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关元、三阴交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洪彬 崔建美 +4 位作者 赵舒 李雪青 马树祥 李旗 孙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869-871,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关元、三阴交穴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艾灸组(30例)、药物组(32例)。针刺组和艾灸组分别针刺、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双侧),药物组... 目的:观察针灸关元、三阴交穴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艾灸组(30例)、药物组(32例)。针刺组和艾灸组分别针刺、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双侧),药物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疼痛缓解,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定患者情况。结果:①针刺组总有效率73.33%,艾灸组总有效率70.00%,药物组总有效率46.6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3组痛经症状积分、V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和艾灸组痛经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针刺、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原发性痛经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分型及发病机理浅探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清 马会霞 +6 位作者 江春花 李洁 姚荣妹 谢飞 徐静 王巍 包巨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29-2030,共2页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文献中对病毒性心肌炎没有明确的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文献中对病毒性心肌炎没有明确的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记载“心瘅”“病,由于感受温毒之邪,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心膜,而出现心悸、发热、胸闷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相类似,一些文献也将其归于“心悸”、“胸痹”、“怔忡”、“虚劳”等病证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分型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集理论的中医喘证临床医案关联规则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阎红灿 李丽红 +3 位作者 马会霞 李洁 包巨太 刘保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18-1220,共3页
中医临床经验和医案的丰富和庞杂,迫切需要高效的医案分析方法进行辅助学习,通过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对中医用药经验进行量化研究,为中医走向现代化探索一条有效的研究途径。ROSETTA系统是目前最完整灵活、先进的粗糙集软件系统,基于分类规... 中医临床经验和医案的丰富和庞杂,迫切需要高效的医案分析方法进行辅助学习,通过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对中医用药经验进行量化研究,为中医走向现代化探索一条有效的研究途径。ROSETTA系统是目前最完整灵活、先进的粗糙集软件系统,基于分类规则,为医学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该文以中医喘证临床医案为例,详细论述了应用该系统处理症状信息和挖掘用药配伍规律的全过程,为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和学习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集理论 临床医案 关联规则 ROSETT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慧娟 郁志华 陈久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8期1729-1733,共5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患者一般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保持完好,尚未达到AD的诊断标准。由于MCI被认为是AD的前期状态,而AD中晚期疗效...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患者一般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保持完好,尚未达到AD的诊断标准。由于MCI被认为是AD的前期状态,而AD中晚期疗效不佳,故对MCI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MCI在治疗上大多是沿用对AD治疗的药物,疗效尚不确定,因此研究中医对MCI的认识和治疗更能体现中医特色。本文主要从中医对MCI的认识、辨证分型标准及中医药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进一步掌握MCI的动态,为提高中医药疗效、降低AD的发病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 呆病 健忘 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喘证经验挖掘的新思路 被引量:3
5
作者 马会霞 路振宇 +3 位作者 于荣霞 赵斗贵 谢飞 包巨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32-1934,共3页
文章为名老中医喘证经验挖掘开发一种新思路,即以中医喘证为研究对象,选择整理中医喘证医案,应用粗糙概念格聚类技术探索常用喘证临床用药经验规律,以中药、属性和功效或方、证、药之间的相应原理为基础,研究建立中医喘证的粗糙集数学... 文章为名老中医喘证经验挖掘开发一种新思路,即以中医喘证为研究对象,选择整理中医喘证医案,应用粗糙概念格聚类技术探索常用喘证临床用药经验规律,以中药、属性和功效或方、证、药之间的相应原理为基础,研究建立中医喘证的粗糙集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喘证 粗糙概念格聚类技术 经验挖掘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莲I号方联合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TNF-α、IL-2R和CP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树山 贾永森 +3 位作者 杜宁 王召龙 何龙 刘春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72-473,共2页
目的:观察通莲I号方联合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TNF—α、IL-2R和cP的影响,揭示该方抗食管癌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年龄45~65岁,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56~66)Gy/... 目的:观察通莲I号方联合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TNF—α、IL-2R和cP的影响,揭示该方抗食管癌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年龄45~65岁,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56~66)Gy/(25~30)次/(5~6)周,配合通莲I号方1剂/d,2次/d。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TNF-α、IL-2R和CP含量和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和正常人比较,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复发患者13例,未复发18例。复发患者IL-2R极显著升高,与未复发组比较,有板显著性差异(P〈0.01);TNF-β和CP也显著升高,与未复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莲I号方联合适形放疗可以显著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2R和cP含量;治疗6个月后,复发患者相关指标升高,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适形放疗 通莲I号方 TNF—a IL-2R 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NF联合环磷酰胺对胶质瘤的靶向作用
