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法的哲学架构及其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建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中国传统法有着自身卓然独具的思想世界。传统法在历史演进中保持了自身"实践本体"的基本立场,建构了"实践主义"的法哲学风格;而以"实践本体"为依托,中国传统法充分显示了自身的辩证法风貌,这是一种实践... 中国传统法有着自身卓然独具的思想世界。传统法在历史演进中保持了自身"实践本体"的基本立场,建构了"实践主义"的法哲学风格;而以"实践本体"为依托,中国传统法充分显示了自身的辩证法风貌,这是一种实践论和生存论意义上的辩证法,它趋向于实践智慧的至高境界;实践面向的传统法内在地蕴含了"彻底经验主义"的立场,这是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法的实践智慧和合理性问题的基本切入点;同时在传统法中也存在"法律实质主义"的思想倾向,虽然它有着自身的问题和缺憾,但同样需要认真对待。基于"实践主义"的法哲学立场,实现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谋划新法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 创造性转化 实践智慧 合理性 中华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法治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武树臣 武建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9,共10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新时代,我们要注意避免法治建设中的"西化"思想倾向,同时要慎重而合理地对待法治发展中的道德合理性;要树立法治类型学的思维,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中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新时代,我们要注意避免法治建设中的"西化"思想倾向,同时要慎重而合理地对待法治发展中的道德合理性;要树立法治类型学的思维,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中国法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一种"构造主义"的发展模式,它对中国法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型法治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忽略了中国自身的传统元素,遮蔽了民间社会的法治功能,这是需要认真反思的。实践性法治发展观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要求,它有着多方面的理论支撑,实现了法治思维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合理性 法治类型学 法治构造主义 实践性法治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