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坤 付鑫垚 +5 位作者 郭彤 张婉月 赵庆生 孔泽娟 程华 宋恒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为了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纯化总三萜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经D101型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层析联用纯化总三萜,结合UHPLC-ESI-MS技术分析三萜成分,并... 为了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纯化总三萜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经D101型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层析联用纯化总三萜,结合UHPLC-ESI-MS技术分析三萜成分,并通过CCK8法、DPPH法和ABTS法对其进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45℃、乙醇浓度75%、液料比35∶1(mL·g^(-1)),此条件下总三萜含量为10.34 mg·g^(-1)。(2)纯化后的Fraction a(Fa)组分纯度为47.98%,提高了3.8倍;从Fa中检测出8种三萜成分,即甘草次酸、黄柏酮、熊果酸、大戟醇、24,25-二氢羊毛甾醇、大豆皂苷B、羊毛甾醇、山楂酸。(3)200μg·mL^(-1)时Fa对肿瘤细胞PC3的抑制率为68.65%,高于5-氟尿嘧啶66.30%;Fa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高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率分别为42.76μg·mL^(-1)和66.24μg·mL^(-1)。该研究为桑树桑黄总三萜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桑黄 三萜 响应面优化 纯化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财经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香美 卢涵 +1 位作者 郝秋娟 张志广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108-111,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以河北经贸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财经背景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探索制订“精食品、懂市场、会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新财经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CBF/DREB1转录因子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霍晨敏 袁敏 +1 位作者 张宝文 王瑞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44,共19页
低温冷害是限制栽培稻地域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以CBF/DREB1为核心的C-重复结合因子-冷调节基因(CBF-COR)途径是水稻适应低温的重要信号传导途径。基于稻属9种植物的全基因测序结果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低温冷害是限制栽培稻地域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以CBF/DREB1为核心的C-重复结合因子-冷调节基因(CBF-COR)途径是水稻适应低温的重要信号传导途径。基于稻属9种植物的全基因测序结果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搜索,共鉴定出71个CBF/DREB1基因序列。所有基因均无内含子,由单个外显子组成。大部分DREB1s呈弱酸性,所有DREB1s亲水性平均值<0。进化树分析进一步将其分为3个组:DREB1A/1B/1H、DREB1C/1E/1F/1G和DREB1D/1I/1J,各组成员除AP2保守结构域和侧翼序列外,其他保守基序组成差别较大。适应性进化分析粳亚种和其他水稻的直系同源基因对,发现OsDREB1A/ObDREB1A、OsDREB1D/OnDREB1D、OsDREB1I/OsIDREB1I和OsDREB1J/OsIDREB1J四对基因非同义替换/同义替换(Ka/Ks)值均>1,受到正选择压力。旁系同源基因之间启动子顺式元件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直系同源基因的启动子顺式元件种类和数量很相似。对日本晴、93-11和东乡野生稻7 d幼苗4℃冷处理2 h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早期冷响应基因可分为激活型(DREB1A/1B/1C/1E/1F/1G/1H)和抑制型(DREB1D/1I/1J)。在日本晴、93-11和东乡野生稻冷激活型基因中,DREB1B/1G/1H均是冷处理后响应最快的一级冷响应因子,且启动子均含有至少一个拷贝的CAMTA转录因子结合元件CM2(CCGCGT)。OrDREB1B/1C/1E/1F/1G/1H在东乡野生稻4℃冷处理4 h后的表达量均高于栽培稻同源基因的表达量。9种稻属植物的CBF/DREB1基因亚家族的分子进化分析结果为低温抗性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CBF/DREB1 保守基序 选择压力 启动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微生物群落的构建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依 刘敬科 +3 位作者 刘俊利 刘恩魁 冀彦忠 生庆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9,共7页
发酵食品利用传统发酵剂中关键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形成独特的风味与滋味,但开放的生产环境和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原料中含有大量不可控的微生物,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产品批次稳定性差等问题。合成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遗传背景清晰的微生物构成... 发酵食品利用传统发酵剂中关键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形成独特的风味与滋味,但开放的生产环境和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原料中含有大量不可控的微生物,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产品批次稳定性差等问题。合成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遗传背景清晰的微生物构成的人工系统,具有复杂度低、可控性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因此对微生物群落进行人工改造,构建组成简单、稳定性强的微生物群落至关重要。该综述重点阐述合成微生物群落的概念、构建原则及构建方法,并且总结概括其近几年在发酵食品的应用,旨在为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领域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揭示核心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并构建合成微生物群落,可在发酵食品中实现从天然发酵到可控发酵转化,对发酵食品生产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微生物群落 发酵食品 微生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多酚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刘坤 张婉月 +3 位作者 李会宣 赵庆生 孔泽娟 程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87-1796,共10页
