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变、差异及空间收敛性
1
作者 高星 郭忠元 +2 位作者 赵美冉 李桂君 王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90-3805,共16页
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并实现收敛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03—2021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其后,采用地理信息分析、核密度估计、二阶泰尔指数重点考察了该效率值的时空演变... 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并实现收敛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03—2021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其后,采用地理信息分析、核密度估计、二阶泰尔指数重点考察了该效率值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区域差异,并利用空间β收敛模型检验了269个城市、东、中、西部和23个省(自治区)的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1)269个城市及东、中、西部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均值都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时序特征;空间上各时期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格局,晋冀鲁豫四省为低值集聚区,东南沿海为高值集聚区;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格局具备相对稳定性。(2)效率值存在极化特征和梯度特征,研究期内269个城市及东、中、西部效率值的内部绝对差异均有扩大趋势,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省内差异水平提高。(3)在考虑空间外溢性的情况下,269个城市及东、中、西部均存在显著的(绝对/条件)β收敛特征,收敛幅度次序为东部>西部>中部,269个城市的收敛幅度介于中部和西部之间。而各省(自治区)也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显著的(绝对/条件)β收敛趋势,但收敛周期差异较大。此外,研究发现条件β收敛的周期短于绝对β收敛,理论上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将率先收敛至自身的稳态均衡水平。上述发现为系统清晰地了解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提供了支撑,可为缩减效率的不平衡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发展效率 时空格局 β收敛性 动态演变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地最佳阈值法的优化及城市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以白洋淀流域为例
2
作者 高星 郭忠元 +2 位作者 王千 李桂君 申伟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科学提取城市建成区信息并探究其扩张的时空特征,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优化局地最佳阈值法的基础上,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PANNDA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系列数据定量提取了白洋淀流域城市建成区信息... 科学提取城市建成区信息并探究其扩张的时空特征,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优化局地最佳阈值法的基础上,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PANNDA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系列数据定量提取了白洋淀流域城市建成区信息,其后运用城市扩张指数和景观指数分析了白洋淀流域30年间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运用优化后的局地最佳阈值法成功提取了流域内城市各期建成区的数据,经验证该方法较优化前具有更优的适用性。研究期间白洋淀流域城市建成区扩张显著,增长率达154.48%;流域内35个城市的建成区呈现出较大的规模异质性。时序特征上,建成区扩张总体呈现加速趋势,流域内各城市的建成区扩张速度差距趋于增大;空间特征上,“正定—涿州”线左侧建成区扩张态势低于右侧区域;以莲池区、竞秀区、高碑店市等为代表的市辖区或县级市扩张态势较强。基于景观指数结果,建成区扩张过程呈现“分散-融合”的空间特征,建成区边界呈现“规整-复杂-规整”的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区 局地最佳阈值法 夜间灯光 时空特征 白洋淀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基于人口与经济的考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立硕 宋晓宇 +1 位作者 郭亚南 檀德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71,共8页
为了探讨水资源刚性约束对京津冀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及适配性。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前提,基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构建水资源承载力估算模型;运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逐一甄别水资源敏感性因素设定多情景,模拟京津冀地区2030... 为了探讨水资源刚性约束对京津冀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及适配性。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前提,基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构建水资源承载力估算模型;运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逐一甄别水资源敏感性因素设定多情景,模拟京津冀地区2030年有限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在给定有限水资源条件下,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均GDP的变动对可承载人口规模变动最具敏感性。(2)无论对于京津冀地区整体还是北京市单一地区,在较高的情景标准下,给定的水资源刚性约束均可承载较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3)基于当前“硬指标”——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水资源刚性约束与承载规模的适配性略显松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认识水资源刚性约束的作用,对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具有现实意义;为收缩调整水资源刚性约束“硬指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承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 情景模拟 人口规模 经济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