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及应用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锋 王建军 +1 位作者 侯巧红 胡丽华 《南方农机》 2021年第9期136-137,共2页
加工制造技术和模具相互依存,模具是加工制造设备的基础。传统的机械模具制造生产技术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数控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减少了企业资金投入,保证了产业的信息化。本文论述了机械模具数控车床... 加工制造技术和模具相互依存,模具是加工制造设备的基础。传统的机械模具制造生产技术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数控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减少了企业资金投入,保证了产业的信息化。本文论述了机械模具数控车床的加工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模具 数控加工技术 制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锋 苏玉珍 +1 位作者 胡丽华 孔胜午 《南方农机》 2021年第5期96-97,共2页
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和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和机械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对机械零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行业有必要不断改进和自主创新机械零件生产加工技术,以确保满足人们高水平需求,... 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和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和机械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对机械零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行业有必要不断改进和自主创新机械零件生产加工技术,以确保满足人们高水平需求,合理促进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相关行业的技术科研人员必须强化分析研究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指标,以确保机械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高质量推动我国工业生产与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模具 数控加工制造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注射成型芯/壳层熔体黏度比对芯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涛 王增春 侯巧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夹芯注射成型产品的芯层材料分布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利用Moldflow Plastics Insigh的coinjection模块,基于Cross-WLF黏度模型控制芯/壳层熔体黏度比R,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观察芯层材料穿透距离、浇口处芯层分布、芯层厚度极值、... 夹芯注射成型产品的芯层材料分布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利用Moldflow Plastics Insigh的coinjection模块,基于Cross-WLF黏度模型控制芯/壳层熔体黏度比R,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观察芯层材料穿透距离、浇口处芯层分布、芯层厚度极值、芯层分布均匀性等指标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R值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注射成型 芯层材料分布 芯/壳层熔体黏度比 黏度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厚对夹芯注射成型芯层物料填充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涛 胡占军 +2 位作者 郭山国 苏玉珍 胡丽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68,共4页
基于Cross-WLF黏度控制方程,构建了3种典型夹芯注射成型芯/壳层物料组合,并研究了不同物料组合时板厚对芯层物料填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调整板厚将使芯、壳层熔体流动状态和黏度发生变化,但上述变化因物料组合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基于Cross-WLF黏度控制方程,构建了3种典型夹芯注射成型芯/壳层物料组合,并研究了不同物料组合时板厚对芯层物料填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调整板厚将使芯、壳层熔体流动状态和黏度发生变化,但上述变化因物料组合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当芯层熔体流动指数相对壳层熔体更大时,随板厚增大,芯/壳层熔体黏度比(R)减小,芯层物料填充能力降低;当芯层熔体流动指数相对壳层熔体更小时,随板厚增大,R增大,芯层物料填充能力升高;当芯、壳层熔体流动指数相当时,上述现象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注射成型 芯层熔体冲破 芯层物料填充能力 流动指数 黏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低合金钢斗齿材料熔炼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占军 张元华 +1 位作者 许晓坤 王玲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3,106,共3页
介绍了中碳低合金钢斗齿材料的熔炼工艺及其特点。采用中频感应炉不氧化法熔炼,合金元素收得率高、夹杂物少,性能符合工艺要求。
