 尹绍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7-61,共5页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V-N微合金化Q420B钢连铸坯的高温热塑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高塑性区和第Ⅲ脆性温度区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及断口处组织形貌,分析了试验钢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动态再...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V-N微合金化Q420B钢连铸坯的高温热塑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高塑性区和第Ⅲ脆性温度区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及断口处组织形貌,分析了试验钢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动态再结晶、相变和析出物对高温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为ε=5×10^-3/s时,存在第Ⅲ脆性区(700~900℃),在1000℃时断面收缩率(RA)达到最大值92.16%;当应变速率为ε=5×10^-2/s时,存在第Ⅲ脆性区(600~862℃),在1100℃时RA达到最大值90.39%;当应变速率为ε=5×10^-1/s时,不存在塑性凹槽;3个应变速率下均没有出现第Ⅱ脆性区;在第Ⅲ脆性区,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断面收缩率提高;在1000~1200℃出现高塑性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第Ⅲ脆性区塑性低主要是由于晶界处有析出物和夹杂物,同时也是由于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铁素体抗拉强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微合金化 Q420B大规格角钢 高温热塑性 应变速率 第Ⅲ脆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钢烧结工艺过程中氯元素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宾生 余三友 +2 位作者 贵永亮 米舰君 秦荣环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1,15,共4页
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对高炉氯元素负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烧结过程中氯元素的来源和分配去向可以为降低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取样分析,对唐钢烧结工艺过程中氯元素平衡进行研究后发现:烧结工艺... 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对高炉氯元素负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烧结过程中氯元素的来源和分配去向可以为降低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取样分析,对唐钢烧结工艺过程中氯元素平衡进行研究后发现:烧结工艺使用的所有原燃料都含有氯元素,含铁物料是烧结过程氯元素负荷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返矿和炉尘;烧结工艺过程中的氯元素大部分被烧结矿带走,机头除尘灰和机尾除尘灰带走氯元素的比例也比较高。适当提高本地铁矿石的比例,限制返矿和炉尘在烧结混匀料中的配比,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艺过程的氯元素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元素平衡 烧结工艺 铁矿石 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氯化物对高炉喷吹用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淑会 武兵强 +3 位作者 刘小杰 姜海宾 吕庆 郭爱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26-530,共5页
为了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率,分析了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添加剂对高炉喷吹用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得到各物质添加量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均能改善高炉喷吹用煤的燃烧性能。当Ca... 为了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率,分析了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添加剂对高炉喷吹用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得到各物质添加量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Ca Cl2,Mg Cl2,Na Cl和Fe Cl3均能改善高炉喷吹用煤的燃烧性能。当Ca Cl2和Mg Cl2添加量小于1%、Fe Cl3添加量小于2%时,煤粉燃烧率分别随Ca Cl2,Mg Cl2和Fe Cl3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继续增加各物质的添加量,煤粉燃烧率均下降;煤粉燃烧率随Na Cl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与原煤燃烧后产生的未燃煤粉相比,加入氯化物添加剂后高炉喷吹用煤的未燃煤粉颗粒均变得不规则,且粒度明显减小。综合考虑,高炉喷吹用煤粉中Ca Cl2和Mg Cl2适宜的添加比例均为1%,Fe Cl3适宜的比例为2%,Na Cl的添加比例应小于1%。为改善高炉喷吹用煤粉的燃烧性能,4种氯化物添加剂优的先选用顺序为Fe Cl3,Ca Cl2,Mg Cl2和Na 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 喷吹煤粉 燃烧性能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