7
作者 秦丽娟 王健 +3 位作者 王海涛 贾永森 周洪霞 王树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5-758,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联合环磷酰胺(CTX)对胶质瘤的靶向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C6胶质瘤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rhTNF组(n=10)、CTX组(n=10)及rhTNF-Dex-CTX组(n=10)。免疫荧光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联合环磷酰胺(CTX)对胶质瘤的靶向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C6胶质瘤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rhTNF组(n=10)、CTX组(n=10)及rhTNF-Dex-CTX组(n=10)。免疫荧光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利用125I-rhTNF,通过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rhTNF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CTX水平;观察rhTNF、CTX及rhTNF-Dex-CTX偶联物对胶质瘤大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TNFR1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rhTNF在胶质瘤组织中与TNFR1的结合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CTX组大鼠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CTX水平均较低;与CTX组和大鼠正常脑组织比较,rhTNF-Dex-CTX组大鼠胶质瘤组织内CTX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TX组和rhTNF组比较,rhTNF-Dex-CTX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rhTNF-Dex-CTX可能是通过TNFR1增强CTX对胶质瘤的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环磷酰胺 rhTNF-Dex-CTX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
8
作者 秦丽娟 谷艳婷 +6 位作者 张田 王艳蕾 张一兵 贾永森 周洪霞 张志勇 薛一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977-297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胶质瘤大鼠模型,动态监测经颈总动脉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ELISA法测定胶质瘤组织内CTX的含量。观察分别给予r...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胶质瘤大鼠模型,动态监测经颈总动脉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ELISA法测定胶质瘤组织内CTX的含量。观察分别给予rhTNF、CTX和rhTNF(120 min)+CTX的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给胶质瘤大鼠注射rhTNF后,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增加,于120 min达最大后开始减小。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胶质瘤组织内CTX含量明显高于单独给予CTX组。与其他组相比,rhTNF(120 min)+CTX能明显延长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论:胶质瘤大鼠给予rhTNF 120 min时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最大,此时进入胶质瘤组织的CTX含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肿瘤屏障 RHTNF C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患者各证型单项症状影响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春华 高怡 +3 位作者 陈建芝 李春禹 王长志 范洪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各单项症状的影响,明确其适应证型及原因。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28天,观测第0天与第28天...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各单项症状的影响,明确其适应证型及原因。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28天,观测第0天与第28天2组同一证型总体证候积分与各单项症状积分变化。结果:2组相同证型之间总积分比较发现,肝火亢盛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种证型(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明显。2组同一证型中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发现,肝火亢盛证各单项症状改善各不相同,而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中单项症状积分均下降并以治疗组更明显,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较单纯辨证论治对于肝阳上亢证无意义,对于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中医总体证候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整体改善,而并非针对某个单项症的改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泽泻汤加味方 高血压 中医证候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治疗高血压病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春华 高怡 +3 位作者 陈建芝 李春禹 王长志 范洪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明确此种治疗方式更适合何种高血压病。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疗程28d,观测不同阶...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明确此种治疗方式更适合何种高血压病。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疗程28d,观测不同阶段偶测血压。结果:2组偶测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SBP第14、21、28d均有差异(P<0.05或P<0.01),DBP同期比较第21、28d均有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病史组间第28d同期比较,病史≤5年组、5年<病史≤10年组间SBP、DBP均无差异(P>0.05),10年<病史≤15年组、病史>15年组间SBP、DBP均有差异(P<0.05或P<0.01),其差异随病史延长而日渐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证型组间第28d同期比较:肝火亢盛证SBP、DBP均无差异(P>0.05),阴虚阳亢证SBP无差异(P>0.05)、DBP有差异(P<0.05),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SBP、DBP均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较单纯辨证论治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尤其适用于病史较长、中医证型属于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的高血压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泽泻汤加味方 高血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田福玲 李旗 +3 位作者 崔建美 马树祥 王洪彬 