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污染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纯 张若鸿 +5 位作者 李晓然 王晓芳 刘绍军 杨洋 崔生辉 郭云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菌学分析手册、美国农业部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pp.)的检测方法,对从河北省6个主要果蔬种植基地采集的5种蔬菜和4种水果(共27000份)进行李斯特氏菌定性检测,采用GB 4789.30-2016中的平板计数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Listeria marthii(0.41%)、Listeria thailandensis(0.25%)和Listeria fleischmannii(0.17%)3种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其他近年新发现的12种李斯特氏菌(Listeria newyorkensis、Listeria floridensis、Listeria rocourtiae、Listeria weihenstephanensis、Listeria valentina、Listeria aquatica、Listeria riparia、Listeria cornellensis、Listeria grandensis、Listeria booriae、Listeria costaricensis和Listeria goaensis)存在于不同田间果蔬中。定量分析发现,多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为0~100 CFU·g^(-1)。本研究首次针对新型李斯特氏菌在田间果蔬中进行了大范围的污染分布研究,发现不同的新型李斯特氏菌存在于不同的田间果蔬中,传统李斯特氏菌在田间果蔬中的污染风险依旧存在,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传播奠定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李斯特氏菌 果蔬 田间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中果香硫醇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子怡 吕晓彤 侍朋宝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9,共10页
果香硫醇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和较低阈值的硫醇类化合物,能赋予葡萄酒独特的果香香气,对葡萄酒的风味和质量具有一定影响。果香硫醇3-巯基己醇(3MH)、3-巯基己醇乙酸(3MHA)和4-甲基-4-巯基-2-戊酮(4MMP)是葡萄酒中主要的芳香化合物,具有... 果香硫醇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和较低阈值的硫醇类化合物,能赋予葡萄酒独特的果香香气,对葡萄酒的风味和质量具有一定影响。果香硫醇3-巯基己醇(3MH)、3-巯基己醇乙酸(3MHA)和4-甲基-4-巯基-2-戊酮(4MMP)是葡萄酒中主要的芳香化合物,具有热带风味,它们由酵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从不同前体物质释放出来。本文对葡萄酒中果香硫醇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主要总结了果香硫醇形成的3种途径及影响果香硫醇生成的葡萄品种、栽培措施及酿造工艺技术等。本文可为葡萄酒生产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也可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果香硫醇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糊化板栗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3
作者 张希讯 文茜 +2 位作者 刘畅 沈芳 刘素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研究预糊化板栗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对消化性的影响,以燕山板栗为原料,利用压热处理制备低消化率的预糊化板栗淀粉。分别考察不同压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对SDS和RS总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 为研究预糊化板栗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对消化性的影响,以燕山板栗为原料,利用压热处理制备低消化率的预糊化板栗淀粉。分别考察不同压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对SDS和RS总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低消化率的预糊化板栗淀粉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125℃,时间60 min,淀粉的质量分数26.1%,该条件下SDS和RS的质量分数为74.89%,基本符合预测值(76.44%)。并采用SEM、FTIR和RVA表征压热处理前后板栗淀粉的结构特性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压热处理后板栗淀粉失去原有的颗粒形貌,短程有序性和双螺旋结构含量增大,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提高,压热改性对板栗淀粉的结构和糊化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淀粉 压热处理 预糊化淀粉 响应面法 抗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虫草废弃培养料及葛根蒸馏酒发酵工艺优化和品质分析
4
作者 张紫薇 林童 +4 位作者 刘磊 石若琳 乔梦莹 解春艳 侍朋宝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202,共5页
该研究以高粱、葛根、北虫草废弃培养料及稻壳为原料发酵制备一款蒸馏酒,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北虫草废弃培养料及葛根蒸馏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原料总质... 该研究以高粱、葛根、北虫草废弃培养料及稻壳为原料发酵制备一款蒸馏酒,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北虫草废弃培养料及葛根蒸馏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原料总质量450 g(高粱添加量20%、葛根添加量13%、稻壳添加量41%、北虫草废弃培养料添加量26%),酵母接种量0.5%,水添加量300 m L。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蒸馏酒香味浓郁、口感醇厚、风味独特,其感官评分为86.87分,酒精度为47%vol,总酯含量为2.47 g/L,总酸含量为0.47 g/L,pH值为4.20,甲醇含量为0.58 g/L,其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此款蒸馏酒为实现北虫草废弃培养料的多元利用、丰富酒类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北虫草废弃培养料 响应面法 蒸馏酒 感官评分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和消化性的影响
5
