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钟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60-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肝源性糖尿病中107例血清HBV-DNA>103copies/mL,92例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呈低水平,无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和酮尿酸中毒、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空腹血糖(6.82±2.42)mmol/L,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型糖尿病[(9.50±2.34)mmol/L](P<0.01);空腹和餐后2 h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P<0.05)。在抗病毒治疗、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经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肝功能损害的症状,而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HBV感染引起肝脏、胰岛损伤及其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和积极应用胰岛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源性糖尿病
特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40例肥胖患者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钟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肥胖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对1030例肥胖者和30例非肥胖对照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耐量(GT)、餐后2h血糖(OGTT2hBG)和ALT、AST、TG检测和肝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肥胖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对1030例肥胖者和30例非肥胖对照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耐量(GT)、餐后2h血糖(OGTT2hBG)和ALT、AST、TG检测和肝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30-50岁男性是肥胖的易感人群,12-16岁儿童也不容忽视,占3.11%。根据FBG、GT测定值肥胖可分为:①单纯肥胖206例FBG〈6.1mmol/L,OGTT2hBG〈7.8mmol/L。②肥胖并糖调节受损(IGR)640例,占62.14%。FBG6.1-6.9mmol/L,其中糖耐量受损(IGT)400例,OGTT2hBG〉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240例,OGTT2hBG〈7.8mmol/L。③肥胖并2型糖尿病(DM)144例,占13.80%,FBG〉7.0mmol/L,OGTT2hBG〉7.8mmol/L。单纯肥胖和对照IGR和单纯肥胖,DM和IGR相比,胰岛素抵抗指数与BMI值呈正相关,肥胖并IGR者是DM的后备军,肥胖IGR是NAFLD的危险因子。结论:肥胖并IGR与NAFLD关系极为密切,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是它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糖调节受损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60例
被引量:
7
3
作者
钟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肝纤维化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组入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随症加减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肝纤维化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组入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随症加减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球蛋白)、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的变化。结果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3.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都具有明显的改善(P<0.05),TBIL治疗前为(36.5±12.4)μmol/L,治疗后为(24.7±11.8)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HA、LN指标方面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HA治疗前(290.2±120.1)ng/ml,治疗后(150.8±80.6)ng/ml;LN治疗前(225.7±104.2)ng/ml,治疗后(105.6±98.0)ng/ml;PCⅢ也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和肝区不适等症状于治疗后1~2周开始减轻,3~4周明显好转,远期效果较号。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具有补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对肝纤维化具有明确疗效,其效果不低于同类西医疗法,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
肝纤维化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钟锐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肝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60-62,6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肝源性糖尿病中107例血清HBV-DNA>103copies/mL,92例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呈低水平,无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和酮尿酸中毒、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空腹血糖(6.82±2.42)mmol/L,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型糖尿病[(9.50±2.34)mmol/L](P<0.01);空腹和餐后2 h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P<0.05)。在抗病毒治疗、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经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肝功能损害的症状,而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HBV感染引起肝脏、胰岛损伤及其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和积极应用胰岛素效果较好。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源性糖尿病
特征
胰岛素抵抗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ogenous diabetes
Features
Insulin resistance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40例肥胖患者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钟锐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肝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30-3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肥胖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对1030例肥胖者和30例非肥胖对照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耐量(GT)、餐后2h血糖(OGTT2hBG)和ALT、AST、TG检测和肝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30-50岁男性是肥胖的易感人群,12-16岁儿童也不容忽视,占3.11%。根据FBG、GT测定值肥胖可分为:①单纯肥胖206例FBG〈6.1mmol/L,OGTT2hBG〈7.8mmol/L。②肥胖并糖调节受损(IGR)640例,占62.14%。FBG6.1-6.9mmol/L,其中糖耐量受损(IGT)400例,OGTT2hBG〉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240例,OGTT2hBG〈7.8mmol/L。③肥胖并2型糖尿病(DM)144例,占13.80%,FBG〉7.0mmol/L,OGTT2hBG〉7.8mmol/L。单纯肥胖和对照IGR和单纯肥胖,DM和IGR相比,胰岛素抵抗指数与BMI值呈正相关,肥胖并IGR者是DM的后备军,肥胖IGR是NAFLD的危险因子。结论:肥胖并IGR与NAFLD关系极为密切,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是它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
关键词
肥胖
糖调节受损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肝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60例
被引量:
7
3
作者
钟锐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肝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53-45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肝纤维化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组入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随症加减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球蛋白)、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的变化。结果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3.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都具有明显的改善(P<0.05),TBIL治疗前为(36.5±12.4)μmol/L,治疗后为(24.7±11.8)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HA、LN指标方面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HA治疗前(290.2±120.1)ng/ml,治疗后(150.8±80.6)ng/ml;LN治疗前(225.7±104.2)ng/ml,治疗后(105.6±98.0)ng/ml;PCⅢ也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和肝区不适等症状于治疗后1~2周开始减轻,3~4周明显好转,远期效果较号。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具有补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对肝纤维化具有明确疗效,其效果不低于同类西医疗法,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
肝纤维化
病机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钟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640例肥胖患者血糖调节受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
钟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60例
钟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