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e/loxP系统的无筛选标记转耐低磷转录因子GmPTF1大豆种质创制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小芳 董秋平 +4 位作者 乔潇 乔亚科 王冰冰 张锴 李桂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3-692,共10页
筛选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植物应用中存在一定潜在安全风险,在转基因植物改良中如何合理消除该基因非常必要。转录因子PTF1具有改善植物在低磷胁迫下吸收磷效率的作用。本研究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Cre/loxPGmPTF1导入大豆品种豫豆22,利用β... 筛选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植物应用中存在一定潜在安全风险,在转基因植物改良中如何合理消除该基因非常必要。转录因子PTF1具有改善植物在低磷胁迫下吸收磷效率的作用。本研究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Cre/loxPGmPTF1导入大豆品种豫豆22,利用β-雌二醇诱导Cre/loxP系统删除筛选标记基因,获得了无筛选标记的转GmPTF1基因大豆。用PCR法扩增删除标记基因后的重组序列并测序显示,筛选标记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已经被完全删除,重组序列中目的基因序列正确并保持了正确开放读码框;loxP位点重组出现一种新的拼接类型,重组后2个loxP序列全部缺失,新重组拼接位点长38 bp,与NCBI数据库的其他序列均无同源性,并且重组涉及2个loxP位点的外侧翼序列,造成Cre/loxP盒上游loxP和下游loxP外侧翼序列部分缺失。经过RT-PCR和Western杂交验证显示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大豆植株中GmPTF1能够正常转录和翻译,在根系、叶片及茎中的GmPTF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对照,而在种子中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沙培试验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大豆苗期根系指标、生物干重、叶绿素含量和磷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而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利用Cre/loxP重组系统可以有效删除转基因大豆中的筛选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loxP GmPTF1 无筛选标记 转基因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基于形态及生理指标的抗旱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乔亚科 杨晓倩 +4 位作者 乔潇 王迪 刘晨光 王林红 李桂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673,共7页
以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为供试材料,盆栽条件下于苗期和花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鉴定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时期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花期干旱胁... 以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为供试材料,盆栽条件下于苗期和花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鉴定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时期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花期干旱胁迫,不同类型大豆抗旱性鉴定结果表现基本相同。干旱胁迫下,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以二者评价大豆的抗旱性结果高度一致;形态指标中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与抗旱性的关系更为密切(r≥0.90);苗期和花期干旱胁迫大豆的生理反应不同,苗期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生理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r=0.95),开花期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生理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r≥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花期 抗旱性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四波混频光谱中相位匹配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晓旭 王书涛 +5 位作者 赵兴涛 陈爽 周桂耀 吴希军 李曙光 侯蓝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0-1464,共5页
与传统光纤不同,光子晶体光纤可以具有多个零色散波长,在四波混频光谱中,具有更丰富的相位匹配特性。目前很多文献报道了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实验结果,但对其产生机理及光谱的变化规律缺乏详细的理论分析。为此对光纤中四波混... 与传统光纤不同,光子晶体光纤可以具有多个零色散波长,在四波混频光谱中,具有更丰富的相位匹配特性。目前很多文献报道了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实验结果,但对其产生机理及光谱的变化规律缺乏详细的理论分析。为此对光纤中四波混频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高增益的相位匹配条件。利用多极法计算了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及色散特性。对具有多个零色散波长光子晶体光纤的相位失配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位匹配波长随泵浦波长及泵浦功率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位匹配曲线,分析了不同色散曲线的相位匹配波长特点,两个零色散波长光子晶体光纤,在四波混频光谱中将激发出四个新的波长。实验得到了两个零色散波长光子晶体光纤的四波混频光谱,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相位匹配理论的可靠性。多个零色散波长光纤,能产生丰富的相位匹配曲线,会出现更多的四波混频波长,可以有效的控制光孤子及超短脉冲的四波混频及共振散射产生的光谱特性。为光子晶体光纤中基于四波混频的波长变换及超连续谱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相位匹配 四波混频 色散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大豆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林红 乔潇 +5 位作者 乔亚科 王迪 杨晓倩 刘晨光 段鹏博 李桂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3,共4页
