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北方桑树品种筛选及收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娜 贾漫丽 +5 位作者 李季生 甄占萱 何向金 孟庆伟 李雅静 杨贵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3,共7页
从桑树存活率、单株条数、叶条收获量、叶条品质和叶条比5个方面探讨不同桑树品种用于开发动物饲料的适宜性,为筛选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经连续5年试验,发现所用杂交桑品种比嫁接桑品种存活率高、发条数多、收获量大... 从桑树存活率、单株条数、叶条收获量、叶条品质和叶条比5个方面探讨不同桑树品种用于开发动物饲料的适宜性,为筛选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经连续5年试验,发现所用杂交桑品种比嫁接桑品种存活率高、发条数多、收获量大,更适宜用作动物饲料。合理的桑条收获方式是:根据饲喂动物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结合桑树的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期;根据桑树品种及栽植地气候环境条件,按照用树与养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每年的收获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饲料 桑树品种 收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僵蚕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探析
2
作者 李季生 李娜 +3 位作者 贾漫丽 黄露 刘沿延 杨贵明 《北方蚕业》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由于缺乏专业生产厂家和生产标准,中药僵蚕的产量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规模化、标准化僵蚕生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细化僵蚕生产环节,分析关键问题,整合先进技术,为中药僵蚕的规模化、省力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药僵蚕 规模化生产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分析2种成熟度桑叶对家蚕脂肪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岩 王晖 +4 位作者 李娜 贾漫丽 黄露 孙志超 李季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71-3285,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家蚕体适应桑叶营养物质变动的微观机制。首先检测老、嫩2种成熟度桑叶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和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然后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 本试验旨在探索家蚕体适应桑叶营养物质变动的微观机制。首先检测老、嫩2种成熟度桑叶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和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然后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分析由这2种桑叶饲喂3 d的5龄家蚕脂肪体蛋白质组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嫩桑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性糖、总黄酮、总多酚、1-DNJ含量极显著高于老桑叶(P<0.01)。iTRAQ定量分析共鉴定到家蚕脂肪体蛋白2 172个,2组间差异表达蛋白173个。相对于摄食老桑叶的家蚕,摄食嫩桑叶的家蚕脂肪体中上调表达蛋白为85个,下调表达蛋白为88个。对其中的111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表达倍数(FC)>1.25或<0.80]的功能富集分析发现,GO和KEGG通路注释到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物质代谢、运输和贮存,应激和免疫反应,机体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差异表达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到核糖体蛋白和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8(NEDD8)的网络中心性高。综上可知,桑叶成熟度显著影响其营养物质含量,引起摄食老、嫩桑叶家蚕脂肪体蛋白质组灵敏、广泛的差异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ITRAQ 桑叶成熟度 营养成分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4个桑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贾漫丽 李娜 +2 位作者 李季生 宋永学 王晖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1,共6页
以冀桑1号、冀桑2号、物45、铁把4个桑树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0.0%(CK)、0.2%、0.3%和0.4%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桑树品种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明确其耐盐能力。结... 以冀桑1号、冀桑2号、物45、铁把4个桑树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0.0%(CK)、0.2%、0.3%和0.4%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桑树品种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明确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NaCl含量的递增,4个品种的叶片细胞膜透性迅速增加,其中铁把在各处理下的值最低且增加最慢;各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NaCl含量为0.2%或0.3%时达到峰值;各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可知4个桑树品种均能在一定盐胁迫范围内通过自身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有效降低活性氧的伤害,各项指标呈现规律性变化,且品种间差异显著。综合比较得出,4个桑树品种抗盐能力强弱为铁把>冀桑2号>物45>冀桑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盐分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桑树的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试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永学 王晖 +3 位作者 张东豪 杨帆 甄占萱 杨贵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从河北省承德地区采集到寄生于桑树树干的野生粗毛纤孔菌并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对人工培养各阶段粗毛纤孔菌生长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的结果是:(1)在野...