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体、风格与意蕴: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多维解析
1
作者 赵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4-88,共5页
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视听语言的核心要素,其设定构成多维度的文化符号系统:既承载着视觉符号的表层编码,更内蕴着民族地域文化基因与时代及更深图谱的深层解码。角色造型的设定需要考虑包括形体设计、风格特征、意蕴等多种因素。形体... 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视听语言的核心要素,其设定构成多维度的文化符号系统:既承载着视觉符号的表层编码,更内蕴着民族地域文化基因与时代及更深图谱的深层解码。角色造型的设定需要考虑包括形体设计、风格特征、意蕴等多种因素。形体设计往往受性格、比例和服饰等影响。它通过几何形态、比例关系与材质细节,实现了角色性格的符号化转译。风格特征上,写实化风格在“形神之辩”中融合克拉考尔写实理论与东方写意美学,奇幻化风格借赛博解构重构神话原型,装饰化风格以数字技术激活传统纹样叙事潜能。意蕴层面,造型设计复现民族特色、彰显现实抗争精神、贯注人本思考。面向未来,国产动画需深化文化符号的现代解构,在技术与叙事平衡中构建独特美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 角色造型 风格特征 形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皇原村色织土布织造技艺及其当代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珍 李宏复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的地域特质,使其形成了鲜明的文化标识。为深入挖掘赞皇原村色织土布文化的区域协同价值,探索中国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的当代转化路径,采用文献考辨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民间织造技艺的历史演进维度,揭示该土布... 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的地域特质,使其形成了鲜明的文化标识。为深入挖掘赞皇原村色织土布文化的区域协同价值,探索中国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的当代转化路径,采用文献考辨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民间织造技艺的历史演进维度,揭示该土布的文化基因,并梳理其在当代传承中面临的挑战及价值转化策略。研究发现,原村土布因其原生态的工艺体系与独特的手工技艺,使其具有文化载体、工艺典范、生态实践、美学演绎多重艺术价值;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可通过技艺传播、实践体验、产品创新等模块的多维建构,实现其当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村土布 织造技艺 当代价值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外狂徒:保罗·克莱利与1920年代哈尔滨电影审查的建立
3
作者 付永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5,共7页
美国国务院中央机密文件等,特别是美国驻哈尔滨领事乔治·翰森(George.C.Hanson)向美国国务院汇报的信件,是考察影片《柯尼洛夫》影片在哈尔滨制作和上映引起的电影审查纠纷的重要原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发现,美国驻哈尔滨领事... 美国国务院中央机密文件等,特别是美国驻哈尔滨领事乔治·翰森(George.C.Hanson)向美国国务院汇报的信件,是考察影片《柯尼洛夫》影片在哈尔滨制作和上映引起的电影审查纠纷的重要原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发现,美国驻哈尔滨领事对影片审查的态度是由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实施的困境所决定的。《柯尼洛夫》影片的制作和上映是哈尔滨地区电影审查制度实践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克莱利 《柯尼洛夫》 民国电影审查 治外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中纤维材料的造型设计--评《服装造型设计》(第3版)
4
作者 高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自然界有万千种形态各异的生命,赋予了世界美丽与多姿。与绝大多数的物种只能保持一种形态和色彩不同,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穿戴不同的服饰以改变自己着装的视觉形象、空间形态及审美效果。作为区别社会人与自然人的重要外在... 自然界有万千种形态各异的生命,赋予了世界美丽与多姿。与绝大多数的物种只能保持一种形态和色彩不同,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穿戴不同的服饰以改变自己着装的视觉形象、空间形态及审美效果。作为区别社会人与自然人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服装造型是设计师用不同的面料与工艺手段,去塑造人与服饰共同发力的立体着装形象。好的服装造型设计能够充分表现出服装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契合穿着者的个性特点。造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装设计作品的成败,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为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造型设计 服装的形式 纤维材料 视觉形象 工艺手段 空间形态 着装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霞霞设计作品精选
5
作者 王霞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43-I004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陈设艺术在绿色环保环境中的应用——以“2021年园林植物功能景观学术研讨会”为例
6
作者 李淑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8-I0009,共2页
植物陈设艺术是指将植物作为装饰元素,与空间中的其他物品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美学和实用性的目的,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期,人们更多地从园艺角度观赏植物,而非将其作为装饰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重植物在室内外环境中的装... 植物陈设艺术是指将植物作为装饰元素,与空间中的其他物品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美学和实用性的目的,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期,人们更多地从园艺角度观赏植物,而非将其作为装饰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重植物在室内外环境中的装饰效果和美学意义,逐渐形成了植物陈设艺术这一概念。现代植物陈设艺术结合了植物学、园艺学和设计美学,即利用植物的生长、形态、颜色和质地等特点,通过艺术性的组合和搭配,达到装饰、景观美化或情感交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园艺学 陈设艺术 室内外环境 观赏植物 装饰元素 绿色环保 设计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纯电影”新论:从中国电影史上戏剧与电影关系出发的考察
7
作者 魏容 王霞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非纯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巴赞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有所改编的电影作品称为“非纯电影”,并在艺术地位上给予了它们积极的辩护。^([1])巴赞的这一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非纯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巴赞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有所改编的电影作品称为“非纯电影”,并在艺术地位上给予了它们积极的辩护。^([1])巴赞的这一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和艺术规律形成提供了全新视角。从“非纯电影”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史中的戏剧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在中国电影早期阶段,戏剧与电影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中国电影在诞生之初被认为吸收借鉴了诸多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史 电影理论家 纯电影 中国传统戏曲 电影作品 中国早期电影 文学原著 巴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的织物复杂纹理疵点分割方法
