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县清宫传刺绣内生型发展助力河北乡村振兴研究
1
作者 李珍 高雅 +1 位作者 蒋硕 阿拉木斯 《天工》 2023年第6期10-12,共3页
易县清宫传刺绣有着鲜明的历史风貌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御绣缘一直致力于本土文化传承和品质提升,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内生型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该企业的研究,阐明了内生型发展在河北乡村振兴中的... 易县清宫传刺绣有着鲜明的历史风貌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御绣缘一直致力于本土文化传承和品质提升,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内生型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该企业的研究,阐明了内生型发展在河北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易县清宫传刺绣内生型发展的优势和发展模式,以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传刺绣 内生型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女装设计中穿插式造型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晓 邵新艳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9期100-105,共6页
穿插是许多设计师热衷的结构性设计手法,本论文从纸样角度来探究穿插式服装造型的设计方法与表现形式,纸样设计是进行服装造型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纸样设计得到的穿插式造型可以使服装效果兼具层次性与立体感。本研究在搜集整理了... 穿插是许多设计师热衷的结构性设计手法,本论文从纸样角度来探究穿插式服装造型的设计方法与表现形式,纸样设计是进行服装造型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纸样设计得到的穿插式造型可以使服装效果兼具层次性与立体感。本研究在搜集整理了大量穿插设计的案例后对其设计手法进行分类梳理,研究表明穿插式服装设计手法主要包括交错式穿插、扭转式穿插、开口式穿插等三种形式选择,并对三种形式进行了8个穿插设计的案例实验。此外研究中发现穿插式服装具有装饰性、趣味性、创意性的审美特点以及肌理感丰富、空间感独特、流动性强的造型特点,穿插式服装设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引发服装造型设计更多可能性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插设计 扭转设计 纸样设计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服装艺术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雅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随着各国交流不断加强,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服装艺术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我国高校服装艺术教育正向着国际化方向迈进。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服装艺术人才是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关注的课... 随着各国交流不断加强,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服装艺术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我国高校服装艺术教育正向着国际化方向迈进。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服装艺术人才是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文章从传承传统文化、加强课程思政、增加对外交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五个角度对高校服装艺术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人才 国际化人才 人才培养 服装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霞霞设计作品精选
4
作者 王霞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43-I004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标本研究看晚清时期女服二十四孝情境纹样的教化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珍 刘瑞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59,共7页
文章以王金华、王小潇两位收藏家的代表性二十四孝情境纹服饰为研究样本,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晚清时期汉族女德教化的物质形态。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是对唐、宋... 文章以王金华、王小潇两位收藏家的代表性二十四孝情境纹服饰为研究样本,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晚清时期汉族女德教化的物质形态。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是对唐、宋、元、明等时期不同二十四孝故事的发展性继承,此时期的二十四孝纹样已成为一种“孝文化符号”,其“情境式”的表现形式成为这个时代女德教化的教科书。三件标本为解读晚清时期孝文化形态提供了生动的实证,就其所崇尚的中华儒道孝德精神而言,对当今践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孝纹样 女德教化 孝文化符号 中华儒道 孝德精神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视觉奇观、场景沉浸与空间赋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米静霞 崔馨月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4-38,共5页
电影《流浪地球2》通过围绕大众审美与心灵体验,采用情绪铺垫、承前启后的“剧透式叙事”框架,让观众带着了解、认知来观看电影。该片通过使用最新的视觉技术和数字技术,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将个性化的艺术美学与智慧化的数字技术巧妙融... 电影《流浪地球2》通过围绕大众审美与心灵体验,采用情绪铺垫、承前启后的“剧透式叙事”框架,让观众带着了解、认知来观看电影。该片通过使用最新的视觉技术和数字技术,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将个性化的艺术美学与智慧化的数字技术巧妙融合,确立了整体视觉概念、美学风格和艺术想象,构建了超经验的科幻视觉图景,在营造沉浸式叙事场景的同时,以多层次叙事架构、引入数字生命的叙事内容,为观众呈现了具有“真实科幻感”的电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想象力 视觉技术 艺术美学 视觉奇观 大众审美 沉浸式 智慧化 心灵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中山国男子服饰考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邢琳 唐景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80,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相继发现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战国早期中山鲜虞贵墓葬、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以及大小百余座平民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套。文章以其中带有男性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相继发现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战国早期中山鲜虞贵墓葬、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以及大小百余座平民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套。文章以其中带有男性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线稿绘制、同类比较等方法,揭示战国中山国中下层平民男子服饰款式特征。研究发现,在中山国存续的118年间,男子服饰从早期的单一胡服向后期的“角色化、等级化、中原化”发展,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礼乐制度。这一结果为后期研究中山国与周围各诸侯国之间的服饰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中山国 男子服饰 男子发式 青铜器 陶器 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与动画中的静帧画面:一种深邃的审美意涵与对超验主义的表述
8
作者 王霞霞 魏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电影与动画的成立依赖着人类视觉中的视觉暂留特性,即人的眼睛看到单帧画面后,这一图像不会立即从人的感知中消失,而是会持续约0.34秒。利用这一原理,电影艺术与动画艺术可以通过把连续的刺激、反应、行动与再刺激等过程分解后,画成许... 电影与动画的成立依赖着人类视觉中的视觉暂留特性,即人的眼睛看到单帧画面后,这一图像不会立即从人的感知中消失,而是会持续约0.34秒。利用这一原理,电影艺术与动画艺术可以通过把连续的刺激、反应、行动与再刺激等过程分解后,画成许多动作瞬间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在时间上持续的画面进行表达。尤其是对于动画艺术来说,将复杂的表情、动作、变化包含的事件依照时间顺序分解为连续变化的图画再加以串联,构成了这一艺术基础性的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暂留 过程分解 超验主义 人的眼睛 人类视觉 动画艺术 摄影机 人的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镇系列水彩创作研究——以大圩古镇为例
9
作者 靳小航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2期65-67,共3页
古镇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古镇往往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地域变迁的重要依据。桂林历史悠久的古镇建筑群坐落在甲天下的山水风光之中,山水和建筑形成... 古镇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古镇往往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地域变迁的重要依据。桂林历史悠久的古镇建筑群坐落在甲天下的山水风光之中,山水和建筑形成了美好的画卷。该文以大圩古镇为例,基于大圩古镇的审美特征,研究古镇题材的绘画作品,并从素材收集、构图、色彩运用、材料运用等方面探索以古镇文化为题材的水彩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水彩 创作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