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豆新型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1
作者
高胜普
《农村新技术》
2001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系列食品
加工技术
土豆食品
原料加工
淀粉含量
营养
马铃薯
产量
学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新型大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2
作者
杜连起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1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大豆食品
豆脑粉
豆腐点心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新型土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3
作者
高胜普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0年第8期34-34,共1页
土豆,学名马铃薯,在我国的产量很大,因其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所以可用于提取淀粉和进行食品加工。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土豆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越来越多。下面介绍几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型土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一、膨化土豆酥 1....
土豆,学名马铃薯,在我国的产量很大,因其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所以可用于提取淀粉和进行食品加工。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土豆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越来越多。下面介绍几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型土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一、膨化土豆酥 1.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过筛→混料→膨化成型→调味→涂衣→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配比 豆干片1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调料若干。 (2)粉碎过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豆食品
加工技术
膨化土豆酥
桔香土豆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果采后处理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
被引量:
4
4
作者
高海生
贾睿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8年第5期30-32,共3页
评价了国内外果品分级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情况、研究并开始应用的果实品质的无损伤检测设备,对国内外使用的水果清洗、打蜡设备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水果分级
清洗
打蜡
机械化
自动化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新型平菇食品加工工艺
5
作者
耿保伟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年第2期33-33,共1页
平菇是近年来人工栽培食用菌中适宜性强、产量高的一种食用菌.其子实体质嫩味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糖类,同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
平菇是近年来人工栽培食用菌中适宜性强、产量高的一种食用菌.其子实体质嫩味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糖类,同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应开发了许多平菇食品.下面介绍几种新型平菇食品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蜜饯
平菇肉松
平菇速冻水饺
平菇软糖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胶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
19
6
作者
李秀锦
仲飞
+2 位作者
肖月娟
葛超
郭红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0-53,共4页
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研究了果胶酶的固定化,分析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温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后的酶促作用条件(最适pH、温度)、米氏常数、半衰期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3%戊二醛,0.1mg/...
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研究了果胶酶的固定化,分析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温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后的酶促作用条件(最适pH、温度)、米氏常数、半衰期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3%戊二醛,0.1mg/g湿壳聚糖的给酶量,5℃条件下,果胶酶固定化的固定率较高。酶促特性研究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最适温度范围较非固定化果胶酶大,最适pH和表观Km均有所下降,在4℃条件下,固定化果胶酶的半衰期约为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壳聚糖
固定化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微波-超声波法提取草毒色素及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23
7
作者
蔡金星
刘秀凤
+1 位作者
李兆蒙
安翠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73,共5页
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对草莓色素提取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并对草莓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 62 4W ,微波处理时间 60s ,超声波处理时间 40s ...
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对草莓色素提取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并对草莓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 62 4W ,微波处理时间 60s ,超声波处理时间 40s ,物液质量比为 1∶6。pH值对草莓色素的影响明显 ,该色素在 pH值 5 0以下稳定 ;在温度低于 80℃时草莓色素基本上是稳定的 ;蔗糖对色素影响不明显 ,柠檬酸具有明显的增色和护色作用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色素都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并且质量分数 >0 0 1%时降解作用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法
提取
草莓色素
理化性质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豆皮红色素提取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
33
8
作者
崔蕊静
李凤英
李春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试验研究了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光、pH值、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糖类、氨基酸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豆皮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是 :95 %乙醇与 0 .1%HC1按 1:2混合作提取剂 ,物料与提取剂比为 1:4 0 (...
试验研究了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光、pH值、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糖类、氨基酸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豆皮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是 :95 %乙醇与 0 .1%HC1按 1:2混合作提取剂 ,物料与提取剂比为 1:4 0 (g :mL) ,温度 70℃ ,浸提时间 10 0min。Ca2 +、Cu2 +、Zn2 +对此色素有增色作用 ;Fe3+对其有破坏作用 ;该色素对光、氧化剂、还原剂不稳定 ;低温下相对稳定 ;氨基酸对它的破坏作用很大 ;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红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谷氨酰胺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9
作者
康维民
刘绍军
+1 位作者
常学东
蔡金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论述了由枯草杆茵产生的谷氨酰胺酶的特性 ,即这种酶的活性、稳定性与PH值、温度、盐含量的关系 ,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新型谷氨酰胺酶
酱油
酿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黑木耳浸提液加工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崔蕊静
李春华
周丽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5-47,共3页
对利用黑木耳浸提液加工饮料的浸提工艺及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温度为60~80℃、时间为1h。确定了二次浸提时干木耳与水的重量比为1∶20;采用β-环状糊精、蜂蜜、白砂糖和柠檬酸作为调味剂遮盖黑木耳的特殊气味...
