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配伍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杨杨 王海娟 +3 位作者 韩玉洁 高凡 李春花 郭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77-692,共16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配伍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潜在靶向作用机制。通过文献检索及课题组前期经验,确定黄芪、桂枝、丹参、葶苈子四味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代表药物。采用TCMSP、BATMAN...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配伍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潜在靶向作用机制。通过文献检索及课题组前期经验,确定黄芪、桂枝、丹参、葶苈子四味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代表药物。采用TCMSP、BATMAN-TCM平台筛选四种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预测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CHF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网络关系图;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共收集得到化合物21个,CHF靶点共10759个,其中黄芪总皂苷、丹参总酚酸、葶苈子水提物及桂皮醛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分别为75、56、163、27个,根据degree值筛选核心靶点40个;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分别将排名靠前的条目可视化;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种中药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稳定。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组分配伍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中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丙二醛(MDA),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芪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桂皮醛与葶苈子水提物组分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CHF的机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中药组分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Y9液体发酵产物冻干粉成分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利维 王刚 +1 位作者 李玉玲 刘昆昂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为明确黑木耳Y9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功能,分别对黑木耳Y9液体发酵产物冻干粉中蛋白质、纤维、多糖、黑色素、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木耳Y9发酵产物冻干粉的粗蛋白含量为135.04 mg·g^(-... 为明确黑木耳Y9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功能,分别对黑木耳Y9液体发酵产物冻干粉中蛋白质、纤维、多糖、黑色素、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木耳Y9发酵产物冻干粉的粗蛋白含量为135.04 mg·g^(-1),粗纤维含量为39.24 mg·g^(-1),粗多糖含量为77.04 mg·g^(-1),黑色素含量为2.80 mg·g^(-1),总黄酮含量为4.72 mg·g^(-1)。发酵产物冻干粉对DPPH·、O_(2)·^(-)和·O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4.002、4.345、8.623 mg·mL^(-1),对胃癌细胞(BGC-823)和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率的IC_(50)值分别为9.775、3.995 mg·mL^(-1)。黑木耳Y9发酵产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Y9 发酵产物 冻干粉 抗氧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昆昂 许和其 +2 位作者 马二刚 乔志刚 赵利维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鲜金针菇、金针菇粉和干金针菇段为原料,进行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通过对产品感官评价、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金针菇面包干配方,并对其进行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鲜加和干加等多种形式,形成6个金... 以鲜金针菇、金针菇粉和干金针菇段为原料,进行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通过对产品感官评价、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金针菇面包干配方,并对其进行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鲜加和干加等多种形式,形成6个金针菇面包干新配方;通过产品感官评价确定得分较高的配方为新配方1和新配方6;综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测定结果,确定金针菇面包干最佳配方为新配方1,即:小麦面粉1000 g,酵母32 g,白砂糖140 g,食用盐12 g,酥油110 g,鸡蛋100 g,水400 mL,金针菇粉60 g,该配方制得的面包干边缘呈焦黄色,组织细密,口感酥脆且富含膳食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面包干 电子鼻 电子舌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定悸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SD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子静 刘刚 +5 位作者 马可心 马国平 梁天俊 丁宝珠 马雪莲 梁文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2,I0022,I0023,共8页
目的探讨养心定悸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和养心定悸低、中、高剂量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注射诱导缺血性心律失常。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次... 目的探讨养心定悸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和养心定悸低、中、高剂量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注射诱导缺血性心律失常。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普萘洛尔组给予普萘洛尔15 mg·kg^(-1)·d^(-1);养心定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养心定悸胶囊0.5、1、2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采用BL-420F系统记录大鼠心电图变化;采用HE、Masson、TTC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采用ELISA测血清肌钙蛋白(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室早及室速频发,心电图ST段抬高,心律失常评分增加(P<0.01);心脏指数(HWI)增加(P<0.01);心肌组织缺血损伤及病理损伤明显;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明显(P<0.01);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多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普萘洛尔组及养心定悸组大鼠发生室早及室速时间延迟、频次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减轻,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5);HWI降低(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缺血损伤面积减小;血清cTnI降低(P<0.01或P<0.05);氧化应激状态改善(MDA水平降低而SOD、GSH升高)(P<0.01或P<0.05);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等)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可以有效改善ISO诱导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定悸胶囊 ISO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聋胶囊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5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小园 陈子月 +5 位作者 崔兵 王月 张闯 李爱英 刘兴超 张一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723,共6页
