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机械领域的工程仿生研究概况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立新 高雅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09-317,共9页
工程仿生研究在农业机械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昆虫脱附减阻规律与食虫植物捕食现象的研究逐步形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程仿生技术。本文从仿生农业机械脱附减阻及致灾农业昆虫滑移捕集滑板仿生制备的研究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 工程仿生研究在农业机械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昆虫脱附减阻规律与食虫植物捕食现象的研究逐步形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程仿生技术。本文从仿生农业机械脱附减阻及致灾农业昆虫滑移捕集滑板仿生制备的研究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典型动植物非光滑表面形态结构对生理功能特性的表现规律与机理,阐述了工程仿生学在农业耕种机械及虫害机械化捕集防治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并分析了工程仿生领域潜在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 农业机械 脱附降阻 猪笼草叶笼滑移区 昆虫滑移捕集滑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泄漏分析和解决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欣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年第6期53-54,共2页
液压系统泄漏是工程机械的主要故障和维护重点,以工程机械为例分析了影响液压系统泄漏从生产到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提出以防为主的解决方案和相应针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防治泄漏的简单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液压系统: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优化的IZOA-SVM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赵月静 邢天祥 秦志英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4-1902,共9页
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常常会导致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不高,为解决设备运行中因信号复杂性引发的故障诊断难题,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的斑马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IZOA-SV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引入了柯西... 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常常会导致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不高,为解决设备运行中因信号复杂性引发的故障诊断难题,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的斑马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IZOA-SV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引入了柯西变异和反向学习的改进策略到斑马优化算法(ZOA)中,提出了改进的斑马优化算法(IZOA),旨在改善原有斑马优化算法在迭代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从而有效增强了其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利用IZO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核参数g和惩罚参数c以寻找SVM最优参数组合[c,g],并构建了IZOA-SVM模型;然后,计算了样本的13个时域特征以构成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向量分别输入到IZOA-SVM模型、斑马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ZOA-SVM)模型、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模型、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SVM)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了故障分类;最后,通过旋转机械振动及故障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IZOA-SVM模型在分类准确率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98.33%;该模型能够精准而稳定地识别故障类型,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在准确率方面相较于其他对比方法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因此,该方法在全局搜索和故障分类准确性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改进,为复杂环境下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备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改进斑马优化算法 柯西变异 反向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的填充度与孔隙率对蓄热腔蓄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静智 杨奇 +2 位作者 朱海荣 崔海亭 宋庆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以多孔介质泡沫铜复合石蜡相变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Fluent中的凝固/熔化模型,相变材料的密度采用Boussinesq假设,多孔介质区选择non-equilibrium模式,对三维长方体蓄热腔内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多孔介质的... 以多孔介质泡沫铜复合石蜡相变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Fluent中的凝固/熔化模型,相变材料的密度采用Boussinesq假设,多孔介质区选择non-equilibrium模式,对三维长方体蓄热腔内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多孔介质的填充度和孔隙率对相变蓄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隙率不变时,同一时刻多孔介质填充度越高则蓄热腔内液相率越大、蓄热率越快、多孔介质区域温度传递越快,但Nu越小,同时,随着多孔介质填充度的增加,蓄热量逐渐越小。当填充度不变时,在蓄热初期,孔隙率越小则蓄热腔内液相率越高、温度传递越快、蓄热量越大、蓄热率越快、Nu越小;在蓄热中后期,孔隙率越小则蓄热腔内液相率越小、温度传递越慢、蓄热量越大、蓄热率越快、Nu越大。在该文数值模拟范围内,长方体蓄热腔的最优多孔介质泡沫铜填充度为1,孔隙率为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填充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机器人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算法研究