对利用黑木耳浸提液加工饮料的浸提工艺及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温度为60~80℃、时间为1h。确定了二次浸提时干木耳与水的重量比为1∶20;采用β-环状糊精、蜂蜜、白砂糖和柠檬酸作为调味剂遮盖黑木耳的特殊气味,经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用量(重量比)为:蜂蜜1%、β-环糊精0.05%、糖14%、柠檬酸0.18%。研究了稳定剂CMC和黄原胶对黑木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和黄原胶复合稳定剂最佳用量(重量比)分别为0.1%和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浸提液
浸提工艺
饮料
稳定性
复合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甘薯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周丽艳
康维民
刘绍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5-37,共3页
对影响甘薯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测试,找出了甘薯与水的比例、乳粉添加量、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糖添加量、酸度以及灭菌条件等因素的最佳水平。
关键词
甘薯饮料
稳定性
水分
乳粉添加量
稳定剂
灭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果卡车运输模拟振动的研究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康维民
肖念新
蔡金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3,36,共3页
论述了水果运输模拟振动试验的目的 ,探讨了水果运输的振动损伤与振动加速度、振动次数的关系 ,分析了运输模拟试验的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
关键词
水果
卡车运输
模拟振动
振动损伤
缓冲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
23
13
作者
崔蕊静
李凤英
李春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1,共3页
研究了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 :酶法浸提效果最佳 ,碱浸提法其次 ,两者均优于热水浸提法。酶法提取银耳多糖溶液的最适条件为 :加水量 1∶5 0 ,加入 1%的果胶酶 ,置于 4 5℃水浴锅中恒温酶解 4 5min ,然后迅速升温至 98℃灭酶 ,...
研究了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 :酶法浸提效果最佳 ,碱浸提法其次 ,两者均优于热水浸提法。酶法提取银耳多糖溶液的最适条件为 :加水量 1∶5 0 ,加入 1%的果胶酶 ,置于 4 5℃水浴锅中恒温酶解 4 5min ,然后迅速升温至 98℃灭酶 ,并保温浸提 6 0min ;利用银耳多糖的浸提液代替羧甲基纤维素等人工合成稳定剂制作调配型奶饮料 ,结果表明 ,银耳多糖溶液添加量为奶饮料总量的 30 %时 ,按原奶饮料的生产工艺 ,可代替羧甲基纤维素等稳定剂的稳定与增稠作用。制品稳定性好 ,并具有银耳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提取工艺
奶饮料
食品添加剂
天然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真空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常学东
朱京涛
+1 位作者
康维民
石慧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试验对板栗切片和磨粉两种状态在真空条件下的干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厚度和温度对板栗干燥时间和板栗粉的色泽均有明显的影响。最终确定板栗切片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切片厚度0.7cm,温度60℃;磨粉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厚度0.7cm,温度7...
试验对板栗切片和磨粉两种状态在真空条件下的干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厚度和温度对板栗干燥时间和板栗粉的色泽均有明显的影响。最终确定板栗切片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切片厚度0.7cm,温度60℃;磨粉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厚度0.7cm,温度70℃。板栗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即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真空干燥
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性电解水对蔬菜杀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康维民
周丽艳
蔡金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2-23,共2页
通过使用酸性电解水对豆芽进行杀菌处理,探讨了酸性电解水的用量、pH、杀菌时间、处理次数等因素对豆芽杀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的使用量不影响杀菌效果;酸性电解水的pH越小,杀菌效果越显著;处理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通过使用酸性电解水对豆芽进行杀菌处理,探讨了酸性电解水的用量、pH、杀菌时间、处理次数等因素对豆芽杀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的使用量不影响杀菌效果;酸性电解水的pH越小,杀菌效果越显著;处理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多次处理的杀菌效果好于1次处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蔬菜
杀菌效果
杀菌处理
豆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
被引量:
337
16
作者
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2-45,共4页
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L-VC)能将磷钼酸盐定量还原成蓝色的钼蓝化合物,通过分光比色的方法即可测定出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的含量。本文进一步详细的研究了影响显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VC与碘钼酸直的反应...