研究树舌灵芝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鉴定其多酚类成分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首先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树舌灵芝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UHPLC-ESI-MS技术鉴定其主要多酚类成分,对7株树舌灵芝... 研究树舌灵芝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鉴定其多酚类成分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首先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树舌灵芝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UHPLC-ESI-MS技术鉴定其主要多酚类成分,对7株树舌灵芝进行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ABTS、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测定以及脂质过氧化物抑制活性测定,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树舌灵芝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浓度68%、超声时间45 min及超声温度50℃,此条件下总多酚含量为8.77±0.27 mg/g;鉴定出29个多酚类化合物;测定的7株树舌灵芝中,样品7抗氧化活性表现最佳: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的IC_(50)为39.36、101.28μg/m L,FRAP值为0.54 mmo L Trolox/mg,200μg/m L时脂质过氧化抑制率为47.51%,但显著低于阳性对照V_(C)(P<0.05);总多酚与总黄酮强相关(r=0.842),且与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FRAP及脂质过氧化抑制力显著正相关(r=0.932~0.966),总黄酮仅与FRAP强相关(r=0.942)。本研究为树舌灵芝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舌灵芝 抗氧化 总多酚 总黄酮 UHPLC-E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OrCaM/OrCML基因家族鉴定与冷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
6
作者 霍晨敏 许天运 +1 位作者 王娇 周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7,共12页
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优于栽培稻,具有丰富的抗冷基因资源.本研究对东乡野生稻OrCaM/OrCM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理化性质分析,并探究家族成员冷胁迫后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东乡野生稻中有40个OrCaM/OrCML家族成员,在系统进化... 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优于栽培稻,具有丰富的抗冷基因资源.本研究对东乡野生稻OrCaM/OrCM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理化性质分析,并探究家族成员冷胁迫后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东乡野生稻中有40个OrCaM/OrCML家族成员,在系统进化树中分布于亚组Ⅰ~Ⅶ.各组成员除EF手单元,无其他已知功能的结构域.OrCaM/OrCML基因的启动子顺式元件种类和数量不同,笔者研究了14个具有CRT/DRE或CM2顺式元件的OrCaM/OrCML基因对冷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OrCML1、OrCML6和OrCML18属于冷胁迫后激活最快的3个基因.本结果对于研究OrCaM/OrCML基因家族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钙调蛋白/类钙调蛋白 保守基序 EF手单元 启动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抑菌保鲜膜及其在水产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士豪 窦梦思 +2 位作者 巨浩羽 曹倩倩 刘晓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5,共7页
可食性保鲜膜因原料来源安全、可降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添加了活性抑菌成分的可食性抑菌保鲜膜能有效缓解产品的水分流失和氧化劣变,对有害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水产品在我国居民食品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捕捞后高效保鲜是影响... 可食性保鲜膜因原料来源安全、可降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添加了活性抑菌成分的可食性抑菌保鲜膜能有效缓解产品的水分流失和氧化劣变,对有害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水产品在我国居民食品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捕捞后高效保鲜是影响其食用安全性的首要因素。为推动可食性抑菌保鲜膜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同时为水产品保藏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从成膜基质、抗菌活性成分的抑菌作用和物理阻隔三方面介绍可食性抑菌保鲜膜的抑菌机制,从湿法制膜和干法制膜2种成膜工艺及可食性抑菌保鲜膜在水产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市场现状等方面展开综述,指出可食性抑菌保鲜膜作为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在商业化应用上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要实现其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 保鲜 抑菌 水产品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杂粮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凯 刘晶 +2 位作者 刘敬科 张佳丽 生庆海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粮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深受人们喜爱,并对预防各类癌症、肿瘤、慢性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杂粮加工特性差等问题制约了杂粮产业的发展。超微粉碎作为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可有效降低杂粮粉体粒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粮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深受人们喜爱,并对预防各类癌症、肿瘤、慢性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杂粮加工特性差等问题制约了杂粮产业的发展。超微粉碎作为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可有效降低杂粮粉体粒径、提升加工适应性、改善加工制品口感。本文阐述了超微粉碎对杂粮淀粉、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影响,超微粉碎对杂粮结晶特性、水合特性、糊化特性、流动性等理化性质的调控机制;总结了杂粮超微粉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与杂粮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杂粮 理化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的物质基础及其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悦 纪锡伟 +4 位作者 康志远 薛玉玲 彭丽萍 王世杰 卢涵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6-385,共10页