李雪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相应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到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相应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到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160例,以入选病例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雾化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小儿推拿疗法,各治疗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取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记录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中TLR1、TLR2和TLR4的表达强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低于对照组患儿,C-ACT评分和PEF%(PEF%=PEF实测值/PEF预计值×100%)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外周静脉血巨噬细胞TLR1、TLR2和TLR4的表达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可能是通过上调巨噬细胞TLR1、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来改善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儿推拿 TOLL样受体 作用机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幽汤及拆方对食管癌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贾永森 吕翠田 +2 位作者 吴范武 杨雨旸 赵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揭示通幽汤对食管癌抑制作用的细胞内分子机制,确定从功效分类的有效药物及瘀血内结证的分子本质。方法:体外培养食管鳞癌EC9706细胞,通幽汤及活血行气、滋阴养血拆方分别作用于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揭示通幽汤对食管癌抑制作用的细胞内分子机制,确定从功效分类的有效药物及瘀血内结证的分子本质。方法:体外培养食管鳞癌EC9706细胞,通幽汤及活血行气、滋阴养血拆方分别作用于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确定最佳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western blot法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各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通幽汤及活血行气拆方可显著抑制EC9706细胞增殖,48h作用最强,通幽汤全方IC50=1523μg.mL-1,活血行气拆方IC50=1001μg.mL-1;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作用强弱依次为:活血行气拆方>通幽汤全方>滋阴养血拆方。结论:通幽汤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主要为活血行气类药物,根据"以方测证"理论,瘀血内结证与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幽汤 拆方 食管癌 EC9706细胞 PI3K/AKT 方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洪彬 李晓泓 +3 位作者 莫捷 孙志芳 王婧 何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文献的研究,探寻临床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常用腧穴及经络。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常用腧穴及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目前临床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文献的研究,探寻临床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常用腧穴及经络。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常用腧穴及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目前临床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所选取的穴位中以百会、三阴交、太冲、心俞使用频率最高,膀胱经、督脉、经外奇穴及脾经应用最为广泛。结论: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肯定,应加强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便于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抑郁症 针灸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益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志霞 张艳平 +6 位作者 吴范武 田春雨 喇孝谨 江春花 赵翠 王雪 李继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益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DM)、罗格列酮组(RM)、双益方组(SY),并设正常对照组(NC)。实验治疗4周... 目的:探讨双益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DM)、罗格列酮组(RM)、双益方组(SY),并设正常对照组(NC)。实验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大鼠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In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Glut4mRNA表达。结果:双益方组、罗格列酮组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0.5h、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明显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升高(P<0.01),但双益方组、罗格列酮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模型组骨骼肌Glut4mRNA表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益方组、罗格列酮组Glut4mRNA表达均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益方组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胰岛细胞保护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耐量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血清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对妇科虚寒证模型大鼠卵巢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丁洁 成秀梅 +1 位作者 徐洪 杜惠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妇科虚寒证模型大鼠卵巢能量代谢的影响,完善温经汤治疗虚寒型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造成妇科虚寒证大鼠模型;同时治疗组给予温...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妇科虚寒证模型大鼠卵巢能量代谢的影响,完善温经汤治疗虚寒型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造成妇科虚寒证大鼠模型;同时治疗组给予温经汤灌胃4周。择动情间期处死大鼠,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睾酮;取双侧卵巢组织,检测ATP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值,卵巢ATP酶、琥珀酸脱氢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卵巢乳酸脱氢酶及解偶联蛋白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及卵巢ATP酶、琥珀酸脱氢酶均升高,卵巢乳酸脱氢酶及解偶联蛋白2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可通过改善妇科虚寒证模型大鼠卵巢能量代谢的失调状态,恢复卵巢功能,治疗虚寒型妇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卵巢 能量代谢 妇科虚寒证模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养老穴对手部末梢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丹 张莉莉 +2 位作者 赵佳佳 郑玉婷 王洪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80-2182,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养老穴对手部末梢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大学生志愿者10名,采用冷水负荷试验,观测艾灸养老穴30min、阴郄穴30 min前后左右手无名指、小指背面中节中端及颈根部等5部位的基础皮温、每隔1 min的皮温变化。