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永国 侯文龙 +1 位作者 杨越冬 赵永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72,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硫氰化钾为内标物,其特征峰2 061.8 cm-1为参比峰,蛋白质和脂肪的特征峰为分析峰,分别将蛋白质和脂肪的分析峰的校正面积(As)与参比峰的校正面积(AKSCN)比(R=As/AKSCN)对蛋...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硫氰化钾为内标物,其特征峰2 061.8 cm-1为参比峰,蛋白质和脂肪的特征峰为分析峰,分别将蛋白质和脂肪的分析峰的校正面积(As)与参比峰的校正面积(AKSCN)比(R=As/AKSCN)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作工作曲线。确定酰胺Ⅰ带1 654.8 cm-1(1 600.0~1 733.3 cm-1)与参比峰(1 981.0~2 142.9 cm-1)的组合A1 654.8/AKSCN最适合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其线性回归方程C=3.871R+10.88,相关系数为0.992 3;脂肪的C=O伸缩振动1 747.4 cm-1(1 719.0~1 766.7 cm-1)与参比峰(1 985.7~2 133.3 cm-1)的组合A1 747/AKSCN最适合脂肪定量分析,其线性回归方程C=29.13R+3.531,相关系数为0.986 6。此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凯氏定氮法和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均小于±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蛋白质 脂肪 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法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晶芝 赵永光 +2 位作者 冯玉珠 常丽新 高平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105-4106,4119,共3页
研究了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用水作为溶剂)。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为40 KHz,超声波处理时间55 min,温度35℃,静置3 h,提取率达到81.9%。在此条件下,测其总黄酮含量为1.07%。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 研究了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用水作为溶剂)。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为40 KHz,超声波处理时间55 min,温度35℃,静置3 h,提取率达到81.9%。在此条件下,测其总黄酮含量为1.07%。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叶中的黄酮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枸杞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永光 赵莹 +2 位作者 张建平 梁力曼 张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枸杞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不同的浸提温度、破碎度、溶剂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枸杞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0℃,95%乙醇,时间20min,功率180W,破碎度100目...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枸杞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不同的浸提温度、破碎度、溶剂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枸杞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0℃,95%乙醇,时间20min,功率180W,破碎度100目,提取率高达97.6%。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表明枸杞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枸杞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莹 张建平 +1 位作者 赵永光 周永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03-9104,共2页
[目的]探讨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选用不同溶剂在不同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下对侧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浸提方案是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70℃、液料比8∶1;浸提温度对提取侧柏叶... [目的]探讨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选用不同溶剂在不同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下对侧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浸提方案是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70℃、液料比8∶1;浸提温度对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影响较大,其次为浸提时间,而液料比的影响较小;甲醇作提取剂的效果最佳。按最优提取工艺得总黄酮产率为8.450%。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叶中的黄酮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结论]该研究提出了侧柏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总黄酮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越冬 于九皋 +2 位作者 周永国 啜惠民 王东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将壳聚糖溶于0.5mol/L的乙酸,再以NO2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单元的6位羟甲基成羧基,制备了6-羧基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反应选择性较高,产物保持了壳聚糖基本的链结构;扫描电镜和DSC分析发现,6-羧基壳聚糖与壳聚糖的微... 将壳聚糖溶于0.5mol/L的乙酸,再以NO2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单元的6位羟甲基成羧基,制备了6-羧基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反应选择性较高,产物保持了壳聚糖基本的链结构;扫描电镜和DSC分析发现,6-羧基壳聚糖与壳聚糖的微纤结构不同,其分子构象卷曲,热稳定性较壳聚糖差。抗凝血测试、溶血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与壳聚糖相比,6-羧基壳聚糖抗凝血性能大大提高,溶血率明显降低,6-羧基壳聚糖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其血液相容性随壳聚糖氧化度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6-羧基壳聚糖 血液相容性 二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快速消解仪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莹 赵永光 +2 位作者 张建平 梁力曼 李华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68,共4页
用WX-4000微波快速消解系统提取侧柏叶中黄酮类物质。通过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等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侧柏叶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40%,微波时间为60s,料液比为1∶20(g/mL),微波功率为480 W。在此条件... 用WX-4000微波快速消解系统提取侧柏叶中黄酮类物质。通过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等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侧柏叶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40%,微波时间为60s,料液比为1∶20(g/mL),微波功率为480 W。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43%。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表明侧柏叶中的黄酮主要为黄酮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X-4000微波快速消解系统 侧柏叶 总黄酮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菇中多酚氧化酶性质及其抑制剂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莉 朱凤妹 +1 位作者 杜彬 张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402-5403,5435,共3页