以7份抗旱性存在差异的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材料,苗期用20%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处理1-6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S)、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 以7份抗旱性存在差异的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材料,苗期用20%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处理1-6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S)、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材料大豆SOD和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ro、WSS和MDA含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1-2d增加。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比较,SOD和POD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速度较快;叶绿素含量变化较为平缓;MDA含量增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培养条件对农杆菌转化大豆子叶节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桂兰 刘晨光 +3 位作者 乔潇 杨晓倩 王迪 乔亚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67-1575,共9页
为提高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利用根癌农杆菌对大豆成熟种子的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从影响农杆菌和大豆子叶节外植体双方的因素出发,重点研究共培养阶段培养基的pH值、光照条件和共培养时间三个因素对转化的影响,以寻找适宜农杆菌和外植体... 为提高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利用根癌农杆菌对大豆成熟种子的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从影响农杆菌和大豆子叶节外植体双方的因素出发,重点研究共培养阶段培养基的pH值、光照条件和共培养时间三个因素对转化的影响,以寻找适宜农杆菌和外植体的平衡点。分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培养阶段,培养基pH值适宜范围为6.0~6.6,pH值以6.6为佳;提供10~16h·d-1光照均提高了转化效率,与完全黑暗差异显著;延长共培养时间显著提高转化效率,以7~10d为宜。本研究范围内以冀豆12、豫豆22和秦黄小粒12三个基因型大豆获得了较高转化效率,供试的6个大豆品种均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分析表明植酸酶基因phyA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该结果对提高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大豆子叶节 共培养基pH值 共培养时间 共培养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光谱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兴涛 王书涛 +4 位作者 刘晓旭 韩颖 赵原源 李曙光 侯蓝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50-1655,共6页
光子晶体光纤具有特殊的导光机制和结构可调性,可以产生奇异的色散特性及高非线性,为非线性光纤光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受多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共同作用,在不同泵浦光脉冲参数条件下,不同结构参数及传输特性的光子晶体光纤能产... 光子晶体光纤具有特殊的导光机制和结构可调性,可以产生奇异的色散特性及高非线性,为非线性光纤光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受多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共同作用,在不同泵浦光脉冲参数条件下,不同结构参数及传输特性的光子晶体光纤能产生丰富的非线性光谱。利用分步傅里叶方法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模拟飞秒激光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输过程,获得输出光谱与入射光脉冲参数(泵浦光峰值功率P、泵浦光波长λ、光脉冲形状、光脉冲宽度T_(FWHM))、光纤结构参数(孔间距Λ、空气填充比d/Λ、光纤长度z)、传输特性(色散、非线性系数)的关系,分析拉曼孤子、色散波、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光谱特性。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包层节区进行非线性光学实验研究,获得了孤子波和色散波的宽带光谱输出。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的光谱中都包括了波长0.5μm附近可见光波段的蓝移色散波、0.82μm波段的剩余泵浦光、1.1μm波段的孤子波、2μm附近的红移宽带色散波。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阐明光子晶体光纤中非线性光谱产生的物理原理,实现了对宽带光谱的可控输出,为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设计、制备及非线性光谱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非线性 孤子波 色散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势量子点中强耦合双极化子量子比特的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额尔敦朝鲁 韩超 张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50,共7页