作者 文茜 张希讯 +1 位作者 刘畅 沈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36-241,共6页
为探究微波在高功率(800 W)和较长时间(150 s)下处理不同含水量的板栗淀粉对其结构特性、理化特性及消化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板栗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淀粉... 为探究微波在高功率(800 W)和较长时间(150 s)下处理不同含水量的板栗淀粉对其结构特性、理化特性及消化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板栗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淀粉表面破损,出现凹陷,淀粉的粒径增加,且结晶度经微波处理后显著降低。当含水量≤45%时,微波处理使淀粉的结晶度、有序性和消化性随含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当含水量≥55%时,淀粉结构被破坏,其结晶度和有序性显著降低;微波处理使直链淀粉降低,淀粉热糊稳定性增加,冷糊稳定性变差,老化程度提高;板栗原淀粉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为78.4%,经微波处理后,发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RS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在含水量为45%时,RS含量最高为66.8%。表明微波处理对板栗淀粉的结构、理化和消化特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淀粉 微波处理 结构特性 理化特性 体外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燕涛 赵谋明 李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111,共5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一种强有力的模拟工具,主要利用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流体流动。文中结合具体实例,概括了近年来CFD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在食品工业常用的几种CFD软件,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然生物活性抗李斯特氏菌的蔬菜沙拉酱开发
7
作者 王晓芳 张若鸿 +5 位作者 王美娇 王纯 刘绍军 杨洋 崔生辉 郭云昌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62,I0001-I0008,共23页
为开发一种抗李斯特氏菌的蔬菜沙拉酱,本研究以石榴皮、木槿花萼、牛至等植物天然活性产物为材料,分别利用体外抗菌试验(10^(8)CFU·mL^(-1))和微生物挑战试验(10^(8)、10^(5)、10^(2)CFU·g^(-1)),评估抗李斯特氏菌沙拉酱与李... 为开发一种抗李斯特氏菌的蔬菜沙拉酱,本研究以石榴皮、木槿花萼、牛至等植物天然活性产物为材料,分别利用体外抗菌试验(10^(8)CFU·mL^(-1))和微生物挑战试验(10^(8)、10^(5)、10^(2)CFU·g^(-1)),评估抗李斯特氏菌沙拉酱与李斯特氏菌和人工染菌蔬菜沙拉混合后静置处理不同时间(30 s、1 min、2 min、3 min、5 min、10 min)的杀菌效果,并与4种市售沙拉酱(丘比、百利、亨氏和冠利)进行比较。采用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中的最可能计数法(MPN)评估沙拉酱的抗李斯特氏菌性能。结果表明,该沙拉酱对81株李斯特氏菌均具有明显灭活作用,其抗菌效果具有污染剂量与处理时间相关性。体外试验证实10^(8)CFU·mL^(-1)李斯特氏菌与1 mL沙拉酱混匀静置30 s,最高残存量160 MPN·mL^(-1),处理1 min可将李斯特氏菌完全灭活;微生物挑战试验证实40 mL沙拉酱与400 g高中低污染浓度(10^(8)、10^(5)、10^(2)CFU·g^(-1))混合蔬菜拌匀处理30 s,最高残存量240 MPN·g^(-1),处理3 min可将李斯特氏菌完全灭活,而4种市售沙拉酱均未展现出抗李斯特氏菌特性。本研究可为确保终端消费环节李斯特氏菌相关食品安全及降低李斯特氏菌病暴发风险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氏菌 沙拉酱 蔬菜 天然产物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成分对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杜连起 李润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9-43,共5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糖、盐和酸对于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糖和酸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遇碘及亚甲基蓝的显色没有影响。随着盐、糖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玉米淀粉磷酸酯的溶...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糖、盐和酸对于不同取代度玉米淀粉磷酸酯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糖和酸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遇碘及亚甲基蓝的显色没有影响。随着盐、糖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玉米淀粉磷酸酯的溶解度减小;膨润力的变化无规律性,即有增有减;透光率增大,但变化幅度不大;随着糖或盐质量分数的增大,其析水率增大,玉米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降低,随着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其析水率降低,其冻融稳定性均不同程度地提高;盐和酸对不同取代度的玉米淀粉磷酸酯冷热粘度差的影响无规律性,而随着糖质量分数的增大,其冷热粘度差逐渐减小,即抗老化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取代度 食品成分 磷酸酯 析水率 盐质 理化性质 质量分数 粘度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多酚提取物对小麦淀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孟凡娜 孙一凡 +3 位作者 刘坡 刘炳浩 王瑞鑫 刘素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8-105,共8页
