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延青
王平
+3 位作者
牟桂玲
张少臣
安玉风
赵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脊麻的比率,并对采用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的病例进行1年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在X线下首选骶裂孔前间隙法穿刺失败率7.54%,置管失败率为0.94%,首次置管达后间隙的发生率为3.63%,脊麻的发生率为2.06%,其中延迟性脊麻的发生率为1.22%。随访44例后路法患者1年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84.09%,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安全有效的途径;骶尾侧位片有助于确定骶裂孔及骶管有无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延青
王平
牟桂玲
张少臣
安玉风
赵娜
机构
中华
疼痛
学会第二临床中心北京天坛医院
疼痛
诊疗中心
北京铁路中心医院
疼痛
科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疼痛
科
河北省高碑店市延安疼痛病院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特色专业项目(首都TS199906)
文摘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脊麻的比率,并对采用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的病例进行1年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在X线下首选骶裂孔前间隙法穿刺失败率7.54%,置管失败率为0.94%,首次置管达后间隙的发生率为3.63%,脊麻的发生率为2.06%,其中延迟性脊麻的发生率为1.22%。随访44例后路法患者1年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84.09%,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安全有效的途径;骶尾侧位片有助于确定骶裂孔及骶管有无畸形。
关键词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
刘延青
王平
牟桂玲
张少臣
安玉风
赵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