5
作者 李铁军 赵博言 +2 位作者 刘今越 贾晓辉 唐春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7-585,共9页
针对双机器人难以实现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量平衡机制与主从协同蚁群优化算法完成双机器人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方法。首先,基于任务点集合建立不平衡任务指派模型,任务分配阶段通过迭代路径规划算法... 针对双机器人难以实现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量平衡机制与主从协同蚁群优化算法完成双机器人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方法。首先,基于任务点集合建立不平衡任务指派模型,任务分配阶段通过迭代路径规划算法平衡两机器人的工作量。然后,通过主从协同蚁群优化算法解算机器人之间避免干涉且保持工作量最小的多目标协同作业优化模型。最后,结合钢筋绑扎场景展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两机器人之间实现合理的任务分配,减少二者的工作差异量,使其高效地完成钢筋绑扎作业,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器人 任务分配 主从协同 蚁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核电高强钢筋连接套筒内螺纹螺距快速测量方法
6
作者 牛虎利 李泉金 +1 位作者 杨佳俊 张嘉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6-131,共6页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核电高强钢筋连接套筒内螺纹螺距测量时存在的效率低和易损坏工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内螺纹螺距图像测量方法。利用高精度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内螺纹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以提升图像细节。通过...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核电高强钢筋连接套筒内螺纹螺距测量时存在的效率低和易损坏工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内螺纹螺距图像测量方法。利用高精度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内螺纹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以提升图像细节。通过形态学处理提取齿顶和齿根骨架中心线,并采用改进的SIFT算法进行两幅骨架中心线纵坐标匹配。最后,测量这两幅骨架中心线在纵坐标上的距离得到螺距。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基于图像处理的测量方法测得的螺距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测量精度满足核电建设检测要求,为提高核电建设中钢筋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内螺纹螺距 快速测量方法 SI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网压力对火排燃烧器燃烧及排放特性影响
7
作者 李洪涛 宋佳佳 +3 位作者 张佳琦 纪运广 席亚宾 MANFRED Wirsum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0-2807,共8页
壁挂炉供热是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供气管网压力波动,壁挂炉易于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CO中毒事故。为揭示管网压力变动下燃气壁挂炉内温度场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以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 壁挂炉供热是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供气管网压力波动,壁挂炉易于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CO中毒事故。为揭示管网压力变动下燃气壁挂炉内温度场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以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排燃烧器在不同管道压力下引射装置出口处燃气组分的分布、燃烧室内温度、燃烧室出口烟气中CO及NO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火排出口处甲烷浓度随之上升,甲烷浓度不均匀性增强;(2)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燃烧室出口处CO质量浓度逐渐增加,燃气入口压力为500 Pa时,CO质量浓度达到25.2 mg/m^(3),高于人体CO中毒事故限值23 mg/m^(3);燃烧室出口处NO质量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500 Pa时达到峰值为18.99 mg/m^(3);(3)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燃烧室内最高温度先增加后减小,在500 Pa时温度最低为1840 K,燃烧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热量少;可见,管网压力变小使壁挂炉燃烧的不稳定性增加且CO浓度也显著变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燃气壁挂炉生产厂家在增强设备安全性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学 火排燃烧器 压力变动 燃烧特性 烟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镍纳米切削材料去除行为与机理研究
8
作者 田海兰 闫少华 +1 位作者 韩涛 闫海鹏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5,共9页