为探究蓝靛果多酚提取物(Lonicera caerulea berry polyphenol extract,LCBP)对面条品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明确多酚在面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研究了LCBP对小麦淀粉(Wheat starch,WS)的老化性及体外消化性的影响。以未加多酚的... 为探究蓝靛果多酚提取物(Lonicera caerulea berry polyphenol extract,LCBP)对面条品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明确多酚在面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研究了LCBP对小麦淀粉(Wheat starch,WS)的老化性及体外消化性的影响。以未加多酚的面条为对照,研究了多酚对面条品质特征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添加多酚前后的面条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LCBP显著降低了WS的老化性(P<0.05)。与未加LCBP的淀粉组相比,多酚添加量为16%时,淀粉基样品中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降低了46.32%,慢消化淀粉(Slow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分别升高了0.95倍和0.61倍。添加12%多酚的面条感官评分较高(91.83分),表面较光滑、紧实,断条率为5.00%,干物质损失率为9.3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多酚的面条RDS降低了29.52%,SDS和RS含量分别升高了0.22倍和1.32倍,GI值显著下降至54.58(P<0.05)。综上,LCBP有助于抗消化,对降低面条的GI值有促进作用,且多酚添加量不超过12%的情况下可在保持面条风味的同时提高营养价值,这为低GI值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多酚提取物(LCBP) 小麦淀粉(WS) 面条 蒸煮特性 质构特性 消化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合品质特征分析贮藏条件对预制鸡汤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玥 包晓莲 +5 位作者 郭静 孙一凡 孙若男 何大柃 党瑞 刘素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9,共9页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预制鸡汤挥发性成分及品质的变化,对冷藏(4℃,0、2、4、6 d)和常温((25±1)℃,0、12、24、36 h)贮藏的预制鸡汤进行亚硝酸盐含量、过氧化值、脂肪酸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微生物、感官品质、气味测定,并采用...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预制鸡汤挥发性成分及品质的变化,对冷藏(4℃,0、2、4、6 d)和常温((25±1)℃,0、12、24、36 h)贮藏的预制鸡汤进行亚硝酸盐含量、过氧化值、脂肪酸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微生物、感官品质、气味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预制鸡汤的感官评分、氨基酸态氮含量逐渐下降,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人参鸡汤于常温贮藏12 h达到峰值(8.33±0.04)mg/kg、冷藏4 d达到峰值(4.46±0.58)mg/kg,猪肚鸡汤于常温贮藏24 h达到峰值(5.93±0.98)mg/kg、冷藏6 d达到峰值(4.36±0.17)mg/kg,均未超过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限量标准(30 mg/kg)。过氧化值、脂肪酸种类逐渐上升。通过GC-IMS从冷藏和常温贮藏的2种预制鸡汤中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9种醇类、6种酮类、11种醛类、5种酯类、10种其他成分,聚类分析发现,常温贮藏36 h后鸡汤挥发性成分变化明显。(E)-2-辛醛、2-甲基丙醇、乙酸丙酯、苯甲醛、(E)-2-戊醛等刺激性气味成分可作为预制鸡汤贮藏期间腐败变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预制菜 品质特性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腌渍剂腌制黄瓜的工艺研究
11
作者 辛文 刘绍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腌制蔬菜是历史悠久的蔬菜加工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通过不同的腌制工艺,新鲜蔬菜被加工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腌制品,不仅增添了食物的多样性,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传统腌制工艺加工的产品中的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导致... 腌制蔬菜是历史悠久的蔬菜加工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通过不同的腌制工艺,新鲜蔬菜被加工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腌制品,不仅增添了食物的多样性,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传统腌制工艺加工的产品中的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低盐腌制食品相对于高盐腌制食品更健康,然而低盐腌制工艺会导致食品品质下降。该研究基于此,先分析低盐腌制、复合腌渍剂腌制和高盐腌制对黄瓜品质的影响,发现复合腌渍剂腌制在保证腌制黄瓜品质的基础上降低了腌制黄瓜中的盐含量。另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腌渍剂腌制黄瓜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获得最佳复合腌渍剂腌制黄瓜的加工工艺:醋酸添加量1%、甘露醇添加量0.15%、乳酸钙添加量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腌渍剂 黄瓜 加工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朔 许瑞 +1 位作者 刘素稳 杜连起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87-88,共2页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及利用师生互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兴趣,实现良好的...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及利用师生互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兴趣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朔 刘素稳 +2 位作者 周洁芳 邹静 许瑞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1期111-113,共3页
结合学院食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食品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实践教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根据现状提出了未来改革的建议和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更新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弹性制”课程设置及校企合作课程安排;适当开... 结合学院食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食品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实践教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根据现状提出了未来改革的建议和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更新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弹性制”课程设置及校企合作课程安排;适当开设软件应用类课程,并将其与创业创新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际应用技能的同时,不断开拓其就业创业局面。实验教学方面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细化学位论文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食品专业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产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希艳 许瑞 许高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24-325,共2页
