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伟娜 赵雄燕 +2 位作者 孙占英 王鑫 李爽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1,6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聚乳酸基纤维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无机复合材料、聚乳酸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淀粉复合材料的结构、制备及主要性能。同时对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聚乳酸基纤维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无机复合材料、聚乳酸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聚乳酸基淀粉复合材料的结构、制备及主要性能。同时对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生物可降解 纤维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书芳 王自东 +4 位作者 吴春京 蔡开科 谢建新 毛磊 韩鹏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7,共3页
论述了当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开展新型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完善其制备工艺,开发产品,使新型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广泛的发挥和应用。
关键词 加工技术 研究进展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快速凝固 半固态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 方谋 +3 位作者 尚玉明 王要武 陈敬波 孟永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40-342,共3页
采用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的银镜反应体系,对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对不同硅银质量比的硅银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硅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银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硅在脱... 采用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的银镜反应体系,对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对不同硅银质量比的硅银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硅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银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硅在脱嵌锂时的体积膨胀,改善了电极的循环性能。硅银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840mAh/g,30次循环后逐渐降至533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锂离子电池 硅银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薄板失稳变形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闫俊霞 霍立兴 +1 位作者 张玉凤 杨新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3,共4页
采用预测大型复杂薄板结构焊后变形的数值分析技术,对大形薄板焊接后的失稳变形进行预测。这种技术是将二维热弹塑性数值模拟与三维板结构的屈曲分析结合起来,由二维热弹塑性模拟计算出的应力场,加到三维薄板结构模型上,进行三维薄板结... 采用预测大型复杂薄板结构焊后变形的数值分析技术,对大形薄板焊接后的失稳变形进行预测。这种技术是将二维热弹塑性数值模拟与三维板结构的屈曲分析结合起来,由二维热弹塑性模拟计算出的应力场,加到三维薄板结构模型上,进行三维薄板结构的弹性屈曲分析。最后通过摄动解析解,求出焊接薄板的失稳变形量,并可从工艺和设计上探讨减少薄板结构焊后失稳变形的措施。该预测方法与郭德伦,关桥提出的方法分别对Q235钢和LF6铝合金两种材料薄板对接焊薄板失稳变形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失稳变形 焊接 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压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谭建波 李立新 +3 位作者 张国青 曹磊 邢书明 魏胜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镁合金压铸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历史的食品级塑料再生料鉴别方法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璐 孙占英 +5 位作者 赵雄燕 张仕飚 肖继君 马劲松 王磊 秦万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3,共6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及聚碳酸酯(PC)等常用食品级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多次挤出加工,以模拟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所经历的加工历史,然后考察了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 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及聚碳酸酯(PC)等常用食品级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多次挤出加工,以模拟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所经历的加工历史,然后考察了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热重(TG)分析以及拉伸强度测试在鉴别具有不同加工历史的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TR-FTIR法可初步用于鉴别PE–LD再生料,其经6次加工后的再生料会出现新的甲基特征峰,但经1次加工后的再生料甲基特征峰并不明显,故ATR-FTIR法存在一定局限性;PS及PC只有在经多次加工后其分子量或多分散性指数才有明显下降或上升,故GPC法仅能用于鉴别具有多次加工历史的PS及PC再生料;PC再生料的TG曲线相对新料有所不同,但其它3种食品级塑料再生料的TG曲线与新料相差不大,故TG法仅能对PC再生料进行鉴别;随加工次数的增加,PE–LD的MFR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逐渐升高,而PP,PS和PC的MFR逐渐升高,拉伸强度有所下降,故MFR和拉伸强度测试均可用于这4种常用食品级塑料再生料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塑料 加工历史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相变规律及合金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辉 房洪杰 +2 位作者 代永娟 纪仁龙 孙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2-74,78,共4页