关键词 低合金钢 熔炼工艺 斗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注射成型塑件厚度对芯层物料分布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涛 胡丽华 孔胜午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1,68,共7页
为了探究夹芯注射成型塑件厚度对芯层物料分布的影响,分别选取聚丙烯(PP)/PP,PP/低密度聚乙烯(PE-LD)两种物料组合,对一组不同厚度的夹芯注射成型塑件进行了模流分析,表征、测试和分析了芯层物料穿透深度、平均相对厚度、分布均匀度的... 为了探究夹芯注射成型塑件厚度对芯层物料分布的影响,分别选取聚丙烯(PP)/PP,PP/低密度聚乙烯(PE-LD)两种物料组合,对一组不同厚度的夹芯注射成型塑件进行了模流分析,表征、测试和分析了芯层物料穿透深度、平均相对厚度、分布均匀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塑件厚度由5 mm增大到10 mm时,两种物料组合对应的评价指标变化趋势相同,芯层物料穿透深度减小、平均相对厚度增大、分布均匀度变差;PP/PE-LD物料组合较PP/PP物料组合对应的评价指标变化趋势更为明显,前者芯层物料穿透深度、平均相对厚度、平均相对厚度标准差的极差值较后者分别提升了112.71%,134.82%,108.16%;塑件厚度变化时,熔体沿各向流动阻力差异性、芯/壳层熔体黏度比均发生变化,但PP/PE-LD物料组合中芯/壳层熔体黏度比变化显著,而PP/PP物料组合中芯/壳层熔体黏度比则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注射成型 顺序共注射成型 芯层物料分布 塑件厚度 流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夹芯注射成型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涛 胡丽华 孔胜午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
以圆盘形夹芯注射成型塑件的芯层物料穿透距离、最大翘曲变形、最大体积收缩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联用正交实验法获取了最优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实验所选工艺条件对3种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不同,无法直... 以圆盘形夹芯注射成型塑件的芯层物料穿透距离、最大翘曲变形、最大体积收缩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联用正交实验法获取了最优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实验所选工艺条件对3种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不同,无法直接获得最优解决方案;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化评分,可构建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寻优;综合评价体系联用正交实验法可获得最优工艺组合方案,且该方案的实验结果优于所有16组正交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夹芯注射成型 芯层物料穿透距离 最大翘曲变形 最大体积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锋 侯巧红 +1 位作者 苏玉珍 孔胜午 《当代农机》 2022年第6期94-94,96,共2页
针对“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辅助教学,更新课程设计的教学手段。解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中的作用,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改革。
关键词 “TVP”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CAM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典型盒盖类模具型腔加工为例
9
作者 苏玉珍 王涛 +1 位作者 杨锋 于国英 《当代农机》 2022年第6期90-91,共2页
以盒盖类模具型腔加工为例,讲述模具CAM课程在教学当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 型腔加工 模具CAM 具体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探讨
10
作者 杨锋 侯巧红 +1 位作者 苏玉珍 孔胜午 《当代农机》 2022年第5期62-62,65,共2页
分析了“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中的作用,探讨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改革。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温度和速率对夹芯注芯层熔体冲破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涛 任立军 +2 位作者 王增春 侯巧红 苏玉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1,共4页
调整芯、壳层熔体的注射温度、速率均可降低夹芯注射成型中芯层熔体冲破趋势。利用Moldflow软件的coinjection模块和正交实验法,分析评价如何调整熔体的注射温度和速率可以最有效地降低芯层熔体冲破趋势。实验发现,芯层熔体冲破趋势对芯... 调整芯、壳层熔体的注射温度、速率均可降低夹芯注射成型中芯层熔体冲破趋势。利用Moldflow软件的coinjection模块和正交实验法,分析评价如何调整熔体的注射温度和速率可以最有效地降低芯层熔体冲破趋势。实验发现,芯层熔体冲破趋势对芯/壳层熔体黏度比(R)极敏感,通过减小芯层熔体注射温度、增大壳层熔体注射温度或增大壳层熔体注射速率,均可显著降低芯层熔体冲破趋势,且熔体注射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选取的芯、壳层物料假塑性不同,芯层熔体注射速率对芯层熔体冲破趋势的影响效果不同,甚至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注射成型 芯层熔体冲破 注射温度 注射速率 假塑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口位置对夹芯注塑芯层填充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涛 张元华 杨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0,127,共5页