在分析畜产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从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畜产品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深入... 在分析畜产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从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畜产品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食品工艺学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军 张建才 李汉臣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5期109-110,113,共3页
根据“食品包装学”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课程内容重组、多样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加强过程考核制度研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性改革,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 根据“食品包装学”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课程内容重组、多样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加强过程考核制度研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性改革,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款小米食品的制作
16
作者 杜连启 《农产品加工》 2013年第11期40-41,共2页
1.小米营养粉(1)工艺流程 小米熟化、大豆熟化去腥→混合磨浆→酶处理→浆渣处理→米豆浆液→胶体磨均质处理→灭菌灭酶→喷雾干燥→过筛→分装→成品。
关键词 小米食品 制作 工艺流程 喷雾干燥 均质处理 混合磨浆 营养粉 胶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皮食品的制作
17
作者 杜连启 《农产品加工》 2013年第6期36-37,共2页
1.西瓜皮果胶(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除水→水解→过滤→脱色→醇析→干燥→包装→成品。(2)操作要点①原料选择及处理。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腐烂的西瓜皮为原料。削去残留的瓜瓤,放入清水中洗尽泥沙、尘土等杂质,捞出沥干明水。... 1.西瓜皮果胶(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除水→水解→过滤→脱色→醇析→干燥→包装→成品。(2)操作要点①原料选择及处理。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腐烂的西瓜皮为原料。削去残留的瓜瓤,放入清水中洗尽泥沙、尘土等杂质,捞出沥干明水。②除水。将洗净的西瓜皮放人蒸笼内蒸30分钟~40分钟,或用100℃蒸汽处理20分钟~25分钟,杀灭果皮中的果胶酶。以瓜皮蒸透变软,有水析出滴下为宜。然后,将瓜皮放入榨汁器或包装袋内压榨,除去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因这些水分中含有糖、无机盐等物质,会影响果胶的提取纯度。③水解。将榨干的原料置于耐腐蚀的容器中,加3倍~4倍的水,加酸调pH值至2左右,然后加热至95℃左右,持续一段时间。操作时要先做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皮 原料选择 制作 食品 果胶酶 工艺流程 蒸汽处理 组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甘薯淀粉类食品加工技术
18
作者 杜连启 《农产品加工》 2012年第5期14-15,共2页
1.甘薯淀粉方便食品(1)工艺流程甘薯淀粉→调浆(大豆蛋白粉)→熟化→成型→微波处理→粉碎→筛分→膨化甘薯淀粉→混料(糖粉、乳粉、食用香精、乳酸钙及溶于少量玉米油中的维生素D)→包装→杀菌→检验→成品。
关键词 甘薯淀粉 食品加工技术 淀粉类 大豆蛋白粉 微波处理 工艺流程 方便食品 食用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玥 张纯 +3 位作者 王润峥 刘素稳 程玉豆 常学东 《河北果树》 2023年第4期6-8,共3页
桃属于季节性水果,一般在夏季上市,为了克服桃上市集中造成的浪费现象,桃加工产业出现并成为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桃属于季节性水果,一般在夏季上市,为了克服桃上市集中造成的浪费现象,桃加工产业出现并成为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在桃护色、去皮、桃制品杀菌、脱水桃制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对桃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桃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 非热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桃加工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纯 李玥 +3 位作者 刘炳浩 刘素稳 程玉豆 常学东 《河北果树》 2022年第4期1-2,共2页
河北省桃树种植广泛且产量较高,桃加工业也有一定规模,桃加工产品有果粒果酱、果脯蜜饯、桃罐头等。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桃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去皮技术、杀菌技术、脱水干燥技术、护色技术、提高产品稳定性技术。在此基础上... 河北省桃树种植广泛且产量较高,桃加工业也有一定规模,桃加工产品有果粒果酱、果脯蜜饯、桃罐头等。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桃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去皮技术、杀菌技术、脱水干燥技术、护色技术、提高产品稳定性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桃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更好地促进河北省桃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技术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