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RISPRi技术构建乙醛酸生物合成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工程菌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咏思 沈凯佳 +2 位作者 范许云 韩武洋 李天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ISPRi)调控体系,并利用该体系下调支流代谢中的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合成基因icd和苹果酸合成酶合成基因ms的表达强度,同时过表达异柠檬酸裂合酶合成基因icl,强化乙醛酸合成的通路。通过48 h连续监测工程菌和野生菌生长状况,并检测发酵终产物。结果显示:工程菌生长几乎不受影响,发酵液中乙醛酸质量浓度达到5 mg/mL,实现了乙醛酸的积累,为谷氨酸棒状杆菌工业生产乙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乙醛酸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 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城龙眼葡萄自然发酵过程相关酵母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艳 卢君 +1 位作者 张利中 崔建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37-240,共4页
本实验从沙城产区龙眼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120株酵母菌株,利用WL培养基进行形态聚类分析,得到5种类型,再通过5.8SrDNA-ITS区域RFLP的方法得到5种不同的酶切图谱,最后经5.8SrDNA-ITS区域序列分析,将4种类型的酵母鉴定到种的水平,... 本实验从沙城产区龙眼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120株酵母菌株,利用WL培养基进行形态聚类分析,得到5种类型,再通过5.8SrDNA-ITS区域RFLP的方法得到5种不同的酶切图谱,最后经5.8SrDNA-ITS区域序列分析,将4种类型的酵母鉴定到种的水平,另外一个类型的酵母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葡萄 自然发酵 酵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法检测生物素含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丽丽 仪宏 +1 位作者 王瑞果 沙惠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利用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茵株的特点,建立了简便检测天然有机物中生物素含量的微生物方法。当生物素浓度在1~4μg/L,与平板生长圈直径大小呈直线相关。用此方法检测了玉米浆、酵母膏、甜菜糖蜜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747,248,1707μg... 利用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茵株的特点,建立了简便检测天然有机物中生物素含量的微生物方法。当生物素浓度在1~4μg/L,与平板生长圈直径大小呈直线相关。用此方法检测了玉米浆、酵母膏、甜菜糖蜜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747,248,1707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谷氨酸 营养缺陷型 检测 玉米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管理及运作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弟 李敏 +2 位作者 陈学武 张桂 张华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1期93-95,132,共4页
立足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在质量,针对实验教学如何运作与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实验内容、实验环节的全方位管理、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教学保障体系与管理制度等方... 立足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在质量,针对实验教学如何运作与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实验内容、实验环节的全方位管理、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教学保障体系与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分子诊断 被引量:16
5
作者 宋建军 孙茜 +1 位作者 艾鹏飞 韩璀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16-18017,共2页
[目的]对河北省发生的一种番茄病毒病进行症状识别和分子诊断。[方法]2008年11月及2009年7~10月对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典型症状进行详细调查,然后根据已发表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 [目的]对河北省发生的一种番茄病毒病进行症状识别和分子诊断。[方法]2008年11月及2009年7~10月对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典型症状进行详细调查,然后根据已发表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该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相一致,从症状上初步诊断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石家庄和衡水采集的病株样本的DNA均扩增出307 bp大小的特异条带,表明该片段为TYLCV的一个分离物,证明采集的番茄病株是由TYLCV侵染所致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结论]该研究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北省大面积发生及从分子水平上确诊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NMR法研究微生物转谷氨酰酶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先保 韩敏义 +2 位作者 费英 徐幸莲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4,共5页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加入2 U.g-1剂量的MTG后,T22b值(对应于不易流动水)由226 m s(峰值)降低到188 m s。然而,当酶浓度增加时,T22b没有进一步降低。对衰减NMR信号拟合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80%,并且加酶和对照在样品评分图上显著分开。加入MTG后,凝胶中水质子的移动性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 微生物转谷氨酰酶 弛豫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成调控的青霉素发酵数学模型与过程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徐亲民 周力军 +3 位作者 张耀勋 王军峰 孙国志 冯惠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8-333,共6页
青霉素生物合成受溶解氧、溶解二氧化碳、p H、氨氮、碳源 (特别是葡萄糖 )等的调控 ,这些调控反应的产生不仅与基础培养基配方有关 ,更受发酵过程通气、搅拌条件及补料方案的影响。为此 ,笔者通过把握发酵过程中产生菌生长和青霉素生... 青霉素生物合成受溶解氧、溶解二氧化碳、p H、氨氮、碳源 (特别是葡萄糖 )等的调控 ,这些调控反应的产生不仅与基础培养基配方有关 ,更受发酵过程通气、搅拌条件及补料方案的影响。为此 ,笔者通过把握发酵过程中产生菌生长和青霉素生物合成代谢流的元素平衡、能量平衡以及传递与反应速度平衡的方法 ,结合生产经验和数据资料 ,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青霉素发酵过程工艺学参数和经济学参数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这一模型 ,在充分考虑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的基础上 ,对青霉素发酵过程进行优化 ,即通过补水维持上述平衡 ,避免因环境条件、初始条件和约束条件的变化及人为的失误造成的过程波动 ,使生产不断趋向最优状态。模拟运行表明 ,这种优化可显著提高发酵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反复补料分批发酵 代谢调控 数学模型 过程优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软骨支架的天然生物材料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浩 徐乐 +2 位作者 常亚南 赵玉玲 周晓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发生损伤后须进行修复或置换,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组织工程技术为此难题带来了曙光。