后生元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他成分的制剂,包括代谢产物和菌体成分。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在稳定性、安全性、标准化和应用范围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因此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后生元的主要物质基础,按照... 后生元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他成分的制剂,包括代谢产物和菌体成分。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在稳定性、安全性、标准化和应用范围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因此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后生元的主要物质基础,按照胞内代谢物、胞外代谢物及菌体成分分类,简述了肽类和蛋白质、胞外多糖、有机酸、短链脂肪酸、磷壁酸等成分的功能特性,同时从菌株类型、培养条件及灭活方式3个方面讨论了对后生元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后生元物质基础,重点阐述了后生元的5种免疫调节机制。该文将为后生元后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物质基础 生物活性 影响因素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干燥方式对花生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永康 王茜 +2 位作者 巨浩羽 王玮娜 王晓东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目的]确定花生适宜的机械干燥技术。[方法]以新鲜花生为原料,采用热泵干燥(HPD)、远红外干燥(FID)、电加热干燥(EHD)、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FI-HPD)及自然晾晒(ND)5种干燥方式对花生进行干燥,对比不同干燥方式对花生干燥时间、单位能耗... [目的]确定花生适宜的机械干燥技术。[方法]以新鲜花生为原料,采用热泵干燥(HPD)、远红外干燥(FID)、电加热干燥(EHD)、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FI-HPD)及自然晾晒(ND)5种干燥方式对花生进行干燥,对比不同干燥方式对花生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干燥速率、营养品质、色泽、质构、发芽率的影响。[结果]在4种机械干燥过程中,花生的水分比、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小,干燥过程均为降速干燥,其中FI-HPD组的干燥时间最短,单位能耗最低。干燥方式对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4种机械干燥后,EHD和FI-HPD组花生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油酸含量较低。干燥方式对花生的色泽、硬度、黏附性也有显著影响(P<0.05)。机械干燥后,花生的酸价为0.75~2.00 mg/g,过氧化值为0.03~0.14 mg/g,符合国家标准。4种机械干燥后,花生的发芽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FI-HPD组的花生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最多,HPD和FID组的发芽指数均>90%。[结论]FI-HPD适用于食用花生干燥加工,HPD和EHD适用于花生种子干燥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干燥方式 干燥特性 营养品质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克鲁维酵母对低盐发酵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鑫洋 张香美 +3 位作者 康晶 侯玥 褚素乔 姚慧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为改善低盐发酵香肠的品质,该研究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B3接种至植物乳植杆菌Z43低盐发酵香肠中,探究不同比例马克斯克鲁维酵母B3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测定发酵香肠的pH值、色差、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 为改善低盐发酵香肠的品质,该研究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B3接种至植物乳植杆菌Z43低盐发酵香肠中,探究不同比例马克斯克鲁维酵母B3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测定发酵香肠的pH值、色差、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肠杆菌、脂肪酸组成,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与曼特尔检验确定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接种量、理化指标与发酵香肠感官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接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可以提高发酵香肠终pH值,降低TVB-N值,抑制肠杆菌增殖,改善脂肪酸组成。其中植物乳植杆菌Z43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B3以1∶1比例复配(植物乳植杆菌Z43接种量为1×10^(7) CFU/g)的C组发酵香肠感官评价最优,在改善发酵香肠质构与提高色度值方面效果最佳,TVB-N值(13.65 mg/100 g)显著低于仅接种植物乳植杆菌Z43的CK组,反亚油酸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CK组以及菌株Z43与B3以4∶1和2∶1比例接种的A、B组发酵香肠。