利用Gleeble3500分析了GCr15轴承钢冷却过程相变规律及合金元素的影响,基于热力学理论计算分析了先共析渗碳体析出行为。结果表明:渗碳体析出、珠光体转变和全部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分别为5、10和15℃/s;Mo元素的添加和Si、Mn元素含量... 利用Gleeble3500分析了GCr15轴承钢冷却过程相变规律及合金元素的影响,基于热力学理论计算分析了先共析渗碳体析出行为。结果表明:渗碳体析出、珠光体转变和全部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分别为5、10和15℃/s;Mo元素的添加和Si、Mn元素含量的提高,均使得相转变区间向右移动,提高了试验钢的淬透性;C、Cr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先共析渗碳体析出温度影响较大,其它元素含量的增加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先共析渗碳体 相变规律 淬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客车侧墙薄板结构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闫俊霞 王军 +1 位作者 赵晨阳 刘丽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铁路客车侧墙薄板结构的焊接变形主要是焊后失稳变形,通过选择包括连续焊、电铆焊、断续焊和塞焊代表性的区域,利用热—弹塑性数值模拟与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薄板结构的焊后失稳变形.结果表明,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与薄板连接时... 铁路客车侧墙薄板结构的焊接变形主要是焊后失稳变形,通过选择包括连续焊、电铆焊、断续焊和塞焊代表性的区域,利用热—弹塑性数值模拟与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薄板结构的焊后失稳变形.结果表明,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与薄板连接时所采用的断续焊和塞焊工艺是产生薄板失稳变形的主要原因.薄板自由边的存在明显降低失稳载荷,增大失稳变形量.对焊接变形进行了实地测量,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模拟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侧墙 数值模拟 失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管件有芯棒开式冷挤压理论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双杰 李强 +1 位作者 李占华 李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1,共5页
分析了厚壁管件有芯棒开式冷挤压成形特点及影响成形的参数,将此工艺分为外缩径内径不变、内扩径外径不变、外缩径内扩径3种形式,视前两种变形形式为外缩径内扩径变形的特殊形式。引入流函数,建立包含3种变形形式的统一连续速度场;根据... 分析了厚壁管件有芯棒开式冷挤压成形特点及影响成形的参数,将此工艺分为外缩径内径不变、内扩径外径不变、外缩径内扩径3种形式,视前两种变形形式为外缩径内扩径变形的特殊形式。引入流函数,建立包含3种变形形式的统一连续速度场;根据速度场与应变速率场之间关系,确定了应变速率场;利用上限原理,得到了挤压功率、挤压力的理论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力-行程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小于8%,满足工程需要。此模型可计算不同工况下的挤压力,用于厚壁管件有芯棒开式冷挤压成形工艺的制定及设备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芯棒开式冷挤压 流函数 上限法 挤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辉 房洪杰 +2 位作者 代永娟 纪仁龙 孙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5-217,222,共4页
使用Formastor热膨胀仪测试了一种低碳中锰中硅双相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过程,并绘制了该钢的CCT曲线;使用连续退火试验机对该双相钢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分析了退火温度、时效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冷却过程中发生珠光体转... 使用Formastor热膨胀仪测试了一种低碳中锰中硅双相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过程,并绘制了该钢的CCT曲线;使用连续退火试验机对该双相钢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分析了退火温度、时效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冷却过程中发生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分别为2、15、30℃/s;伸长率随退火温度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而屈强比和n值对退火温度不敏感;伸长率随时效温度的提高逐渐降低,而屈强比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连续退火 时效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r12NiMoWV钢的回火转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磊 李如栋 +1 位作者 张道钢 李金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1,共2页
研究了 2 Cr12 Ni Mo WV钢淬火后 ,经 35 0~ 710℃不同温度回火 ,其显微组织、相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 40 0~ 5 0 0℃回火 ,出现回火脆性 ,这主要与马氏体中析出 M2 C、M2 3C6 型碳化物 ,产生二次硬化有关。在5 5 0... 研究了 2 Cr12 Ni Mo WV钢淬火后 ,经 35 0~ 710℃不同温度回火 ,其显微组织、相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 40 0~ 5 0 0℃回火 ,出现回火脆性 ,这主要与马氏体中析出 M2 C、M2 3C6 型碳化物 ,产生二次硬化有关。在5 5 0~ 5 70℃回火 ,出现冲击韧度明显升高的现象 ,升高值与淬火温度有关。随回火时间的延长 ,发生了 M7C3→ M2 3C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r12NiMoWV钢 回火转变 冲击韧度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20CrMo钢钻杆使用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宗茂 邢国志 +3 位作者 毛磊 伍燕生 胡建文 孟永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1,共2页
对20CrMo钢制钻杆进行失效分析,得出魏氏组织的存在和晶粒粗大是钻杆发生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几种细化晶粒方法的比较,提出采用二次正火可细化晶粒并消除魏氏组织。
关键词 20CRMO钢 魏氏组织 二次正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聚合制备静电复印彩粉的成粒与粒度控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玉丰 张强 高东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共3页