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L-VC)能将磷钼酸盐定量还原成蓝色的钼蓝化合物,通过分光比色的方法即可测定出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的含量。本文进一步详细的研究了影响显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VC与碘钼酸直的反应速度快,环境因素对其影响小,且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稳定。在本实验条件下,VC浓度在8-28ug/ml的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在此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0.0289292+3686.31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食品
钼蓝比色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研制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杜连起
赵永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1,共3页
以黑玉米为主要原料,对经过不同方式预处理的黑玉米粉与大豆粉按不同配比进行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试制。结果表明,黑玉米经煮制后,在10.61×105Pa的压力下进行膨化,所制得产品的颜色最好。按黑玉米71.43%、豆渣7.14%、绵白糖21.43%...
以黑玉米为主要原料,对经过不同方式预处理的黑玉米粉与大豆粉按不同配比进行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试制。结果表明,黑玉米经煮制后,在10.61×105Pa的压力下进行膨化,所制得产品的颜色最好。按黑玉米71.43%、豆渣7.14%、绵白糖21.43%进行配制时,所得产品颜色、风味、口感、冲调性和经济价值等指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玉米
大豆
即食糊
研制
功能食品
配方
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叶保健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
24
18
作者
李凤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3,共2页
通过对桑叶制茶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桑叶茶的最佳杀青方法,并以花茶、大枣、枸杞、黄芪为辅料进行调配,既提高了桑叶茶的营养保健作用,又改善了桑叶茶的风味,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主辅料的最佳配比。
关键词
桑叶
保健茶
袋泡茶
加工工艺
产品配方
花茶
大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粉气流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
1
19
作者
常学东
康维民
+1 位作者
朱京涛
李建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6,共2页
试验研究了板栗粉的气流喷雾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当料液浓度为12%,进料温度为50℃,热空气进口温度为125℃左右,出口温度80℃左右,进料流量控制在10ml/min时,热利用效率高,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低,适于贮藏。
关键词
板栗粉
气流喷雾干燥
工艺优化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菜花生营养调味酱
被引量:
2
20
作者
肖月娟
贺建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以紫菜全浆 30 %、花生原酱 30 %、芝麻原酱 1 0 %、食盐 5 %为基本配料 ,可调制出富含碘、钙和蛋白质的调味品 ,能有效地补充人体对碘。
关键词
配方
生产工艺
紫菜
花生
芝麻
调味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豆新型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1
作者
高胜普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01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系列食品
加工技术
土豆食品
原料加工
淀粉含量
营养
马铃薯
产量
学名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新型大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2
作者
杜连起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1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大豆食品
豆脑粉
豆腐点心
加工技术
分类号
TS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新型土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3
作者
高胜普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0年第8期34-34,共1页
文摘
土豆,学名马铃薯,在我国的产量很大,因其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所以可用于提取淀粉和进行食品加工。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土豆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越来越多。下面介绍几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型土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一、膨化土豆酥 1.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过筛→混料→膨化成型→调味→涂衣→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配比 豆干片1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调料若干。 (2)粉碎过筛
关键词
土豆食品
加工技术
膨化土豆酥
桔香土豆条
分类号
TS21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10.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果采后处理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
被引量:
4
4
作者
高海生
贾睿娟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8年第5期30-32,共3页
文摘
评价了国内外果品分级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情况、研究并开始应用的果实品质的无损伤检测设备,对国内外使用的水果清洗、打蜡设备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水果分级
清洗
打蜡
机械化
自动化
无损检测
Keywords
Fruit classification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Washing Waxing Mechanization Automation
分类号
TS2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新型平菇食品加工工艺
5
作者
耿保伟
机构
河北
职业
技术
师范学院
食品
系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年第2期33-33,共1页
文摘
平菇是近年来人工栽培食用菌中适宜性强、产量高的一种食用菌.其子实体质嫩味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糖类,同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应开发了许多平菇食品.下面介绍几种新型平菇食品的加工.