基于LLP幺正变换,采用Pekar型变分法得到了二维量子点中强耦合双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量和波函数,进而构造了一个双极化子的量子比特。数值结果表明:在量子比特内,两电子的空间几率密度的时间振荡周期T0随电声子耦合强度α、量... 基于LLP幺正变换,采用Pekar型变分法得到了二维量子点中强耦合双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量和波函数,进而构造了一个双极化子的量子比特。数值结果表明:在量子比特内,两电子的空间几率密度的时间振荡周期T0随电声子耦合强度α、量子点的受限强度ω0以及介质的介电常数比η的增加而减小;在量子比特内,两电子的空间几率密度Q随时间t、角坐标φ2及介电常数比η的变化而作周期性振荡;两电子在量子点中心附近区域出现的几率较大,而在远离量子点中心区域出现的几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双极化子 量子比特 Lee-Low-Pines-Pekar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厚度下量子点量子比特的电磁场依赖性
8
作者 乌云其木格 尹洪武 +1 位作者 苏都 额尔敦朝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2-559,共8页
在电子-体纵光学(Longitudinal optical,LO)声子强耦合条件下,采用LLP-Pekar型变分法推导出计及厚度下量子点中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以及平均声子数的电磁场依赖性。在此基础上,以极化子的二能级结构为载体构... 在电子-体纵光学(Longitudinal optical,LO)声子强耦合条件下,采用LLP-Pekar型变分法推导出计及厚度下量子点中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以及平均声子数的电磁场依赖性。在此基础上,以极化子的二能级结构为载体构造了量子点量子比特。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量子比特的振荡周期T_0随量子点厚度L的增加而增大,随磁场的回旋频率ωc、电场强度F和电声子耦合强度α的增加而减小。量子比特的概率密度︱Ψ(ρ,z,t)~2︱随电子横向坐标ρ的变化呈现"正态分布"并受到量子盘厚度L和有效半径R_0的强烈影响,随电子纵向坐标z、角坐标φ和时间t作周期性振荡变化。消相干时间τ随磁场的回旋频率ω_c、色散系数η和电子-声子耦合常数α的增加而增大,随电场强度F、量子点厚度L和有效半径R_0的增加而减小。量子点的厚度是量子点量子比特的一个重要参数,理论上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量子盘厚度并结合调节外加电磁场的强度,达到调控量子比特振荡周期、消相干时间大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的厚度 极化子 量子比特 电磁场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筛选野生大豆糖代谢途径干旱相关基因及其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小芳 乔潇 +4 位作者 俎天娇 张锴 韩金玲 乔亚科 李桂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3-631,共9页
野生大豆较栽培大豆有更广的遗传多样性,在组学水平整体分析其基因表达模式对筛选抗旱关键基因、解析干旱胁迫响应调控网络和促进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第0 h、6 h、12 h、24 h和48 ... 野生大豆较栽培大豆有更广的遗传多样性,在组学水平整体分析其基因表达模式对筛选抗旱关键基因、解析干旱胁迫响应调控网络和促进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第0 h、6 h、12 h、24 h和48 h的30d苗龄野生大豆RNA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1796条糖代谢途径相关序列。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通路注释的差异基因最多,半乳糖代谢途径次之;在获得的109个差异表达基因中,干旱胁迫处理第12 h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对以上109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节点度>10为标准筛选中心节点,共获得8个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大豆干旱胁迫下的糖代谢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转录组测序 干旱胁迫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bHLH家族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俎天娇 乔潇 +3 位作者 张小芳 张锴 乔亚科 李桂兰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24-29,共6页
为获取干旱胁迫状态下的bHLH家族相关基因,以30d苗龄的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浇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在干旱处理后0、6、12、24、48h取样提取叶片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 为获取干旱胁迫状态下的bHLH家族相关基因,以30d苗龄的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浇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在干旱处理后0、6、12、24、48h取样提取叶片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NCRI蛋白数据库(NR)注释的结果为基础,以bHLH转录因子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再综合转录因子分析中提供的相关数据,共获得177条相关序列,包括64个bHLH家族成员。通过蛋白网络互作分析确定了4个干旱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大豆干旱胁迫下bHLH家族抗旱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转录组 干旱胁迫 BHLH 显著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