目的建立耳聋胶囊(黄芩、龙胆、木通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绿原酸、龙胆苦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5%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_(18)-WR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耳聋胶囊(黄芩、龙胆、木通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绿原酸、龙胆苦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5%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_(18)-WR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黄芩苷为内标,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5种成分含量。结果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各批样品分为3类,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68%。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9.39%~101.50%,RSD 0.59%~1.63%。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耳聋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胶囊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一测多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干预细胞因子风暴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海娟 韩玉洁 +2 位作者 张晓雪 李文瑾 郭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957-1968,共12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从细胞因子风暴角度分析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作用机制。通过文献挖掘确定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借助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利用... 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从细胞因子风暴角度分析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作用机制。通过文献挖掘确定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借助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COVID-19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网络图;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此外,检索多器官组织损伤、免疫损伤和SARS相关靶点,并与细胞因子风暴取交集。共收集17个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获得相应靶点237个,与疾病相交集靶点得到47个,筛选出22个核心靶点;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分别获得174个和83个条目(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modin、Formononetin、Rutin、Gallic acid、Liquiritigenin核心化合物与AKT1、IL-6、TP53、JUN、TNF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与多器官组织损伤及免疫损伤相交集靶点比例1.6%~2.0%,与SARS交集靶点比例4.3%。连花清瘟胶囊入血成分干预细胞因子风暴防治COVID-19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抗原、调节免疫和保护组织器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胶囊 入血成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的耳聋胶囊化学成分辨识及归属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偲 张东旭 +3 位作者 刘羽康 张爱杰 刘兴超 樊慧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法对耳聋胶囊的化学成分进行辨识和归属。方法样品65%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4.6 mm×10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法对耳聋胶囊的化学成分进行辨识和归属。方法样品65%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4.6 mm×10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高质量数据采集,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等信息,结合对照品、HR⁃MS/MS Spectral Library1.1质谱数据库和文献报道进行鉴定和归属。结果共辨识130种化学成分,包括46种黄酮类、30种萜类、10种苯酞类、4种香豆素类、6种苯乙醇苷类、12种有机酸类、13种含氮类及9种其他类。结论该方法可为耳聋胶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胶囊 化学成分 U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楮实子对药物性肝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茜 张一昕 +4 位作者 石铖 郝蕾 韩雪 郭秋红 张晓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17-1623,共7页
为了探讨楮实子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C-Ros癌基因1(ROS1)的调控作用。实验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为了探讨楮实子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C-Ros癌基因1(ROS1)的调控作用。实验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44mg/kg)和楮实子高、低剂量组(4.2、1.05g生药/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对乙酰氨基酚(1.2kg/kg)制备肝损伤模型,给药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30天。实验结束,收集血清、肝组织标本进行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楮实子各剂量均能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TBIL)的含量,升高血清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ROS1的表达,上调PPAR-αmRNA的表达,下调PPAR-γmRNA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楮实子能防治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ROS1的表达、调节转录因子PPAR-α和PPAR-γ的基因表达,从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实子 药物性肝损伤 ROS1 PPAR-Α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白菊基原考证及道地药材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雅坤 崔清卓 +5 位作者 韩伟 陈健 肖彤 郑玉光 李爱英 赵京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4-2938,共5页
祁白菊是河北省的道地药材,具有优良的品质,但现今不被大众所熟知。本文采用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现代研究及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祁白菊的基原及道地性成因进行考证和探讨。系统考证结果表明,祁白菊移植栽培于亳菊,特定的自然环境、... 祁白菊是河北省的道地药材,具有优良的品质,但现今不被大众所熟知。本文采用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现代研究及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祁白菊的基原及道地性成因进行考证和探讨。系统考证结果表明,祁白菊移植栽培于亳菊,特定的自然环境、优良的种质、药农的精心培育和选择以及独特的加工方式,造就了祁白菊的优良品质,在燕赵名医的广泛临床使用中提高了知名度。亳菊的特定基因是祁白菊产生优良表型的基础,安国适宜的生态环境推动了祁白菊表型的发展。本文有利于促进河北道地药材祁白菊的稳定发展,加强对祁白菊种质资源的保护、研发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白菊 基原考证 道地药材 成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