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桩斜锚复合基础抗拔承载特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彦海 尹恒伟 +1 位作者 李建林 邓华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针对喀斯特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覆4~7 m厚土、下卧硬岩的特殊地基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短桩斜锚复合基础。为了探究该复合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完善其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现场典型试验的抗拔承... 针对喀斯特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覆4~7 m厚土、下卧硬岩的特殊地基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短桩斜锚复合基础。为了探究该复合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完善其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现场典型试验的抗拔承载模型,确定了复合基础的最优锚杆倾角和抗拔承载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短桩直径、嵌岩深度、锚长及锚数等构造参数对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和发挥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拔承载力随锚杆倾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锚杆倾角为15°时达到峰值,较0°时承载力增加了46.5%;增大基础构造参数可有效提高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其中锚数对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嵌岩深度、锚长和桩径对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影响依次减小,锚数由4根增至8根,承载力平均增长率达28.9%;在发挥系数方面,嵌岩深度对斜锚承载力发挥系数k 2的影响最为显著,可将其提升至0.85;结合基础的抗拔承载机制和上拔荷载与锚杆倾角的关系,提出考虑锚杆倾角的抗拔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短桩斜锚复合基础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斜锚复合基础 抗拔承载力 承载力发挥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柔性软开关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贾静然 段昕 +2 位作者 卢锦玲 李丹 任睿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由于当前配电网技术使配电网系统的有功损耗增加,出现网损数值增加、渗透率较低等问题,提出考虑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柔性软开关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需求侧响应模型与柔性软开关优化控制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完成... 由于当前配电网技术使配电网系统的有功损耗增加,出现网损数值增加、渗透率较低等问题,提出考虑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柔性软开关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需求侧响应模型与柔性软开关优化控制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完成配电网负荷转移的设计;最后,通过设定柔性软开关运行、配电网系统潮流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等约束条件完成配电网柔性软开关控制优化。实验证明,应用本文方法可有效转移配电网系统的负荷,大幅度降低配电网系统的有功损耗电量及整体网损量,提升配电网系统的渗透率与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实现对配电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为配电网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配电网 柔性软开关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秀苹 田海波 穆思叶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0,共8页
针对接触器吸合时动静铁心碰撞以及动静触头的振动会降低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的问题,从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结构型式考虑,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来优化电磁系统的结构。首先,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建立电磁系统的模型。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的... 针对接触器吸合时动静铁心碰撞以及动静触头的振动会降低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的问题,从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结构型式考虑,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来优化电磁系统的结构。首先,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建立电磁系统的模型。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动静铁心的不同部位尺寸对动静触头闭合速度、动静铁心闭合速度、动铁心动能的影响,并对仿真的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追加试验。最后,通过优化减轻了触头的振动,减小了动静铁心的吸合速度和动静铁心吸合时动铁心能量,提高了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为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电磁系统 结构参数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从博弈理论的能源互联配电网多能互补协调故障恢复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天祥 贾伯岩 +2 位作者 卢志刚 程肖 王代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6,共9页
针对能源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的问题,采用主从博弈理论进行建模,所建立的能源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计及了多个能源子网之间的多能互补协调。以发生故障后电能子网开关状态为主体博弈者的策略,以能源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后系统的失电负... 针对能源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的问题,采用主从博弈理论进行建模,所建立的能源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计及了多个能源子网之间的多能互补协调。以发生故障后电能子网开关状态为主体博弈者的策略,以能源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后系统的失电负荷量最小为主体博弈者的支付;以包括电能子网、热能子网、气能子网以及交通子网在内的各能源子网优化运行计划调整为从体博弈者的策略,以系统在故障期间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从体博弈者的支付,并计及各能源子网运行的必要约束。主体博弈者在提供故障发生后开关状态的同时从体博弈者对能源互联配电网的优化运行计划进行调整。仿真算例表明,能源互联配电网相比于传统配电网,系统在故障恢复之后的运行经济性以及可靠性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配电网 故障恢复 主从博弈 多能互补协调 失电负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郝孟娟 董桂西 +1 位作者 高立鹏 秦志英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7,131,共6页