以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夹芯注射成型芯/壳层物料,研究了不同浇口位置时的差异化多层复合填充过程和芯层物料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壳层物料的浇注温度为240℃、壳层物料的浇注速率为200cm^3/s,芯层物料的... 以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夹芯注射成型芯/壳层物料,研究了不同浇口位置时的差异化多层复合填充过程和芯层物料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壳层物料的浇注温度为240℃、壳层物料的浇注速率为200cm^3/s,芯层物料的浇注温度为200℃、芯层物料的浇注速率为240cm^3/S时,芯层熔体穿透壳层的熔体能力最弱,并可获得最大芯层物料的填充量。此工艺条件下,采用侧面、中心浇口的芯层物料的最大填充量分别为46.5%、41.5%。采用侧面浇口能获得更多芯层物料的填充量,但芯层物料堆积于塑件一侧;采用中心浇口时,芯层物料的填充量较小,但芯层物料的分布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注射成型 芯层熔体前沿冲破 芯层物料填充 芯层物料分布 流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注壳层熔体最小预注量的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涛 王增春 侯巧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夹芯注射成型中为了更多地填充价格较低的芯层材料,需在不发生芯层熔体前沿冲破的前提下,找到壳层熔体最小预注量。从运动学角度探讨芯层熔体前沿冲破过程,建立了快速计算壳层熔体最小预注量的数学方程;利用Co-Injection模块,针对具... 在夹芯注射成型中为了更多地填充价格较低的芯层材料,需在不发生芯层熔体前沿冲破的前提下,找到壳层熔体最小预注量。从运动学角度探讨芯层熔体前沿冲破过程,建立了快速计算壳层熔体最小预注量的数学方程;利用Co-Injection模块,针对具体塑料件进行试验验证,并利用二次迭代法可大幅减少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注射成型 壳层熔体预注量 芯层熔体前沿冲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封孔处理对汽车用5052铝合金草酸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玲玲 张元华 +1 位作者 赵江招 张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采用以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对汽车用5052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对其进行复合封孔处理。结果表明,封孔前后氧化膜的形貌有所变化,由多孔形貌转变为近无孔洞形貌,封孔后氧化膜表面除了Al、S、C和O四种... 采用以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对汽车用5052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对其进行复合封孔处理。结果表明,封孔前后氧化膜的形貌有所变化,由多孔形貌转变为近无孔洞形貌,封孔后氧化膜表面除了Al、S、C和O四种元素,还检测到Ni和Si元素。封孔前氧化膜的腐蚀电位较铝合金正移了约420.0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65%,极化电阻增加了近7倍,电荷转移电阻增加了约3.6倍,说明氧化膜能起到防止铝合金腐蚀的作用。氧化膜经复合封孔处理后,电化学参数进一步趋好,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分别为-270.0 mV,1.04μA·cm^-2,19.94Ω·cm^2和23.69 kΩ·cm^2,耐腐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封孔处理 草酸氧化膜 汽车用5052铝合金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类件拉延工艺设计过程
15
作者 苏玉珍 杨锋 +2 位作者 王涛 侯巧红 孔胜午 《当代农机》 2021年第4期64-65,共2页
针对具体梁类件,利用UG软件、DYNAFORM软件给出了拉延工艺设计过程,得到完整数模,为下一步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梁类件 拉延 工艺设计 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对34CrMo4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元华 王玲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对34CrMo4钢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淬火介质的淬火,再统一进行680℃回火处理。采用OM、硬度测试和冲击试验等研究了淬火温度与淬火介质对34CrMo4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回火态34CrMo4钢的硬度先降低后升高,... 对34CrMo4钢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淬火介质的淬火,再统一进行680℃回火处理。采用OM、硬度测试和冲击试验等研究了淬火温度与淬火介质对34CrMo4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回火态34CrMo4钢的硬度先降低后升高,冲击功先升高后降低。820℃淬火,油冷+680℃回火34CrMo4钢的冲击功明显大于其他温度淬火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其组织为细小回火索氏体及少量铁素体。采用油冷淬火的34CrMo4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水冷、空冷的试验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CrMo4钢 淬火温度 淬火介质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模具CAM”课程改革的研究
17
作者 苏玉珍 杨锋 +1 位作者 王涛 于国英 《当代农机》 2022年第4期49-49,51,共2页
指出了模具CAM改革的原因,提出了对模具CAM课程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 超星学习平台 模具CAM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