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浆液性癌及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廖晓耘
王恩杰
+2 位作者
吕晓红
李荣
沈丹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内膜上皮内癌(EI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USC和1例EI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ER和P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8岁),临床多表现为...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内膜上皮内癌(EI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USC和1例EI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ER和P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8岁),临床多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随访10例,6例死亡,生存5~28个月(平均14个月);4例仍存活(11~36个月)。9例为单纯USC,4例混合有其他类型内膜腺癌成分。形态上,9例USC以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宽乳头为主,被覆异型性明显的多角形或鞋钉样细胞,2例肿瘤大部分为纤细的乳头结构,1例以腺管状结构为主。2例表现为息肉表面的EIC,无间质浸润和腺体融合。3例USC的浸润成分以腺管结构为主。7例USC伴有EIC,其中2例宫颈内口、1例输卵管黏膜也可见上皮内癌改变。免疫表型:12例USC和所有EIC病变的非典型细胞对p53呈弥漫性强阳性反应,各有1例USC有ER、PR阳性表达。结论USC结构有一定的多样性,可以表现为分化好的腺管状结构。内膜活检标本中发现EIC改变时,提示可能有USC存在。应仔细检查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以排除EIC改变。p53、ER、PR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浆液性癌
内膜上皮内癌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建刚
张鸿瑞
+1 位作者
何春年
孟嫦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R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R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RM主要由横纹肌样形态区域构成,并可见典型的纤维性脑膜瘤形...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R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R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RM主要由横纹肌样形态区域构成,并可见典型的纤维性脑膜瘤形态区。肿瘤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可见胞质内包涵体样结构;细胞核大,偏位,可见明显核仁,核内假包涵体多见,核分裂象多见,并见出血坏死区。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vimentin(),S-100(),EMA局灶(+),p53弱(+),PCNA弱(+),GFAP、HMB-45和desmin均(-)。结论 R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浆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横纹肌样脑膜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浆液性癌及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廖晓耘
王恩杰
吕晓红
李荣
沈丹华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
医院
病理科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病理科
山东省即墨市人民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内膜上皮内癌(EI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USC和1例EI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ER和P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8岁),临床多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随访10例,6例死亡,生存5~28个月(平均14个月);4例仍存活(11~36个月)。9例为单纯USC,4例混合有其他类型内膜腺癌成分。形态上,9例USC以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宽乳头为主,被覆异型性明显的多角形或鞋钉样细胞,2例肿瘤大部分为纤细的乳头结构,1例以腺管状结构为主。2例表现为息肉表面的EIC,无间质浸润和腺体融合。3例USC的浸润成分以腺管结构为主。7例USC伴有EIC,其中2例宫颈内口、1例输卵管黏膜也可见上皮内癌改变。免疫表型:12例USC和所有EIC病变的非典型细胞对p53呈弥漫性强阳性反应,各有1例USC有ER、PR阳性表达。结论USC结构有一定的多样性,可以表现为分化好的腺管状结构。内膜活检标本中发现EIC改变时,提示可能有USC存在。应仔细检查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以排除EIC改变。p53、ER、PR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浆液性癌
内膜上皮内癌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uterine neoplasms
serous carcinoma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
diagnosis, differential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建刚
张鸿瑞
何春年
孟嫦娟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病理科
河北省
人民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2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R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R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RM主要由横纹肌样形态区域构成,并可见典型的纤维性脑膜瘤形态区。肿瘤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可见胞质内包涵体样结构;细胞核大,偏位,可见明显核仁,核内假包涵体多见,核分裂象多见,并见出血坏死区。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vimentin(),S-100(),EMA局灶(+),p53弱(+),PCNA弱(+),GFAP、HMB-45和desmin均(-)。结论 R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浆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等鉴别。
关键词
脑肿瘤
横纹肌样脑膜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浆液性癌及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分析
廖晓耘
王恩杰
吕晓红
李荣
沈丹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张建刚
张鸿瑞
何春年
孟嫦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