关键词
平菇蜜饯
平菇肉松
平菇速冻水饺
平菇软糖
加工工艺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5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胶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
19
6
作者
李秀锦
仲飞
肖月娟
葛超
郭红艳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0-53,共4页
文摘
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研究了果胶酶的固定化,分析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温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后的酶促作用条件(最适pH、温度)、米氏常数、半衰期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3%戊二醛,0.1mg/g湿壳聚糖的给酶量,5℃条件下,果胶酶固定化的固定率较高。酶促特性研究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最适温度范围较非固定化果胶酶大,最适pH和表观Km均有所下降,在4℃条件下,固定化果胶酶的半衰期约为30d。
关键词
果胶酶
壳聚糖
固定化
食品
Keywords
Pectinase Immobilization Chitosan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微波-超声波法提取草毒色素及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23
7
作者
蔡金星
刘秀凤
李兆蒙
安翠平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73,共5页
文摘
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对草莓色素提取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并对草莓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 62 4W ,微波处理时间 60s ,超声波处理时间 40s ,物液质量比为 1∶6。pH值对草莓色素的影响明显 ,该色素在 pH值 5 0以下稳定 ;在温度低于 80℃时草莓色素基本上是稳定的 ;蔗糖对色素影响不明显 ,柠檬酸具有明显的增色和护色作用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色素都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并且质量分数 >0 0 1%时降解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法
提取
草莓色素
理化性质
工艺条件
Keywords
strawberry pigments, microwave ultrasonic extraction,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O629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豆皮红色素提取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
33
8
作者
崔蕊静
李凤英
李春华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文摘
试验研究了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光、pH值、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糖类、氨基酸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豆皮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是 :95 %乙醇与 0 .1%HC1按 1:2混合作提取剂 ,物料与提取剂比为 1:4 0 (g :mL) ,温度 70℃ ,浸提时间 10 0min。Ca2 +、Cu2 +、Zn2 +对此色素有增色作用 ;Fe3+对其有破坏作用 ;该色素对光、氧化剂、还原剂不稳定 ;低温下相对稳定 ;氨基酸对它的破坏作用很大 ;糖。
关键词
黑豆皮
红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食品添加剂
Keywords
pnaseolus red pigment,extraction,stability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谷氨酰胺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9
作者
康维民
刘绍军
常学东
蔡金星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文摘
论述了由枯草杆茵产生的谷氨酰胺酶的特性 ,即这种酶的活性、稳定性与PH值、温度、盐含量的关系 ,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新型谷氨酰胺酶
酱油
酿造
应用
Keywords
glutmainase
bean sauce
brewing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黑木耳浸提液加工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崔蕊静
李春华
周丽艳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河北
职业
技术
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
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5-47,共3页
文摘
对利用黑木耳浸提液加工饮料的浸提工艺及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温度为60~80℃、时间为1h。确定了二次浸提时干木耳与水的重量比为1∶20;采用β-环状糊精、蜂蜜、白砂糖和柠檬酸作为调味剂遮盖黑木耳的特殊气味,经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用量(重量比)为:蜂蜜1%、β-环糊精0.05%、糖14%、柠檬酸0.18%。研究了稳定剂CMC和黄原胶对黑木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和黄原胶复合稳定剂最佳用量(重量比)分别为0.1%和0.03%。
关键词
黑木耳浸提液
浸提工艺
饮料
稳定性
复合稳定剂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甘薯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周丽艳
康维民
刘绍军
机构
河北
职业
技术
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
系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5-37,共3页
文摘
对影响甘薯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测试,找出了甘薯与水的比例、乳粉添加量、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糖添加量、酸度以及灭菌条件等因素的最佳水平。
关键词
甘薯饮料
稳定性
水分
乳粉添加量
稳定剂
灭菌条件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果卡车运输模拟振动的研究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康维民
肖念新
蔡金星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3,36,共3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
文摘
论述了水果运输模拟振动试验的目的 ,探讨了水果运输的振动损伤与振动加速度、振动次数的关系 ,分析了运输模拟试验的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
关键词
水果
卡车运输
模拟振动
振动损伤
缓冲包装
Keywords
Fruits
Transport by truck
Simulative vibration
分类号
U492.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TB485.1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
23
13
作者
崔蕊静
李凤英
李春华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摘
研究了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 :酶法浸提效果最佳 ,碱浸提法其次 ,两者均优于热水浸提法。酶法提取银耳多糖溶液的最适条件为 :加水量 1∶5 0 ,加入 1%的果胶酶 ,置于 4 5℃水浴锅中恒温酶解 4 5min ,然后迅速升温至 98℃灭酶 ,并保温浸提 6 0min ;利用银耳多糖的浸提液代替羧甲基纤维素等人工合成稳定剂制作调配型奶饮料 ,结果表明 ,银耳多糖溶液添加量为奶饮料总量的 30 %时 ,按原奶饮料的生产工艺 ,可代替羧甲基纤维素等稳定剂的稳定与增稠作用。制品稳定性好 ,并具有银耳的保健功能。
关键词
银耳多糖
提取工艺
奶饮料
食品添加剂
天然稳定剂
Keywords
Polysaccharides of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Milk drinking
Stabilizer
分类号
TS27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真空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常学东
朱京涛
康维民
石慧慧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基金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试验对板栗切片和磨粉两种状态在真空条件下的干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厚度和温度对板栗干燥时间和板栗粉的色泽均有明显的影响。最终确定板栗切片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切片厚度0.7cm,温度60℃;磨粉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厚度0.7cm,温度70℃。板栗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即MR=。