在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信号分子)中,支架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关节软骨支架材... 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发生损伤后须进行修复或置换,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组织工程技术为此难题带来了曙光。在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信号分子)中,支架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关节软骨支架材料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软骨组织中天然存在的Ⅱ型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3种生物材料,并就目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软骨支架 Ⅱ型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基因工程菌降解偶氮染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瑜瑜 张春晓 +5 位作者 郭建博 杨景亮 廉静 康丽 王晓磊 严倩倩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3-486,F0003,共5页
研究通过将耐盐基因BADH转入大肠杆菌E.ColiBL21构建耐盐基因工程菌,并考察了盐度、诱导剂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pH值、温度、染料浓度对降解酸性红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的耐盐性较E.ColiBL21有很大提高;降解酸性红B的最适条... 研究通过将耐盐基因BADH转入大肠杆菌E.ColiBL21构建耐盐基因工程菌,并考察了盐度、诱导剂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pH值、温度、染料浓度对降解酸性红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的耐盐性较E.ColiBL21有很大提高;降解酸性红B的最适条件为pH=6.5,温度为35℃;在10%(质量分数)盐度条件下,基因工程菌对5种偶氮染料的降解效果均好于E.ColiBL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菌 耐盐 偶氮染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涂层固定化碳酸酐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建东 崔兆惠 +3 位作者 苏志国 郑春杨 马光辉 张松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77-3584,3765,共9页
以蓖麻油基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为载体,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含碳酸酐酶的生物活性聚氨酯涂层,并与传统涂覆法制备的含酶涂层进行对比。通过动态光散射、红外、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热重、接触角等各种手段对涂层中酶与水性聚氨酯之间的... 以蓖麻油基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为载体,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含碳酸酐酶的生物活性聚氨酯涂层,并与传统涂覆法制备的含酶涂层进行对比。通过动态光散射、红外、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热重、接触角等各种手段对涂层中酶与水性聚氨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形成生物活性涂层过程中,碳酸酐酶是通过与聚氨酯链段上阴离子基团的静电吸引被固定在聚氨酯涂层中。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涂覆法相比,涂层的酶活回收率为50.51%,比传统涂覆法提高了4倍。这可能是由于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的含酶涂层更薄、更均匀,表面更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 涂层 固定化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膳食摄入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国志 陈辉 庄玉亭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33-35,57,共4页
以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为依据,结合食物成分表,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饮食状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1日3餐热量偏低,分配不合理,营养素供给量不足。对此,建议大学生应调整膳食结构。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营养调查 饮食状况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VP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昀 李朝炜 +1 位作者 刘颖 魏景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6,共9页
为研究小麦液泡膜H^+转运无机焦磷酸酶基因VP在植物中的作用,根据大麦、水稻等植物VP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用RACE法扩增小麦VP基因全长,对VP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V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对阳性转基因纯合体株系进行筛... 为研究小麦液泡膜H^+转运无机焦磷酸酶基因VP在植物中的作用,根据大麦、水稻等植物VP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用RACE法扩增小麦VP基因全长,对VP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V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对阳性转基因纯合体株系进行筛选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VP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2 286 bp,共编码761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17。VP蛋白为无信号肽的疏水性蛋白,主要含α螺旋。转VP基因拟南芥在NaCl胁迫下的萌发率、绿苗率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成苗生长状态优于野生型拟南芥,说明小麦VP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VP基因 生物信息学 耐盐性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区分鉴定五种常用葡萄酒活性干酵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艳 卢君 +1 位作者 崔建东 杨美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0-202,共3页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5种常用的葡萄酒活性干酵母进行区分鉴定。所用的分子手段为PCR-RFLP结合inter-δPCR的方法,将活性干酵母在亚种甚至菌株水平上进行区分,得到5种活性干酵母独特的inter-δPCR扩增图谱,并且预测扩增产物的分子量。
关键词 活性干酵母 葡萄酒 区分鉴定 PCR-RFLP(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inter-δ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酸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华峰 康慧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9-33,共5页