结... 目的:探讨艾灸养老穴对手部末梢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大学生志愿者10名,采用冷水负荷试验,观测艾灸养老穴30min、阴郄穴30 min前后左右手无名指、小指背面中节中端及颈根部等5部位的基础皮温、每隔1 min的皮温变化。结果:艾灸养老穴冷水负荷试验后左手无名指即刻皮温、右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复温10 min皮温显著高于艾灸前同部位同时刻皮温(P<0.05)。艾灸养老穴后冷水复温时间短于艾灸前和艾灸阴郄穴,其中右手无名指、左手小指冷水复温时间显著短于艾灸前和艾灸阴郄穴(P<0.05)。结论:艾灸养老穴可以缩短冷水复温的时间,改善手部末梢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负荷试验 养老穴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比较与体外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月 徐洪 +6 位作者 徐丁洁 魏中秋 于婉莹 邓海静 薛新新 杜世璞 杨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是器官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关键的靶细胞,以特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细胞基质沉积为特征。文中比较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乳鼠肺FB的优缺点,并报道体外... 目的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是器官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关键的靶细胞,以特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细胞基质沉积为特征。文中比较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乳鼠肺FB的优缺点,并报道体外肌FB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分别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乳鼠肺FB,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来源,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FB向肌FB分化。结果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均可以成功原代培养鼠胚肺FB,2种方法无论在形态、细胞增殖水平还是在细胞鉴定方面均无差异,但胰蛋白酶消化法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快速获得较组织贴壁法更多的细胞,且2种方法获得的FB在4代之内均不表达α-SMA,需经TGF-β1诱导分化为肌FB。随TGF-β1诱导时间的延长,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胰酶消化法较组织贴壁法能快速、大量获得纯度较高的FB,4代以内的乳鼠FB适合建立肌FB分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旗 田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6-827,831,共3页
目的探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即泻阴补阳跷脉法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即泻阴补阳跷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应用Ashworth量表分别于首次治疗前0.5 h、治疗后0.5 h、1 h、2 h、4 h、8 h和28 d测定患者的下肢肌痉挛并观察疗效。结果两组首次治疗后0.5 h Ashworth评分〔(1.84±1.04)分vs.(2.08±0.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8 d后患者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1.43±0.96)分vs.(1.85±0.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痉挛改善程度比较:试验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好转9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好转19例,两组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在近、远期内能有效地减少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患侧肌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 烧山火 透天凉 跷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旗 张宇佳 +6 位作者 魏旭 王凤玲 田福玲 马树祥 崔建美 王洪彬 李雪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文献的研究,探寻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常用腧穴。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常用腧穴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目前临床上针灸防治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共42篇,...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文献的研究,探寻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常用腧穴。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常用腧穴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目前临床上针灸防治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共42篇,涉及86个穴位,出现382频次。所选取的穴位中以风池、颈夹脊、百会使用频率最高。结论: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选穴规律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提供依据,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针灸 选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CVB_3病毒性心肌炎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彩慧 韩淑英 +2 位作者 吴范武 吕立勋 包巨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84-186,共3页
CVB3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西医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对CVB3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单味药和复方广泛用于CVB3的治疗,具有部分直接杀灭病毒、抑制病毒复制、抗氧化、... CVB3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西医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对CVB3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单味药和复方广泛用于CVB3的治疗,具有部分直接杀灭病毒、抑制病毒复制、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调节免疫功能以及参与心肌细胞的凋亡等。文章对近年中药防治CVB3病毒性心肌炎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CVB3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