关键词
板栗
真空干燥
动力学
数学模型
分类号
TS255.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电解水对蔬菜杀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康维民
周丽艳
蔡金星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河北
职业
技术
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
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2-23,共2页
文摘
通过使用酸性电解水对豆芽进行杀菌处理,探讨了酸性电解水的用量、pH、杀菌时间、处理次数等因素对豆芽杀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的使用量不影响杀菌效果;酸性电解水的pH越小,杀菌效果越显著;处理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多次处理的杀菌效果好于1次处理的。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蔬菜
杀菌效果
杀菌处理
豆芽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
被引量:
337
16
作者
李军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2-45,共4页
文摘
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L-VC)能将磷钼酸盐定量还原成蓝色的钼蓝化合物,通过分光比色的方法即可测定出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的含量。本文进一步详细的研究了影响显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VC与碘钼酸直的反应速度快,环境因素对其影响小,且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稳定。在本实验条件下,VC浓度在8-28ug/ml的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在此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0.0289292+3686.31X,
关键词
维生素C
食品
钼蓝比色法
测定
Keywords
Spectrometry Ascorbic Acid Molybdenum blue method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研制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杜连起
赵永光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河北
职业
技术
师范学院
化学
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1,共3页
文摘
以黑玉米为主要原料,对经过不同方式预处理的黑玉米粉与大豆粉按不同配比进行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试制。结果表明,黑玉米经煮制后,在10.61×105Pa的压力下进行膨化,所制得产品的颜色最好。按黑玉米71.43%、豆渣7.14%、绵白糖21.43%进行配制时,所得产品颜色、风味、口感、冲调性和经济价值等指标为最佳。
关键词
黑玉米
大豆
即食糊
研制
功能食品
配方
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
分类号
TS213.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叶保健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
24
18
作者
李凤英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3,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桑叶制茶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桑叶茶的最佳杀青方法,并以花茶、大枣、枸杞、黄芪为辅料进行调配,既提高了桑叶茶的营养保健作用,又改善了桑叶茶的风味,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主辅料的最佳配比。
关键词
桑叶
保健茶
袋泡茶
加工工艺
产品配方
花茶
大枣
分类号
TS272.5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粉气流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
1
19
作者
常学东
康维民
朱京涛
李建娜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6,共2页
基金
秦皇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文摘
试验研究了板栗粉的气流喷雾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当料液浓度为12%,进料温度为50℃,热空气进口温度为125℃左右,出口温度80℃左右,进料流量控制在10ml/min时,热利用效率高,干燥产品水分含量低,适于贮藏。
关键词
板栗粉
气流喷雾干燥
工艺优化
水分含量
分类号
TS255.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菜花生营养调味酱
被引量:
2
20
作者
肖月娟
贺建军
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文摘
以紫菜全浆 30 %、花生原酱 30 %、芝麻原酱 1 0 %、食盐 5 %为基本配料 ,可调制出富含碘、钙和蛋白质的调味品 ,能有效地补充人体对碘。
关键词
配方
生产工艺
紫菜
花生
芝麻
调味酱
Keywords
Laver Peanut Sesame Flavoring paste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豆新型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高胜普
《农村新技术》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几种新型大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杜连起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几种新型土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高胜普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果采后处理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
高海生
贾睿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几种新型平菇食品加工工艺
耿保伟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果胶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研究
李秀锦
仲飞
肖月娟
葛超
郭红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微波-超声波法提取草毒色素及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蔡金星
刘秀凤
李兆蒙
安翠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黑豆皮红色素提取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分析
崔蕊静
李凤英
李春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一种新型谷氨酰胺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康维民
刘绍军
常学东
蔡金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利用黑木耳浸提液加工饮料的研究
崔蕊静
李春华
周丽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提高甘薯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周丽艳
康维民
刘绍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水果卡车运输模拟振动的研究
康维民
肖念新
蔡金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
崔蕊静
李凤英
李春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板栗真空干燥动力学研究
常学东
朱京涛
康维民
石慧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酸性电解水对蔬菜杀菌效果的研究
康维民
周丽艳
蔡金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
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研制
杜连起
赵永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桑叶保健袋泡茶的研制
李凤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板栗粉气流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常学东
康维民
朱京涛
李建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紫菜花生营养调味酱
肖月娟
贺建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