介绍一种悬浮聚合制备静电复印用彩色色粉的新工艺 ,讨论分散设备、分散工艺参数、分散剂种类与浓度对色粉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色粉粒度的关键因素是选择适宜的分散设备、提供足够的分散强度和合适的分散剂体系。对于本文反应... 介绍一种悬浮聚合制备静电复印用彩色色粉的新工艺 ,讨论分散设备、分散工艺参数、分散剂种类与浓度对色粉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色粉粒度的关键因素是选择适宜的分散设备、提供足够的分散强度和合适的分散剂体系。对于本文反应体系 ,获得体均粒度近 10 μm色粉的最佳条件如下 :均化器搅拌速度 :8.9m/s ,均化器搅拌时间 :2 0min ,大分子分散剂D质量分数 :0 .5 %水量 ,表面活性剂DY质量分数 0 .0 35 %水量 ,反应器搅拌速度 :2 .6m /s ,反应温度 85℃ ,反应时间 8~ 10h。经分离、洗涤 ,得到可以直接在静电复印机使用的彩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静电复印彩粉 粒度控制 成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Rene’220合金γ″相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玲 于永泗 +1 位作者 娄琅洪 朱耀宵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1,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经不同制度时效处理的Rene’2 2 0合金的显微组织 ,找出了时效处理工艺参数对γ″强化相析出的影响规律 ,第一次时效温度决定了γ″相的数量 ,第二次时效温度决定了γ″相的最终尺寸。确定了最佳时效处...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经不同制度时效处理的Rene’2 2 0合金的显微组织 ,找出了时效处理工艺参数对γ″强化相析出的影响规律 ,第一次时效温度决定了γ″相的数量 ,第二次时效温度决定了γ″相的最终尺寸。确定了最佳时效处理制度为 830℃ / 4h炉冷 +760℃/ 1 0h空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处理 Rene’220合金 显微组织 γ″强化相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Rene’220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玲 于永泗 +2 位作者 娄琅洪 朱耀霄 杨春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7,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和蠕变实验机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Rene’220合金室温及700℃的拉伸性能和700℃高温持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和二次时效温度的升高,室温和高温强度呈下降趋势,而高温持久寿命随两次时效温度的变...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和蠕变实验机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Rene’220合金室温及700℃的拉伸性能和700℃高温持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和二次时效温度的升高,室温和高温强度呈下降趋势,而高温持久寿命随两次时效温度的变化均存在一个最大值,合金强度和持久性能最佳结合的时效制度为:830℃/4 h/炉冷+760℃/10 h/空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铸造性能 焊接工艺性能 使用寿命 拉伸强度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ZG3Cr13钢组织与硬度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建文 毛磊 +2 位作者 马彦芬 谢吉昌 李志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6,58,共2页
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和终处理工艺对ZG3Cr13钢组织和硬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20℃高温淬火+740℃回火作预备热处理,并采用1020℃淬火+780℃回火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可得到硬度195HB,硬度分布波动幅度小于5HB的更为均匀稳定的组织。
关键词 ZG3Cr13钢 热处理硬度 组织 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冷却和搅拌条件下树枝晶向粒状晶转变时间的估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书明 曾大本 +2 位作者 胡汉起 马静 李亚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34-237,共4页
介绍了连续冷却和搅拌条件下树枝晶向粒状晶转变的填充间隙 (FAS)和颈缩熔断 (NMAR)两种机制 ,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可以用来计算其转变时间的数学公式。两种机制下的转变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半固态金属 树枝晶 粒状晶 演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铝扩散连接结构的界面断裂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君 阎俊霞 +1 位作者 贾燕 徐礼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32,共4页
在真空不低于 1 5× 1 0 -3 Pa ,温度为 6 0 0℃ ,压强为 30MPa,保温 2h的条件下进行了Si3 N4 /Al的扩散连接。微观分析表明 ,连接的Si3 N4 /Al的界面两侧存在Si和Al原子有限的相互扩散。界面断裂力学实验证实 ,Si3 N4
关键词 氮化硅/铝 扩散连接结构 界面断裂特征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抗撕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东阳 赵雄燕 +1 位作者 贾建平 霍月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1-592,共2页
以三级烟片胶10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0.5份、炭黑30份、促进剂M 0.5份、促进剂CZ 1.2份为基础配方,考察过氧化二异丙苯、硫磺、不同品种炭黑、酚醛树脂4因子对天然橡胶抗撕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牌号N330的炭黑,过氧化二异丙苯... 以三级烟片胶10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0.5份、炭黑30份、促进剂M 0.5份、促进剂CZ 1.2份为基础配方,考察过氧化二异丙苯、硫磺、不同品种炭黑、酚醛树脂4因子对天然橡胶抗撕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牌号N330的炭黑,过氧化二异丙苯、硫磺和酚醛树脂的加入量分别为2份、1.2份、2份时,天然硫化胶料的抗撕裂性能最大,为53.6 k N/m,拉伸强度17.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抗撕裂 拉伸性能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像的焊接复合电弧与电信号同步采集分析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昱 汪殿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为了满足焊接过程中对复合电弧图像及多路电信号研究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Lab VIEW开发环境为基础,开发出电弧图像与焊接电信号同步采集与分析系统。系统硬件包括高速摄像机、同步控制器、电信号采集电路、激光背光源、运动控制平台、... 为了满足焊接过程中对复合电弧图像及多路电信号研究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Lab VIEW开发环境为基础,开发出电弧图像与焊接电信号同步采集与分析系统。系统硬件包括高速摄像机、同步控制器、电信号采集电路、激光背光源、运动控制平台、工控机等,系统软件包括同步采集模块、回放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等。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复合电弧的电弧图像与多路电信号的同步采集、回放以及焊接特征参数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复合焊和各种电弧焊的有效测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弧 高速摄像 电信号 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