8
作者 朱琳 马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针对织物复杂纹理表面疵点分割难题,现有自动化检测方法在计算复杂度、分割精度及实时性方面仍有待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的方法。通过图像增强技术提升织物复杂纹理图像的清晰度,采用显著区域提取方法定位疵... 针对织物复杂纹理表面疵点分割难题,现有自动化检测方法在计算复杂度、分割精度及实时性方面仍有待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的方法。通过图像增强技术提升织物复杂纹理图像的清晰度,采用显著区域提取方法定位疵点候选区域,构建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利用语义信息准确分割疵点。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在平均召回面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证明了所研究方法在疵点分割任务上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 织物纹理 疵点 图像增强技术 显著区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标本研究看晚清时期女服二十四孝情境纹样的教化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珍 刘瑞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59,共7页
文章以王金华、王小潇两位收藏家的代表性二十四孝情境纹服饰为研究样本,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晚清时期汉族女德教化的物质形态。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是对唐、宋... 文章以王金华、王小潇两位收藏家的代表性二十四孝情境纹服饰为研究样本,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晚清时期汉族女德教化的物质形态。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是对唐、宋、元、明等时期不同二十四孝故事的发展性继承,此时期的二十四孝纹样已成为一种“孝文化符号”,其“情境式”的表现形式成为这个时代女德教化的教科书。三件标本为解读晚清时期孝文化形态提供了生动的实证,就其所崇尚的中华儒道孝德精神而言,对当今践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孝纹样 女德教化 孝文化符号 中华儒道 孝德精神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农民工用工困境与商业化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寇华男 吕耀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124,共9页
对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建筑行业来讲,农民工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参与方,也是从业人员最多的参与方。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建筑行业受到的冲击日趋严重,一线农民工老龄化不仅是行业问题,也是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 对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建筑行业来讲,农民工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参与方,也是从业人员最多的参与方。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建筑行业受到的冲击日趋严重,一线农民工老龄化不仅是行业问题,也是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用工困境及成因基础上,基于共享经济的视角,提出用新的商业模式解决建筑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用工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建筑 农民工 共享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视觉奇观、场景沉浸与空间赋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米静霞 崔馨月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4-38,共5页
电影《流浪地球2》通过围绕大众审美与心灵体验,采用情绪铺垫、承前启后的“剧透式叙事”框架,让观众带着了解、认知来观看电影。该片通过使用最新的视觉技术和数字技术,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将个性化的艺术美学与智慧化的数字技术巧妙融... 电影《流浪地球2》通过围绕大众审美与心灵体验,采用情绪铺垫、承前启后的“剧透式叙事”框架,让观众带着了解、认知来观看电影。该片通过使用最新的视觉技术和数字技术,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将个性化的艺术美学与智慧化的数字技术巧妙融合,确立了整体视觉概念、美学风格和艺术想象,构建了超经验的科幻视觉图景,在营造沉浸式叙事场景的同时,以多层次叙事架构、引入数字生命的叙事内容,为观众呈现了具有“真实科幻感”的电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想象力 视觉技术 艺术美学 视觉奇观 大众审美 沉浸式 智慧化 心灵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中山国男子服饰考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琳 唐景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80,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相继发现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战国早期中山鲜虞贵墓葬、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以及大小百余座平民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套。文章以其中带有男性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相继发现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战国早期中山鲜虞贵墓葬、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以及大小百余座平民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套。文章以其中带有男性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线稿绘制、同类比较等方法,揭示战国中山国中下层平民男子服饰款式特征。研究发现,在中山国存续的118年间,男子服饰从早期的单一胡服向后期的“角色化、等级化、中原化”发展,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礼乐制度。这一结果为后期研究中山国与周围各诸侯国之间的服饰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中山国 男子服饰 男子发式 青铜器 陶器 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与动画中的静帧画面:一种深邃的审美意涵与对超验主义的表述
13
作者 王霞霞 魏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电影与动画的成立依赖着人类视觉中的视觉暂留特性,即人的眼睛看到单帧画面后,这一图像不会立即从人的感知中消失,而是会持续约0.34秒。利用这一原理,电影艺术与动画艺术可以通过把连续的刺激、反应、行动与再刺激等过程分解后,画成许... 电影与动画的成立依赖着人类视觉中的视觉暂留特性,即人的眼睛看到单帧画面后,这一图像不会立即从人的感知中消失,而是会持续约0.34秒。利用这一原理,电影艺术与动画艺术可以通过把连续的刺激、反应、行动与再刺激等过程分解后,画成许多动作瞬间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在时间上持续的画面进行表达。尤其是对于动画艺术来说,将复杂的表情、动作、变化包含的事件依照时间顺序分解为连续变化的图画再加以串联,构成了这一艺术基础性的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暂留 过程分解 超验主义 人的眼睛 人类视觉 动画艺术 摄影机 人的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