丙酸及其盐是重要的饲料防腐剂。发酵法生产丙酸是现代发酵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丙酸发酵是一种终产物抑制发酵,因此发酵法生产丙酸收率低而经济效益差,目前尚难替代化学合成法。本文探讨了丙酸菌的培养条件以及丙酸代谢机理,介绍... 丙酸及其盐是重要的饲料防腐剂。发酵法生产丙酸是现代发酵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丙酸发酵是一种终产物抑制发酵,因此发酵法生产丙酸收率低而经济效益差,目前尚难替代化学合成法。本文探讨了丙酸菌的培养条件以及丙酸代谢机理,介绍了丙酸菌耐丙酸突变株的选育现状。着重综述了补料分批发酵、固定化细胞反应器以及耦合发酵技术在丙酸发酵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发酵法生产丙酸的存在问题,指出,丙酸发酵研究应当注重优良菌种的选育和耦合发酵技术的应用。提出了采用离子交换法实现丙酸耦合发酵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法 丙酸 饲料防腐剂 耦合发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TaHK1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丽静 赵慧 +4 位作者 吕亮杰 张颖君 胡梦芸 刘茜 李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2,共8页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发育和应对盐渍、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的功能,利用已知的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4(At2g01830)为参考序列,使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得到同源性...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发育和应对盐渍、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的功能,利用已知的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4(At2g01830)为参考序列,使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得到同源性最高的基因TRIAE_CS42_4DS_TGACv1_362760_AA1181940(EnsemblPlants),命名为TaHK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aHK1位于小麦4D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由9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09.70 ku,等电点为5.71;TaHK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4种构象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的可能性较大,跨膜结构域预测其具有2个跨膜域;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TaHK1具有典型的细胞分裂素受体的完整结构域,并且含有87个磷酸化位点。表达谱分析显示,TaHK1在根、茎、叶、雄蕊和小穗等各个组织有广泛表达;此外,TaHK1表达量受低磷胁迫和多种病原菌侵染诱导,而受干旱胁迫抑制,推测其在小麦生长发育、抵御干旱胁迫和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分裂素受体 TaHK1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河北坝上地区营造林质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进献 李冬杰 冯长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508-14510,共3页
根据河北坝上地区的自然条件、植被分布和水土流失状况,分析了制约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河北坝上地区 植被恢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预处理植物油脱臭馏出物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弢 杜晓楠 赵国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植物油脱臭馏出物预处理方法即微生物发酵法。首先筛选出了能代谢利用脂肪酸的热带假丝酵母1253,然后使用该酵母发酵大豆油脱臭馏出物。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菌体的生长,脱臭馏出物中脂肪酸被代谢消耗,提高了其中植物甾醇的... 研究了一种新的植物油脱臭馏出物预处理方法即微生物发酵法。首先筛选出了能代谢利用脂肪酸的热带假丝酵母1253,然后使用该酵母发酵大豆油脱臭馏出物。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菌体的生长,脱臭馏出物中脂肪酸被代谢消耗,提高了其中植物甾醇的含量,成功地实现了脱臭馏出物的浓缩。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的适宜发酵培养基为:脱臭馏出物40g/L,尿素1.0g/L,MgSO40.1g/L,K2HPO40.2g/L,KH2PO40.2g/L。将热带假丝酵母1253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30℃、200r/min摇床发酵96h,脱臭馏出物中脂肪酸消耗率达到70.21%,其中的植物甾醇含量由起始的15.2%提高到了28.43%。微生物发酵法预处理脱臭馏出物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替代甲酯化预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臭馏出物 脂肪酸 植物甾醇 发酵 热带假丝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物活性肽制备、功能及其保健食品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艳娟 李书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功能性玉米活性肽是玉米中天然存在或通过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作用制得的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分子量的肽类物质,玉米活性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解酒精毒性、抗氧化、预防脑性肝病、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不同功能性玉米... 功能性玉米活性肽是玉米中天然存在或通过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作用制得的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分子量的肽类物质,玉米活性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解酒精毒性、抗氧化、预防脑性肝病、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不同功能性玉米活性肽的制备方法、保健功能、作用机理及其在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玉米活性肽、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物活性肽 功能食品 酶解法 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杨福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脂肽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类具有很强表面活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环境保护、化妆品和微生物采油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该文对脂肽的生产、分离、鉴定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45篇。
关键词 微生物 代谢产物 脂肽 生物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美利奴和河北细毛羊杂交四代羔羊肥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京 李建国 +2 位作者 赵洪涛 王英泽 王长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9期17-19,共3页
选用40只德国肉用美利奴和河北细毛羊杂交四代 5月龄羔羊 ,平均分成 4组 ,分别补饲莜麦和同一种精料的不同水平进行育肥 ,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在放牧条件下 ,每天补饲 0 .35... 选用40只德国肉用美利奴和河北细毛羊杂交四代 5月龄羔羊 ,平均分成 4组 ,分别补饲莜麦和同一种精料的不同水平进行育肥 ,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在放牧条件下 ,每天补饲 0 .35 kg精料可显著提高其日增重 (2 39.1 7± 4 5 .5 0 g) ,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对于留作种用的公羔 ,补饲莜麦可显著地提高生产性能 ,日增重达到 2 70 .0 0± 4 3.0 1 g;每天补饲 0 .2 5 kg精料的试验 2组对能量和氮的表观消化率为最高 (6 5 .78%和 73.1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肥育 日增重 消化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