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从河北省承德地区采集到寄生于桑树树干的野生粗毛纤孔菌并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对人工培养各阶段粗毛纤孔菌生长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的结果是:(1)在野生粗毛纤孔菌的菌种(母种)分离培养阶段,用25μg/m L氯霉素溶液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菌种分离培养过程的细菌感染;(2)原种培养阶段,当菌丝生长至2 cm厚时通过人工拍瓶混匀培养基可显著加快原种菌丝的生长,菌丝长满培养瓶的时间较未经混匀处理的缩短约5 d,且用谷粒培养基较麦粒培养基更为适用;(3)栽培生产子实体阶段,采用桑枝培养基较桦木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产量,其中用1年生桑枝培养基培养比用多年生桑枝培养基培养的子实体产量高,多年生桑枝+棉籽壳培养基可以加快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速率,但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在桑园中以桑树行间搭建小拱棚进行的粗毛纤孔菌栽培试验中,用新桑枝培养基培养的菌袋在树阴下(最大光照强度为1 800 lx,温度20~33℃,相对湿度>80%)成功培养出子实体。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可以采用桑枝培养基在室内和室外进行粗毛纤孔菌的人工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桑枝培养基 子实体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罂粟种子长期冷冻贮藏萌发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甄占萱 李云祥 +2 位作者 杨贵明 高妍夏 马博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4,28,共3页
将野罂粟种子密封好保存在-24℃环境中10余年,定期调查种子萌发力,以探索野罂粟种子在低温冷藏下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来源不同其冷冻后萌发力亦不同,人工种植一代种冷冻10.5年发芽势为27.0%,发芽率为56.0%;人工种植二代种冷... 将野罂粟种子密封好保存在-24℃环境中10余年,定期调查种子萌发力,以探索野罂粟种子在低温冷藏下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来源不同其冷冻后萌发力亦不同,人工种植一代种冷冻10.5年发芽势为27.0%,发芽率为56.0%;人工种植二代种冷冻10.5年发芽势为47.0%,发芽率为81.8%,二者均有播种价值。将野罂粟种子保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低温贮藏,对延长种子寿命是一个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罂粟 种子 冷冻贮藏 萌发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条件下家蚕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品种血液免疫应激相关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季生 夏爱华 +4 位作者 李娜 贾漫丽 高玉军 杨贵明 钟伯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以家蚕品种秋丰(Q)、白玉(B)及其杂交组合秋丰×白玉(QB)为试验材料,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40℃热激处理对家蚕幼虫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分析热激处理后亲本品种和杂交组合血液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在双向电泳图谱显示的供... 以家蚕品种秋丰(Q)、白玉(B)及其杂交组合秋丰×白玉(QB)为试验材料,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40℃热激处理对家蚕幼虫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分析热激处理后亲本品种和杂交组合血液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在双向电泳图谱显示的供试家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分离较好的蛋白点中,有87.67%的蛋白点表现为加性效应(additivity)的表达模式,7.15%的蛋白点表现超显性(over-dominance)表达模式,5.17%的蛋白点表现为超隐性(under-dominance)表达模式。对2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根据基因注释有7个蛋白点与免疫应激有关。在短时间的高温刺激后,热激关联蛋白(h2)、肽聚糖识别蛋白(h25)、亲环素样蛋白(h26)、促进蛋白(h27)和载脂蛋白Ⅲ(h28)等5个蛋白点在2个亲本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幼虫血液中均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尤其是杂交组合与2个亲本品种相比上调表达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家蚕在热激条件下,短时间内可以通过提高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以增强自身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而且杂交组合与亲本品种相比在抗逆性方面表现突出,对高温刺激更加敏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家蚕的抗逆性存在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反应 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血液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僵蚕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娜 李季生 +3 位作者 贾漫丽 黄露 刘沿延 杨贵明 《北方蚕业》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僵蚕是常用大宗药材,主要来源于蚕茧生产过程中僵死的病蚕,产量和质量极不稳定。分析认为冀东地区基本具备了僵蚕专业化生产的条件,僵蚕生产技术基本成熟,市场前景看好。
关键词 冀东地区 僵蚕 专业化生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桑树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妍夏 王晖 +4 位作者 高德满 高玉军 苏萌 王悦 甄占萱 《北方蚕业》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选择冀桑2号、鲁插1号、坎下白、桲椤和湖桑32号,测定这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结果表明,冀桑2号、坎下白和湖桑32号的叶片鲜重及干重在第十八位叶达到最大值,鲁插1号和桲椤在第十一位叶达到最大值;而5个桑树品种的... 选择冀桑2号、鲁插1号、坎下白、桲椤和湖桑32号,测定这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结果表明,冀桑2号、坎下白和湖桑32号的叶片鲜重及干重在第十八位叶达到最大值,鲁插1号和桲椤在第十一位叶达到最大值;而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均在第四位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叶位 含水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桑2号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妍夏 高德满 +4 位作者 杨贵明 高玉军 张东豪 甄占萱 王晖 《北方蚕业》 2016年第2期11-13,26,共4页