单晶镍纳米尺度加工时的材料去除机理对实现其超精密加工尤为重要。为此,借助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单晶镍纳米切削时的力热行为、表面/亚表面形成特征以及塑性变形机制以揭示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单晶镍纳米切削时,有序的镍原子在刀具... 单晶镍纳米尺度加工时的材料去除机理对实现其超精密加工尤为重要。为此,借助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单晶镍纳米切削时的力热行为、表面/亚表面形成特征以及塑性变形机制以揭示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单晶镍纳米切削时,有序的镍原子在刀具挤压和剪切作用下以非晶结构的形式被去除,部分具有面心立方(face center cubic, FCC)结构的镍原子转变成密排六方(hexagonal close-packed, HCP)结构和非晶结构,主导了相变与非晶化;同时出现伯氏矢量分别为1/6<112>、1/3<100>、1/6<110>、1/3<111>以及1/2<110>的位错线。单晶镍纳米切削时的塑性变形机制为相变、非晶化和位错滑移。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几何条件与能量条件被同时满足,发生1/2<110>全位错转变为1/6<112>不全位错的位错反应。在切削力热的作用下,已加工亚表面出现了位错环、梯杆位错、棱住位错、V型位错、原子团簇和空位等缺陷结构。相比于(100)晶面和(110)晶面,沿(111)晶面切削有利于减小亚表面缺陷层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镍 纳米切削 分子动力学 材料去除机理 塑性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喷油参数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9
作者 朱海荣 郭雪芳 +1 位作者 邸智鹏 王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5-365,共11页
为了研究低温环境下柴油机不同喷油参数(喷孔个数、喷油夹角、喷油提前角)对缸内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建立某型号直喷式柴油机三维模型,对低温环境下柴油机不同喷油参数进行燃烧模拟。结果表明:喷油参数会对喷油持续期、燃油空间分布... 为了研究低温环境下柴油机不同喷油参数(喷孔个数、喷油夹角、喷油提前角)对缸内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建立某型号直喷式柴油机三维模型,对低温环境下柴油机不同喷油参数进行燃烧模拟。结果表明:喷油参数会对喷油持续期、燃油空间分布、燃烧室底部凹坑内涡旋、燃油喷雾的穿透距离和扩散角度、燃油与空气混合时间和混合效果等方面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到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喷孔个数为8、喷油夹角为150°、喷油提前角为18℃A BTDC(上止点前)时,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可获得最佳动力性。研究得到了低温环境下喷油参数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机制,可为低温环境下柴油机喷油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工程 柴油机 喷油参数 燃烧模拟 低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T-IDense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0
作者 贾广飞 梁汉文 +2 位作者 杨金秋 武哲 韩雨欣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针对一维信号所含信息不全面和DenseNet网络在变工况下存在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图像和改进密集连接卷积网络(improved DenseNet,IDense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CWT-IDenseNet。首先,将一维振动信号通过CWT转为... 针对一维信号所含信息不全面和DenseNet网络在变工况下存在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图像和改进密集连接卷积网络(improved DenseNet,IDense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CWT-IDenseNet。首先,将一维振动信号通过CWT转为二维时频图像;其次,对DenseNet网络进行改进,将DenseNet第1个卷积块中的ReLU激活函数替换为Swish激活函数(Swish激活函数更平滑);同时,在网络中引入基于风格的卷积神经网络重校准模块(style-based recalibration module,SRM)和空间与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SRM关注特征通道权重,CBAM则从通道和空间2个维度增强特征表达能力,进而得到IDenseNet;最后,将二维时频图像输入到IDenseNet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通过模型的Softmax层输出故障诊断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恒定工况及变工况下的平均故障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7.80%,且在迁移学习模型中,平均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44%。CWT-IDenseNet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恒定工况及变工况下具有显著优势,对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连续小波变换 密集连接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方法
11
作者 赵全胜 李斐 +4 位作者 郭风爱 于建游 徐士钊 胡运朋 褚晓萌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碳排放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工程长度层、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碳排放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工程长度层、工程建设层、能源消耗层与材料消耗层4个维度凝练出路线长度、路基长度、路面长度、隧道长度、桥涵长度、互通区长度、挖方量、填方量、柴油消耗量、水泥消耗量、碎石消耗量和钢筋消耗量12个关键指标;获取36个高速公路项目数据作为模型训练的实证样本,结合误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得PSO-BP模型R2为0.974,BP模型R2为0.890,前者更接近于1;与生命周期法结果相比较,PSO-BP比未优化的BP与真实值之间偏差更小。划分的4个维度层和选择的12个关键指标使得在高速公路设计规划阶段即可预测得到建设期的碳排放,为高速公路的低碳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其他学科 碳排放预测 PSO-BP神经网络 模型优化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室中复合结构吸声性能仿真及应用