针对目前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检测采用人工样板比对的方法而导致的误检和漏检现象,依据不同的铁塔构件有不同的制孔形位尺寸的特性和铁塔构件制孔加工的过程,设计了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固定好的工业相机进行标定... 针对目前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检测采用人工样板比对的方法而导致的误检和漏检现象,依据不同的铁塔构件有不同的制孔形位尺寸的特性和铁塔构件制孔加工的过程,设计了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固定好的工业相机进行标定,确定铁塔构件制孔尺寸图像像素坐标和世界坐标的关系,并利用行程开关控制工业相机自动采集铁塔构件图像后,用LabVIEW软件对采集到的铁塔构件图像依次进行数字图像预处理、目标图像轮廓特征及区域特征的提取、铁塔构件制孔尺寸图像目标识别操作,从而实现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铁塔构件制孔的数目、位置并且检测直径为24mm的孔的误差在±0.1mm范围内,即可以完成铁塔构件制孔尺寸机器视觉在线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孔 铁塔构件 机器视觉 目标识别 尺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二层规划模型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 被引量:31
6
作者 马天祥 程肖 +3 位作者 贾伯岩 刘振 段昕 贾静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7,共10页
针对含分布式风力和光伏发电并网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采用不确定二层规划理论建立计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以开关状态改变为上层控制变量,以置信度形式的故障恢复综合满意度指标为上层决策... 针对含分布式风力和光伏发电并网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采用不确定二层规划理论建立计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以开关状态改变为上层控制变量,以置信度形式的故障恢复综合满意度指标为上层决策者的目标。以故障恢复后的配电网能量调度方案为下层决策变量,以置信度形式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为下层决策者的目标。基于博弈论方法并采取混沌粒子群算法分别设计上层优化和下层优化的求解过程,得到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案。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不确定二层规划 故障恢复 博弈论 混沌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 被引量:37
7
作者 马天祥 王春英 +2 位作者 贾静然 段昕 程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119,共8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特殊的网架结构和电气特性,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所提出的模型以故障恢复综合满意度指标为目标函数,并计及潮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传输约束和网络辐射状约束等约束。对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两阶段... 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特殊的网架结构和电气特性,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所提出的模型以故障恢复综合满意度指标为目标函数,并计及潮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传输约束和网络辐射状约束等约束。对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两阶段优化求解流程,第一阶段采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第二阶段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表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故障位置对故障恢复策略以及故障恢复综合满意度指标有着较大影响,同时所提出的模型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故障恢复 两阶段优化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的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天祥 贾伯岩 +3 位作者 张智远 程肖 沈宏亮 范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4-45,共12页
针对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采用二层规划理论进行建模。以能量枢纽转化矩阵为上层决策变量,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上层模型;以电能子网、热能子网、气能子网以及交通子网的优化运行计划为下层决策者,以能源... 针对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采用二层规划理论进行建模。以能量枢纽转化矩阵为上层决策变量,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上层模型;以电能子网、热能子网、气能子网以及交通子网的优化运行计划为下层决策者,以能源子网运行经济性指标为目标,计及各能源子网运行的必要约束,构建下层模型。分析得到模型的广义Nash均衡和Stackelberg-Nash均衡,采用反向学习机制改进帝国竞争算法,并采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设计求解流程。最后,算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多能互补协调的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能充分发挥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电网 二层规划 能量优化调度 能量枢纽 广义Nash均衡 帝国竞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法的跨国联网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谭鑫 黄其昱 +1 位作者 仝琳 王昊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6期199-206,共8页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跨境电网互联互通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电网互联项目,尤其是跨国联网工程必然成为电网投资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这类投资的综合效益,以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文中从经济...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跨境电网互联互通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电网互联项目,尤其是跨国联网工程必然成为电网投资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这类投资的综合效益,以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文中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针对跨国联网工程的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为充分利用主客观信息,采用唯一参照物比较判断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应用灰关联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跨国联网工程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电网公司跨国投资的决策水平,同时为有效保证国家间的平等互利合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联网工程 综合效益评价 组合赋权 灰关联 物元可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联合生产线铁塔构件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10
作者 郝孟娟 董桂西 +1 位作者 高立鹏 秦志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0-44,51,共6页
针对铁塔构件尺寸检测采用人工样板比对判别的现状,依据铁塔构件冲孔的加工过程,设计了钢联合生产线铁塔构件检测控制系统。首先通过分析铁塔构件冲孔加工过程,确定了控制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其次给出了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编写了控制单... 针对铁塔构件尺寸检测采用人工样板比对判别的现状,依据铁塔构件冲孔的加工过程,设计了钢联合生产线铁塔构件检测控制系统。首先通过分析铁塔构件冲孔加工过程,确定了控制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其次给出了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编写了控制单元和串口通信的程序;最后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完成铁塔构件图像自动采集与不匹配时自动报警的工作,降低了工人手动采集的工作量,便于与铁塔构件尺寸检测系统配合使用,对于促进钢联合生产线实现铁塔构件尺寸自动化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塔构件 单片机 自动采集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