[目的]为鸡腿菇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鲜鸡腿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的粗酶液,研究pH值和温度对鸡腿菇PPO活性的影响,分析其热稳定性,并探讨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和柠檬酸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强酸... [目的]为鸡腿菇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鲜鸡腿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的粗酶液,研究pH值和温度对鸡腿菇PPO活性的影响,分析其热稳定性,并探讨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和柠檬酸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强酸性和强碱性环境中,PPO都会失去活性。PPO酶活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说明PPO是一种热敏感性酶。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NaHSO3的抑制作用最强,抗坏血酸和柠檬酸次之。[结论]在鸡腿菇的加工过程中,添加NaHSO3能有效降低PPO活性和防止褐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多酚氧化酶 性质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微量汞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红梅 宋爱君 沈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阿拉伯树胶(ARG)存在下,饮料中汞(Ⅱ)与二甲酚橙(XO)在水相中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深红色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65×10^5L/(mol·cm),汞浓度在0~1.2μg/m...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阿拉伯树胶(ARG)存在下,饮料中汞(Ⅱ)与二甲酚橙(XO)在水相中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深红色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65×10^5L/(mol·cm),汞浓度在0~1.2μg/mL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饮料样品中微量汞的测定,精密度(RSD)为1.6%~2.3%,回收率为98.0%~101.2%。无需分离、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酚橙 ARG 吸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EPA树脂合成及其吸附蛋白质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力曼 王峰 +1 位作者 顾正彪 崔正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80-1584,共5页
本文以四乙烯五胺与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合成PS-TEPA树脂。考察了温度、时间、胺用量以及溶剂等合成条件。研究了PS-TEPA树脂吸附牛血清蛋白的条件,包括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以及蛋白质的用量。结果发现,当以二氯甲烷作分散剂,合成... 本文以四乙烯五胺与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合成PS-TEPA树脂。考察了温度、时间、胺用量以及溶剂等合成条件。研究了PS-TEPA树脂吸附牛血清蛋白的条件,包括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以及蛋白质的用量。结果发现,当以二氯甲烷作分散剂,合成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2 h,投料比为32g四乙烯五胺/g树脂条件下,树脂接枝的增重率和氮元素含量最大;当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2 h,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浓度为2.0 mg/mL时,PS-TEPA树脂的蛋白吸附量达到80mg/g树脂,吸附回收率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TEPA树脂 合成 牛血清蛋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F-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富集测定水中痕量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DBF-偶氮氯膦 分光光度法测定 测定方法 痕量铋 天然水 富集 稀有分散元素 中毒症状 变色酸双偶氮 吸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上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硫离子
11
作者 啜惠民 赵惠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6-387,共2页
用过量的铜标准溶液与含S2-样品溶液作用,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使生成的硫化铜微晶滞留在有机相中,用纸上光度法测定残留在水相中的痕量Cu2+,间接测得样品中S2-的含量。测定的pH范围为3~6,S2-的测定范围为3×10-6~9×10-6mol&#... 用过量的铜标准溶液与含S2-样品溶液作用,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使生成的硫化铜微晶滞留在有机相中,用纸上光度法测定残留在水相中的痕量Cu2+,间接测得样品中S2-的含量。测定的pH范围为3~6,S2-的测定范围为3×10-6~9×10-6mol·L-1,RSD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上光度法 黄原酸酯滤纸 铜离子 硫离子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铅
12
作者 刘红梅 赵莹 段志青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3期52-53,共2页
对荧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铅进行实验研究,在3.0mol/L盐酸介质中,Pb^2+与Cl^-形成PbCl4^2-配合物,此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时发出蓝色荧光,应用荧光光度计检测出铅的含量。采用HNO3-HClO4混合酸体系(体积比为8:1)消化饮料样品。... 对荧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铅进行实验研究,在3.0mol/L盐酸介质中,Pb^2+与Cl^-形成PbCl4^2-配合物,此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时发出蓝色荧光,应用荧光光度计检测出铅的含量。采用HNO3-HClO4混合酸体系(体积比为8:1)消化饮料样品。试验了盐酸用量、显色时间、干扰离子对铅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的检出限为9.0×10^-3μg/mL,线性范围为0.3-9.0μg/mL,回收率为97.3%-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乙烯胺与淀粉酶相互作用荧光光谱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峰 梁力曼 +1 位作者 顾正彪 崔正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1,共6页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聚乙烯醇(PEG)和四乙烯五胺(TEPA)与淀粉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EG会增强淀粉酶内源性荧光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TEPA对淀粉酶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但同时也存在静态猝灭特征,...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聚乙烯醇(PEG)和四乙烯五胺(TEPA)与淀粉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EG会增强淀粉酶内源性荧光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TEPA对淀粉酶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但同时也存在静态猝灭特征,并使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增大;在所考察的范围内,PEG与淀粉酶的结合常数在40℃达到最高,TEPA对淀粉酶荧光的动态猝灭结合常数在30℃以上趋于最大,PEG、TEPA与淀粉酶之间的作用力属于疏水与静电作用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烯胺 淀粉酶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嗪基二取代氨基甲酰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14
作者 朱丽学 朱兆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46-1448,1452,共4页
Ten new disubstituted triazinyl carbantkyred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substitued trichloacetanlidel and 4,6-Dimethoxide-2-Ttiazinylurea undermicrowaveave irradiation.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 Ten new disubstituted triazinyl carbantkyred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substitued trichloacetanlidel and 4,6-Dimethoxide-2-Ttiazinylurea undermicrowaveave irradiation.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 sis,IR,and()1H NMR.The preliminary biological activity test of new compound was determined by hydropionics experimen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 of them show an obvious inhibitory activity for plant growth.At concentration of 1.0×10-3,the compound 3a-3e giv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100%for cucumber,98%for wheat.At concentration of1.0×10-4,the compound gives inhibitory activity of 83.15~94.54%for cucumber,85.13~81.97%for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氨基甲酰脲 三嗪基氨基甲酰脲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