12
作者 杨雪 张宗楚 +4 位作者 曹思源 徐步云 张保令 石文标 闫海鹏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45,共10页
为提升超薄控制台吸声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响室环境的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组合的无规则入射吸声性能。首先利用阻抗管确定了吸声性能较好的两种复合吸声结构,其次在声学仿真软件中建立混响室数值模型进行仿真并... 为提升超薄控制台吸声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响室环境的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组合的无规则入射吸声性能。首先利用阻抗管确定了吸声性能较好的两种复合吸声结构,其次在声学仿真软件中建立混响室数值模型进行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将两种复合吸声结构应用于控制台,通过混响室仿真及实验测试其实际吸声性能。结果表明,最优吸声结构在混响室仿真中,无规则入射的降噪系数仿真值为0.61,通过混响室实验测试的降噪系数为0.64。仿真与实验混响室无规则入射降噪系数相近,验证了仿真模型准确性及最优吸声结构的实用性。通过计权吸声系数评定了最优结构的吸声性能等级为国家C级标准,所提方法对控制台吸声降噪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系数 控制台 阻抗管法 混响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英娜 崔彦平 +2 位作者 安博烁 刘百健 靳建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137,共11页
针对悬臂式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面对煤岩硬度复杂变化时适应性不足、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巷道断面成形特性和智能截割控制策略2个部分,其中掘进机智能截割控制策... 针对悬臂式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面对煤岩硬度复杂变化时适应性不足、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巷道断面成形特性和智能截割控制策略2个部分,其中掘进机智能截割控制策略由CNN煤岩硬度动态感知模块和截割臂摆速模糊PID控制模块组成。提出一种有效的截割路径,使截割头沿规划路径从上至下进行煤岩截割,以提高断面完整性,减小掘进方向的误差。采用CNN煤岩硬度动态感知模块分析采集的截割电动机电流、截割臂振动加速度、回转油缸压力数据信息,以感知煤岩特性;采用截割臂摆速模糊PID控制模块对感知后的数据进行模糊化与解模糊化处理,输出相应控制参数信号;电液比例阀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通过阀控液压缸控制截割臂摆速,实现截割臂摆速的自适应控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当掘进机截割较软介质与煤时,截割臂以高摆速工作;当掘进机截割复杂岩层时,摆速随截割信号的增大而降低,截割信号在0~1之间变动;当掘进机截割较硬岩层时,截割载荷信号接近1,截割臂的摆速降低至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掘进机 智能截割 截割臂摆速 截割路径 模糊PID控制 煤岩硬度动态感知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氮H13钢激光熔覆涂层设计与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琦芸 王辰阳 +2 位作者 蒋华臻 占剑 李正阳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6,共14页
目的针对渗氮H13钢激光修复中N容易析出并形成气孔的问题,根据熔池反应热力学原理,设计了含Ti和含Co 2种熔覆材料,研究N的分布和释放机制,在渗氮H13钢基板上获得无明显孔洞、裂纹缺陷且性能优良的激光熔覆复合涂层。方法试验了2种方案,... 目的针对渗氮H13钢激光修复中N容易析出并形成气孔的问题,根据熔池反应热力学原理,设计了含Ti和含Co 2种熔覆材料,研究N的分布和释放机制,在渗氮H13钢基板上获得无明显孔洞、裂纹缺陷且性能优良的激光熔覆复合涂层。方法试验了2种方案,方案一,对基板渗氮表层进行激光重熔预处理,再熔覆H13钢与Stellite钴基合金的混合粉末;方案二,先以不同配比的H13钢与Ti的混合粉末打底,再熔覆H13钢与Stellite钴基合金的混合粉末。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等材料表征手段观测涂层的微结构,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方案一中,激光重熔预处理会促使N释放,经过激光熔覆后,涂层组织以马氏体为主,存在大片残余奥氏体;方案二中,随着H13钢与Ti混合粉末中Ti元素添加量由0%增加至10%,涂层与基体冶金过渡区存在明显差异,H13+10%Ti涂层组织为马氏体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H13+50%Stellite涂层内组织均匀致密,主要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结论通过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硬度和较好耐腐蚀性的激光熔覆涂层,解决了渗氮H13钢强化与修复中氮气孔形成以及涂层与基体结合区成分偏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修复 渗氮H13钢 氮析出 涂层设计 显微硬度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VB中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工程数据的采集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风山 钱惠芬 +1 位作者 方忆湘 刘文学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68-71,共4页
提出在 VC中创建动态链接库和在 VB中调用该动态链接库对计算机外设进行读、写操作的函数实现工程数据采集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可提高工程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效率 ,实现工程计量、测试、监测等应用软件从 Dos平台到
关键词 VB 工程数据 动态链接库 数据采集 计算机外设 WINDOWS平台 工程软件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大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邓飞 刘恩福 +4 位作者 崔洪斌 杨光 张嘉钰 冯运 葛杏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0-214,共5页