测定冀桑2号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果期和果后期4个时期的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鲜重和干重,计算叶片鲜重含水量和绝对含水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冀桑2号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量与绝对含水量均有上升;从花... 测定冀桑2号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果期和果后期4个时期的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鲜重和干重,计算叶片鲜重含水量和绝对含水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冀桑2号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量与绝对含水量均有上升;从花期到果后期,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量与绝对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叶片含水量都以花期最大,果后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冀桑2号 叶片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mat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晖 高妍夏 +4 位作者 高德满 高玉军 张东豪 宋永学 杨贵明 《北方蚕业》 2014年第4期14-17,共4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桑树matK基因进行分析,对matK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及同源建模、亚细胞定位、聚类分析、结合区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构建桑树等13种生物的同源树。结果表明:matK氨基酸...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桑树matK基因进行分析,对matK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及同源建模、亚细胞定位、聚类分析、结合区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构建桑树等13种生物的同源树。结果表明:matK氨基酸序列由20种、505个氨基酸组成,无信号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无法进行同源建模,存在6种GO功能和9个结合区,亚细胞定位证实matK氨基酸序列只存在于真核生物叶绿体中,桑树等13个物种matK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K基因 桑树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药用植物c4h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晖 高德满 +3 位作者 高妍夏 李学军 马博辉 杨贵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基因特性,利用CodonW和SPSS18.0软件对丹参、黄芪、黄芩、忍冬、桑树、野甘草、长春花共7种药用植物c4h基因密码子进行偏好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种药用植物c4h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介于46.1~55.92,密码子使用偏... 为了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基因特性,利用CodonW和SPSS18.0软件对丹参、黄芪、黄芩、忍冬、桑树、野甘草、长春花共7种药用植物c4h基因密码子进行偏好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种药用植物c4h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介于46.1~55.92,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弱,5种药用植物倾向于GC结尾的密码子,2种倾向于AT结尾的密码子。7种药用植物经聚类分析分为两大类,长春花与黄芪为一大类,另一大类中,丹参与黄芩为一类,野甘草、桑树和忍冬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h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血液肽聚糖识别蛋白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李季生 毛晓霞 +3 位作者 贾漫丽 李娜 高玉军 杨贵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了家蚕血液中存在的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和GO功能注释等进行了分析.... 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了家蚕血液中存在的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和GO功能注释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肽聚糖识别蛋白是一种分泌类蛋白,可能具有信号肽.其主要分子功能为肽聚糖受体,在生物学进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为肽聚糖代谢和先天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液 肽聚糖识别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对家蚕后部丝腺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影响
14
作者 夏爱华 李季生 +3 位作者 李娜 贾漫丽 王晖 杨贵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3,137,共8页
为了探索蛋白质磷酸化在高温环境胁迫中发挥的作用,以秋丰×白玉家蚕为试验材料,将5龄第3天的家蚕放置在40℃培养箱内热激10 min,以未热激的家蚕为对照,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后部丝腺磷酸化蛋白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发现,与... 为了探索蛋白质磷酸化在高温环境胁迫中发挥的作用,以秋丰×白玉家蚕为试验材料,将5龄第3天的家蚕放置在40℃培养箱内热激10 min,以未热激的家蚕为对照,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后部丝腺磷酸化蛋白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9个磷酸化蛋白在短期的热激之后表达量下降,包括腺苷酸激酶,延伸因子EF-1δ、EF-1β',核糖体蛋白P0、P1、P2以及轻链丝心蛋白等。GO分析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和丝心蛋白合成。对以上磷酸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利用Net Phos工具进行磷酸化位点预测,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或无规则卷曲为主,无跨膜结构域,均存在磷酸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 家蚕 后部丝腺 磷酸化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30K蛋白磷酸化研究
15
作者 李娜 贾漫丽 +1 位作者 杨贵明 李季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0-1725,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参考。试验设对照组和热激组,每组选取五龄第3天家蚕幼虫各30头(雌雄各占1/2),在40℃条件下分别热激处理0、10 min,然后利用双向电泳、Pro-Q Diamond染色、...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参考。试验设对照组和热激组,每组选取五龄第3天家蚕幼虫各30头(雌雄各占1/2),在40℃条件下分别热激处理0、10 min,然后利用双向电泳、Pro-Q Diamond染色、质谱技术对表达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银染图谱30 ku区积累了大量蛋白,经Pro-Q Diamond染色后发现它们属于磷酸化蛋白。2)经过多次取样和质谱鉴定,最终获得了3个30K蛋白,分别是PBMHPC-6、PBMHPC-19和PBMHPC-12。3)热激处理10 min后,3个30K蛋白的表达量与热激处理0 min相比显著上调(P<0.05)。由此得出,五龄家蚕血液富含30K蛋白,它们不仅在脂质运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可能参与热激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 家蚕 血液 30K蛋白 磷酸化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窖藏处理对桑苗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李娜 李季生 +2 位作者 贾漫丽 宋永学 杨贵明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筛选适宜的桑苗裸根窖藏处理方式,进一步改进苗木待雨造林技术,以杂交桑品种冀桑3号为试材,比较5种不同窖藏处理方式下桑苗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沙或土完全覆盖能有效保持桑苗含水率,与对照不覆盖相比可提高7~1... 