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霸州市近60年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
1
作者 闫利霞 范凯彬 +2 位作者 张丽 王红梅 钱茂鑫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利用1957—2013年霸州市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地面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为当地雷电预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霸州市雷暴初日出现在4月中旬的年份最多;终日出现在... 利用1957—2013年霸州市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地面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为当地雷电预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霸州市雷暴初日出现在4月中旬的年份最多;终日出现在9月下旬的年份最多。最早雷暴初日出现在3月18日,最晚雷暴终日出现在11月9日。平均雷暴日呈递减趋势,递减速率为每10年2.7次。以夏季7月出现最多,其次为6月和8月。雷暴在夜间时段(20:00至次日8:00)出现的频次最多,其次是午后(14:00—20:00),出现在上午(8:00—14:00)时段的最少。有利于夜间时段出现雷暴的气象条件为20:00气温24~32℃,相对湿度≥60%,气压在995~1005 hPa,2 min风速为2级,风向为偏东风。有利于下午时段出现雷暴的气象条件为14:00气温≥28℃,相对湿度40%~80%,气压在995~1005 hPa,2 min风速为2级,风向为SSW、SSE、SE、NE风。有利于上午时段出现雷暴的气象条件为8:00气温24~28℃,相对湿度≥80%,气压在1000~1010 hPa,2 min风速为2级,风向为偏NE或ESE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天气 气候特征 气象条件 预警 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州市气象站迁站前后地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利霞 秦云苗 +3 位作者 杨海良 张娟 赵晓飞 王红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了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气象站旧站地温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北省霸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新址和旧址2012年及前后5年0~320 cm地温平均值、差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前后5年月平均地温进行了均值t检验。结果表明,迁站同期和迁站前后5年... 为了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气象站旧站地温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北省霸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新址和旧址2012年及前后5年0~320 cm地温平均值、差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前后5年月平均地温进行了均值t检验。结果表明,迁站同期和迁站前后5年对比,两站址0~320 cm均表现为冬季和春季新址比旧址地温低,夏季和秋季新址比旧址地温高;两站址0~20 cm年平均地温日变化呈正弦曲线,40~320 cm四季日变化曲线较平缓;新址和旧址前后5年月平均地温资料大多数月份差值较小,资料连续性较好,但两站址地温差值变幅较大,且两站深层地温比地面及浅层差异显著,应订正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站 迁站 地温 对比分析 均值检验 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4—2015年霸州市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利霞 秦云苗 +2 位作者 杨海良 张娟 乐章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223-226,229,共5页
本文利用1964—2015年霸州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法、滑动T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霸州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气候突变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等。结果表明,1964—2015年霸州市各季浅层... 本文利用1964—2015年霸州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法、滑动T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霸州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气候突变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等。结果表明,1964—2015年霸州市各季浅层地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4~0.52℃/10年,春季、冬季地温上升幅度较大;各浅层年平均地温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0.16~0.31℃/10年),0 cm地温增温率最大,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升温率比较,地温的气候倾向率偏低。春季、冬季、年平均浅层地温多异常偏低年份,主要发生在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秋季多异常偏高年份,1965年5 cm地温、2006年0~20 cm地温以及1975年5~20 cm地温发生异常偏高。综合累积距平和信噪比、M-K法和滑动T检验计算分析发现,地温的突变年份主要发生在1986年附近、1996年和2011年。年、季平均地温与同期平均气温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0 cm地温表现最为显著,相关系数均>0.723。夏季0 cm平均地温与降水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0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气温 降水 气候倾向率 异常年份 河北霸州 1964—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凯彬 杨海良 马子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222-2224,2226,共4页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风电机常处于空旷地区,所以雷击成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危害较大的一种灾害。风机叶片较长,所以很容易遭到直接雷击,而...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风电机常处于空旷地区,所以雷击成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危害较大的一种灾害。风机叶片较长,所以很容易遭到直接雷击,而且风机的控制系统较敏感,很容易受到雷电感应。从雷击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危害机制、风机叶片直击雷防护、轴承雷电防护、配电压设备防护、风力发电机组内控制系统的布线问题、机舱屏蔽等方面浅析了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力发电机 雷电防护 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大气环流形势及配置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卫中 闫利霞 +3 位作者 郭立平 秦云苗 单琨 闻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对2013-2015年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发生当日08:00地面、高空环流形势实况资料进行分型统计,并对高、低空环流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场共有8种类型,其中以高压场底部控制最多,高压场后部、变性高压场和高压场前部控制较多;轻微霾和重... 对2013-2015年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发生当日08:00地面、高空环流形势实况资料进行分型统计,并对高、低空环流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场共有8种类型,其中以高压场底部控制最多,高压场后部、变性高压场和高压场前部控制较多;轻微霾和重度霾时,地面均以高压场底部控制最多;轻度霾时以回流形势控制最多;中度霾时以高压场后部控制最多。700 hPa高空环流形势共有7种类型,以脊前西北气流控制最多,其次为平直西风环流和槽前西南气流;轻微霾和重度霾时,以脊前西北气流控制最多;轻度霾和中度霾以平直西风环流控制最多。高、低空环流配置共有9种类型,3种主要的配置形势为700 hPa高空为高压脊,地面为高压场;700 hPa高空为平直西风环流,地面为高压场;700 hPa高空为高空槽,地面为高压场。轻微霾和重度霾时均以700 hPa高空为高压脊,地面为高压场是最主要的配置类型,轻度霾和中度霾时均以700 hPa高空为平直西风环流,地面为高压场是最主要的配置类型。3~5 d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地面以高压场底部控制最多,高空环流形势平直西风环流、高压脊、高空槽的占比分别为36.0%、35.2%和28.9%。高、低空环流配置则以700 hPa高空为高压脊,地面为高压场底部是最典型的配置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天气 地面环流形势 700 hPa高空环流形势 高、低空环流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州基本站迁站对比观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娟 闫利霞 赵晓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213-215,共3页
根据霸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站址2012年全年对比观测数据,试图找出各气象要素存在的明显差异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新站与旧站相比各统计项差值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气温新站较旧站明显偏低,且差值呈现随气温的升高逐渐减小趋势;湿度新... 根据霸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站址2012年全年对比观测数据,试图找出各气象要素存在的明显差异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新站与旧站相比各统计项差值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气温新站较旧站明显偏低,且差值呈现随气温的升高逐渐减小趋势;湿度新站高于旧站;月平均风速差值不大,极大、最大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明显;地面温度及各深层地温的全年平均温度新站均低于旧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站 对比观测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