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体现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河北科技大学在工科大学生实践... 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体现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河北科技大学在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的探讨和总结,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实践教育的先进经验,以高效率和实效化为原则,构建了面向工科大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普适化和个性化为特征,设计了多元化的实施方案;以快捷响应和周到服务为标准,建立了面向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的云服务平台及管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应用与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云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新奇 王振辉 +1 位作者 高慧琴 崔海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0-93,共4页
分析了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摩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液膜控制方程,获得在不同操作工况和表面微孔结构参数下的密封开启力。理论推导得到了激... 分析了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摩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液膜控制方程,获得在不同操作工况和表面微孔结构参数下的密封开启力。理论推导得到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扭矩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密封端面间的摩擦扭矩随着密封环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微孔深度和微孔密度有最佳参数,使密封端面间的摩擦扭矩最小,且与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激光加工 微孔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26
18
作者 崔海亭 郭彦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5,共3页
针对日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围绕工程实际训练内容,在生产实习、实验教学内容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方面,提出了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通过上述的改革和措施,提高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 针对日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围绕工程实际训练内容,在生产实习、实验教学内容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方面,提出了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通过上述的改革和措施,提高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毕业设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片热轧辊双螺旋流道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
19
作者 闫华军 周旭航 +5 位作者 杨光 代学蕊 苑振革 王宝雨 刘晋平 周兴邦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227,共9页
目的为精确控制轧辊辊面温度,对极片热轧流道布置与流体速度进行系统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单、双螺旋流道布置对轧辊辊面温度的影响,设计了螺距值40、50、60mm3种等螺距双流道和3种不等螺距双流道方案,设置了1、2、3m/s3种热油速度,共构建... 目的为精确控制轧辊辊面温度,对极片热轧流道布置与流体速度进行系统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单、双螺旋流道布置对轧辊辊面温度的影响,设计了螺距值40、50、60mm3种等螺距双流道和3种不等螺距双流道方案,设置了1、2、3m/s3种热油速度,共构建了18种热流道工况;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18种工况进行模拟,分析轧辊等螺距、不等螺距、流速对轧辊温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方差获得温度均匀的最优参数。结果流速对轧辊辊面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流速的增大,对流换热和导热热阻均增加,但导热热阻增加更为明显,当速度达到临近值时,温度增加量达到最大,因此合理的流速是保证辊面温度的重要因素;在等间距流道条件下,流道间距越小,辊面温度均匀性越高,在满足流道强度和干涉前提下,流道间距取最小值为40mm;不等距流道条件下的轧辊辊面温度均匀性好于等螺距流道方案下的,轧辊中段流道螺距P_(2)的最优值为70 mm,此时辊面温差最小。结论当流速为2.2 m/s时,辊面温度均匀性最好;在等螺距最小间距40 mm条件下,辊面最小温度差为±1.55℃;在轧辊中段流道螺距P_(2)=70 mm的不等距条件下,辊面温度差为±0.71℃,进一步提高了辊面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极片 轧辊热模拟 双螺旋流道 不等距流道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源与机械刺激下蝗虫的运动行为 被引量:8
20
作者 牛虎利 王立新 周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为提高光电诱导机械捕集蝗虫设备的捕集效率,本研究利用LED光源和自制的行为反应试验装置采用对比试验法,测定了蝗虫在诱导光源与机械刺激作用下的运动方向性和运动敏感性,探讨了蝗虫对外界刺激的神经反应与运动行为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为提高光电诱导机械捕集蝗虫设备的捕集效率,本研究利用LED光源和自制的行为反应试验装置采用对比试验法,测定了蝗虫在诱导光源与机械刺激作用下的运动方向性和运动敏感性,探讨了蝗虫对外界刺激的神经反应与运动行为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因素刺激下蝗虫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行为。机械刺激作用下蝗虫的运动敏感性提高,但无明显的运动方向性;诱导光源作用下蝗虫具有明显方向选择性,但运动敏感性随时间逐步衰减;机械刺激与光源刺激耦合作用下蝗虫既有较强的方向选择性,又有持续的运动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行为研究 试验 蝗虫 光源诱导 机械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