为筛选适宜的桑苗裸根窖藏处理方式,进一步改进苗木待雨造林技术,以杂交桑品种冀桑3号为试材,比较5种不同窖藏处理方式下桑苗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沙或土完全覆盖能有效保持桑苗含水率,与对照不覆盖相比可提高7~13百分点;同时期栽植和收获的桑苗,采用全土覆盖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144.84 g),与对照(50.54 g)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土覆盖的桑苗可溶性蛋白含量(7.11 mg/g)与对照(8.39 mg/g)相比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全沙(4.39 mg/g)覆盖(P〈0.05);虽与对照相比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显著,但全土覆盖处理(0.61%)仍明显高于全沙处理(0.48%)。综合指标显示,全土覆盖处理能有效保持桑苗含水率,在维持桑苗基础代谢的同时降低营养消耗,更加有利于桑苗栽植后的快速生长,是北方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桑苗待雨造林技术中值得推广的窖藏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藏 桑苗 基质 雨季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热激差异蛋白Hsc 70-4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夏爱华 王晖 +4 位作者 毛晓霞 李娜 贾漫丽 杨贵明 李季生 《北方蚕业》 2014年第4期9-13,共5页
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蛋白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差异蛋白点为热激关联蛋白(Hsc 70-4)。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发现Hsc70-4蛋白在热激处理10min后显著上调,分析认... 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蛋白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差异蛋白点为热激关联蛋白(Hsc 70-4)。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发现Hsc70-4蛋白在热激处理10min后显著上调,分析认为该蛋白的主要作用为胁迫应答,在进化关系上与家蚕和茎夜蛾具有极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 家蚕 血液 热激关联蛋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构仪检测桑葚质地品质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彬彬 李娜 +5 位作者 贾漫丽 陈秀灵 范伟 夏爱华 高玉军 李季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4-2020,共7页
【目的】系统研究质构仪不同探头、测试速度、最大感应元、最小感应元、形变量对桑葚质地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标准、规范的鉴定桑葚质地品质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果期冀桑501(安葚)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质构仪的TPA模式,用P/2... 【目的】系统研究质构仪不同探头、测试速度、最大感应元、最小感应元、形变量对桑葚质地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标准、规范的鉴定桑葚质地品质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果期冀桑501(安葚)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质构仪的TPA模式,用P/2、P/5和P/103种探头进行对比试验,以选取合适的仪器探头。通过正交试验,设定探头P/5对桑葚进行试验,确定最佳质地特性测定的条件。【结果】P/5型探头最适合分析桑葚的质地品质;桑葚最佳质地特性测定的条件为形变量50%,最大感应元400 N,最小感应元0.3 N,测试速度60 mm·min-1。【结论】初步建立了采用质构仪运用TPA方法鉴定桑葚质地品质的方法,丰富了桑葚质地品质评价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质地多面分析 质地品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霜桑叶与野生植物资源组配保健茶方剂探析
19
作者 甄占萱 李云祥 +2 位作者 杨贵明 贾曼丽 王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为提升霜桑叶利用价值,拓宽桑叶应用领域,以承德当地选择几种常见野生菜用及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营养成分及功效分别与霜桑叶配伍,研制出具有预防感冒、清热解毒、降低血糖血压等不同功效的复方保健茶品。
关键词 霜桑叶 野生植物 保健茶 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品种桑果营养、香气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21
20
作者 贾漫丽 李娜 +3 位作者 王彬彬 范伟 夏爱华 李季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目的】为了科学、合理利用果桑品种资源,比较不同桑椹品种间营养、香气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筛选出适宜深度开发的北方果桑品种。【方法】以河北省主栽的9个品种果桑的果实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 【目的】为了科学、合理利用果桑品种资源,比较不同桑椹品种间营养、香气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筛选出适宜深度开发的北方果桑品种。【方法】以河北省主栽的9个品种果桑的果实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标仪法,对每个品种桑椹的营养、香气成分和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 2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桂花出汁率(76.754%)和含水率(85.105%)最高,蒙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0.383%)、总酸含量(21.365 mg·g^(-1))、还原糖含量(68.844%)以及抗坏血酸含量(89.488 mg·g^(-1))最高,安椹的总黄酮含量(26.468 mg·g^(-1))、总多酚含量(25.190 mg·g^(-1))、DPPH清除能力(25.202 mg·g^(-1)Vc当量)和ABTS清除能力(51.778 mg·g^(-1)Vc当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9个品种桑椹共检测出59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分为酯、醇、酮、醛、酸5大类,相对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酯类(35.71%)、醛类(28.57%)、酸类(14.29%)、醇类(7.14%)和酮类(7.14%)。香气物质种类最多的为东光大白(36种),其他依次为桂花(34种)、白玉王(33种)、安椹(28种)、节曲(27种),其余4个品种香气成分种类较少。【结论】9个品种桑椹营养、香气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PCA结果显示蒙桑的F值最高为1.611,其次是白玉王和安椹,这3个品种的综合品质最佳,适宜作为深度开发的优良果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营养成分 香气成分 活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