曼特尔检验结果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接种量与感官评价体系中气味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总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将植物乳植杆菌Z43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B3以1∶1比例接种可以有效改善发酵香肠的品质,该结果可以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低盐发酵香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发酵香肠 感官品质 曼特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及模仿葡萄球菌对发酵鱼肉糜质构及持水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锡伟 卢涵 +3 位作者 张香美 范鑫洋 刘程鹏 车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9-256,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发酵鱼肉糜蛋白理化特性与质构、持水力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发酵鱼肉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该文测定了接种植物乳杆菌及模仿葡萄球菌后鲤鱼鱼肉糜在发酵及干燥后熟期间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 为进一步了解发酵鱼肉糜蛋白理化特性与质构、持水力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发酵鱼肉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该文测定了接种植物乳杆菌及模仿葡萄球菌后鲤鱼鱼肉糜在发酵及干燥后熟期间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SDS-PAGE、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及二硫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表面疏水性、质构(硬度、弹性、胶着性、咀嚼性)及持水力(离心损失)随时间的变化,并与自然发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发酵及干燥后熟期间,接种发酵组鱼肉糜的pH值、TBARS、TVB-N值显著低于自然发酵组,SDS-PAGE结果显示接种发酵组的肌球蛋白重链降解程度低于自然发酵组,而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二硫键含量以及表面疏水性显著高于自然发酵组,同时接种发酵组鱼肉糜具有较高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以及较低的离心损失。这说明接种发酵能够抑制鱼肉糜的蛋白氧化、降解及脂肪酸败,提高其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二硫键含量,从而提升发酵鱼肉糜的质构及持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鱼肉糜 接种发酵 蛋白 质构 持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可视化模型分析低盐发酵香肠风味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鑫洋 张香美 +3 位作者 侯玥 臧梦玉 赵朝霞 刘程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331,共8页
利用多元可视化模型揭示低盐发酵香肠风味成分变化规律。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低盐香肠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建立多元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在低盐香肠发酵... 利用多元可视化模型揭示低盐发酵香肠风味成分变化规律。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低盐香肠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建立多元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在低盐香肠发酵过程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模型(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筛选出11种特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乙酸乙酯二聚体与2,6-二甲基吡嗪二聚体等特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不同发酵阶段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出,3-羟基-2-丁酮和异丁醇二聚体分别为1、2 d低盐发酵香肠特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6二甲基吡嗪二聚体、丁酸乙酯单体、醋酸等是3 d低盐发酵香肠的特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此结果可为利用多元可视化模型更直观、全面地展现发酵过程中风味特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感官品质 曼特尔检验 正交偏最小二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组分对面筋网络及面团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雪艳 刘敬科 +5 位作者 李朋亮 赵巍 张晓頔 杨欢 生庆海 张爱霞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4-413,共10页
小麦粉与水混合搅拌形成的面团是面制品加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加工产品的品质。面团是由多种食品组分通过复杂相互作用形成的分散体系,其稳定性受到面筋网络结构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形成面筋的小麦蛋白组分构成与面筋网络及面团加工品... 小麦粉与水混合搅拌形成的面团是面制品加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加工产品的品质。面团是由多种食品组分通过复杂相互作用形成的分散体系,其稳定性受到面筋网络结构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形成面筋的小麦蛋白组分构成与面筋网络及面团加工品质的密切关系,谷蛋白和醇溶蛋白通过二硫键相连形成面筋网络,是影响面团粘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淀粉作为面筋网络的重要填充物质,保持面团形态的完整性;脂类具有提高面团柔软性的作用;糖类增强了面团的抗剪切性,延缓产品老化,改善产品品质;酚类、酶类、无机盐及水分等其它食品组分也会对面筋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通过阐述各食品组分对面筋网络及面团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面制品加工中提高面团加工适应性、改善产品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团 小麦蛋白 面筋网络 淀粉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生物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贾艳菊 代玲 张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4,共4页
