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玉林 赵绍宏 +3 位作者 王国兴 曹向宇 孙正辉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5例。MSCTA采用GE16排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5例。MSCTA采用GE16排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对动脉瘤的大小、载瘤动脉、瘤颈、管壁钙化及瘤内血栓等方面进行显示,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对比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和100%,显示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8mm,最小动脉瘤直径为3.41mm;清晰显示瘤颈43例,瘤壁钙化26例,瘤内血栓13例;DSA显示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mm,清晰显示瘤颈33例,瘤壁钙化6例,瘤内血栓5例。MSCTA对于动脉瘤周边邻近骨质结构及瘤内血栓、管壁钙化及瘤颈的显示与DSA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MS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较好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东平 王保海 +2 位作者 刘晓军 周小森 孙静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P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AP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分为MAP组和SAP组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外周... 目的:探讨MS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P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AP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分为MAP组和SAP组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外周静脉血及尿液标本,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血淀粉酶(AMY)、尿淀粉酶(UAMY),速率散射法测定CRP;于入院第1、3、5、7d观察AP患者CRP动态变化;采用16排螺旋CT对AP患者临床分度CRP变化与CT分级进行研究。结果:MAP组、SAP组AMY、UAMY、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AP组CRP水平高于MAP组;AP患者CRP水平随临床分度及CT分级的升高而上升,D级、E级CRP水平明显高于A级、B级、C级;CRP水平随临床分度及CT分级的升高而上升,D级、E级CRP水平明显高于A级、B级、C级。结论:AP的CT分级与CRP测定可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临床联合检测对AP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监测、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