用MTT法观察龙葵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TUNEL染色法检测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PCNA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浓度为100μg/mL~8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 用MTT法观察龙葵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TUNEL染色法检测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PCNA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浓度为100μg/mL~8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TUNEL染色结果提示4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处理HeLa细胞48 h后,能够诱导更多的细胞出现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4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处理HeLa细胞48 h后,会使HeLa细胞中PCNA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龙葵生物碱在体外具显著抗宫颈癌活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更多的细胞出现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生物碱 MTT TUNEL染色 PCNA 突变型P53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熟期短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增然 张光一 +2 位作者 鞠国泉 冉会来 蔡亚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86,共4页
借助质粒pBluescriptM13-,以淀粉酶基因(AMY)为筛选标记构建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ILV2)的重组整合质粒pMGI。用重组质粒pMGI所含ilv2∷AMY嵌合基因片段转化工业酿酒酵母菌Sc11,获得转化子(Sc11-ilv)。Sc-11-ilv不含细菌载体序列和酵母抗... 借助质粒pBluescriptM13-,以淀粉酶基因(AMY)为筛选标记构建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ILV2)的重组整合质粒pMGI。用重组质粒pMGI所含ilv2∷AMY嵌合基因片段转化工业酿酒酵母菌Sc11,获得转化子(Sc11-ilv)。Sc-11-ilv不含细菌载体序列和酵母抗药性标记,所表达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降低30%;模拟发酵实验表明Sc11-ilv发酵液的双乙酰含量降低70%,Sc11-ilv发酵性能保持不变,遗传稳定性为100%,可以比较安全地用于啤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酿酒酵母菌 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ILV2) 基因破坏 双乙酰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叶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敬 尤颖 +1 位作者 赵庆生 周佳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44-352,共9页
连翘叶富含连翘苷、连翘脂苷A、连翘脂素、芦丁等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其中连翘酯苷等成分已证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连翘叶的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连翘叶主要化学成分的... 连翘叶富含连翘苷、连翘脂苷A、连翘脂素、芦丁等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其中连翘酯苷等成分已证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连翘叶的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连翘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理功效,并阐述了连翘叶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为连翘叶在食品、功能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连翘叶提取物 活性成分 药理功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海泉 符晓棠 +1 位作者 张里占 郎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69-74,共6页
详细论述了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生物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发展 前景 现状 生物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果蔬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及对高血压的保健功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雅坤 刘宁 +4 位作者 郝东旭 郝秋娟 胡景辉 李树仁 孙丽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12-420,共9页
果蔬生物活性物质是指果蔬中含有的可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本研究综述了几种特色果蔬的食用营养成分及药用保健成分概况,指出了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同时阐述了生物活性物质... 果蔬生物活性物质是指果蔬中含有的可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本研究综述了几种特色果蔬的食用营养成分及药用保健成分概况,指出了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同时阐述了生物活性物质在保健功效中的作用,以期为果蔬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防治高血压及其他疾病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生物活性物质 高血压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10个小麦品种理化特性及其面条品质研究
20
作者 吕锐 张依 +2 位作者 张晓頔 刘敬科 生庆海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以石家庄地区种植的10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小麦粉物化指标和面条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其物化品质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冀麦U80、藁优2018、冀麦765及中麦886四种小麦粉品质较好,其制作的面条... 以石家庄地区种植的10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小麦粉物化指标和面条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其物化品质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冀麦U80、藁优2018、冀麦765及中麦886四种小麦粉品质较好,其制作的面条具有较好的质地和口感。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小麦粉持水力、吸水率与面条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面条质构指标及感官评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弱化度与面条品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面条感官评价与峰值粘度、衰减值,面条硬度、内聚性、咀嚼性,L^(*)值、a^(*)值、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可为石家庄地区小麦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地区小麦品种 小麦粉品质 面条品质 物化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